一、制茶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尤秋爽,李勤,朱荫,石亚丽,马婉君,林智,吕海鹏[1](2022)在《不同香型绿茶的香气成分组成及香型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绿茶风味宜人,保健功效显着,深受国人的喜爱,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一类茶叶。香气是评价绿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茶的香气中呈现出了多种香型,例如清香、栗香、花香和嫩香等,是绿茶香气品质优异的体现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总结了绿茶不同香型的化学物质基础及其香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等,以期为今后开展不同香型绿茶产品的研发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廖雪利[2](2020)在《玉米香型绿茶特征香气化合物鉴定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绿茶是我国产销量最大的茶类,由于茶树品种、加工方式、贮藏条件等的不同,绿茶可能表现出不同的香气类型,常见的有板栗香、清香、花香等。近来,采用茶树新品种——中黄1号鲜叶加工的方坪绿茶(Fangping green tea,FPGT)具有与传统绿茶香气不同的典型的煮玉米香,深受消费者喜欢。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香气重组等方法分析FPGT的活性香气化合物;采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中黄1号鲜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及关键香气化合物前体的变化,探究绿茶玉米香的形成原因;设置5个贮藏温度(-20℃、5℃、15℃、25℃、35℃),分析不同温度下样品的香气化合物及香气感官品质的变化,以期为玉米香型绿茶产品的加工、质量控制及贮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HS-SPME)萃取FPGT茶样香气,结合GC-MS、GC-O进行活性香气化合物分析。GC-MS共检测出4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大于10的化合物有9种,包括二甲基硫、芳樟醇、辛醛、壬醛、β-紫罗兰酮、戊醛、2-甲基丁醛、苯甲醛和乙酸乙酯。GC-O分析FPGT茶样活性香气,共嗅闻到19种活性香气化合物(其中包括1种未知物),其中二甲基硫、己醛、庚醛、苯甲醛、β-紫罗酮的香气强度均在4及其以上,表现出较强的气味。二甲基硫的OAV最高且远高于其他香气化合物,其香气特征影响(aroma character impact,ACI)值达82%,并且嗅闻香气强度最大,被描述为“煮玉米味”,因此推测二甲基硫是FPGT玉米香的关键和直接来源。此外,香气重组试验验证了二甲基硫贡献了茶样玉米香的特征性香气,而其他关键活性香气化合物丰富茶样香气的层次性、协调感,使之更加饱满。2.对中黄1号、福鼎大白(对照)绿茶加工过程样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鲜叶香气化合物均以醇类、醛类、酯类为主,其中醇类含量最高,但醛类、酯类在中黄1号鲜叶中含量分别为对照的4.2倍和0.5倍。二甲基硫在两个品种的鲜叶和摊放叶中均未有检出,杀青后开始生成,并且在干燥过程中不断增加,尤其是足火干燥时二甲基硫含量显着增加,在这阶段中黄1号二甲基硫的增长率约为对照的1.5倍。经HPLC检测,二甲基硫的前体物——S-甲基蛋氨酸(S-methylmethionine,SMM)在中黄1号鲜叶中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的含量,为中黄1号成茶中二甲基硫含量较高提供了前提条件。加工过程中SMM含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热加工(杀青、干燥)后显着下降,这与二甲基硫变化趋势相符。3.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各温度下茶样香气总量均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的趋势,其中醇类、醛类、含硫化合物含量总体上降低,酮类、含氮类、烯烃类和酸类化合物有所增加,其中酸类化合物仅在贮藏32周样品中有检出。在贮藏过程中,主要的新增香气化合物为:2,5-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E,E)-2,4-庚二烯醛、1-辛烯-3-酮、藏红花醛、α-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玉米香型绿茶的活性香气化合物在贮藏过程中变化分为3类:二甲基硫、戊醛、己醛、叶醇、己醇及2-庚酮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且表现为温度越高下降得越快;辛醛、癸醛、1-辛烯-3-醇、芳樟醇、壬醛及香叶醇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并在24周时出现最大值;(Z)-芳樟醇氧化物(吡喃型)、水杨酸甲酯、(Z)-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β-环柠檬醛、苯甲醛、苯乙醛、1-乙基-2-甲酰吡咯及β-紫罗兰酮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4.二甲基硫含量与玉米香型绿茶的“玉米香”显着正相关,因此,以二甲基硫为玉米香型绿茶在贮藏过程中香气变化的关键因子和货架期预测指标,选择一级动力学方程对茶样贮藏过程中二甲基硫含量变化建模,得到玉米香型绿茶货架期预测模型。货架期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模型可靠,为预测和监控玉米香型绿茶在贮藏期间的货架期预测提供理论参考。
夏清庆[3](2020)在《制茶工艺对桑叶茶品质的影响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一世纪,人类保健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最近几年对于保健产品的开发炙手可热。早有研究表明,桑叶中的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们当下的几大高发率疾病有显着疗效,而桑叶茶的出现,既可以顺应人们对于饮茶的需求,又可通过饮茶摄取其中的有益物质达到一个保健效果。本研究通过评测不同桑叶茶加工工艺对5项指标(含水量、浸出率、总黄酮、总多糖及1-脱氧野尻霉素)的影响规律,以确定保健效果最好、口感最佳的加工工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在滚筒杀青桑叶绿茶、蒸青桑叶绿茶及桑叶红茶三种类型桑叶茶所有样品的感官评价中发现,不同工艺条件处理的样品对最终得分均有影响。杀青条件对桑叶茶品质影响最为明显,蒸青时间对蒸青绿茶品质影响不明显;发酵程度对桑叶红茶的品质影响较明显。具体结论如下:1、在滚筒杀青桑叶绿茶样品的感官评价结果中,杀青条件为330℃-60 s和380℃-40s的样品品质明显高于180℃-180 s,晾青时间对最终茶叶品质无显着影响,烘干方式最终决定干茶外形,经提香处理的桑叶绿茶品质略高于未经提香的桑叶绿茶品质;2、在桑叶蒸青绿茶样品的感官评价结果中,蒸青绿茶样品品质评分显着高于滚筒杀青桑叶绿茶;一芽一叶为原料的蒸青绿茶品质明显高于二位叶为原料的蒸青绿茶,其中一定时间内,蒸青时间越长,茶叶品质越高;3、在桑叶红茶感官评价结果中,杀青处理仍是桑叶茶形成过程的必经阶段,控住好发酵条件对最终品质影响极其明显。经过自然条件发酵的桑叶红茶品质明显低于茶叶发酵机所制红茶,且发酵时间占发酵条件的主导地位。4、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三个因素共同互作,根据模型得到最优桑叶茶加工条件,当晾青12 h、杀青温度330℃、杀青时间60 s,在此条件下感官评价得分的预测值为84.6分。(二)制茶工艺对桑叶茶的5项指标(含水量、浸出率、总黄酮、总多糖及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结果,如下结论:1、48份滚筒杀青桑叶绿茶样品的5项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样品含水量均在5%-7%之间,大多数样品含水量在6%-7%,极少数样品含水量在5%左右,而极少数样品的加工条件为330℃-60 s杀青条件,且均经提香处理。样品物质总浸出率均在25%-35%之间,大多数样品的总浸出率在30%左右。当杀青条件为330℃-60 s时,经提香处理样品的物质总浸出率明显高于未经提香处理的样品,且晾青与否与烘干方式对总浸出率影响不显着。样品总黄酮含量均在7 mg/g-19 mg/g之间,当杀青条件为180℃-180 s时,经120℃提香处理的样品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未经提香或提香温度为80℃的处理方式。提香温度为80℃、120℃时未晾青叶总黄酮含量高于经晾青叶总黄酮含量。样品总多糖含量均在15 mg/g-35 mg/g之间,通过工艺对比发现,晾青叶样品总多糖含量显着高于鲜叶,提香与否及烘干方式对总多糖含量影响较小。样品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均在0.5 mg/g-2mg/g之间,随杀青温度的升高,其含量明显下降。2、6份桑叶蒸青绿茶样品5项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样品水含量均在7%-8%之间,且样品间含水量差异极小。样品物质总浸出率均在25%-30%之间,仅一芽一叶经180 s蒸青处理样品的总浸出率为25%。不同叶位桑叶样品总黄酮含量不同,二位叶的样品的总黄酮含量18 mg/g,一芽一叶样品的总黄酮含量10 mg/g。样品总多糖含量随蒸青时间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样品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在二位叶的含量差别不大。而以一芽一叶为原料的样茶中DNJ随时间增加产生较显着的影响。3、18份桑叶红茶样品的5项指标的最后测定结果中显示:样品含水量均在7%-9%之间,不同处理条件样品的含水量存在显着差异,主要表现在发酵条件上。重发酵(30℃,95 RH%,12 h)样品的含水量较低,仅有7%左右。样品物质总浸出率均在15%-25%之间,而不同工艺处理样品的物质总浸出率差异显着,经重发酵样品的物质总浸出率最低。扁形炒干方式样品物质总浸出率往往高于热气风干处理。样品总黄酮含量中,发酵时间越久,总黄酮含量越少。发酵机中桑叶红茶总黄酮含量高于自然发酵的总黄酮含量,不同发酵机发酵条件对总黄酮含量影响显着。样品总多糖含量均在5 mg/g-30 mg/g之间,其中发酵条件为(25℃,85 RH%,8 h)处理样品总多糖含量最高。样品中DNJ含量均在0.8 mg/g-2.2 mg/g之间,未经杀青处理样品的DNJ含量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经杀青样品,且重发酵样品中DNJ含量高于轻发酵样品。
