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词的色彩意义研究环节较为薄弱,其中,对虚词色彩意义研究的忽视或排斥尤为突出。本文试运用词汇学理论对虚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地方色彩、时代色彩等色彩意义进行探析。
关键词:词汇;虚词;色彩意义
引言
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词的色彩意义研究环节较为薄弱。一提到词的意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词的词汇意义。如“阿谀”,我们知道它的意义是“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然后才会想到这个词具有贬斥的感情色彩、书面语的语体色彩等色彩意义。这本无可厚非,因为理性意义标志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区别特征,无疑是词义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我们丝毫不能因此而忽视对色彩意义的研究。词语是人们用来指称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这个指称的过程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过程,客观事物和现象不同,人们的主观评价就不同。不但如此,即使相同的事物或现象人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导致了不同的词语可能带有不同的色彩意义。
“任何词义都包含着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方面的内容”,色彩意义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词的色彩意义只不过是一部分词的意义中存在的语言现象,并非每一个词都有色彩意义。其中,对虚词色彩意义研究的忽视或排斥尤为突出。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为研究对象,对其色彩意义做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一、现代汉语虚词
国内关于虚词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刘勰《文心雕龙》,并在《马氏文通》中第一次明确地作为语法学概念被加以系统研究,后经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朱德熙(《语法讲义》)、胡裕树(《现代汉语》)、张静(《新编现代汉语》)、黄伯荣和廖旭东(《现代汉语》)等学者的努力,主要围绕词的形态、意义、功能三个标准对词类进行实词、虚词的划分,其中《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使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对于词类虚实的划分也影响深远。鉴于实虚词的划分问题在学界尚无定论,为研究之便,笔者主要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虚词的词义同实词一样,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部分。一方面,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是语言中的指称符号,他们都表示着客观世界中的实际存在,包括那些被人们认识了的抽象的实际存在,同时他们也都表示这些实际存在的意义内容,任何词都应该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就不应该是词。另一方面,并非所有虚词都有两极色彩意义,但中性色彩也是色彩意义,况且感情色彩也绝不止贬褒之分,因而色彩意义也应具有普遍性。
纵观现代汉语研究,多集中在对虚词的词类划分、语用等领域,对其色彩意义的研究却鲜有涉猎,本文将重点探讨虚词的色彩意义。
二、词的色彩意义
1935年,李安宅在介绍奥格登、查理兹的《意义的意义》时提到“伴随感情”,这是国内语言学界第一次有关色彩意义的讨论。自此,色彩意义的问题引起国内其他语言学家的广泛注意。吕叔湘、周祖谟、高名凯、刘叔新、徐志民、葛本仪、苏新春等都曾对色彩展开过讨论,对色彩性质的界定也各有见解。现将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列举如下:
第一种观点,主要以符淮青等为代表,他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将词义分为“概念义”和“附属义”(又称“附属色彩”),“附属义”又分为“形象色彩”、“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附属义”依附于“概念义”而存在,但也是词义的内容。
第二种观点,主要以武占坤、王勤和高明凯、石安石等为代表,认为词义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纲要》表述为:“词的色彩意义,也应属于词汇意义范畴。”高明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表述为:在词汇意义中,“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构成成分。词义中还可以有附加于理性意义之上的某种色彩,即一般所说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风格色彩等”。
第三种观点,以刘叔新等为代表,认为词义内容包括两种意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又分为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汉语描写词汇学》为感性意义“并不独立存在,并不成为一个词语的意义主体,而是附加在词语理性意义上,在词义或者语义中出于次要的附属地位。就是一般说的表达色彩或略称的色彩。表达色彩包括感情色彩、态度色彩、评价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风格色彩、格调色彩、语气色彩等”。同时,他指出,“实词、感叹词、响应词和固定语所含的意义都是词汇意义,都体现着概念;词汇余下的成员——全部虚词所含的意义则是语法意义,都不体现概念”。
第四种观点,以葛本仪等为主要代表,认为词义内容包括三部分: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并且三者都具有普遍性。“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是互相联系、互为一体的,它们共同充当词义的内容”,“每个词都有它的词汇意义,实词是这样,虚词也是这样”,“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从属于某种语法关系的类书和概括中,所以每一个词也都具有一定的语法意义”,“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的色彩意义”。其学生杨振兰继承其观点,并将色彩意义称为“词彩”,建立“词彩学”,把色彩意义放到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专门的研究。
除了以上认为色彩意义是词义的附属成分的观点以外,以朱林清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色彩不是词义,也不附属于词义,认为“词的色彩或补充意味并不包括在词义之中,因为客观存在或概念本身并不带有这种所谓修辞色彩或补充意味,因而也就不可能在词义中得到反映和体现”。另外,王德春把语言的意义分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与修辞意义,修辞意义即语言单位的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联想色彩。朱星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词义的色彩称为“色彩修辞义”,但又认为“色彩修辞义”是“准词义”。
长期以来,汉语语法界对词汇色彩意义的研究重心一直在实词方面,很少有人着力于现代汉语虚词的色彩意义分析研究。本文试将虚词的色彩意义分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地方色彩、时代色彩等,试加浅析。
三、虚词的色彩意义分类探析
词的色彩意义是指词所表示的某种倾向或情调的意义,这种意义也是约定俗成的。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的色彩意义。下面,主要针对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虚词进行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地方色彩、时代色彩等色彩意义的分类探析。
(一)感情色彩
词的感情色彩是指词义中的表示人们对事物对象的主观评价和情感倾向的内容。词的感情色彩主要分为贬义色彩、褒义色彩和中性色彩。感情色彩的判定较为复杂,很多词兼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大部分词的感情色彩下位分类很难做到周全而不杂乱。
1.副词
只好:表示只能如此,没有别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前边先说明事实,然后用“只好”表示对这一事实的无奈态度。例句:他来信催过许多次,我只好去一趟。
2.介词
仗着:和“凭、靠”等词相比,“仗着”带有贬义色彩。例句:仗着她娘家人是机关的,她天不怕地不怕。
3.连词
宁可:使用“宁可”的句子能够表达说话者对后一行为的极度蔑视与不屑的感情。例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4.助词
看: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后边,增加商量的口气。动词本身或者为式,或者为ABAB式,或者为A-A式,或者为“A一下”式,本身已有尝试的意义,添加了“看”,并非强调尝试意味,而是口气缓和一些。例句:大家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5.叹词
啊:用于称呼后边,使口气舒缓,更增添亲切意味。例句:老张啊,这个问题得再研究研究。
(二)语体色彩
词的语体色彩是指词适用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和需要而形成的语言表达体式所具有的特点。词汇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口语交际,具有口语色彩;一部分主要用于书面语交际,具有书面语色彩;还有相当一部分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通用,具有中性色彩。
1.副词
“专”既可用于口语,又可用于书面语;“光”一般用于口语。①专: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限定动作、行为的范围。例句:他专挑瘦肉吃,肥的一点儿也不碰。②光: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限定动作、行为的范围。例句:你怎么光顾自己,不顾别人?
