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应力锚索在整治滑坡体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皎[1](2020)在《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铁路和公路不断向西部山区延伸,线路以各种方式穿越滑坡等不良地质体难以避免,不良地质体对铁路、公路危害极大,影响深远。其中,隧道与不良地质体的相互作用机理极其复杂,工程难题众多。本文从近年来所遭遇的隧道穿越滑坡体的突出问题出发,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原位监测和工程验证等手段,开展了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作用机理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从滑坡发育过程和破坏特征入手,结合隧道穿越滑坡体的部位,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6种隧道破坏模式,即: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滑面(带)-隧道横向剪切破坏、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薄滑体-隧道纵向挤压破坏和滑体下部-隧道拖曳破坏。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了各种破坏模式的特点。(2)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机理针对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3种破坏模式,选取西北地区某铁路隧道、广乐高速公路大源1号隧道和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隧道,基于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建立了隧道与滑坡的相互作用模型,从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揭示了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表明,隧道穿越滑坡体,滑坡变形直接造成隧道的变形破坏,隧道的开挖可能引起或加剧滑坡的变形发展。不同的滑坡作用模式下隧道的衬砌结构呈现出拉伸、剪切和挤压等不同的变形破坏特征,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在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与滑坡的变形特征具有一致性。(3)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技术基于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破坏模式和作用机理,提出了稳定滑坡基础上的隧道变形控制原则和技术。为了限制局部变形和受力,避免隧道承担和传递滑坡推力,同时达到抑制地下水的目的,在稳定滑坡的基础上,采用洞顶钢花管控制注浆技术对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影响范围进行加固。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其加固效果并解决了实际工程难题。
万晓锋[2](2020)在《临潼骊山Ⅱ区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工程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清宫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景区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1936年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2016年为了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景区拟修建西安事变影剧院。由于影剧院的选址区位于骊山Ⅱ区滑坡前缘,基坑开挖将对滑坡造成扰动。骊山Ⅱ区滑坡严重威胁着景区工程建设安全。本文通过对骊山Ⅱ区滑坡的稳定性、治理方案及监测效果进行分析论述,主要目的在于对骊山未治理滑坡提供数据及方案参考,为景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积累经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骊山Ⅱ区滑坡,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骊山Ⅱ区滑坡开展工程地质调查、钻探以及物探等工作,获取了详尽的滑坡勘查资料。工程地质资料揭示骊山Ⅱ区滑坡仅滑坡后缘界面特征明显,滑坡体纵向上为双层滑动面。(2)根据华清宫景区长期的滑坡监测数据对骊山Ⅱ区滑坡做定性评价;采用条分法对骊山Ⅱ区滑坡做定量评价。定量评价的计算参数主要以土工试验结果为参考依据,结合工程经验,通过反算法给出。计算结果表明:天然工况条件下两层滑坡基本稳定;饱和工况条件下上层滑坡欠稳定,而下层基本稳定;Ⅷ度地震工况条件下上层滑坡欠稳定,而下层基本稳定。(3)根据现场情况和理论分析结果,对滑坡治理方案进行定性对比分析,提出了“二级支挡”滑坡治理方案及“多点监测+跟踪预报”的滑坡监测方案。(4)对比分析了骊山Ⅱ区滑坡的深部位移监测数据,数据表明滑坡经工程治理后,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治理效果良好。(5)滑坡治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应注重滑坡治理过程控制,做好环境防护。
胡乐文[3](2019)在《联合支挡在库岸边坡加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大量建设,就会产生很多水库库岸公路,一些已经建成的部分库岸公路开始出现失稳、塌陷等病害问题,亟需采用加固措施处理病害公路以保证公路的安全运行。本文以冷清公路马堵山水库库区病害公路为依托对象,考虑库水升降过程中不同加固措施对边坡稳定及公路的影响,研究挡土墙、锚索、抗滑桩等不同加固方式的加固机理及加固效果。开展此项研究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于马堵山库区公路的加固工程,还可以为新建公路及相似公路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结论及成果如下:以马堵山库区公路加固工程为依托,采用GEO-Studio建立库区公路边坡二维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通过仿真模拟软件模拟比较了在库水位升降过程中路肩衡重式挡墙有无泄水孔工况对公路工程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有无泄水孔挡墙工况的渗流、位移、应力、坡体稳定等方面的演变规律,分析得出设置泄水孔的挡墙更有利于地下水的渗透、公路工程更稳定、边坡坡体的稳定性较无泄水孔挡墙更高;模拟分析了挡土墙+锚索联合加固、挡土墙+抗滑桩联合加固、挡土墙+锚索+抗滑桩三种联合加固措施对公路工程及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得出挡土墙加固和锚索加固、抗滑桩加固的不同联合加固方式对坡体稳定性均有提高作用;当水库水位下降时,坡体的稳定处于最危险的状态,而挡土墙+锚索+抗滑桩联合加固工况较其他联合加固措施加固的坡体安全系数高。这为实际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成永刚[4](2013)在《滑坡的区域性分布规律与防治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改造自然的力度在不同地域也明显不同,造成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复杂,滑坡发生机理多样,受控因素不一。对滑坡分布规律及其机理认识的不深入导致滑坡防治方案确定欠合理,不能很好的贯彻地质工程理念,造成工程地质勘察深度不够或质量不高,或设计方案、施工措施与地质条件的针对性不强。使工程实践中有的滑坡反复多次治理仍不能稳定,有的滑坡治理则过于保守,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财富浪费。因此,对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的研究及在此基础上的滑坡防治方案的系统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宏观上研究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对预防滑坡灾害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贯彻地质工程理念的系统性滑坡防治方案的研究,对不同性质滑坡的合理防治具有战术意义。