叶飞[4](2020)在《湖北工夫红茶品质风味特征性成分及关键工艺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湖北工夫红茶生产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质优异,但是受加工条件、加工技术等因素影响,风味品质难以稳定,新产品的研发也相对滞后,工夫红茶的加工技术有待优化,新产品研发也亟需推动。为了提高湖北工夫红茶的感官品质,本研究基于感官审评、色差测定、液相色谱(HPLC)和微固相萃取联合气质(HS-SPME-GC-MS)和代谢组学等技术,开展了湖北工夫红茶风味品质评价技术研究,系统优化了加工工艺参数,同时研发了夏暑工夫红茶等系列新产品,为助推湖北省工夫红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现将主要研究内容汇报如下:1.湖北工夫红茶色泽、滋味和香气品质及特征性分析分别采用感官审评、色差法、化学计量法和HS-SPME-GC-MS等手段方法,开展湖北工夫红茶色泽、滋味和香气品质特征性分析。色泽品质结果表明:工夫红茶的色泽品质较高,其中干茶色泽得分与干茶亮度(L)和色彩饱和度(E)的正相关关系最大;茶汤色泽得分与茶汤红度(a)、茶汤色相角(a/b)的正相关关系最大,后续建立了茶汤色泽品质得分的拟合回归方程,实现了工夫红茶茶汤色泽品质的快速准确评价。滋味品质结果表明:湖北不同区域的红茶感官滋味品质上有较大差别,宜昌地区的工夫红茶甜醇尚浓厚,恩施的部分工夫红茶甜醇尚鲜,咸宁地区的工夫红茶醇稍涩。理化结果发现,湖北咸宁地区红茶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47.86%和16.89%),襄阳地区的氨基酸、茶褐素和黄酮含量较高(2.14%、8.65%和2.52%),宜昌红茶的茶红素含量最高(6.06%),咸宁地区红茶的儿茶素总量和可溶性糖较高(1.96%和5.31%),湖北工夫红茶感官品质和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呈正相关。香气品质结果表明:湖北工夫红茶整体上呈现甜香和糖香特征,其中宜昌、恩施地区的红茶表现为甜香和糖香浓郁持久,部分样品有蜜糖香、花果香,襄阳地区红茶具有高火香,黄冈地区红茶带焦糖香。样品中共检出93个香气成分,分析得到湖北工夫红茶甜香和糖香的呈香特征成分有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1-辛烯-3-醇、β-大马烯酮、β-紫罗酮、Trans-香叶基丙酮、苯乙醛、癸醛、己醛、Trans-橙花叔醇、2-乙基呋喃和柠檬烯等。2.湖北工夫红茶提质关键工艺优化及品质机理研究系统优化湖北传统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参数,最终集成创新提出了连续化标准化加工工艺,定型了1套连续化生产线,与传统单机作业相比,该生产线日产工夫红茶500 kg以上,所制产品品质提高1个等级,生产效率是传统工艺的4~5倍,人力成本降低80%。2017年该技术已经在湖北省主要工夫红茶产区示范应用,指导装配工夫红茶连续化生产线6条,企业反响良好。理化品质和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热风干燥处理的工夫红茶样品的感官得分较高,茶汤的色相值(a、b)以及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均显着高于滚炒干燥,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酚氨比,均极显着高于滚炒干燥处理,但滚炒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热风干燥处理;热风干燥处理工夫红茶的甜香型香气成分如苯乙醛、癸醛、芳樟醇等含量相对较多;热风干燥处理的茶汤对DPPH的抗氧化能力优于滚炒干燥处理。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比较测定了不同干燥处理的工夫红茶中所有代谢产物,筛选鉴定出茶叶中19种差异性代谢产物,其中没食子酸、莽草酸、D-半乳糖、2,10二甲基十一烷和2,6,10-三甲基十二烷4种成分是热风干燥处理工夫红茶区别滚炒干燥处理的代表性特征代谢产物。3.湖北工夫红茶关键加工工艺创新、新产品研发和品质化学研究针对湖北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技术需求,同时立足湖北茶产区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本研究创新研发了夏暑工夫红茶、乌龙工夫红茶和针形名优红茶系列新产品,优化提出了配套工艺,并开展了品质化学研究,为湖北省工夫红茶加工企业新产品研发提供了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理论依据。夏暑工夫红茶新产品研发及工艺优化:采用金水1号、丰水、黄花和鄂梨2号砂梨品种的多酚氧化酶(PPO)改善红茶品质,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所制样品的感官得分、色泽品质、理化成分和香气组分,结果发现:不同来源的PPO的动力学曲线差异较大,丰水和金水1号砂梨的PPO活力较强,分别在3 min和5min左右时达到了最大反应速率,可以与茶叶初期PPO活性较低形成互补,促进工夫红茶发酵。金水1号砂梨多酚氧化酶处理的夏暑工夫红茶,感官得分相对较高,与对照相比,理化成分中的茶黄素、茶红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升高(P<0.01),香气组分中的苯乙醛、Trans-Trans-2,4-庚二烯醛、藏红花醛、橙花醇、顺氧芳樟醇、β-紫罗酮、Trans-香叶基丙酮、α-古巴烯等组分也有所增加,综上试验结果,金水1号砂梨的多酚氧化酶可以作为一种改善夏暑工夫红茶品质的有效方法。湖北乌龙工夫红茶工艺产品创新及品质机理研究:以一芽三四叶乌龙茶品种的鲜叶原料,融合晒青、做青和发酵工艺,研制出“浓郁的花香”的红茶产品,较传统红茶,产品品质提高2个等级;以传统湖北工夫红茶对照,测定分析得到了乌龙工夫红茶中84种香气成分,差异性成分有橙花叔醇、α-法尼烯、吲哚、顺-茉莉酮、己酸顺式-3-己烯酯、茉莉内酯、茉莉酮酸甲酯、苯甲醛、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等,其中吲哚、茉莉内酯、茉莉酮酸甲酯是乌龙工夫红茶独有的标志性香气成分。2015年该技术已经在湖北恩施馨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示范应用,日产乌龙工夫红茶500 kg以上,所制产品有“乌龙红”等,市场反映较好。针形名优红茶新产品研发及工艺优化:为提高茶叶外形品质,采用精揉机设备,单因素试验比较了茶坯含水率、温度、时间和投叶量不同处理的影响,发现不同参数对感官品质的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时间>茶坯含水率>温度>投叶量,后续正交优化得到了针形名优红茶的精揉工艺参数:茶坯含水率32%,锅温110℃,炒制时间30 min,投叶量3.0 kg,所制产品品质提高1个等级,生产效率提高4~16倍。2015年该技术成果已经在湖北金果茶业有限公司其示范应用,日产针形红茶200 kg以上,所制产品有“宜红金针”和“金果红针”等。
张铭铭[5](2020)在《干燥工艺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栗香作为高档绿茶代表香型之一,以其协调而愉悦的香气特征深受消费者喜爱。尽管栗香香型已做出细分并探究出其关键组分,但基于加工工艺研究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因素却鲜有报道,尤其是干燥工艺及相关参数对栗香形成的影响还缺乏专一和系统的研究。此外,关于绿茶栗香形成的机理尚不明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栗香绿茶的定向加工及品质调控。为此,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干燥方式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基于优选的干燥方式,细化研究了该种干燥方式下不同工艺参数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进一步基于足火干燥工艺向茶叶中添加外源物,探究了绿茶栗香的形成因子及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研究了隧道式红外辐射、箱式热风对流、链板式热风对流、斗式热风对流、振动理条式传导、滚筒辉干式传导六种干燥方式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采用红外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IRAE-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香气组分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和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其进一步地表征。结果表明:基于感官品质比较,箱式热风对流方式下的茶样栗香最为浓郁,香气得分显着高于其他方式3-5分,总体品质也较佳,达90分以上;基于工艺过程比较,干燥前后的茶样香气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模型拟合参数R2X=0.822,R2Y=0.982,预测优度Q2=0.856),印证了干燥工艺对栗香形成的重要影响;基于不同的传热原理,发现对流和传导传热方式比辐射更易形成栗香。后续研究发现兼具两者优点的电磁滚筒-热风耦合干燥方式制备的茶样也具备良好的栗香效果,验证了上述结果。2.基于优选的箱式热风对流干燥方式,细化研究了该种干燥方式下不同干燥温度(80℃、95℃、110℃、125℃)和不同干燥时长(10-90 min)对绿茶栗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箱式热风对流干燥温度95℃、干燥时长40 min时获得的茶样栗香效果较好;此外,本部分还考察了兼具滚筒辉干传导和箱式热风对流两者优点的新型干燥方式电磁滚筒-热风耦合干燥方式,从滚筒温度、热风温度、风机转速(风量)及干燥时长等方面研究了该种干燥方式对绿茶栗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滚筒-热风耦合干燥的滚筒温度(前、中、后段)分别为180℃、170℃、160℃,热风温度为110℃,干燥6 min时的栗香品质较好。此外,多元统计分析结果与感官结果相印证,众多栗香关键组分的检出也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3.基于足火干燥工艺,设计了不同量的茶氨酸、蔗糖的添加实验,采用IRAE-HS-SPME结合GC-MS技术对茶叶香气进行检测,借助感官审评、理化成分检测结果来探究外源添加物对绿茶栗香风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物的种类及含量对茶叶栗香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单一添加一种外源物比同时添加两种外源物具有更好效果,其中茶氨酸/干茶(5‰w/w)的添加处理能显着提升绿茶的栗香品质及综合品质。进一步地,基于特定的添加处理(茶氨酸/干茶,5‰w/w),考察了不同干燥时长(15-75 min)对栗香品质的影响,发现干燥45 min时,栗香与总体品质大幅提升,滋味品质显着改善,并且检出的栗香关键组分α-紫罗兰酮、水杨酸甲酯的含量变化与感官香气品质变化一致,可作为栗香调控的关键指标化合物。该研究将实际工艺与基础理论相结合,研究结果将进一步丰富栗香的基础理论体系,同时为栗香绿茶的定向加工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
