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3)05-0070-03
一、高校实施研究型教学的重大意义
高等学校兼具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三重功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是高校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如重教师传授,轻学生研究;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操作;重考试成绩,轻整体素质的“四重四轻”的弊端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些都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约束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萎缩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缺乏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研究型教学的内涵
高校研究型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立足所学,从实际背景和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课题,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猜想、论证、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结论的得出与论证,整个知识的发生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完成。整个过程是一个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的过程,具有主体性、合作性、研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高校研究型教学强调教师研究性地教,学生研究性地学,教学相长。教师相当于航标,学生相当于舵手,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探索发现新的领域。
强调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其结果有知识的再现,有新知识的产生,其实质为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科学研究的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依据
其一,研究型教学是高等教育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有科研方面的要求,其中“学士学位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光靠毕业前夕的论文或设计的指导是不够的,应该立足于平常的教学及其与之相关的活动,从大学一年级开始。
其二,研究型教学是高等教育培养方式的要求。高等教育在让学生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
其三,研究型教学符合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高校学生学习具有以下特点: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等。而研究型教学就能满足大学生的上述学习的需要。
其四,研究型教学符合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特征。高校学生正处于从青年中晚期向成年期过渡的转折时期,生理机能趋向成熟、心理智能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自我意识增强,心理品质已全面而完整地发展起来,个性逐渐形成和定型化。这些使得高校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事物,并通过观察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进而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不迷信权威,敢于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其五,研究型教学符合布鲁纳(J.S.Bruner)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布鲁纳认为,学生本能地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感兴趣,这种自发的好奇心促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去寻找其发生的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并最终解决问题。
四、研究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自主地探索研究知识的发生过程;在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得到新知的过程中,使其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过程性原则: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知的发生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科学研究的素质,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研究性原则: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地去科学研究,发现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过程。
开放性原则: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得到的结论以及时间和空间等各个方面都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足以发展学生的个性,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
创新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知识创新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提出新的概念,做出新的判断和推理,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而研究型教学的过程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研究型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转变师生的教与学的观念。通过研究型教学,转变师生关于教学的观念,教师的教要从“满堂灌输”地传授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地探索知识;学生的学要从“被动接受”现成的知识变为“主动探索”新知的发生过程。
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意识。所谓发现问题意识,是指不停顿地思索对其事物“总应当干点什么”的念头,或者具有“压根儿就是个思考迷”、“把改进某事物或对某事物做些新的结论视为乐趣”的素质。只有顽强地坚持这种发现问题意识的人,才能很好地开动脑筋提出创见。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源泉,是创新能力的前奏,研究型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地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过程。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认为,学校的教学必须由被动地学习转为主动地获取,学生应成为老师的合作者,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从现有的知识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的发生过程,既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竞争与合作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具有合作精神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即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取得结论、科学论证、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改变学生运用知识的方式。这种运用知识方式是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步骤为:老师讲授知识,再讲授所学知识的应用(例题,学生模仿课堂练习,再模仿课外练习)。问题解决的步骤为:创设问题情境、收集信息并进行研究、主动解释论证问题、分析探究模式与类型。中科院心理所的张梅玲教授说得好:“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毕竟是在前进在发展,路是人走出来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研究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索,敢于标新立异,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在比较中选出最佳方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现创新萌芽及时予以肯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应采用活泼多样的方式,借助各种媒介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维,并对其标新立异的想法给予分析性的指导和支持,以养成学生锐意创新的习惯。
六、研究型教学的实施策略
1.立足所学,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实施研究型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研究解决欲望,给思维以动力;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解决,确定研究课题,给思维以创新。创设问题情境,要满足下列两个原则:
难度适中的原则。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如完全适合或完全不适合,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合又不适合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由阿特金森公式:Trg=Mg×Erg×Ig(Erg+1g=l,Trg为主体对某一问题的反应倾向的强度;Mg为内驱力强度即需要;Erg为到达目标的可能性即诱因;Ig为目标对主体的吸引力即价值)可知,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新旧知识纽带的原则。从问题入手,到确定研究课题,从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入手,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问题情境是联系问题和课题、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况,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再次是要求教师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让学生在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精心组织,探索研究论证,得出正确结论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自主性强、综合程度高等特点。因此,它需要更加灵活、更加开放和更加有效的组织形式,需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将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交流、集体研究论证等教学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个人独立探索。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体验,对所提出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自由地、发散地、独立地去探索,去创新知识。
小组合作交流。在个人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地交流其思维过程和结论,进行充分地分析和研究。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和相互关心,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集体研究论证。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每小组选1至2名代表在班级内进行交流,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来讨论、研究和论证各组所得的结论,揭示知识发生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实现学习上的互补,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3.纵深发展,运用思想方法,拓广所得结论
在高校实施研究型教学,应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综合、类比、联想、猜想、论证、社会实践等方式方法,将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拓广,将所得到的结论进行深化,往纵深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实现真正的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
4.积极评价,及时反馈信息,体验成功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而且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好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对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和集体研究论证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能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上述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从正反两个方面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