基于此,本文进行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的滑坡防治方案合理确定的研究。首先采用贡献率方法对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对滑坡所依附的斜坡的基本特征、滑坡类型、主要影响因子等进行分析总结。其次,依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滑坡防治100例》、《滑坡文集》等文献以及作者成功治理的滑坡等共计7456个案例,选择了符合研究条件的739个滑坡案例建立样本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滑坡发生的工程地质条件,首次阐明了海拔高度及地域性滑坡强度对滑坡的贡献率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贡献率方法研究滑坡分布规律的六种本底因子:斜坡坡度、海拔高度、滑动方向、滑坡类型、滑床地层及地域,以该六种本底因子的组合进行滑坡贡献率的研究,得出了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别在这6种本底因子基础上的分布规律。其次,对在我国广泛分布的顺层滑坡进行贡献率研究,阐明了层面倾角对顺层滑坡的贡献率意义,提出了砂泥岩顺层滑坡基于滑体厚度的滑动范围确定方法,使该类滑坡滑动范围具有更明确的物理及地质意义,更利于其在滑坡防治工程中的应用。明确了松动区长度与开挖深度及滑体厚度的定量关系。最后,采用地质工程理念对滑坡防治方案的合理确定进行研究,以地质工程分析为主线,提出基于地质工程理念的滑坡防治方案确定思路。阐明滑坡受力模式及不同变形阶段的稳定性,总结提出滑坡防治方案确定的控制因素,进而提出滑坡防治方案的确定原则,最终系统总结不同情况下的滑坡防治方案及相应措施,并针对性的应用工程实践中的滑坡案例予以佐证。系统强调地质构造控制论、岩土体结构控制论、地质赋存环境论这三个地质工程理念基本理论在滑坡防治中的重要思想地位,为防止出现地质、设计、施工相互脱节的问题奠定基础。
赵杰[5](2012)在《超大型滑坡综合整治技术及其工程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大规模兴建,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人为改变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进而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超大型滑坡又因具有规模大、机理复杂、危害性大、治理费用高而备受瞩目。而目前对超大型滑坡机理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对超大型滑坡的防治对策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对超大型滑坡没有进行过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在当前超大型滑坡治理工程尚无标准可循的情况下,如何选择经济合理、实践可行、防治有效和安全可靠的整治工程对策,以及评价投入这么大人力、物力治理后的效果如何亟待解决。通过对福建省永武高速公路永安段箭丰尾超大型滑坡治理措施及工后效果评价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与见解:1.分析箭丰尾超大型滑坡发生的机理认为,古老滑坡和地层岩性提供了地质基础,边坡开挖的工程活动是主要原因,持续的强降雨是坡体变形的诱发因素。2.根据箭丰尾超大型滑坡变形历史及现状,得出坡体遇持续的强降雨即滑的变形特点。若任其滑坡发展,有可能就会切断道路,阻塞河道,淹没上游的洪田镇,给当地的居民和国家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和损失,所以治理此滑坡刻不容缓。3.根据箭丰尾超大型滑坡稳定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了综合治理的方案。首先是应急抢险工程,包括减重反压、井点降水和超长平孔排水孔群,一方面可以减缓当前滑坡滑动的速率,另一方面为详细的勘查赢得时间,同时也为后续的抗滑桩桩坑开挖和排水隧洞洞身开挖提供安全保障。然后进行根治工程,包括地表排水系统、地下排水隧洞、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预应力锚索地梁的施工以期对箭丰尾超大型滑坡彻底治理。4.通过理论计算结合现场动态变形监测的数据分析,分别评价了减重反压、锚索抗滑桩以及排水隧洞的工程效果。分析得出只靠减重刷方不可能彻底治理超大型滑坡,另外锚索抗滑桩的主动受力结构比普通抗滑桩的被动受控结构能更快的稳定坡体,排水隧洞施工完成后坡体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为稳定坡体发挥了很好的作用。5.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划分出了防治效果的等级,确定了10个评价因子,结合专家经验得出的权重系数,计算得出箭丰尾超大型滑坡的综合治理效果的评价结果为[0.33810.30160.24500.1165],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滑坡综合治理效果良好。
朱志刚[6](2012)在《北京双大路碎裂岩质滑坡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文中认为碎裂岩质滑坡是在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孕育演化而成的,这类滑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目前人们对这类滑坡的研究较少,当采用现有碎裂岩体结构的研究方法时容易得到错误的结论。因此,研究该类滑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工程指导意义,且对碎裂岩质边坡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具有典型碎裂岩质滑坡特征的双大路滑坡工程为依托,运用现场勘查、现场监测、室内外试验、数值模拟计算、理论分析等多手段综合研究碎裂岩质滑坡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成因演化机制;通过室内外试验、数值模拟计算、工程经验类比分析及力学参数反分析等来综合选取滑坡的力学参数,比较选择碎裂岩质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建立一整套适合碎裂岩质滑坡的力学参数选取及稳定性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碎裂岩质滑坡的锚固体系设计理论及坡面植被防护技术。双大路碎裂岩质滑坡是由页岩组,泥质白云岩组及其层间错动带组成的“隐伏型”顺层滑坡,具有“滑移-拉裂-挤压(剪切)”的三段式的变形模式。本文利用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研究碎裂岩体和层间错动带形成演化机制,揭示出易滑的坡体结构是滑坡形成的物质基础;推导出卸荷影响范围计算公式,计算出层间错动带位于影响范围内;数值计算表明卸荷引起层间错动带应力集中而破坏,说明开挖卸荷是引起滑坡变形的直接诱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碎裂岩质路堑边坡和滑坡的破坏模式的转化条件;裂缝及深部位移分布规律表明滑坡处于整体滑移的前期阶段,抗滑段在滑坡变形机制和稳定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滑坡稳定评价和治理的关键;提出基于稳定状态的分段验证的参数选取的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及极限平衡计算的方法确定出抗滑段的潜在滑裂面及其连接方法,确定该类型滑坡和碎裂岩质边坡的破坏模式和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传统方法,提出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剩余推力计算方法。锚索格构梁对碎裂岩质边坡表层压缩作用明显,锚索预应力以“体力”型式作用在深度坡体内,“体力”在坡体内衰减比例很大,据此提出“等效锚固墙”的概念;提出锚索锚固段设计施工注意事项;针对现有规范对预应力锚固效应考虑的不足,提出基于“等效锚固墙”的锚固设计方法;基于Winkle弹性地基梁理论,研究出纵横梁荷载分配比可按底面宽度比考虑,提出格构梁优化设计方法;提出基于监测锚索格构梁控制效果的评价方法;基于边坡表层稳定性和生态修复要求,研究提出碎裂岩体植被护坡技术。