张铭铭,江用文,袁海波,杨艳芹,邓余良,董春旺,李佳,滑金杰,王近近[6](2020)在《绿茶栗香的形成及工艺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为研究绿茶栗香形成的干燥工艺及机理,笔者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的香气及栗香相关研究,发现香气的研究较多而栗香的研究却少有提及。栗香香型虽已做出细分并探究出其关键组分,但仅在香气理论上猜测其形成机理,尚未基于加工工艺探究其具体机理。此外,栗香的影响因素并未做深入探究,仅推测出杀青、干燥工艺是栗香形成的关键因素,今后还需基于干燥工艺及参数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本论文归纳了栗香的相关文献报道,探讨了栗香形成的关键工艺,并着重分析了干燥工艺对栗香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栗香绿茶的定向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孙灵湘,董明辉,顾俊荣,杨代凤,王梅馨[7](2019)在《典型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优越的茶香品质是名优绿茶的突出特征之一,它们的香气总体相似又各具特色。选取了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黄山毛峰4种典型名优绿茶,结合绿茶的成分与加工特点,分析了名优绿茶中的香气物质的来源及其理化性质,并对比其感官品质和香气组成。茶树的品种和生长环境、茶叶制作工艺以及贮藏条件等因素都对不同种类的名优绿茶在香气品质表现上的差异有着复杂的影响,今后,对上述名优绿茶香气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与调控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仍将是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刘燕苹[8](2018)在《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制茶技术与品质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叶自动化生产线是指依据制茶工艺要求,采用衔接设备将各工序设备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生产线,并通过单片机、检测传感系统、PLC控制系统等微机控制设备及程序化系统对整条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控制,形成茶叶加工的流水线,从而实现自动加工过程中工序连续不间断、茶叶不落地。现代化的茶叶加工技术要求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应实现连续化、清洁化、自动化和标准化,茶叶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是必然趋势。目前,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处于起步与推广阶段,还面临着机械性能有待完善,适应性有待增强,工艺技术有待优化,设备配套性较弱等技术问题。因此,选题研究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工艺参数、制茶品质及品质控制具有重要的技术理论与生产实践价值。本文采用制茶学、茶叶生物化学及质量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原理与方法,以7条3种茶类加工的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各条生产线的程控化、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等技术水平进行比较评价;探究自动生产的加工流程、工艺参数和加工特性;系统分析了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茶叶品质形成和所制成品茶的品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在线品控方法和质量全程追溯体系,为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及自动化加工技术推广提供技术理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调查7条茶叶自动化生产线机械配置情况,结果表明,目前茶叶自动化生产线以绿茶类为主,因生产茶类、研究程度、机械成本不一,不同自动生产线连续化、程控化、自动化生产的水平差异较大,香绿茶自动化生产线的连续化、自动化、清洁化得分均是七条生产线中最高的,分别是18.74±2.15、92.69±4.25、94.25±2.27,而程控化得分和布局水平得分最高的是川红工夫红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为56.00±3.01、94.21±2.95;七条生产线连续化程度均较高,平均得分率为81.07%;七条生产线均按照“对象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构建,受制于厂房面积构建的自动化生产线(碾茶自动生产线)其布局水平较差,仅得分55.06±3.61;茶叶自动化生产线的清洁化水平整体较高,平均得分为84.89,但依然存在车间清洁管理不到位的问题。(2)研究了七条茶叶自动化生产线的加工工艺及其特性,结果表明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工艺更加连续;工艺流程更加合理,有效克服了传统的“烘”或“炒”制工艺反复的缺陷,协调茶叶加工与品质的合理程度;自动生产可大力节省生产效率,缩短工序用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在制品含水量逐渐降低,茶叶水分均匀散失在各工序中,有利于干茶外形和色泽的形成。(3)以红芽茶自动化生产线为例,在选定相同工艺与原料的基础上,将自动生产与传统生产进行技术经济性能对比。结果显示,自动生产能有效提高物料制率(为98.03%,较传统生产提升了18.97%)和生产线平衡率(为27.38%,提升幅度高达63.37%),节约生产成本(较传统减少了5.14元/kg),减少等待时间(传统生产等待时间总用时19.51±2.42min,是自动生产的7.71倍);虽自动生产的能源成本较高(较传统多1.61元/kg,为3.73元/kg),但可提高加工过程的清洁化程度,节省人力成本(节省劳动力成本6.75元/kg),降低自动生产的生产总成本。(4)系统研究了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主要品质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加工工序进行,感官品质得分不断升高,外形、内质逐渐形成。以红茶连续化清洁生产线生产成品为例,检测其游离氨基酸组分,发现自动化制得红茶试样一共检出21种游离氨基酸组分,氨基酸总量分布于16.33-35.67%之间;儿茶素组分检测表明,自动化制得红茶试样儿茶素组分中以涩味重的酯型儿茶素为主;电子鼻(舌)模拟感官分析表明,夏季自动化制得红茶试样较春季的香味和滋味特征更复杂,且川茶群体种制得红茶与早白尖品种制得红茶在香气和滋味上有显着区别;GC-MS香气检测结果表明5个自动化生产红茶样品中共检出56种香气化合物,香气组分种类及含量的差异较大,表明自动化加工中鲜叶原料的差异对红茶香气形成具有明显影响。(5)将相同原料进行传统和自动两种加工方式制蒙顶甘露,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传统加工方式制茶其感官品质更能体现蒙顶甘露茶的品质特征(传统加工平均得分为90.83±2.49,自动生产平均得分为87.98±1.01),但加工稳定性较自动化加工差(传统加工标准差为3.03,自动生产标准差为1.00);化学成分测定表明不同加工方式下,咖啡碱、茶多酚差异不显着,游离氨基酸、儿茶素、水浸出物、叶绿素含量差异显着,自动化加工能显着提高叶绿素含量(自动生产的叶绿素保留量是传统生产的1.15倍),且保留较多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酚氨比(自动生产是5.20,传统加工为5.62)。(6)提出机械自检、SPC统计品控、人为常规品控三种质量控制方式为一体的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在线品控方法,能简单、快速、有效地对加工在线各环节进行控制,以达到茶叶品质稳定的管理指导过程。(7)初步提出一种应用于企业内部的品质追溯系统,为茶叶品质控制提供较为简洁、方便的追溯方法。
