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生态公园园林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郑姣姣1,张丙强2

新时期生态公园园林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郑姣姣1,张丙强2

郑姣姣1 张丙强2

1身份证号:410881198XXXX93567;2身份证号:410923XXXX03102418

摘要: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满足城市化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环保、生态的要求,所以城市生态公园园林建设对于新时期建设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在生态公园的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者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技术,以此提高施工水平,给予城市居民更高的精神享受,并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保证周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时期;生态公园;园林施工;技术

引言:

生态公园是指以生态学和生态文化为基础,汲取并添加传统城市公园和人造主题公园景观中的特色,在园林的建造和发展过程中属于新的历史阶段。生态公园注重的是综合生态量的最大化和公园本身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参与性,在园林中,同时把植被和环境放在平等重要的位置上。生态公园的建设必须实现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既要作为城市的“空气净化器”,又能够保证园林中生物的多样性,还要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娱乐、休闲场所。

1 生态公园园林施工中的问题

1.1 公园中的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

在生态公园园林建设过程中, 出现植被绿化覆盖率低的问题,不能发挥生态调节作用。 部分生态公园园林施工者,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 将园林 50% 以上的区域设计成为游乐园,不能得到生态调节的效果。

1.2 植被大量死亡

部分生态公园园林出现植被死亡的现象, 而植被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 一方面,是施工技术水平差异,另一方面是施工后养护工作不到位。 在进行生态公园园林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未进行施工地点的地理、地形考察,也未进行相应植物适应性论证。 这种简单的生态公园建设,容易出现植被与当地气候的不适应,造成植被的大量死亡。 另外,在植被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植被的成活率,需要加入有机肥和营养液。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漏掉上述步骤,或者未进行相应固定,导致树木出现物理性损害,间接导致植被死亡。 由于生态公园园林的游客数量比较多,施工人员未进行良好的维护,就会导致植被间接死亡,影响生态公园园林的建设。

1.3 生态公园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生态公园园林工程是一个相对庞大的施工体系,具体施工环节会涉及很多施工建设团队,很容易出现不同施工部门交叉作业,所以就要求不同施工部门要做好相互之间的施工交流,做好不同施工阶段的工程衔接工作。但是从现阶段生态公园园林建设施工具体操作流程可以看出,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部门协调,施工工序相对比较混乱,这种没有协调沟通的施工工序一方面会影响生态公园园林建设工期,另一方面还会严重影响生态公园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效果。

2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的措施

2.1 加强对园林的建设意识

在生态公园园林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植被的重视,诸如,植被的占地面积,所占比例,避免出现游乐区所占比例过大的问题。同时,向人们普及生态公园园林的相关知识,综合多方力量提高园林的建设效果。针对生态公园园林建设中的植被死亡问题,施工单位要提出有效的弥补措施,特别是部分珍稀树种的种植,尽量让植被与当地环境相适应。

2.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在生态公园的园林建设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就是具体的施工技术实施管理。首先,施工前要安排专业性的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迸行科学分析,并制订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现场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出现现场施工无法满足方案要求的情况,这时施工人员要将问题及时上报,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并调整工程进度,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

2.3 注意生态公园园林的植物保护

在生态公园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是施工的主要对象,也是施工的关键因素,所以要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同时,生态公园园林不仅要有良好的设计,而且要注意施工成本的控制,尽量就地取材,将施工技术、施工地形和施工设计完美融合。只有施工设计科学、施工地形恰当,施工植被正确,才能保证植被的成活率,发挥生态公园园林的功能。 因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检测施工现场周围的地理环境,包括:土壤,养分等,并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的优化处理,诸如,增肥处理,调整植被比例,以此提高生态公园园林的整体水平。

2.3.1 选苗过程要规范化

在生态公园园林工程施工前期, 施工人员要与专业人员进行选苗,并剔除病、次苗种,保证选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3.2 植被运输的规范化

在植被运输过程中,要采取专业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保护,主要方法包括:植被覆盖、喷水、运输时间的选择等。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进行植被修剪,树皮保护,运输时间控制等,以此减少植被破坏的几率。

2.3.3 土壤优化要求

土壤是生态公园园林建设的根本, 也是植被生长的必要条件。 因此,土壤的颗粒大小、水分含量、渗透压,以及酸碱性等,都需要进行前期测量。 如果相关指标符合要求,可以进行施工,否则就要采取增肥、调碱等方式,为植被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其次,要根据植被的大小,设计填坑的形状、深度,做好前期的施肥工作。 最后,植被种植以后,要立即进行浇水、定根,并通过植被的高度来确定植被的固定程度。

2.4 强化后期养护工作

生态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相对比较复杂,所以需要针对园林后期养护建立专业的高素质团队,生态园林后期养护工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植被灌溉,对园林植物进行灌溉要坚持适量原则,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按照少灌、勤灌的要求,保证植被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吸收,生态园林灌溉的方式主要有喷灌、滴灌等方式,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灌溉要求,例如乔木每一株树木每一次的灌溉量不能够少于 90kg,灌木每一株每一次不能少于 60kg,这两种树种需要咋生长前期连续的灌溉5年左右,对于生态园林中面积区域比较广的生态绿化地带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设计自动喷灌设施或者安装特定的管道进行灌溉养护;其次园林树木排水施工,排水施工是为了避免树木因为水分过量而死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园林植被配置以及种植区域特点来合理的安排排水沟或者排水渠,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利用园林地表坡度、挖沟排水、安装地下排水管线等方式来处理园林排水工程,同时需要根据不同园林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排水方案。一般情况下,设计安装地下排水管线投入比较大,所以不适合小型的生态园林排水施工;再者是生态园林植被后期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园林后期养护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树木施肥,通常选择在干旱缺水、土壤比较干燥以及除草松土的时候最为适宜。生态园林植被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病虫害的出现规律,同时考虑到生态园林的生态保护特点,通常需要使用生物防治措施,尽可能避免使用药物进行防治。

结束语:

风景园林建设是一门需要技术性和科学性齐备的工程,为了使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能够被充分的展现出来,我们必须对如何更好的提高施工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为了能够顺利地进行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每个阶段,并且保证能有较好的园林林工程建设质量。我们对每个园林工作人员都有严格要求,尤其是技术人员,必须保证他们具有较强的的专业能力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这样才能够保证工作中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并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从而使园林工程的质量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韩庆军 . 沙市中山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 [D]. 荆州:长江大学, 2013.

[2] 王 成 . 生态园林施工探讨 [J]. 现代园艺, 2014 ( 14 ): 193.

[3] 李 伟 . 广东市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 [J]. 长江大学学报,2014.

论文作者:郑姣姣1,张丙强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新时期生态公园园林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郑姣姣1,张丙强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