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_人民币升值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发展论文,人民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22.1;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56(2005)06—0058—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人为低估人民币的价值,使我国商品的出口量不断上升,外汇储备也不断增加,截至2005年6月底,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国家也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国外的直接投资。200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已超过了600亿美元,再加上我国国民经济年均8%以上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2005年7月21日晚, 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的美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升值2%,美元兑人民币为1∶8.11,人民币升值终于由预期变成了现实。随之而来,人民币的升值对各个产业的影响也成了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由于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外价格差不相同等原因,人民币升值对各个产业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本文将具体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汇率变动对经济发展的一般影响

汇率是用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也是两个国家居民相互贸易时的价格。汇率是实现国内经济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调整工具。汇率的变动既影响国内产品市场的平衡,也影响到国内货币市场的平衡,同时也影响到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汇率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将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服务性商品的定价表现出来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不愿意进行汇率的改革,主要考虑的就是对进出口的影响。因为,在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可把实际汇率(E)和净出口(NX)间的关系表达成下面的形式:

NX=NX(E)

上面这个式子说明,净出口是实际汇率的函数。图1说明实际汇率与净出口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图1 净出口与实际汇率

由图1所示,人民币升值后,与国外物品相比,国内物品将显得昂贵, 提高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国内居民将购买许多进口的物品,增加进口量。同时,我国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将提高,国外的居民将不倾向于购买从我国进口的物品,会减少出口量。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从进出口两个方面影响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的供需状况。通过鼓励进口、抑制出口,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的净出口迅速下降。

二、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短期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就是抑制出口、鼓励进口。我国各行业的开放程度和对外依存度不同,人民币升值对各个行业的最终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大需要做具体的分析。具体到农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农产品的进出口、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出口、农业外资的利用、农产品的生产总量及其生产成本、农村的收入和福利水平以及农业的生产结构与区域布局。

(一)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短期影响

1.短期内影响农产品出口量。在短期内,人民币的升值对农产品贸易最直接的冲击是表现在进出口数量上,农产品的进口数量将增加,出口数量将下降。

人民币升值后,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用外币表示的价格将上升,出口数量也将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农产品的销售困难;在国内市场上,用本币表示的进口农产品的价格将下降,进口数量将随之上升,对农民的就业将产生“排挤”作用。通过供求曲线,图2具体表现了人民币升值对供求数量和价格的影响。

图2 供需曲线图

人民币的升值对农产品的进出口影响是不相同的,总体上来说,有利于进口商而不利于出口商。但具体的影响结果还与具体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差有关,尤其是在人民币只升值2%的情况下,如价格差比较大,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的进出口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影响。表1具体列举了2005年1~5 月份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出口数量及其国内外价格差。从表1可以看出,大宗农产品小麦、玉米、大豆、大麦等土地密集型的产品出口额比较少,再加上关税配额的限制作用,受升值的负面影响不是很大。虽然进口额相对比较大,但由于国内外市场上存在一定的价格差,所以,人民币升值后,进口量不会突然间急剧增加,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不会很大。

表1 2005年1~5月份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及其价格对比情况 单位:亿美元

品种

出口额

进口额

净出口额

国际价格

国内价格

价格差

(元/吨)

(元/吨)

(元/吨)

小麦

0.49

 6.14

 -5.65

  20591822237

玉米

5.48

 0 5.4815071310197

大米

1.06

 0.64

 0.4227242193531

大豆

1.02

 33.31

-32.29

 29502820130

棉花

8.12

 0.023

8.1 10966

  13351

  -2385

畜产品 13.7

 16.4

 -2.7-  -  -

水产品 29.2

 15.5

 -13.7

  -  -  -

蔬菜

16.8

 0.35

 16.45

  -  -  -

农产品 105.4

106.5

-1.1-  -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上的数据计算

注:国际价格是相应农产品到广州的到岸价,商品价格已经按照调整后的汇率:1美元=8.11元人民币进行了换算

由表1还可以看出,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中,蔬菜、水产品、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占了我国农产品总出口额的56.6%,因此,对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来说,人民币升值还是有一些负面影响的。但是,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实行低价的策略来占领国际市场的,将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碰到的出口障碍,更多的是绿色壁垒,不是价格问题。所以,人民币的升值对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负面打击不会很大。由于我国蔬菜、畜产品主要是出口到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在进口国的市场占有率也比较高。因此,如果价格同时提高,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将被抵消一部分。