李露青[9](2017)在《基于多光谱技术的茶叶数字化品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茶叶市场上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屡见不鲜。部分企业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违规添加糖、糖浆,利用陈茶冒充新茶,随意标注茶叶等级、虚假包装哄抬价格。此类不良竞争手段,不仅影响了市场秩序,危害了茶叶品牌,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而且在加工中使用的添加剂更是威胁到了食品质量安全。鉴于传统的感官审评和理化指标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在线检测的需求,研究尝试基于数字化品控技术,建立茶叶品质安全的科学、简便、综合的评判方法。论文利用近红外光谱、高光谱图像和嗅觉可视化三种技术,结合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围绕茶叶品质安全的难点与热点问题,针对茶叶非法添加物鉴别、茶叶贮藏期判别以及茶叶等级评判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方面:1.首先对近红外光谱技术样品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最优制样组合条件:样品颗粒度40-60目,压强条件40 MPa,样品厚度4 mm。然后以茶叶非法添加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光谱模型外部验证结果的统计分析,优选出最佳建模光谱范围及预处理方法,并分别利用偏最小二乘和主成分-欧氏距离法建立定量及定性分析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炒青掺糖样品最佳光谱建模范围为7502-6098.1 cm-1,5450-4597.7 cm-1,最优预处理方法为减去一条直线法:炒青掺糖浆样品最佳光谱建模范围为9403.6-8450.9 cm-1,6101.9-4597.7 cm-1,最优预处理方法为最小-最大归一化法。利用最优条件建立定量模型,炒青掺糖样品在校正集模型中相关系数R2达到99.76,RMSECV为0.313,在预测集模型中相关系数r2达到99.56,RMSEP为0.432;炒青掺糖浆样品在校正集模型R2达到99.6,RMSECV为0.408,在预测集模型中r2达到99.79,RMSEP为0.297。利用PCA-欧氏距离法建立定性模型,掺糖炒青和掺糖浆炒青正确识别率可分别达到96%和100%。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对茶叶掺杂的准确鉴别,另外,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对制备条件的优化是有必要的,可有效提高光谱的重合度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模型判别效果。2.在综合考虑仪器成本和使用便捷性的基础上,基于美国德州仪器的一款以衍射光栅作为分光系统,数字微镜装置作为可编程波长过滤器,InGaAs为检测器的集成光谱仪,实验中对模型和软件平台进行了搭建,制成一台操作便捷的便携式茶叶掺糖近红外分析仪。软件部分数据处理基于GA-PLS算法,能够实现对炒青掺糖量的准确分析。3.以人工和自然陈化茶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茶叶贮藏期判别模型,并对PCA-KNN,PCA-LDA和SVM算法的建模效果进行比较。最优判别模型判别结果如下:人工陈化炒青PCA-LDA模型判别率为100%,人工陈化毛峰SVM模型判别率为97.83%,六安瓜片和黄山毛峰贮藏样SVM模型判别率均为92%,建模结果能够基本满足判别需求。但在对保鲜茶的判别中,六安瓜片保鲜样PCA-KNN模型判别率为82%,黄山毛峰保鲜样PCA-LDA模型判别率为80%,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光谱信息不能够实现对较为复杂的保鲜贮藏茶的准确识别。4.以人工和自然陈化茶样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建立茶叶贮藏期判别模型,对PCA-KNN,PCA-LDA和SVM算法的建模效果进行比较。试验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优选出五个特征波长:670.74、720.08、836.14、886.09、和936.05 nm,基于特征波长提取光谱和纹理特征值。建模结果表明,在自然陈化茶样陈化时间判别中,纹理特征值建模效果优于光谱特征值。并且,特征融合模型判别效果整体优于单一特征值建模效果。在模型建立中SVM算法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在特征融合模型对自然陈化茶样的判别中,黄山毛峰和六安瓜片贮藏茶样判别率分别为98%和96%,黄山毛峰和六安瓜片保鲜茶样判别率均达到100%。此外,利用GA-PLS建立模型有效地找出了贮藏茶样与人工陈化茶样、保鲜茶样的对应关系。5.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基于SVM算法建立了茶叶等级判别模型。试验中比较了不同扫描相机(扫描波段)和不同样品形态对高光谱图像技术应用于毛峰等级判别的影响。研究发现,以茶粉为样品形态,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信息建立的等级判别模型,验证集判别率达到98.7%,但是茶粉样本基本失去了图像特征。以茶叶为样品形态,基于可见/近红外图像信息建立的等级判别模型验证集判别率达到80%,是图像信息模型判别效果中最好的一个;基于近红外光谱信息建立的等级判别模型,验证集判别率达到91.25%,可以基本满足等级分类要求。试验优选出可见/近红外波段的五个特征波长:670.74、769.70、825.05、880.54和 936.05nm,近红外波段的五个特征波长:1102.25、1232.78、1314.38、1485.79和 1567.44nm。6.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气敏传感器阵列的嗅觉可视化系统,利用BP-ANN算法建立建立黄山毛峰等级判别模型。传感器阵列通过将9种卟啉、金属卟啉和3种pH指示剂固定于反向硅胶板上构造而成。利用扫描仪对反应前后的传感器阵列进行图像采集,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得到不同茶叶样本的差值图像。基于图像滤波和阈值分割,从差值图像中提取得到36个可视化嗅觉RGB特征变量。试验中相邻等级的茶叶样品在PCA散点分布图中有聚类分布的趋势,出现部分重叠的现象,这与相邻等级茶叶香气成分相似相互验证。BP-ANN作为有监督的算法判别效果优于PCA算法,判别率在校正集和预测集可以分别达到85%和86%,模型中所有错误分类样本均被错误地划分在相邻等级中,与PCA分析结果相近。7.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在可见/近红外波段中的特征波长(670.74、769.70、825.05、880.54、936.05nm)下提取纹理特征值,在近红外波段中的特征波长(1102.25、1232.78、1314.38、1485.79、1567.44nm)下提取光谱特征值,基于嗅觉可视化技术,从差值图像中提取嗅觉特征值。对不同特征值进行特征层融合,与PCA-KNN,PCA-LDA相比,SVM表现出了较好的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在融合不同传感器的数据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基于数据融合的SVM模型校正集和预测集模型判别率均为92%,明显优于基于光谱、纹理或RGB特征值建立的单一信息模型,三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信息相互补充,有效提高了判别准确率,实现对茶叶等级的全面评判。8.利用GC-MS技术对茶叶中香气成分进行了定量检测,基于GC-O和嗅觉可视化传感器阵列响应结果,选取了 7种香气成分并利用ANOVA单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顺3-己烯醇、苯甲醇、芳樟醇、苯乙醇、水杨酸甲酯、癸醛、香叶醇、β-紫罗酮等7种香味成分对不同种类茶叶的区分具有显着性。利用香气物质单体配制浓度梯度,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气敏材料与香气成分对应关系进行验证。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香叶醇含量与多个气敏传感器响应值显着相关,苯乙醇和癸醛含量分别与一个气敏传感器响应值显着相关。
陈冬[10](2017)在《优质祁门红茶风味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根据祁门红茶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先以祁门红茶中三个不同类型产品的最高等级样品,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特级祁红香螺和特级祁红毛峰为研究对象,结合人工感官审评、智能感官分析和化学分析,探讨优质祁门红茶的风味特征。在此基础上,选择风味感官品质对整体感官品质影响最大的祁门工夫红茶为研究对象,利用感官分析和化学分析,比较特茗等级和二级祁门工夫红茶的风味特征,并利用液液连续萃取(LLCE)、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AFE)、固相微萃取(SPME)、香气提取物梯度稀释分析(AEDA)、稳定同位素稀释分析(SIDA)、气相色谱-嗅辨(GC-O)分析,结合风味稀释(FD)因子和香气活性值(OAV),对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中关键性香气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人工感官审评结果显示,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特级祁红香螺和特级祁红毛峰在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和总分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5项因子中,滋味和香气评分和总分的相关性最高。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的滋味和香气评分与总分的相关性最显着,并且滋味和香气分属性评分均高于特级祁红香螺和祁红毛峰。智能感官分析中,电子鼻和电子舌可以有效区分三种类型的优质祁门红茶,即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特级祁红香螺和特级祁红毛峰。(2)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特级祁红香螺和特级祁红毛峰之间,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并且与滋味分属性的相关性均不同。采用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优质祁门红茶含有29个共同挥发性成分,其中水杨酸甲酯的含量最高,平均浓度为369ug/L。以各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作为参考值和考察值,主成分分析(PCA)能将3个样品很好的分离,载荷图也能很好的反应挥发性成分与样品的关系。