杜晓东[7](2011)在《北川中联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锚索框架治理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滑坡灾害问题也频繁发生,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在简要地概述国内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北川中联滑坡成因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滑坡治理措施的应用和研究现状,针对北川中联滑坡的特性,提出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对滑坡进行处治,论文主要成果如下:本文采用数值分析法对滑坡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判断滑坡在暴雨工况下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余工况均处于稳定状态;滑坡体局部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运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折线滑面或圆弧形滑面在各种工况的剩余下滑力,得出滑坡体最大剩余下滑力为1245KN/m。通过分析比较,选择了预应力锚索框架作为该滑坡的治理方案。在研究预应力锚索与框架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锚索、框架的受力进行了分析,详细设计了拉力512KN、纵横间距均为3.0m、锚固角20°、锚固长度8m、7束15.24钢绞线的预应力锚索,运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对框架的内力进行计算,设计了截面0.4m×0.4m的框架,并配置了上层主筋为4D22、下层4D14的钢筋。通过对监测资料的分析,显示了滑坡在三个阶段的状态:治理前滑坡趋于加速变形,治理中滑坡变形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治理后滑坡处于稳定状态,验证了该滑坡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杨智[8](2012)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治理公路滑坡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山地众多,地质环境脆弱,地质条件复杂,在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时,不可避免会遇到自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高陡边坡,当地质条件较差而且处理不当时,很有可能会导致滑坡的产生。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开展和西部大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以滑坡为主要形式的边坡工程灾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效的治理好边坡的滑坡问题是保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顺利关键之一。至目前为止,治理滑坡的支挡结构体系有挡土墙、抗滑桩、锚杆、锚索及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工程实践表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己发展成为高陡边坡加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但由于抗滑桩体系与滑坡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目前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还不尽合理,锚固机理、稳定性分析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加固机理以及加固效果的评价作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这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边坡工程加固设计提供依据。首先,本文对影响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将影响因素大体上分为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和非地质非工程因素。其次,通过分析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与岩土体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讨论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加固机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变形关系,总结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加固机理。第三,本文针对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计算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改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出来的抗滑桩内力分布比较合理,更贴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实际受力状态。
张亮[9](2010)在《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是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逐渐向山区扩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中不可避免的工程问题,古老滑坡病害往往体现其复活后规模较大、危害严重、治理工期长、成本高和难以在短时间内认清其本质的特点,这就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在公路选线期间贯穿地质选线的原则,对于在前期阶段可以判断的古老滑坡病害体采取尽量避让的策略,对于那些无法避让或者一时难以判断其性质的在工程建设中复活的古老滑坡,则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工程措施,通过有效可靠的勘察手段,根据其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整治,达到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效果。本学位论文依托福建山区大量的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体的整治工程实践,在总结了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的特征和类型的基础上,对每一类型的古老滑坡病害分别提出整治工程对策,同时根据高速公路各个建设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勘察内容及技术要点,并且对于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工程中常用的抗滑桩工程研究其工后效果评估方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和见解。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本上厘清了目前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机理,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类,同时从定性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工程对策。2.重点讨论了高速公路建设中引起古老滑坡复活的主要因素之一的边坡开挖卸荷对古老滑坡的作用与影响,讨论了边坡开挖卸荷的力学机制和效应,并提出线路穿越坡体的位置不同,引起的老坡体病害的复活性质和规模亦不同。3.比较全面地总结了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的勘察技术内容及要点,提出按照高速公路建设的四个基本阶段相应地将高速公路古老滑坡勘察分成四个阶段,即前期可研阶段、勘察设计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养护运营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勘察重点、方法和技术要求都提出了系统的指导性内容。4.提出了抗滑桩工程的工后效果评估方法,即数值分析评估方法、模型试验评估方法、现场测试评估方法和综合分析评估方法。在现场测试评估方法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在运营养护期间古老滑坡病害变形发展的工况下,在既有抗滑桩体内施钻测斜孔并穿越桩底8~10m或更大的嵌岩长度(视地质条件而定),把坡体深部位移监测和抗滑桩位移监测合二为一,从而利用现场第一手数据对抗滑桩工后效果进行评估。
