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0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几点看法_高考论文

对2000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几点看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试题论文,全国高考论文,看法论文,理科综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内容引起教师、学生强烈的反响,多数老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知识命题不满意。分析原因可能有三:其一,多数教师对“3+2”考试已根深蒂固。其二,多数教师平时对综合考试所寄予的期望值太高。其三,多数教师只是对试卷匆匆过目,缺乏科学分析。笔者通过对高考综合卷试题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综合试卷对学科知识点考查不再强调大覆盖面,对知识点(尤其是重要知识点)能力考查方式也有所改变

以下提到的试题可参见本刊2000年第10期

由于受考试时间限制,试题量也相应受到限制,因而对学科知识的考查不可能像“3+2”考试那么到位,因此有许多“热点”知识不考,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不甚理解。其实,不考并不代表不重要。例如化学科中《化学平衡》知识在试卷中没有专门设置题目考查,但化学平衡思想已在试卷中渗透。如第5题C中尿素水解,第23题(3)、第27题(1)、(2)中都包含着化学平衡的思想。又如对实验知识的考查, 在往年“3+2”试卷中都设置两道题目,而综合试题中对实验考查就不同了。综合试卷中第14题是化学实验题,剖析如下:

从上面剖析图可知该题是考查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是否协调发展的好题。试卷中对学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另一方面是渗透在生物实验中(第25题,见附注),该实验命题方式与1998年“3+2”化学卷中第27题相似,这两道实验题所达到的能力决不亚于往年“3+2”试题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

再如“3+2”试卷中都有一道无机推断题,而综合卷中第13 题(6分)就是一道改装过的推断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也与往年相当,其实还增加了完全失分的机会。

二、综合试卷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已初步表现出来,从中也体现出来化学所起的桥梁作用

部分老师对试卷匆匆过目,臆断试卷中几乎没有综合题,其实不然。如第5、8、25、27题是化学与生物相互渗透,第28题是化学与物理相互渗透,第23题是物理、化学、生物二者渗透。

综合试卷第27题,乍看去是孤零零的小问题,但如果仔细分析,却发现是命题者精心设计的结果。知识与能力分析如下:

从上图对第27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命题者的有序安排。虽然题目综合程度不大,但对今后中学教学应如何进行各学科间有机融合指明了方向。

综合理科第28题是化学与物理综合的一道试题,由简单的化学计算逐步引入物理中

的有关计算,对今后教学的启示:在教学过程要寻找学科的交叉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综合试卷命题时已将某些学科中优秀的命题思想方法跨学科应用

以前的高考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核较为突出。自1994年实行“3 +2”考试以来,各学科试题深得全国教育工作者好评。 命题工作者对单学科的命题积累了许多经验,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试题,这无疑对理科综合试卷命题有指导意义。今年综合试卷中就有这方面体现。

例年高考化学科中的有机信息题是用以考核学生能力的最优秀的试题之一,其命题思路:

但今年综合试卷中没有有机综合题,广大化学教师都深感遗憾。难道今后就不考这种信息题了吗?其实不然,今年综合试题中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核已转到物理题上。如综合试卷第29题(见附注)就是借用有机信息题的命题模式来命题。该题是借用大学物理中“霍尔效应”设计成物理信息给予题,这是以往高考物理题中所没有的。又如综合试卷中第25题(实验题,以生物为主)与1998年“3+2”化学卷中第27题(实验题)在命题方式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以上是本人对2000年综合理科试题的几点看法,旨在唤醒教育工作者对新事物要持“一分为二”的态度。当然,综合试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科学性问题,第11题中胆固醇分子式为C[,25]H[,45]O, 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2]H[,49]O[,2],这显然是不对的,氢原子必为偶数! 又如第26题把原电池的“负极”说成“阳极”、“正极”说成“阴极”,对中学教学会产生负面影响。还有其它一些问题这里不再讨论,我们期待着明年将会出现更优秀的综合试卷,综合考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明年又要在全国其他省、市推开,这种改革将会给教育界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附注

25.(10分)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1)家兔(2)生理盐水(3)酒精棉

(4)适宜浓度的草配钾溶液

(5)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

(6)试管、注射器(针管、针头)

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第一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见下图)

第二步:……

问题:设置B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

答案: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用注射器取家兔血。

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分别加入到

标签:;  ;  ;  

对200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几点看法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