(3)由人工感官审评结果可知,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感官品质显着高于二级祁门工夫红茶(p<0.05)。3个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样品在总分和外形、汤色、香气、滋味4个感官品质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感官品质一致,风味感官评分与总分呈显着性正相关。3个二级祁门工夫红茶样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以及叶底感官评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感官品质不一致。智能感官分析可以有效区分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和二级祁门工夫红茶。(4)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的茶多酚、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二级祁门工夫红茶。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与鲜爽度感官评分呈显着性正相关,二级祁门工夫红茶中茶多酚含量与苦涩味感官评分呈显着性正相关。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样品中含有24个共同挥发性成分,二级祁门工夫红茶样品中含有25个共同挥发性成分,两者含有17个共同挥发性成分。(5)通过保留指数(RI)、标准品(Standard)、质谱(MS)、香气属性(Odor),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中共鉴定出63个香气活性成分,包括32个完全定性香气活性成分,26个暂时性定性香气活性成分。37个香气活性成分是3个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样品中的共同成分,是优质祁门工夫红茶的代表性香气活性成分,其中有26个成分首次被鉴定为祁门工夫红茶的香气活性成分。通过AEDA,确定了各个香气活性成分的FD因子。29个香气活性成分被鉴定为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液液连续萃取物中的关键性香气活性成分。(6)通过SIDA,以目标成分的稳定同位素标品作为内标,结合固相微萃取法,采用全扫描(Scan)及选择离子扫描(Sim)质谱分析,对特茗等级祁门工夫红茶中的关键香气活性成分进行精确定量,关键香气活性成分浓度范围在0.25 ng/mL-4643 ng/mL。在精确定量基础上,计算茶汤中香气活性成分的OAV,从而进一步确定了优质祁门工夫红茶“祁门香”的主要贡献香气活性成分是β-紫罗酮、苯乙醛、香叶醇、芳樟醇、香豆素、β-大马酮、香草醛。其中,β-紫罗酮既贡献了花香,也贡献了果香,还贡献了甜香。香叶醇既贡献了花香,又贡献了果香。
二、制茶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茶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香型绿茶的香气成分组成及香型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香型绿茶的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
1.1 清香香型 |
1.2 花香香型 |
1.3 栗香香型 |
1.4 其他香型 |
1.5 绿茶不同香型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2 影响绿茶香型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 |
2.1 茶树品种 |
2.2 茶树生长环境 |
2.3 茶叶加工条件 |
2.4 其他影响因素 |
3 结论与展望 |
(2)玉米香型绿茶特征香气化合物鉴定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黄1号概述 |
1.2 绿茶香气研究现状 |
1.2.1 茶树品种对香气的影响 |
1.2.2 加工对绿茶香气的影响 |
1.2.3 绿茶贮藏过程中的香气变化 |
1.2.4 不同香型绿茶关键香气化合物研究 |
1.3 食品货架期预测研究现状 |
1.3.1 食品货架期的预测方法 |
1.3.2 茶叶贮藏货架期预测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玉米香型绿茶活性香气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3 仪器与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香气萃取方法 |
2.4.2 GC-MS条件 |
2.4.3 GC-O分析 |
2.4.4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定性、定量方法 |
2.4.5 OAV及 ACI的计算 |
2.4.6 香气重组 |
2.4.7 统计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GC-MS分析挥发性化合物结果 |
2.5.2 GC-O分析FPGT茶样活性香气化合物结果 |
2.5.3 香气重组 |
2.5.4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中黄1号加工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形成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2.1 茶样 |
3.2.2 试剂 |
3.3 仪器与设备 |
3.4 试验方法 |
3.4.1 香气萃取方法 |
3.4.2 GC-MS条件 |
3.4.3 定性与定量 |
3.4.4 OAV及 ACI的计算 |
3.4.5 感官审评方法 |
3.4.6 SMM的测定 |
3.4.7 统计与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绿茶加工过程样香气审评结果 |
3.5.2 绿茶加工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含量变化 |
3.5.3 绿茶加工过程中S-甲基蛋氨酸含量变化 |
3.5.4 小结 |
第四章 玉米香型绿茶贮藏过程中香气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3 仪器与设备 |
4.4 试验方法 |
4.4.1 贮藏方法 |
4.4.2 香气萃取方法 |
4.4.3 GC-MS条件 |
4.4.4 定性与定量 |
4.4.5 感官审评方法 |
4.4.6 货架寿命预测模型建立 |
4.4.7 货架寿命预测模型的验证 |
4.4.8 统计与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玉米香型绿茶香气感官评价结果 |
4.5.2 贮藏过程中玉米香型绿茶香气化合物分析 |
4.5.3 感官属性与关键香气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4.5.4 贮藏过程中二甲基硫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
4.5.5 玉米香型绿茶货架寿命的计算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1 中黄1号和福鼎大白加工过程样香气化合物含量 |
附录2 玉米香型绿茶贮藏过程中香气化合物变化 |
附录3 英文缩写词表 |
附录4 感官评价小组均一性及评价员重复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3)制茶工艺对桑叶茶品质的影响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桑资源的概述 |
1.2 桑资源中活性物质的研究 |
1.2.1 桑资源中DNJ的研究 |
1.2.2 桑资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
1.2.3 桑资源中多糖的研究 |
1.3 茶的研究 |
1.3.1 茶文化的发展 |
1.3.2 茶制作的工艺流程 |
1.3.3 茶的品质评价机制 |
1.3.4 茶的化学指标检验 |
1.4 桑叶茶的发展 |
1.5 高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各类茶中的应用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桑叶茶加工方法 |
2.3.2 桑叶茶的感官评价 |
2.3.3 桑叶茶5项指标的测定 |
2.4 滚筒桑叶绿茶加工条件优化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3 种类型桑叶茶的感官评价结果 |
3.1.1 滚筒杀青桑叶绿茶感官评价结果 |
3.1.2 蒸青桑叶绿茶感官评价结果 |
3.1.3 桑叶红茶感官评价结果 |
3.2 3 项指标标准曲线图 |
3.2.1 黄酮标准曲线图 |
3.2.2 多糖标准曲线图 |
3.2.3 DNJ高效液相色谱图和标准曲线图 |
3.3 制茶工艺对滚筒杀青桑叶绿茶中5项指标的影响及结果分析 |
3.3.1 制茶工艺对滚筒杀青桑叶绿茶中水含量的影响 |
3.3.2 制茶工艺对滚筒杀青桑叶绿茶中物质总浸出率的影响 |
3.3.3 制茶工艺对滚筒杀青桑叶绿茶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3.4 制茶工艺对滚筒杀青桑叶绿茶样品中总多糖含量的影响 |
3.3.5 制茶工艺对滚筒杀青桑叶绿茶中DNJ含量的影响 |
3.3.6 滚筒杀青桑叶绿茶中5项指标的结果分析 |
3.4 制茶工艺对桑叶蒸青绿茶中5项指标的影响及分析 |
3.4.1 制茶工艺对桑叶蒸青绿茶中水含量的影响 |
3.4.2 制茶工艺对桑叶蒸青绿茶中物质总浸出率的影响 |
3.4.3 制茶工艺对桑叶蒸青绿茶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4.4 制茶工艺对桑叶蒸青绿茶中总多糖含量的影响 |
3.4.5 制茶工艺对桑叶绿茶中DNJ含量的影响 |
3.4.6 桑叶蒸青绿茶中5项指标的结果分析 |
3.5 制茶工艺对桑叶红茶中5项指标的影响 |
3.5.1 制茶工艺对桑叶红茶中水含量的影响 |
3.5.2 制茶工艺对桑叶红茶中物质总浸出率的影响 |
3.5.3 制茶工艺对桑叶红茶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5.4 制茶工艺对桑叶红茶中总多糖含量的影响 |
3.5.5 制茶工艺对桑叶红茶中DNJ含量的影响 |
3.5.6 桑叶红茶样品中5项指标的结果分析 |
3.6 响应面法优化滚筒杀青绿茶加工条件结果及分析 |
4 讨论 |
4.1 制茶工艺对桑叶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