程军勇[10](2010)在《预应力锚索桩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滑坡是一种多发且易造成极大危害的地质灾害,我国是滑坡灾害高发的国家,因此,对滑坡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关于滑坡防治措施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抗滑桩的应用最为广泛。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一种新型支挡结构,相对于普通抗滑桩,其受力状态更加合理;尤其是与挡土板结合使用,形成锚索桩板墙,对治理破碎岩土体滑坡更加有效,所以出现后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锚索桩的设计计算大都采用的是弹性地基系数和单参数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单参数法的局限性,导致桩的结构设计不能很好地与实际工作环境相吻合,同时其设计理论的研究缺乏相应的规范指导,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西岭雪山登山道某边坡为例,从锚索桩的物理模型出发,建立了相应的力学与数学模型,引入有限差分法,结合双参数法得出锚索桩位移的分析解,进而得出桩身内力,为桩的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为锚索桩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抗滑桩治理滑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论述,包括抗滑桩研究现状、滑坡推力的计算与分布机理、桩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机理和桩间距的确定、锚索拉力的确定等。其次,引入有限差分法与双参数法,考虑桩底的几种约束情况,推导了锚索桩内力与位移计算方法。运用MATLAB软件编制了易于实现的可视化程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程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地基系数法中双参数对桩内力与位移的敏感程度,指出在用双参数法对锚索桩进行计算分析时,地基系数的选择要慎重考虑,有条件的可以做现场试桩加荷试验或动力触探击数来确定岩土体的地基系数,这样才可以很好的使桩顶位移和桩身内力及其作用位置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运用编制的MATLAB计算程序把本文介绍的方法和设计理论付诸于实践。
二、预应力锚索在整治滑坡体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锚索在整治滑坡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体对隧道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 |
1.2.2 滑坡体与隧道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技术创新 |
二、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 |
2.1 滑坡和隧道的相互作用 |
2.1.1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2.1.2 滑坡-隧道的相互作用 |
2.2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破坏模式 |
2.2.1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模式 |
2.2.2 滑面(带)-隧道横向剪切破坏 |
2.2.3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 |
2.2.4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 |
2.2.5 薄滑体-隧道纵向挤压破坏 |
2.2.6 滑坡下部-隧道拖曳破坏 |
2.3 本章小结 |
三、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的机理分析 |
3.1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的机理分析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基于地质分析判断的滑坡特征分析 |
3.1.3 基于变形监测的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
3.1.4 基于变形监测的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
3.1.5 基于数值模拟的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 |
3.1.6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式破坏模式下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3.2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的机理分析 |
3.2.1 工程概况 |
3.2.2 滑坡及隧道变形特征 |
3.2.3 基于数值模拟的隧道开挖对滑坡影响分析 |
3.2.4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模式的相互作用综合分析 |
3.3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的机理分析 |
3.3.1 工程背景 |
3.3.2 基于地质分析判断的滑坡特征分析 |
3.3.3 基于变形监测的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
3.3.4 基于变形监测的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
3.3.5 基于数值模拟的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分析 |
3.3.6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模式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四、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技术研究 |
4.1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原则 |
4.2 主要支挡加固措施 |
4.2.1 抗滑桩 |
4.2.2 预应力锚索框架 |
4.2.3 钢花管 |
4.3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综合控制技术 |
4.3.1 西北某铁路隧道-滑坡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
4.3.2 大源1号隧道-滑坡病害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
4.3.3 水墩隧道-滑坡病害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五、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临潼骊山Ⅱ区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工程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滑坡治理研究现状 |
1.2.3 滑坡监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滑坡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与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场区地质构造 |
2.4.1 断裂 |
2.4.2 断层 |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第三章 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
3.1 滑坡位置及勘查概况 |
3.2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 |
3.2.1 滑坡岩土体特征 |
3.2.2 滑带土特征 |
3.2.3 滑床岩土体特征 |
3.2.4 滑坡周界特征 |
3.2.5 滑坡近期变形特征及发育阶段 |
3.3 滑坡形成时代及成因分析 |
3.4 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
3.4.1 定性评价 |
3.4.2 定量评价 |
第四章 滑坡治理方案 |
4.1 治理方案选择 |
4.1.1 锚索抗滑桩方案 |
4.1.2 锚索框架和微型桩群加固方案 |
4.1.3 方案对比 |
4.2 支护方案总体设计 |
4.2.1 支护工程设计原则 |
4.2.2 支护工程安全等级确定 |