此外,考虑到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和本身特点,人民币每升值10%,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至少会降低10.9%左右,而国外农产品进口的增长速度至少会增加13.5%~16.3%,农业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扩大。由于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不一样,所受到的影响程度也就不一样,人民币每升值10%,粮食出口将会减少10.84%左右,大豆的出口将会减少20.8%左右,蔬菜的出口将会减少2.6%。因此,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数量相对比较少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影响比较大,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进出口数量相对比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影响比较小,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打击。

2.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价格有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市场价格上,在供给增加、需求减少的双重挤压下,农产品价格将下降。

根据分析和图2所示,人民币升值后,国内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将下降, 肯定会减少种粮农户的收入。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率比较低,农业部门的外贸依存度也比较低,中国农业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由1992年的15.8%增加到了2003年的19.4%。应该说,中国农业越来越融入到了世界贸易体系中,但与整个中国经济相比,农业的外贸依存度并不非常显著。所以,人民币升值后对我国农产品价格肯定会有影响,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在人民币升值2%的情况下, 这种影响是有限的。

(二)人民币升值对农用生产资料贸易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对农业生产资料进出口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农业生产资料的冲击也是首先体现在进出口数量上,总体上说,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我国化肥的关税配额管理制度将持续到2008年才会取消,2005年实行配额管理的化肥品种为尿素、磷酸二氨、复合肥等,可分配的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别为:磷酸二铵656万吨(国营贸易459万吨、非国营贸易197万吨),复合肥329万吨(国营贸易230万吨、非国营贸易99万吨),尿素280万吨(国营贸易252万吨、非国营贸易28万吨)。配额内的化肥进口关税税率是4%,配额外的化肥进口关税税率是50%。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农业生产投入品(主要是化肥、农药)供应量的上升和价格的下降。在农业的生产成本中,化肥的投入占了绝大部分,因此,人民币升值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化肥价格的变动表现出来。从2003年开始,我国化肥的价格连续三年持续迅速上涨。2004年,我国化肥的总需求量超过了470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400多万吨,同时,我国化肥总产量在2004年也达到了4519.79万吨,比上年增加了16.2%,但国内市场的供需缺口依然达到了约240万吨。2004年,我国化肥的出口量是494.92万吨,同比增加了131.46万吨,增长率为36.17%;2004 年的化肥进口量是437万吨,同比减少了62万吨,下降率是12.4%;净出口是57.92万吨。虽然化肥进口有关税配额的管制,但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化肥的进口量将不断增加,同时也将抑制出口。从一定程度上讲,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遏制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

2.人民币升值对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农用生产资料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在供需共同作用下,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将下降。

由于国内外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差距比较大,国内化肥价格虽然年年上涨,但我国却是个化肥出口大国。以尿素为例,2004年1~12月份, 粮食主产区国产尿素的价格为1670元,比2003年同期上涨了16.79%。在价格上涨的同时,尿素出口量却迅速上升,2003年我国尿素出口量为273万吨,2004年达到394.32万吨, 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13%,仅占国内产量的10%,而2003年我国化肥的进口量仅为16 万吨。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将增加进口量,再加上对化肥出口量的抑制作用,国内化肥市场上的供应量将因为人民币的升值而迅速增加,市场价格将相应下降。此外,人民币的升值可以减少化肥行业的生产成本,通过进口更便宜、实用的生产设备和价格低廉的材料,提高了化肥的产量,从而压低了化肥的国内市场价格。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一方面,能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国内市场供应量,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国内市场价格,从而减少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供给量,降低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从而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对出口比重比较大的水产品、畜产品、蔬菜水果的影响更明显。但是,由于实行化肥的关税配额限制,人民币升值对化肥进口的刺激作用比较小。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外市场上化肥价格的差异比较大,人民币仅仅升值2%无法有效地抑制出口。这样,人民币升值2%后,农业生产成本的下降就无法有效弥补农产品价格的下降。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国家必须采取措施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到农业的方方面面,除了影响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进出口数量和市场价格外,还有降低农业利用外资的数量,排挤农民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民的收入水平等问题。综合考虑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短期内,对农业发展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长期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长期以来奉行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政策,同时,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外投资,在可预计的将来,人民币还有升值的可能。那么,伴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我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也将相应地发生巨大变化。在进出口环境变化的情况下,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双重打击,短期内,肯定会导致部分效率低下的企业破产。但在长期内,人民币的升值将增加农民的福利状况,使广大农民体会到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还能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农业本身的发展而言,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最主要的影响,表现在生产效率和种植结构两个方面。