4.2 加工工艺对桑叶茶中化学指标的影响 |
4.3 桑叶叶位影响桑叶茶的品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湖北工夫红茶品质风味特征性成分及关键工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工夫红茶概述 |
1.1 国内工夫红茶产业与现状 |
1.2 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进展 |
1.3 工夫红茶品质化学研究进展 |
2 湖北工夫红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
4 湖北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进展 |
5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湖北工夫红茶品质风味特征性成分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湖北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特征 |
2.2 工夫红茶茶汤色泽品质特征及预测模型 |
2.3 湖北工夫红茶的理化品质特征 |
2.4 湖北工夫红茶香气组成及成分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北工夫红茶传统加工技术优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萎凋试验设计 |
1.2.2 揉捻试验设计 |
1.2.3 发酵试验设计 |
1.2.4 干燥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萎凋工艺结果 |
2.1.1 不同萎凋方式对内含成分的影响 |
2.1.2 不同萎凋方式对香气组分的影响 |
2.1.3 不同萎凋方式对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
2.1.4 不同萎凋程度对红茶理化成分的影响 |
2.1.5 不同萎凋程度对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
2.1.6 萎凋试验小结 |
2.2 揉捻工艺结果 |
2.2.1 比较不同揉捻机型号对揉捻效果的影响 |
2.2.2 比较不同转速对揉捻效果的影响 |
2.2.3 比较不同投叶量对揉捻效果的影响 |
2.2.4 比较不同揉捻时间转速对揉捻效果的影响 |
2.2.5 揉捻试验小结 |
2.3 发酵试验结果 |
2.3.1 比较不同发酵方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
2.3.2 比较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
2.3.3 发酵试验小结 |
2.4 干燥试验结果 |
2.5 湖北工夫红茶工艺参数定型及应用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燥工艺对工夫红茶品质及代谢组分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样品处理 |
1.1.2 试剂和药品 |
1.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检测方法 |
1.2.1 感官审评方法 |
1.2.2 色泽检测方法 |
1.2.3 理化检测方法 |
1.2.4 香气检测方法 |
1.2.5 抗氧化能力检测方法 |
1.2.6 代谢组检测方法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燥工艺对湖北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
2.1.1 不同干燥工艺所制工夫红茶的感官品质结果 |
2.1.2 不同干燥工艺所制工夫红茶的色泽品质结果 |
2.1.3 不同干燥工艺所制工夫红茶的理化品质结果 |
2.1.4 不同干燥工艺所制工夫红茶香气成分的结果 |
2.1.5 不同干燥工艺所制工夫红茶产品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
2.2 干燥工艺对湖北工夫红茶代谢组分的影响 |
2.2.1 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考察结果 |
2.2.2 干燥工艺对湖北工夫红茶代谢组分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湖北夏暑工夫红茶新产品及提质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比较砂梨和茶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
2.2 不同砂梨PPO处理对夏暑红茶感官得分的影响 |
2.3 不同砂梨PPO处理对夏暑红茶色泽品质的影响 |
2.4 不同砂梨PPO处理对夏暑红茶理化成分的影响 |
2.5 不同砂梨PPO处理对夏暑红茶香气组分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北乌龙工夫红茶工艺产品创新及品质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原料等级对乌龙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
2.2 不同晒青程度对乌龙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
2.3 不同做青处理对乌龙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
2.4 不同摇青次数对乌龙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
2.5 湖北乌龙工夫红茶工艺参数定型及应用 |
2.6 乌龙工夫红茶特征性香气品质研究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湖北针形工夫红茶做形工艺研究及新产品研发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投叶量处理对针形红茶精揉做形的影响 |
2.2 不同茶坯含水率处理对针形红茶精揉做形的影响 |
2.3 不同炒制时间处理对针形红茶精揉做形的影响 |
2.4 不同锅温处理对针形红茶精揉做形的影响 |
2.5 针形名优红茶做形正交试验工艺参数优化 |
2.6 针形名优红茶不同做形工艺比较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1 主要研究成果 |
1.1 湖北工夫红茶风味特征物质主成分研究 |
1.2 湖北工夫红茶关键提质工艺研究 |
1.3 干燥工艺对湖北工夫红茶品质和代谢组分的影响 |
1.4 湖北工夫红茶系列新产品研发及工艺优化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干燥工艺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栗香的基础性研究进展 |
1.2.1 香气类型 |
1.2.2 香气组分 |
1.2.3 提取技术 |
1.2.4 检测分析技术 |
1.2.5 定性定量方法 |
1.3 香气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1.3.1 形成机理 |
1.3.2 影响因素 |
1.4 干燥工艺对栗香形成的影响 |
1.4.1 干燥方式 |
1.4.2 干燥温度与时间 |
1.4.3 含水率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干燥方式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干燥方式对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
2.2.2 不同干燥方式对绿茶理化成分的影响 |
2.2.3 干燥工序对绿茶香气形成的影响 |
2.2.4 干燥方式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干燥工艺技术原理分析 |
2.3.2 栗香关键组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干燥工艺参数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箱式干燥工艺参数的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干燥工艺参数对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
3.2.2 不同干燥时长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 |
3.2.3 不同干燥温度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 |
3.3 电磁滚筒-热风耦合干燥工艺参数的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干燥工艺参数对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
3.3.2 不同干燥工艺参数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 |
3.3.3 不同鲜叶嫩度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外源添加物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原料 |
4.1.2 仪器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干燥工序下外源添加物对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
4.2.2 干燥工序下外源添加物对绿茶理化成分的影响 |
4.2.3 干燥工序下外源添加物对绿茶香气形成的影响 |
4.2.4 干燥工序下外源添加物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 |
4.3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绿茶栗香的形成及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栗香的基础性研究进展 |
1.1 香型分类 |
1.2 香气组分 |
1.3 形成途径及机理 |
1.3.1 形成途径 |
1.3.2 形成机理 |
1.4 提取技术 |
1.5 检测分析技术 |
1.6 定性定量方法 |
2 香气形成的影响因素 |
2.1 内因方面 |
2.1.1 茶树品种 |
2.1.2 鲜叶嫩度 |
2.2 外因方面 |
2.2.1 栽培条件 |