4.2.3 设计工况及推力计算 |
4.2.4 设计方案 |
4.3 支护工程分项设计 |
4.3.1 A型锚索抗滑桩设计 |
4.3.2 B型锚索抗滑桩设计 |
4.4 工程预算 |
第五章 滑坡治理效果监测及评价 |
5.1 滑坡监测目的 |
5.2 滑坡监测内容 |
5.3 滑坡监测精度及方法 |
5.4 监测频率及报警标准 |
5.4.1 监测频率 |
5.4.2 监测报警标准 |
5.5 滑坡施工监测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滑坡治理的环境影响评价 |
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6.2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骊山Ⅱ区滑坡勘察土工试验表 |
致谢 |
(3)联合支挡在库岸边坡加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库岸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边坡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岩土工程加固方法及分析原理 |
2.1 岩土工程的支护构筑物加固方法 |
2.1.1 挡墙加固 |
2.1.2 锚索加固 |
2.1.3 抗滑桩加固 |
2.1.4 联合支挡 |
2.2 软件介绍及分析原理 |
2.2.1 GeoStudio软件介绍 |
2.2.2 各模块分析基本原理 |
第三章 依托工程概况及计算模型 |
3.1 冷清公路工程概况 |
3.1.1 地层岩性 |
3.1.2 路基病害特征 |
3.1.3 工程治理措施 |
3.1.4 加固修复情况 |
3.2 计算模型简介 |
3.2.1 参数的选取 |
3.2.2 模型简述 |
3.2.3 边界条件及特征点选取 |
第四章 挡墙加固前后库岸数值模拟分析 |
4.1 挡墙加固渗流分析 |
4.1.1 浸润线变化分析 |
4.1.2 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分析 |
4.2 坡体位移分析 |
4.2.1 X-位移分析 |
4.2.2 Y-位移分析 |
4.3 坡体应力分析 |
4.3.1 最大主应力分析 |
4.3.2 最小主应力分析 |
4.3.3 最大剪应力分析 |
4.4 安全系数与滑动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联合支挡库岸数值模拟分析 |
5.1 联合支挡渗流分析 |
5.1.1 浸润线变化分析 |
5.1.2 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分析 |
5.2 坡体位移分析 |
5.2.1 XY-位移云图分析 |
5.2.2 XY-位移数值变化曲线 |
5.3 坡体应力分析 |
5.3.1 最大主应力分析 |
5.3.2 最小主应力分析 |
5.3.3 最大剪应力分析 |
5.4 安全系数与滑动面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展开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4)滑坡的区域性分布规律与防治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1.1 滑坡的分类及影响因子 |
1.1.2 依据贡献率法的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
1.1.3 滑坡变形分析及防治工程措施研究 |
1.1.4 依据地质工程理念的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分布规律贡献率研究现状 |
1.2.2 依据地质工程理论的滑坡防治方案研究现状 |
1.3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性 |
第2章 斜坡及滑坡的基本特征 |
2.1 斜坡的基本特征 |
2.1.1 斜坡形态的分类 |
2.1.2 斜坡变形的分类 |
2.2 滑坡的基本特征要素 |
第3章 滑坡的类型 |
3.1 按发生的时间分类 |
3.2 按滑坡形成的力学机理分类 |
3.3 按物质组成分类 |
3.3.1 岩质滑坡 |
3.3.2 半成岩滑坡 |
3.3.3 土质(类土质)滑坡 |
第4章 影响滑坡的主要因子 |
4.1 地形地貌 |
4.2 岩土类型 |
4.3 地质构造 |
4.4 水文地质 |
4.5 气象水文 |
4.6 新构造运动 |
4.7 人类活动 |
第5章 滑坡分布规律贡献率研究 |
5.1 斜坡坡度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
5.1.1 坡度对滑坡的贡献统计 |
5.1.2 不同坡度综合贡献率评价 |
5.1.3 不同坡度区间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2 斜坡海拔高度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
5.2.1 海拔高度对滑坡的贡献统计 |
5.2.2 不同海拔高度综合贡献率评价 |
5.2.3 不同海拔高度区间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3 滑动方向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
5.3.1 滑动方向对滑坡的贡献统计 |
5.3.2 不同滑动方向的综合贡献率评价 |
5.3.3 不同滑动方向区间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4 滑坡类型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
5.4.1 滑动类型对滑坡的贡献统计 |
5.4.2 不同滑坡类型综合贡献率评价 |
5.4.3 不同滑坡类型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5 滑床地层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
5.5.1 滑床地层对滑坡的贡献统计 |
5.5.2 不同滑床地层综合贡献率评价 |
5.5.3 不同滑床地层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6 我国各省份滑坡贡献率研究 |
5.6.1 各省份滑坡的贡献统计 |
5.6.2 各省份综合贡献率评价 |
5.6.3 各省份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5.7 我国各省份滑坡强度贡献率研究 |
5.7.1 各省份滑坡强度贡献统计 |
5.7.2 各省份滑坡强度综合贡献率评价 |
5.7.3 各省份滑坡强度贡献率程度分析 |
第6章 顺层滑坡的参数研究 |
6.1 层面倾角对顺层滑坡贡献率研究 |
6.1.1 滑坡层面倾角的贡献统计 |
6.1.2 不同层面倾角综合贡献率评价 |
6.1.3 不同层面倾角顺层滑坡贡献率程度分析 |
6.2 砂泥岩顺层坡体开挖松动区研究 |
6.2.1 开挖深度对松动区长度的影响 |
6.2.2 滑体等厚时开挖对松动区长度的影响 |
第7章 滑坡变形状态分析 |
7.1 滑坡的基本受力模式 |
7.2 滑坡变形的地质工程过程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8章 滑坡防治主要工程措施适用性研究 |
8.1 调整线路平面或纵面 |
8.2 截排水 |
8.2.1 地表水截排 |
8.2.2 地下水疏排 |
8.3 力学平衡 |
8.3.1 减重工程 |
8.3.2 反压工程 |
8.3.3 支挡工程 |
8.3.4 滑带改良 |
第9章 滑坡防治方案确定的受控因素 |
9.1 地质选线理念贯彻不力 |
9.2 滑坡的认识欠缺 |
9.3 滑坡勘察技术欠妥 |
9.4 项目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 |
9.5 施工队伍素质较低 |
9.6 后评估机制不健全 |
第10章 滑坡防治方案的确定原则 |
10.1 正确判别滑坡的原则 |
10.2 正确认识滑坡的原则 |
10.3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 |
10.4 工程措施安全、经济的原则 |
10.5 抓住重点,分期治理的原则 |
10.6 治早、治小的原则 |
10.7 工程措施合理可行的原则 |
10.8 动态设计,科学化施工的原则 |
10.9 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相结合的原则 |
10.10 满足特定施工要求的原则 |
10.11 环保的原则 |
第11章 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 大型滑坡的绕避方案研究 |
11.2 滑坡的减载反压方案研究 |
11.3 滑坡排水治理方案研究 |
11.4 桥梁位于滑坡体的防治方案研究 |
11.5 隧道位于滑坡体的防治方案研究 |
