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的分析论文_马启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的分析论文_马启立

黑龙江省鸡西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158100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种不同模式在脑出血病人近期预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在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在入院前就进行过院前急救的6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仅接受院内治疗的82例脑出血患者则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采取相同的院内治疗及护理措施,在出院时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近期预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脑出血病人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若在入院治疗前接受过院前急救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术后的治愈率与好转率,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

关键词:脑出血;院前急救;院内急救

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在未受到外界伤害时实质性的出血,约占脑卒中的20%-35%,主要由高血压、糖尿病、血管老化等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出血这种病发病十分突然,且病因错综复杂,在早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也大都留下一定程度的运动、认知及言语吞咽障碍,极大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表明,正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近期预后情况,极大提高他们的生存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模式。我院针对当前脑出血患者急救及预后的严峻形势,对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46例脑出血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46例患者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将入院前就进行过院前急救的6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直接送到医院并仅接受院内急救的82例脑出血患者则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为43-78岁,平均年龄54.2±9.7岁,体质量范围为41-79Kg,平均体重53.4±6.3Kg。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范围为41-77岁,平均年龄53.6±9.8岁,体质量范围为42-76Kg,平均体重52.8±7.1Kg。两组患者普遍存在脑出血的常见症状,如头晕恶心、大小便失禁、血压偏高等。其中高血压是造成病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有98例患者之前就患有高血压疾病,CT检查表明出血部位分布如下:基底节出血98例,其余脑叶、脑桥、小脑、脑室等部位出血分别为12例、17例、9例和24例。两组病人的脑出血量相差不大,基本信息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1.2.1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的具体举措如下:(1)医院接到急救电话时,3-5min内出诊,在到达现场之前指导现场人员对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如以舒适的体位平躺、清理呼吸道里可能存在的杂物等。(2)医护人员现场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症及病史做出初步诊断,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用药控制脑出血后的水肿,防止颅内压过高和脑疝的形成。血压高的患者通过注射速尿降压,呼吸困难者氧气辅助呼吸,情绪不安者注射适量镇定剂,要保障氧气及急救用药的正常供应。(3)搬运过程中对患者采取担架床平托法,头部略微垫高以免口腔内杂物堵塞呼吸道,注意使用安全带固定担架床。(4)转运途中,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和心理干预,以缓解他们的不安情绪;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呼吸无障碍,保持静脉通路的输液顺畅。(5)救护车到达医院前,通知CT室、血常规检验室等相关科室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开辟绿色快速通道以争取抢救时间。

1.2.2院内急救

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发病初期及转运途中并未进行相关急救措施,入院后则采取和观察组基本一致的急救措施,如清理呼吸道异物以促进患者正常呼吸、建立外围静脉通路以保障急救药品的正常输入体内、心电图实施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1.2.3院内治疗

两组患者的院内治疗措施及流程完全一致,排除院内治疗因素对本研究结果造成的偏差。辅助检查措施包括CT扫描、心电图扫描和血常规化验,其中CT扫描判断出血量及出血的部位,心电图扫描判断病人生命体征的基本情况,血常规化验则为医生判断病人的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提供重要依据。气管切开辅助患者呼吸和冰帽降温保护脑组织的举措都有助于昏迷患者保持生命体征;对于大脑活动性异常的患者,可以适量加用脑活素以促进患者大脑的正常运行。通过检查确保凝血功能无障碍后,使用合适剂量的凝血药,然后依据每个病人脑出血的具体情况制定手术计划,或采用开颅手术法、或实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来治疗患者的脑部出血。

1.2.4评价指标

病人近期预后的评价标准是总有效率,其中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并发症状况则用上消化道出血、坠积性肺炎和高热几个症状的发生率来衡量。

1.2.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使用χ2参数检验数据,统计学差异则用P<0.05作为标准。

2.结果

从表1可以得知,通过实施院前急救措施的观察组的治愈率、好转率都明显优于仅院内急救的对照组,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2表明观察组病人在术中及术后的三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都远远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较明显。

3.讨论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中老年人患上高血压的几率大大增加,而高血压又是引发急性脑出血的主要病因,高血压患者情绪波动太大或用力超出正常范围时极易引发突发性脑出血,导致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脑出血这种疾病的临床病症十分复杂,不同出血部位会让患者呈现出不同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难以简单做出准确判断。相关研究表明,患者活动性再出血的发生几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患者初次脑出血的6h内是高危时期,需要紧急救治及护理。院前急救尤其要注意病人保持合适的体位,不能随意移动以免造成病人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呼吸道的清理也至关重要,呕吐物或义齿等异物可能导致患者窒息;同时外围静脉通路的建立和急救药物的正确使用是支撑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我院通过院前急救措施,结合有效的院内急救和院内治疗,三者紧密、有效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近期预后,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代瑞兰,赵红印.比较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07-108.

[2]艾合买提·买买提.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14):108-108.

[3]赵刘凯.比较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4):234-234,235.

[4]康桂军.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对脑出血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09(35):3259-3260

论文作者:马启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的分析论文_马启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