2.2.2 采摘季节 |
2.2.3 地理状况 |
2.2.4 施肥种类及水平 |
2.2.5 加工工艺 |
3 工艺对栗香形成的影响 |
3.1 绿茶加工过程中的香气变化 |
3.1.1 摊放 |
3.1.2 杀青 |
3.1.3揉捻 |
3.1.4 干燥 |
3.2 干燥工艺对栗香形成的影响 |
3.2.1 干燥方式 |
3.2.2 干燥温度与时间 |
3.2.3 茶叶含水量 |
3.2.4 烘焙 |
4 讨论与展望 |
(7)典型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名优绿茶香气物质的形成和特性 |
1.1 名优绿茶香气形成机理 |
1.2 香气物质的理化特性 |
2 典型名优绿茶的香气品质 |
2.1 4种典型名优绿茶的感官品质 |
2.2 典型名优绿茶的香气物质组成 |
3 名优绿茶香气成分的影响因素 |
3.1 茶树品种 |
3.2 茶树生长环境 |
3.3 加工工艺 |
3.4 贮藏条件 |
4 结语与展望 |
(8)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制茶技术与品质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立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茶叶加工装备发展现状 |
1.3.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应用现状 |
1.3.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研究现状 |
1.3.3.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
1.3.3.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程控体系研究现状 |
1.3.3.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配置研究现状 |
1.3.4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品控技术研究现状 |
1.3.4.1 茶叶流程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1.3.4.2 全程追溯体系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四川省现有自动化生产线数据收集方法 |
2.1.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基本情况实地调查方法 |
2.1.2.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调查综合评价方法 |
2.1.2.4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基本情况概述 |
2.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组成结构特征 |
2.2.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布局特征 |
2.2.4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清洁化生产特征 |
2.3 小结 |
第三章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技术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对象 |
3.1.1.1 试验材料 |
3.1.1.2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3.1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参数机械测定方法 |
3.1.3.2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参数感官测定方法 |
3.1.3.3 品质形成试验取样方法 |
3.1.3.4 茶叶理化检测方法 |
3.1.3.5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
3.1.3.6 名优茶自动生产与传统生产经济性能对比试验方法 |
3.1.3.7 品质对比试验制样方法 |
3.1.3.8 数据分析方法 |
3.1.3.9 分析指标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工艺流程 |
3.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工艺参数 |
3.2.2.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参数 |
3.2.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含水率变化 |
3.2.2.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叶相状态变化 |
3.2.2.4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感官品质形成 |
3.2.2.5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过程品质成分变化 |
3.2.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经济性能对比 |
3.2.3.1 名优茶自动生产与传统生产加工平衡对比 |
3.2.3.2 名优茶自动生产与传统生产加工成本对比 |
3.2.3.3 名优茶自动生产与传统生产加工清洁化对比 |
3.2.4 甘露茶自动化生产与传统生产的品质比较 |
3.2.4.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与传统生产的感官审评比较 |
3.2.4.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与传统生产的加工品质化学成分比较 |
3.3 小结 |
第四章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制茶品质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3.1 茶叶理化检测方法 |
4.1.3.2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
4.1.3.3 游离氨基酸组分检测方法 |
4.1.3.4 儿茶素组分检测方法 |
4.1.3.5 电子鼻(舌)模拟感官检测法 |
4.1.3.6 香气组分检测法 |
4.1.3.7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感官品质特征 |
4.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主要生化成分特征 |
4.2.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的组分分析 |
4.2.3.1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的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 |
4.2.3.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的儿茶素组分分析 |
4.2.3.3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的电子鼻(舌)模拟感官分析 |
4.2.3.4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成品茶样的香气组分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在线品控研究 |
5.1 材料与设备 |
5.2 方法 |
5.2.1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在线品控体系 |
5.2.1.1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自检方法 |
5.2.1.2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SPC品控方法 |
5.2.1.3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常规在线品控方法 |
5.2.1.4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在线品控体系 |
5.2.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 |
5.2.3 数据处理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在线品控体系 |
5.3.1.1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SPC品控方法 |
5.3.1.2 茶叶自动化生产线常规在线品控方法 |
5.3.2 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 |
5.3.2.1 追溯编码体系构建 |
5.2.2.2 茶叶加工全程制品编码体系环节信息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多光谱技术的茶叶数字化品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 引言 |
2. 茶叶品质评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茶叶品质传统评判方法 |
2.1.1 茶叶感官审评法 |
2.1.2 茶叶物理检验 |
2.1.3 茶叶化学检验 |
2.2 茶叶品质数字化品控技术 |
2.2.1 近红外光谱技术 |
2.2.2 高光谱图像技术 |
2.2.3 嗅觉可视化技术 |
2.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品质评判上的应用 |
2.4 高光谱图像技术在茶叶品质评判上的应用 |
2.5 嗅觉可视化技术在茶叶品质评判上的应用 |
3. 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2.1 探索茶叶非法添加物的快速鉴别方法 |
3.2.2 探索茶叶贮藏期的准确判别方法 |
3.2.3 探索茶叶等级的精确评判方法 |
3.2.4 探索嗅觉可视化技术气敏材料与茶叶香气对应关系 |
3.3 技术路线 |
3.4 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非法添加物鉴别中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掺杂茶叶样品制备条件 |