11.6 顺层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7 切层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8 破碎岩质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9 半成岩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0 错落型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1 黄土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2 膨胀土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3 堆积层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4 采空区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11.15 堆填土滑坡防治方案研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5)超大型滑坡综合整治技术及其工程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灾害规律研究 |
1.2.2 滑坡灾害整治研究方面 |
1.2.3 治理工程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箭丰尾超大型滑坡灾害的特征和规律 |
2.1 箭丰尾滑坡灾害概况 |
2.2 箭丰尾滑坡的地质基础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 |
2.3 箭丰尾滑坡的形成机理 |
2.3.1 地质环境因素 |
2.3.2 工程触发作用 |
2.3.3 大气降雨影响 |
2.4 箭丰尾滑坡的发展规律 |
2.4.1 滑坡变形历史及现状 |
2.4.2 滑坡的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箭丰尾滑坡稳定性分析 |
3.1 常用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3.1.1 定性评价 |
3.1.2 定量计算 |
3.1.3 监测方法 |
3.2 箭丰尾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 |
3.2.1 古老滑坡分级分块 |
3.2.2 滑动面的分析与确定 |
3.2.3 滑带岩土参数选择 |
3.2.4 滑坡稳定性计算 |
3.2.5 滑坡推力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箭丰尾滑坡的综合整治工程方案 |
4.1 常用滑坡治理工程措施 |
4.1.1 排水工程 |
4.1.2 减重和反压工程的基本原理 |
4.1.3 支挡工程 |
4.1.4 滑带土的改良 |
4.2 超大型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原则 |
4.3 箭丰尾滑坡的主要整治工程措施 |
4.3.1 应急抢险工程 |
4.3.2 根治工程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箭丰尾滑坡的治理工程效果分析与评价 |
5.1 工程效果评价理论与方法 |
5.2 应急减重反压工程效果 |
5.2.1 理论计算 |
5.2.2 深孔位移监测 |
5.2.3 地表位移监测 |
5.3 抗滑桩工程效果 |
5.3.1 深孔位移监测 |
5.3.2 抗滑桩锚索应力监测 |
5.3.3 桩头位移监测 |
5.4 泄水隧洞工程效果 |
5.4.1 地下水位监测分析 |
5.4.2 地下水位降雨量相关性分析 |
5.4.3 排水隧洞水流量与降雨关系分析 |
5.5 治理工程效果模糊综合评价 |
5.5.1 模型建立 |
5.5.2 防治效果等级的划分 |
5.5.3 评价因子隶属度的确定 |
5.5.4 权重系数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北京双大路碎裂岩质滑坡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滑坡研究现状 |
1.2.2 滑坡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4 滑坡防治研究现状 |
1.2.5 碎裂岩质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
1.2.6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碎裂岩质滑坡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 |
2.1 引言 |
2.2 滑坡基本特征 |
2.2.1 滑坡形态特征 |
2.2.2 滑坡结构特征 |
2.2.3 滑坡体变形特征 |
2.3 双大路滑坡形成条件 |
2.3.1 区域地质背景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3.4 地震地质 |
2.3.5 水文地质 |
2.4 本章小结 |
3 碎裂岩质滑坡灾变机理的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岩体结构的成因机理 |
3.2.1 岩石的建造特征 |
3.2.2 岩体的构造改造 |
3.2.3 岩体的表生改造 |
3.3 层间错动带的形成机制 |
3.3.1 层间错动带的构造解释 |
3.3.2 双大路滑坡地质体层间错动带的形成 |
3.4 卸荷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 |
3.4.1 边坡初始应力场 |
3.4.2 坡体中附加应力理论解 |
3.4.3 开挖卸荷后的坡体应力场 |
3.4.4 卸荷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 |
3.5 基于卸荷效应的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
3.5.1 卸荷对层间错动带的影响 |
3.5.2 双大路滑坡形成演化机制 |
3.6 滑坡演化趋势分析 |
3.7 碎裂岩质路堑边坡破坏机制分析 |
3.7.1 碎裂岩质路堑边坡变形破坏规律 |
3.7.2 碎裂岩质路堑边坡破坏力学机制分析 |
3.7.3 碎裂岩质边坡坍塌与滑坡的生成条件 |
3.8 本章小结 |
4 碎裂岩质滑坡的参数选取及稳定性评价研究 |
4.1 引言 |
4.2 滑坡地质体力学参数特征 |
4.2.1 滑坡体地质模型的确立 |
4.2.2 滑带岩土参数的选用原则 |
4.2.3 抗滑段潜在滑带岩体的力学参数特征 |
4.2.4 主滑段滑带岩土的力学参数特征 |
4.2.5 牵引段滑带岩体的力学参数特征 |
4.3 岩体力学参数的试验研究 |
4.3.1 滑坡岩体的力学参数试验方法选择 |
4.3.2 滑坡岩体的力学参数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3.3 滑坡岩体试验计算结果 |
4.4 抗滑段潜在滑带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 |
4.4.1 路堑边坡反分析计算模型 |
4.4.2 力学参数指标的确定 |
4.5 主滑段滑带岩土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 |
4.5.1 参数取值区间的确定 |
4.5.2 基于变形特征的滑动稳定系数确定 |
4.5.3 抗滑段潜在滑带的确定 |
4.5.4 主滑段滑带岩土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 |
4.6 滑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4.7 碎裂岩质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评价 |
4.7.1 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4.7.2 路堑边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
4.7.3 路堑边坡破坏模式选择 |
4.7.4 碎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 |
4.8 双大路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
4.8.1 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 |
4.8.2 不同工况下稳定系数确定 |
4.8.3 基于强度折减安全系数的推力计算 |
4.9 本章小结 |
5 碎裂岩质滑坡灾变机理及稳定性评价的数值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值方法基本原理 |
5.2.1 基本原理 |
5.2.2 本构模型 |
5.3 卸荷条件下坡体响应规律研究 |
5.3.1 计算方法 |
5.3.2 计算模型 |
5.3.3 边界条件和参数 |
5.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 碎裂岩质滑坡变形破坏机制 |
5.4.1 计算方法 |
5.4.2 基于 UDEC 法的变形破坏机制 |
5.4.3 基于 FLAC3D 法的变形破坏机制 |
5.5 碎裂岩质滑坡稳定性评价 |
5.5.1 强度折减法原理 |
5.5.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5.5.3 计算结果 |
5.6 碎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 |
