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创新发展的思考论文

对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创新发展的思考论文

对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创新发展的思考

张立杰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 近几年传统文化绘本热度不断提升,作品层出不穷,但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却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本文对传统文化绘本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列举了优秀传统文化绘本案例,并从突破模仿、拓展思路、深度解析、融合现实四个方面来探寻传统文化绘本创新发展途径,以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绘本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绘本;发展;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博大精深。其不仅是绘本创作的源泉,为绘本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创意思路,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独特载体和媒介,更是儿童建立价值观,培养多元智能和文化认同、文化习惯的源头。一些获得国际大奖的绘本作品就多源于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可见传统文化为绘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和无穷的力量。近几年国产绘本发展迅速,更是掀起了传统文化绘本热,201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工作要点上就明确提出了组织编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特色的绘本的内容,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突破传统绘本创作的瓶颈,让中国传统绘本“走出去”,成为现阶段中国传统绘本发展的关键。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思维方式,翻转课堂不仅翻转了教学步骤,也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教学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英语精读教学改革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其推广将是一项长期而浩大的工程,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将大力提高英语专业教与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也将给英语精读教学改革带来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一、传统文化绘本的现存问题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基于传统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绘本主题也主要集中在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人文历史等方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需求和审美观念的转变,引进版绘本的冲击以及传统文化在绘本中的创新力不足,对传统文化元素和内容形式化的过分追求,没有将文化内涵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使中国传统文化无法引起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共鸣,从而发挥不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一)传统文化元素过于形式化。 注重有中国特色的绘画技法和形式,而忽略了元素所蕴含的文化深意。过度依赖传统元素,对文化观念、价值挖掘不够,以至于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图像符号等也都失去了文化的厚度,缺失了神韵。如水墨、剪纸、器物等元素运用的表面化,形式化,使其在绘本中单纯的成了一种装饰,无法给予孩子更多意象的空间,只为空壳。只有从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文化中挖掘有特色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并将“注重神而忘形、万物有情,虚实相生”的中国艺术特质融入其中,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元素的精气神及其蕴含着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二)传统文化绘本内容缺乏差异性。 就目前绘本市场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绘本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并未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题材撞车,内容同质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多为传统节日,传统故事等,而同一主题的绘本更是层出不穷,里面模仿、跟风的成分较大,有如新瓶装旧酒,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极容易造成儿童的审美疲劳和厌弃。同时,内容深度不够,缺少文化意蕴,无法触动灵魂现实,难以引起共鸣,降低了传统文化绘本的接受度。

(三)传统文化绘本缺乏儿童本位。 传统文化绘本的重要受众是儿童,但现如今不少传统文化绘本并没有从儿童本位出发,虽呈现出了较高的传统绘画技巧,但却是以成人的视角来表达,不能更好地切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心理感受和认知审美,缺少了儿童性,丢失了童趣与童真,造成对传统文化意蕴和内涵理解接受上的阻碍,只能阅读表面,无法让儿童真正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自我领悟与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注重文本结构,深度解析文化意蕴 。改变传统文化难而深的印象,以开放式文本激发受众参与阅读的创造性,让儿童易于理解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自我领悟和接受,领会传统文化的真谛,从观念上认识增进传统文化的亲和力,使其具有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学叙事文本悠长,能为传统绘本提供优秀的内容和题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绘本更应该注入年轻血液以及时代的标签,深度解析文化意蕴,留魂注颜,“复活”并创建新的绘本故事,使其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与现实,更能被世界所接受。如叶露盈创作的绘本《洛神赋》,就是将古辞赋与中国传统画风和现代漫画结合,将传统故事美的精髓借现代审美展现,创造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世界,尽情展现了中国传统故事的意境与气韵。并邀请了儿童文学作家余治莹老师将古辞赋改编为现代文,美学与文学的交织合融,使其具有东方意境的诗意景象,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故事彰显了文化自信。