2.2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茶叶非法添加物的步骤 |
2.3.2 近红外光谱采集 |
2.3.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样品制备条件优化 |
3.2 光谱预处理方法比较 |
3.3 定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4 定性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4.1 光谱范围及预处理方法的优化 |
3.4.2 定性模型对检验集样品的判别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便携式茶叶掺糖近红外分析仪的研制 |
1. 引言 |
2. 近红外光谱仪概述 |
2.1 近红外光谱仪的基本构成 |
2.1.1 光源 |
2.1.2 分光系统 |
2.1.3 测样附件 |
2.1.4 检测器 |
2.2 近红外光谱仪的主要类型 |
2.2.1 滤光片型仪器 |
2.2.2 光栅扫描型仪器 |
2.2.3 傅立叶变换型仪器 |
2.2.4 声光可调(AOTF)滤光型仪器 |
2.3 近红外光谱仪主要性能指标 |
3. 便携式茶叶掺糖分析仪的研制 |
3.1 光谱仪硬件系统 |
3.1.1 光谱仪类型 |
3.1.2 样品杯 |
3.2 光谱仪软件系统 |
3.2.1 GA-PLS定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2.2 软件系统设计 |
3.3 便携式茶叶掺糖分析仪的使用指南 |
3.3.1 样品处理 |
3.3.2 样品检测 |
3.3.3 注意事项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光谱图像技术在茶叶贮藏期判别中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茶叶样品陈化处理条件 |
2.2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高光谱图像技术鉴别茶叶贮藏期的步骤 |
2.3.2 理化指标测定 |
2.3.3 近红外光谱采集 |
2.3.4 高光谱图像采集 |
2.3.5 高光谱图像数据分析 |
2.3.6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陈化茶样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
3.2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茶叶贮藏期 |
3.2.1 不同贮藏期茶样的近红外光谱曲线 |
3.2.2 人工陈化茶样陈化时间判别模型的建立 |
3.2.3 贮藏茶样陈化时间判别模型的建立 |
3.2.4 保鲜茶陈化时间判别模型的建立 |
3.3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鉴别茶叶贮藏期 |
3.3.1 不同贮藏期茶叶的光谱曲线 |
3.3.2 特征波长的选择 |
3.3.3 融合图像信息和光谱信息判别茶叶贮藏期 |
3.4 人工陈化与自然陈化对应关系的建立与分析 |
3.4.1 自然陈化茶样与人工陈化茶样对应关系 |
3.4.2 自然陈化茶样与保鲜茶样对应关系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信息融合技术在茶叶等级评判中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不同等级茶叶样品的收集 |
2.2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融合高光谱图像技术和嗅觉可视化技术鉴别茶叶等级的步骤 |
2.3.2 理化指标测定 |
2.3.3 基于不同扫描波段的高光谱图像采集 |
2.3.4 高光谱图像数据分析 |
2.3.5 嗅觉可视化系统的构建 |
2.3.6 可视化阵列图像的采集 |
2.3.7 嗅觉可视化系统的数据处理 |
2.3.8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等级茶样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
3.2 茶样等级样品的高光谱图像分析 |
3.2.1 不同等级茶样的高光谱曲线 |
3.2.2 特征波长选择 |
3.2.3 等级判别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3 茶样等级样品的嗅觉可视化系统分析 |
3.3.1 差值图像的提取 |
3.3.2 主成分分析 |
3.3.3 BP-ANN模型建立 |
3.4 基于多信息融合技术建立茶叶等级判别模型 |
3.4.1 主成分分析 |
3.4.2 茶叶等级判别融合模型的建立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视化传感阵列气敏材料与茶叶香气对应关系的探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茶叶香气成分的测定 |
2.2.2 香气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 |
2.3.3 嗅觉可视化系统数据的采集 |
2.3.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气敏传感阵列响应相关的茶叶香气成分筛选 |
3.1.1 气敏传感阵列对不同茶叶种类的响应 |
3.1.2 香气成分筛选 |
3.1.3 单因素方差分析 |
3.2 基于嗅觉可视化系统对茶叶香气物质检测 |
3.2.1 嗅觉可视化系统对醇类物质的识别 |
3.2.2 嗅觉可视化系统对醛类物质的识别 |
3.2.3 嗅觉可视化系统对酯类物质的识别 |
3.2.4 嗅觉可视化系统对酮类物质的识别 |
3.3 灰度响应值与香气成分对应关系相关性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讨论 |
2.1 对课题选取的讨论 |
2.2 对嗅觉可视化技术在绿茶等级判别中应用的讨论 |
2.3 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在茶叶等级判别中应用的讨论 |
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成果清单 |
作者简介 |
(10)优质祁门红茶风味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祁门红茶概述 |
1.2 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 |
1.3 茶叶人工感官评审概述 |
1.4 茶叶风味智能感官分析概述 |
1.5 茶叶风味化学分析的概述 |
1.6 立题依据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种优质祁门红茶感官分析 |
引言 |
2.1 材料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三种优质祁门红茶滋味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分析 |
引言 |
3.1 材料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祁门工夫红茶感官分析 |
引言 |
4.1 材料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祁门工夫红茶滋味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分析 |
引言 |
5.1 材料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优质祁门工夫红茶香气活性成分定性分析 |
引言 |
6.1 材料与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结论 |
第七章 优质祁门工夫红茶香气活性成分定量分析 |
引言 |
7.1 材料与设备 |
7.2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4 结论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制茶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香型绿茶的香气成分组成及香型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 尤秋爽,李勤,朱荫,石亚丽,马婉君,林智,吕海鹏. 中国茶叶, 2022
- [2]玉米香型绿茶特征香气化合物鉴定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D]. 廖雪利. 西南大学, 2020(05)
- [3]制茶工艺对桑叶茶品质的影响及优化[D]. 夏清庆.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4]湖北工夫红茶品质风味特征性成分及关键工艺创新研究[D]. 叶飞.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5]干燥工艺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研究[D]. 张铭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绿茶栗香的形成及工艺研究进展[J]. 张铭铭,江用文,袁海波,杨艳芹,邓余良,董春旺,李佳,滑金杰,王近近. 中国农学通报, 2020(02)
- [7]典型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J]. 孙灵湘,董明辉,顾俊荣,杨代凤,王梅馨.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9(01)
- [8]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制茶技术与品质管控研究[D]. 刘燕苹.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9]基于多光谱技术的茶叶数字化品控技术研究[D]. 李露青.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3)
- [10]优质祁门红茶风味特征研究[D]. 陈冬.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标签:成分分析论文; 红茶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工夫红茶论文; 绿茶论文; 茶叶等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