5.6.1 计算方法 |
5.6.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5.6.3 计算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6 碎裂岩质滑坡锚索格构梁控制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滑坡加固技术方法的选择 |
6.3 锚索锚固段设计方法 |
6.3.1 锚固段荷载传递规律 |
6.3.2 锚固段长度确定方法 |
6.3.3 锚索抗拔力的试验研究 |
6.4 碎裂岩质滑坡锚固设计理论 |
6.4.1 锚固力对坡体加固机理 |
6.4.2 锚索格构梁支护适应性研究 |
6.4.3 碎裂岩质滑坡锚固设计方法 |
6.5 格构梁设计方法 |
6.5.1 格构梁设计理论概述 |
6.5.2 考虑纵横梁共同受力的格构梁内力计算方法 |
6.5.3 双大路滑坡格构梁设计 |
6.5.4 格构梁内力监测分析 |
6.6 碎裂岩质滑坡控制效果评价 |
6.6.1 滑坡控制技术方案 |
6.6.2 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
6.6.3 控制效果评价 |
6.6.4 控制效果的数值模型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碎裂岩体格构梁间植被护坡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碎裂岩体的表层稳定问题 |
7.2.1 锚索格构梁作用下坡体的浅表层松弛效应 |
7.2.2 碎裂岩体的表层稳定问题 |
7.2.3 表层稳定对锚固体系影响 |
7.3 植被护坡工作机理 |
7.4 碎裂岩体植被护坡技术选择 |
7.5 格构间固土工程措施 |
7.6 植被基质选用分析 |
7.7 植被物种选择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北川中联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锚索框架治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形成演化机制研究现状 |
1.2.2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滑坡治理措施研究现状 |
1.2.4 锚索框格梁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线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滑坡地质环境特征 |
2.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区域地质构造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气象条件 |
2.6 人类活动 |
第三章 滑坡基本特征 |
3.1 滑坡边界及形态 |
3.1.1 滑坡边界特征 |
3.1.2 滑坡空间形态 |
3.2 滑坡物质组成 |
3.2.1 滑体物质组成 |
3.2.2 滑带物质组成 |
3.2.3 滑床物质组成 |
3.3 滑坡体变形特征 |
3.4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3.4.1 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3.4.2 滑带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3.4.3 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第四章 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
4.1 滑坡成因分析 |
4.2 滑坡整体稳定性分析 |
4.2.1 计算模型与工况 |
4.2.2 计算方法与参数选取 |
4.2.3 滑坡计算结果 |
4.2.4 滑坡计算结果评述 |
4.3 滑坡局部稳定性分析 |
4.3.1 计算模型与工况 |
4.3.2 计算方法与参数选取 |
4.3.3 计算结果 |
4.3.4 计算结果评述 |
4.4 滑坡发展变化趋势 |
第五章 滑坡治理措施研究 |
5.1 北川中联滑坡治理措施选择 |
5.2 预应力锚索框架体系概述 |
5.3 预应力锚索框架的作用机理 |
5.4 预应力锚索框架受力分析 |
5.4.1 预应力锚索受力分析 |
5.4.2 框架受力分析 |
5.4.3 框架内力计算方法 |
第六章 预应力锚索框架的设计与计算 |
6.1 预应力锚索框架的设计原则 |
6.2 预应力锚索设计 |
6.2.1 锚索锚固力的确定 |
6.2.2 锚索间距分析 |
6.2.3 锚固角分析 |
6.2.4 锚固长度的确定 |
6.2.5 锚索结构设计 |
6.3 框架设计 |
6.3.1 框架的计算模型 |
6.3.2 框架的内力计算 |
6.3.3 框架的配筋计算 |
6.4 主要设计图及工程量 |
第七章 滑坡治理效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治理公路滑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边坡治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边坡治理在国外的情况 |
1.2.2 边坡治理在国内的情况 |
1.3 预应力锚索桩的发展及应用 |
1.4 选题意义及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岩土边坡的锚固 |
2.1 岩土边坡失稳与破坏的因素 |
2.1.1 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
2.1.2 影响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
2.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机理研究 |
3.1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概述 |
3.1.1 预应力锚索 |
3.1.2 抗滑桩 |
3.1.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
3.2 岩土体与加固支挡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
3.2.1 岩土体与预应力锚索之间相互作用 |
3.2.2 岩土体与抗滑桩之间相互作用 |
3.2.3 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之间的相互作用 |
3.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加固机理 |
3.4 加锚岩体效应分析 |
第四章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
4.1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设计方法 |
4.1.1 滑坡推力设计值的确定方法 |
4.1.2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锚索预应力值的动态确定方法 |
4.1.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改进计算方法 |
4.2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锚索预应力的确定方法 |
4.2.1 增设锚索的原因 |
4.2.2 预应力取值的确定方法 |
4.2.3 相关参数的确定 |
4.3 锚索的设计 |
4.3.1 锚索的基本构件 |
4.3.2 锚索结构 |
4.3.3 锚索体钢绞线根数的确定方法 |
4.4 抗滑桩与锚索的连接设计 |
4.4.1 抗滑桩与锚索连接的构造要求 |
4.4.2 无锚头锚固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
4.5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施工与监测 |
4.5.1 施工方法 |
4.5.2 检测与监测内容 |
第五章 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边坡治理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地质条件 |
5.2.1 地形地貌 |
5.2.2 地质构造 |
5.2.3 地层岩性 |
5.2.4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5.2.5 地震 |
5.3 水文地质条件 |
5.4 滑坡的成因及要素 |
5.4.1 滑坡成因 |
5.4.2 滑坡要素 |
5.5 滑坡稳定性分析 |
5.6 滑坡治理措施 |
5.7 治理要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进行的科研工作 |
(9)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老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 |