2.介词
乘:意义和用法同“趁”,口语多用“趁”,书面语可用“乘”。例句:请你乘便把那本书带给我。
3.连词
“至”书面色彩很浓,“至于”在口语、书面语中都用。①至:表示另提一事,一般连接句子,用于后一句子,在前一句子说完某件事后,提出有关的另一件事。例句:所述各地山川,《尚书》犹可信。至《禹本纪》《山海经》所述各种怪物,我便不信。②表示另提一事,连接小句或句子,用于后一小句或句子,在前述某件事后,提出有关的另一件事。例句:这个小组一年里创造了不少新工具,至于零星的小革新,那就更多了。
4.助词
①给:与表示施事的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短语,用在动词前,共同充当句子的谓语。用于口语。例句:我的自行车被小明给骑走了。②得了:用在祈使句末尾,表示劝说的口气,劝对方同意采纳某种做法。用于口语。例句:今晚别出去了,在家看电视得了。
5.叹词
喽:用于句末,既能加强对某种情况的肯定,又能加强各种语气。用于口语。例句:那样做当然更好喽!
(三)时代色彩
词的时代色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对虚词而言,时代色彩主要分为文言虚词和现代汉语虚词两大类。
1.副词
①“宁”是文言虚词,多用于文言文;“宁可”是现代汉语虚词。例句:事之可怪,宁有逾此?/这件事宁可小心点好。②几: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文言虚词,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例句:董郎受人诬陷,几陷囹圄。
2.介词
较:引进比较的对象,有文言色彩,句中常有“为”与之呼应。例句:这次进攻较上次更为猛烈。
3.连词
①致:文言词。表示因果关系。用于后一小句的开头,带出表示结果的小句来。例句:此次因我领导之疏忽,致学子遭此不幸。②乃至:表示递进关系,文言词。例句:周庄的故事在许多地方被重演着,乃至可以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
4.助词
否:用在是非问句末尾,作用相当于“吗”,具有文言色彩。例句:知其用心否。
(四)地方色彩
地方色彩义包括地域色彩和方言色彩。地域色彩指那些表达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才存在的事物的词所具有的地方色彩。方言色彩指方言词所具有的特殊色彩。
1.副词
①倍儿:表示程度高,非常,格外,修饰形容词。方言词。例句:皮鞋擦得倍儿亮。②稀:表示程度非常高,方言词。例句:杯子被他摔了个稀碎。③兴许:表示揣测与估计,相当于“也许”,用于北方方言。例句:这么做兴许不碍事,管他呢。
2.介词
打:为典型的北方方言,相当于“从”。例句:打南边儿来了个喇嘛。
3.连词
①和,跟:南方方言很少用“和”而用“跟”,湖南方言。例句:我跟哒你去。②连:相当于“和”,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红古方言。例句:我连他去。
4.助词
开外/出头:相当于“多一点儿”,北方方言。例句:年纪四十出头/开外。
5.叹词
①哩:用于句尾,方言词。例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哩!②哒咧:相当于“啦”,用于句末,湖南方言。例句:吃饭哒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虚词与实词一样,以词汇意义为核心,词义中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互为一体,共同构成词义的全部内容,少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会损害词义的完整性。同时,虚词的色彩意义又有其独特特点:第一,虚词的色彩意义具有普遍性,但与实词相比,现代汉语虚词的中性色彩词比例较大;第二,从虚词的分类角度看,现代汉语虚词的色彩基本集中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时代色彩以及地方色彩等当中,涉及范围不如实词广泛。
在虚词的色彩意义研究中,一要注意区分虚词在语言和言语中的色彩意义:语言色彩意义作为词义的构成成分,是词本身固有的,它不需要依赖具体语境,是静态情况下存在的语义成分;言语色彩意义是指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词所具有的一种色彩意义,是词在动态情况下所具有的临时的色彩意义。二要注意区分虚词的一个色彩意义和一个虚词的意义:一个词可以具有一种色彩意义,也可以具有多种色彩意义。三要注意将动态和静态分析相结合:词汇色彩意义的历史演变是对色彩意义本身的阐述,也是对整个词义变化、发展的阐释,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色彩意义的变化发展代表了整个词汇的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2]杨振兰.动态词彩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刘中富.实用汉语词汇[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5]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许春颖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色彩论文; 意义论文; 虚词论文; 例句论文; 词义论文; 词汇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