(一)人民币升值后,通过引进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人民币升值后,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价格上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下降。但对于国内的企业和个人来说,人民币升值后,用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的价格将下降。因此,长期内,伴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国内的企业和个人可以用低廉的价格进口到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这样,就可以显著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弥补价格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可通过质量的提高来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各种检验检疫标准,免遭各种绿色壁垒,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

(二)人民币升值可以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产品的区域布局,进一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人民币升值后,面对国外农产品的竞争,我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土地密集型产品将更难找到市场,小麦、玉米、大豆等产品出口额将进一步下降。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双重打击下,只有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继续生存。因此,长期内,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小麦、玉米、大豆等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将下降,畜产品、水产品、蔬菜等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将迅速发展,尤其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外部环境下,农业种植结构的这个转换过程将加速完成。

总之,在长期内,人民币升值通过改变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将逼迫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等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改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低价低质的营销策略,转而实行高价高质的新型竞争策略。这不仅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四、结论及其政策建议

随着一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和健康发展,本币升值是必然的产物,德国、日本都曾经使本国货币升值。面对本币升值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同的国家采取了不同的补救措施。发达国家由于财力雄厚,经常采取的措施是减税、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但其成本非常高昂,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很难提供得起如此高昂的费用。我国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后,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下,人民币汇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保持农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应该结合国情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持农业的健康发展。

(一)人民币应该逐步地分阶段升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依存度的加深,可以预计,我国人民币还将继续升值。长期以来,国家为了促进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使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国家外汇储备也急剧增加,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此次人民币升值2%后,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的比率逐步攀升,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将仍然存在。为了减少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冲击的震荡,国家必须采取逐步的、分阶段的升值策略。这样,可以给农民更多的喘息时间,保持农业生产的稳定,从而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政府应在WTO的框架内加大对农业的各项补贴政策

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本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经常对农业进行各种各样的补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应该合理地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数额。由于农业生产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双重影响,决定了农业平均利润率比较低,必须有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才能保持农业的发展。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国情,只有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才能缩小农产品尤其是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外价格差,维护国家粮食的安全。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政策主要有:加大国家对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减免农民的各项税费,完善国家对粮食的保护价收购政策,对农产品实行一定的出口补贴和价格支持等政策。

(三)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和创新,减少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接近甚至超过了国外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背景下,我国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更多先进和实用的技术,必然可以大大降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的单位成本。此外,在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都减少的情况下,无论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是单个的农民,必须引进和研发更多的先进技术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为此,国家应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的资金投入。同时,应改革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体制,提高先进科学技术的转化速度。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将使国内市场上农产品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致使农产品销售更加困难,打击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此外,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量也将上升,价格也将下降。但是,由于化肥至今主要实行的是关税配额制,再加上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化肥的价格下降空间有限。因此,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国家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农民的损失。在长期内,人民币升值将会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措施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优化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人民币仅仅升值2%对农业总体影响并不是很大,但短期内,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帮助农民渡过暂时的困难。要采取人民币逐步、分阶段的升值;在WTO的框架内,增加对农业的各项补贴;加快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国家只有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人民币升值才能最终促进农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5—10—08

标签:;  ;  ;  ;  ;  ;  

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_人民币升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