1.2.2 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对策的研究 |
1.2.3 古老滑坡病害勘察技术的研究 |
1.2.4 抗滑桩工后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古老滑坡病害研究理论基础 |
2.1 古老滑坡病害的形成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地质构造 |
2.1.4 水文地质 |
2.2 古老滑坡病害的诱发因素 |
2.2.1 大气降雨 |
2.2.2 河岸冲刷 |
2.2.3 开挖坡脚 |
2.2.4 斜坡上部加载 |
2.2.5 采空塌陷 |
2.2.6 爆破震动 |
2.2.7 地震 |
2.2.8 河(库)水位升降 |
2.2.9 破坏植被 |
2.2.10 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渗透 |
2.3 古老滑坡病害的发展规律 |
2.3.1 滑坡的发育过程 |
2.3.2 滑坡的坡体结构与破坏模式 |
2.3.3 滑带土的变形破坏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 |
3.1 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古老滑坡病害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区域地质基础 |
3.1.2 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 |
3.1.3 边坡工程建设中的古老滑坡病害 |
3.2 边坡开挖卸荷对古老滑坡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
3.2.1 边坡开挖卸荷松弛的概念 |
3.2.2 边坡开挖卸荷松弛的力学机制 |
3.2.3 边坡开挖卸荷松弛效应 |
3.3 古老滑坡病害复活变形与破坏机理 |
3.3.1 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概况 |
3.3.2 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类型及其变形机理 |
3.4 典型古老滑坡病害及其整治工程对策 |
3.4.1 福宁高速公路八尺门滑坡 |
3.4.2 浦南高速公路金斗山滑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关键技术研究 |
4.1 古老滑坡病害勘察技术 |
4.1.1 勘察目的 |
4.1.2 勘察阶段 |
4.1.3 勘探方法 |
4.2 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对策 |
4.2.1 古老滑坡病害整治的原则 |
4.2.2 古老滑坡病害整治的主要工程措施 |
4.2.3 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对策 |
4.3 抗滑桩工程的应用和发展 |
4.3.1 抗滑桩工程概况 |
4.3.2 抗滑桩的类型 |
4.3.3 抗滑桩在福建山区高速公路古老滑坡整治中的应用 |
4.4 抗滑桩工程工后效果评估技术 |
4.4.1 数值分析评估方法 |
4.4.2 模型试验评估方法 |
4.4.3 现场测试评估方法 |
4.4.4 综合分析评估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工程实例 |
5.1 永武高速205国道改线段山体滑坡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变形发展历史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2.1 地形地貌 |
5.2.2 地质构造及地震 |
5.2.3 地层岩性 |
5.2.4 水文地质条件 |
5.3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与成因分析 |
5.3.1 滑坡分区分块特征 |
5.3.2 滑坡复活变形成因机制 |
5.4 滑坡病害整治工程 |
5.5 滑坡深部位移动态监测分析 |
5.6 抗滑桩工后效果评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工作情况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与生产项目 |
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情况 |
(10)预应力锚索桩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
1.2.1 锚索桩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锚索桩国内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滑坡防治工程体系简介 |
2.1 滑坡的主要类型 |
2.2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2.3 破碎岩体边坡破坏机理 |
2.4 现有滑坡的防治措施简介 |
2.5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及其研究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几个问题的探讨 |
3.1 滑坡推力的计算与分布 |
3.1.1 滑坡推力的计算 |
3.1.2 滑坡推力的分布形式 |
3.2 锚索预应力值的确定问题 |
3.3 桩间距的确定 |
3.4 实例分析滑坡推力分布形式对桩身内力变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锚索抗滑桩设计计算理论 |
4.1 概述 |
4.2 现有抗滑桩设计计算理论 |
4.2.1 普通抗滑桩设计计算理论 |
4.2.2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计算理论 |
4.3 预应力锚索桩设计计算的有限差分法 |
4.3.1 基本假定 |
4.3.2 弹性桩与刚性桩的区分 |
4.3.3 基本原理及桩身内力计算过程 |
4.4 程序算例验证 |
4.5 普通桩与锚索桩的受力变形研究 |
4.6 不同地基参数下桩身内力的变形趋势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锚索抗滑桩的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工程地质条件 |
5.1.3 滑坡区水文地质条件 |
5.1.4 气象 |
5.1.5 场地地震效应 |
5.2 滑坡分析 |
5.2.1 滑坡的形态特征 |
5.2.2 滑坡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 滑坡推力的计算 |
5.4 锚索抗滑桩的内力设计计算 |
5.4.1 计算相应参数的确定 |
5.4.2 锚索桩桩身受力变形计算 |
5.5 锚索桩的结构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预应力锚索在整治滑坡体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D]. 周文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2]临潼骊山Ⅱ区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工程治理[D]. 万晓锋. 长安大学, 2020(06)
- [3]联合支挡在库岸边坡加固的应用研究[D]. 胡乐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滑坡的区域性分布规律与防治方案研究[D]. 成永刚.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5]超大型滑坡综合整治技术及其工程效果评价[D]. 赵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2(03)
- [6]北京双大路碎裂岩质滑坡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D]. 朱志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7]北川中联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锚索框架治理设计[D]. 杜晓东.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5)
- [8]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治理公路滑坡中的应用[D]. 杨智. 中南大学, 2012(03)
- [9]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关键技术研究[D]. 张亮.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0(03)
- [10]预应力锚索桩作用机理的研究[D]. 程军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