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改进策略论文_胡闯

浅议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改进策略论文_胡闯

 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 广东肇庆 526238

摘要:国家经济能力不断提升,随之在电力企业的投入也在随之增大,推动了我国电力能源工程的大力发展。而发电厂研发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更是与社会、经济的稳定有着必然的联系。社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各界工作就必须要保证效率与安全通行,这也是电力能源生产的发展道路,也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够有效推动电力能源行业的高效发展,使得获取的经济利益不断提高,所以,提升自动化技术是现今发电厂的必然途径。就此,我们开展了对发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以求寻找到更有效更值得参考的技术提升手段,并明确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改进策略

1发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的优势

在国家实施改革开放之后,发电厂生产技艺开始不断革新。于20世纪90年代,电气自动化成功问世。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发电厂极大地减少了人力开支水平,不仅有效提高了发电效率,而且通过程序化设计,电气系统也便于管理和维护。在步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国家对IT产业、机械制造业等相关领域的强化关注,使得发电厂电气自动化迎来了春天,众多厂家积极参与到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革中来。相比于传统人工控制管理而言,发电厂对电气系统实施自动化控有益之处众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可靠。传统人控方式容易受到个人情绪、生理状态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使得操作、管理和维护容易出现失误。而采用自动化系统,通过设计精确度参数,整个电气系统工作有条有理,安全可靠性非前者可比。第二,控制速度快。由于直接面向对象,自动化系统比人为控制更快地操作各类电气,在继电保护等方面处理速度能够低于几十秒,人为操纵是不可能达到这一效率的。第三,降低管理成本。在采用了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之后,发电厂可以减少雇员数量,使得日常运作不需要过多员工,有利于减少成本开支,获得更多收益。第四,控制科学。在目前,为了提高发电厂自控装置的效益,制造商采用了两套集成系统。当其中一个系统出现故障,硬件底层将会自动调用另外一个系统,采用应急处理方案,在此看来发电厂自控系统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2发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改进方案

2.1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

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电网自动调度是非常基本的一个项目。该技术主要立足于IT技术,主要以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为载体,通过搜集各个电气设备的运作状况,分析数据信息,进而总结出电网系统运作的整体状况,为发电厂技术人员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发电厂电气自控系统中,该项目不仅可以做到有效调度,保证发电质量和数量,而且也有利于解决故障,对持续发电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

2.2ECS系统

在工业化进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内涵不断丰富,很多新工艺为发电厂产能提高提供了很多思路,ECS就是其中一种。该技术以信息工程为学科基础,以计算机电子信号为载体,实现对整个电厂的处理、监控以及维护。目前,ECS系统主要以分层分布式为架构,可以分为控制层、通信层以及间隔层。其中,控制层主要由电厂总机、调度电网等硬件组成,负责对软件和硬件数据传输监管;通信层,是由通信设备和通信网络组成的层面,负责向其他层面设备的信息传输;间隔层是由各类专业化电器组成,主要对发电厂相关业务如电压保护、电流切换等提供专业化支持。在如上分层分布式ECS架构中,DCS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在很多发电厂广为适用。该系统立足于计算机通信科学之上,通过构建分散式、分级式系统,来实施对于整个电厂业务的控制。然而,该系统内部线路比较单一,使得电流传输效益不高。另外,由于可供支持的信号种类较少,DCS系统有必要增加电缆设备,进而扩大了管理运营开支。因此,科研人员设计了两种DCS模式:一方面,部分DCS模式。该模式利用DCS软件实施电厂自动化控制,并结合计算机通信技术,对相关设备的行为予以调度;另外一方面,完全DCS模式。该模式以DCS系统软件为载体,承接了其他软件和硬件,以合二为一的方式实现自控。前者以部分DCS系统功能为载体,这就对运行装置的匹配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后者完全继承了DCS系统的特性,但是一切软硬件要求是非常苛刻的,系统开支较大。

3发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3.1日常行政管理

日常行政管理是指管理人员对发电厂各方面业务进行定期性的日常管理,日常管理的操作系统多由电气系统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支持,并且在实现管理的过程中多涉及到一些基本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上述管理系统在日常管理和工作中减少了许多复杂多余的工作环节,进而提高了日常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此外,这些先进的管理系统可用于发电厂的所有方面和部门,例如在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设备日常维护、燃料分配、环境保护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中都有涉及,而整个自动化系统集成为先进的智能网络信息技术,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促进了发电厂的高效发电。

3.2生产设备、流程监测

发电厂的设备通常规模较大且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但是设备整体的可控性较高。在发电厂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高水平的生产设备控制可以确保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24小时精确监控。一般来说,电厂自动化技术主要采用国内成熟技术,如NSC、CSC和BSJ,部分电厂也使用国外SCS系列。此外,电厂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整个生产系统的有效智能监控。

3.3设备故障检测

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设备故障检测就显得极为必要了。例如,我国的一些主要发电厂如三峡水电站,往往需要实时监测每个站点的产生、传输电力情况,并将这些数据及时反映到管理层,才能够使工作更有效率。发电厂的电力和设备管理依赖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发电厂自动化技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4合理降低能源消耗

在如今的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这是因为互联网具有高传输效率和能大量存储信息的优点,并且软件实现的成本很低,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发电厂都使用互联网作为监管系统,发电厂利用这种系统就可以高效地实时监控设备和人员,在不同的终端中实现信息交换,这种设备监控方式非常方便和安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约了能源和人力,因而获得了更高的技术转化效益。

4结语

今天,发电厂使用的综合化自动化技术比起以往的分散式的技术系统更有优势,应用范围也比起传统形式更广泛,也更加安全稳定。整个自动化系统综合了现代智能化网络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提高了其工作效能,推动发电厂能源生产高效工作。如今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和提高,我们的生活、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力,对电力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民众使用高质量、稳定的电力资源,要求发电厂安全、高效、稳定的生产电力资源。

参考文献:

[1]王伟.发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18(06):330-332.

[2]张珏麒.浅议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改进策略[J].科技资讯,2018,16(33):35+37.

论文作者:胡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浅议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改进策略论文_胡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