二、传统文化绘本的创新发展路径

(二)拓展创作思路,丰富传统绘本的内容,寻求差异性表达。 传统文化绘本必须以“儿童本位”思想来体现绘本的“作用”,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及叙事技巧,拓展创作思路,丰富内容。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都是传统文化绘本的常用题材,在现代选题创作中,应突破传统文化绘本内容的同质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广度,寻求差异性的内容表达,将其重要的内涵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适合儿童发展需求、契合儿童心理认知和审美,更贴近现代儿童生活的独一无二的故事。如中国新锐绘本画家于虹呈的传统文化绘本《盘中餐》,从为孩子科普农耕知识的目的出发,忠实记录,科学解说盘中餐的来之不易。绘本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南元阳梯田为背景,以中国传统节气为记录线索,以日记记录体验的方式,以水彩、写实画风呈现中国最传统的几近消失的水稻种植和加工方式以及少数民族的特殊农耕文化。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传统美德结合,丰富了传统文化绘本的内容和形式,突破了简单的说教模式,向孩子娓娓道来了一粒米的生命故事,赋予了传统文化绘本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绘本的文化体现,突破“模仿”误区。 传统文化有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在向优秀绘本学习与借鉴中,应突破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内涵的低层次模仿误区,感受传统文化意境,理解传统文化的艺术。日本、英国、美国等优秀绘本产出国,其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度,以及绘本的发展路径、文本表现、阅读推广等方面,都给我国传统文化绘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些外籍华人艺术家在绘本创作时就常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意蕴与元素巧妙运用,产生较为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绘本作品。如郁蓉的《我是花木兰》,绘本就取材于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绘本故事改编于《乐府诗集》中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辞》。从儿童视角切入,梦里梦外的交织叙述,以少女心曲为古老的故事注入新的活力,重新创作了满足新时代儿童心理需求的现代少女成长的绘本故事。运用传统剪纸元素,将拙朴的剪纸造型和铅笔细腻流畅的图影结合,淳朴、浑厚有力的意蕴与故事内容表达吻合,让新时代的孩子再次感受到了一代远去的少女英雄善良勇敢、担当的精神和家国情怀,充分显现出绘本创作者的匠心独具。

①心理行为小组确立:为患者在进行护理时,需确立心理行为护理小组,小组当中包括有一名主治医生,一名责任护士和三名护理人员。责任护士担任组长,护理前需邀请专业的心理行为干预专家进行培训,主要内容需围绕心理干预方法、沟通的技巧、干预的内容等逐渐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帮助护理人员深化服务意识。做好对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评估,了解患者的护理干预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主动为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提高患者护理的依从性。

(四)融合现实生活,提高儿童的参与体验。 传统文化绘本要突破传统故事的讲述模式,以儿童观、教育观对儿童的阅读心理和需求精准把握,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感与人情味,提高孩子的阅读参与感。可将经历、情感等融入绘本故事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刻的思想内涵,给阅读增添新的启迪与视觉享受,调动儿童的参与度,丰富体验情感。只有赋予新的意义的传统文化绘本才更具价值,才更容易被孩子接纳和欢迎。特别是当前文化的视觉化趋势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视觉需求日益提升,传统文化绘本必须符合满足现实需求,从儿童本位出发,配合故事创意运用创新性的手法,加强文化记忆,借助传统文化资源深入现实和生命的话题,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情感有机地融为一体,用最好的绘本方式讲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结束语

传统文化绘本应以更为广阔的视野立足于民族优秀文化,用科学的儿童观和传统文化元素与叙事技巧,赋予传统故事新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以创新意识把握时代脉搏,对传统文化再阐释,用能够彰显民族精神与艺术魅力的文化符号,以独具灵感的创意和价值体现来构建绘本,才能够获得当代受众的理解与认同,更好的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绘本“走出去”,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文化品牌。

利用当前估计状态(xk|k)和协方差(Pk|k)计算一系列Sigma点,以预测下一帧的状态和协方差,即

参考文献 :

[1]陈苗苗,赵朝峰.内容供给:制约中国童书“走出去”的关键因素分析[J].出版广角,2019,7.

[2]陈苗苗.传统文化的绘本转化:问题与策略[J].中国德育,2018,6.

作者简介 :张立杰,女,硕士,副教授,任教于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一直致力于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

标签:;  ;  ;  ;  

对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创新发展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