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景_军事历史论文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景_军事历史论文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前景论文,历史回顾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历史的脚步正从20世纪迈向21世纪。在这两个世纪交替之际,总结、回顾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展望和预测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对于坚定人们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列宁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建和巩固的阶段(时间是从1905年的俄国革命到1924年列宁逝世)。继1905年革命高潮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革命形势,发动了1917年10月的社会主义革命,把亿万群众从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剥削和压迫下解放出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还把全世界的社会主义思想、运动和趋势推向高潮。正是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唤醒了世界各大洲被奴役的人民起来为摧毁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而斗争,从而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在俄国(苏联)国内建设和发展,形成第一个社会主义体制模式(斯大林模式)的阶段(时间是从1924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列宁逝世以后,在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的领导下,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创立了高度集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模式。以斯大林为领导的社会主义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受住了严竣的考验并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形成为一个强大的世界体系的阶段(时间是从1945年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导致社会主义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取得胜利,使社会主义由一国的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尤其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的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东方大国的胜利,更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中最重大的事件,也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和鼓舞之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也风起云涌,蓬勃发展。

第四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改革开放和调整,逐步走向完善、成熟和“定型化”阶段(时间是从60年代初到现在)。在这个阶段的初期,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开放和政策上的调整,但到后来却出现了两种性质、方向和结局不同的事态和局面:一种是苏联东欧诸国发生剧变,社会主义制度瓦解,致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极其严重的挫折。另一种是中国、越南、古巴等国则顶住了西方的“和平演变”图谋,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并且在改革开放中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新发展、新成就。

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应如何看待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任何一个正视事实的人,都不能不承认20世纪社会主义对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一,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世界历史从此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并且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时并存、和平共处、互相竞争的时代。

第二,20世纪社会主义是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在这些胜利的国家率先进行消灭了资本私有制的初步尝试,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

第三,20世纪社会主义的胜利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有100多个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狠狠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战线,使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体系彻底崩溃了,这是改变20世纪面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第四,20世纪社会主义的胜利战胜和制止了帝国主义战争,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在本世纪的前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的后半期,之所以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决定的因素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所在与发展,以及在它支持下的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20世纪社会主义对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的上述伟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样不用讳言的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国家由15个缩小为5个,陆地面积由占全球24%缩小为占7%,人口由占世界总人口的32%的16亿,减少为占世界人口23%的12.6亿,共产党数量由180多个减少为1994年的140多个,党员人数由9300多万减少为6500多万,其中5600多万是在中国[①]。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认识未来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在预测未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时候,必须确立以下四个基本观点:

第一,必须确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的观点。在世界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是这样,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也是这样。更何况,社会主义革命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及其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20世纪社会主义又大多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而且又处在经济实力上占优势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社会主义处在外有资本主义的压力,内有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使得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内就有产生各种机会主义的土壤和条件。因而社会主义在其发展途程中必然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②]因此,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认识这个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只有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反复,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变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成为亿万群众的实践。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有迂回和曲折,但是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历史活力和蓬勃生机。仅仅看见某些漩涡和逆流而看不到历史长河的奔腾,只能说明观察者的政治短视。”“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对人类的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③]

第二,必须确立社会主义的低潮孕育着高潮、而且高潮必然到来的观点。社会主义运动也如其他社会运动一样,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运动。列宁曾说过:“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辨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④]革命的道路从来就不是笔直、平坦的。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必然也会既有高潮,也有低潮。自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150多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就是高潮与低潮交替出现的历史。1848年到1871年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转入低潮,一直到20世纪初又出现了比较大的高潮,先后爆发了1917年的十月革命,1918年1月的荷兰革命,1918年11月的德国革命,1919年3月的匈牙利革命。1922年后又转入低潮,到二战期间的后期又掀起了更大的革命高潮,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本世纪80年代末期又出现了低潮。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程不难看出,整个世界社会主义总是在曲折中孕育着发展,总是高潮后有低潮,低潮后有更大的高潮。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低潮是发展前进中的暂时现象,绝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是社会主义的消灭,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低潮孕育着高潮,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来看,低潮,将预示着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预示着社会主义的新胜利。”[⑤]

第三,必须确立在低潮中能够锻炼人民、锻炼党,总结经验教训,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发展的观点。艰难曲折会使意志薄弱、目光短浅者丧失马克思主义立场,迷失社会主义方向,但也会给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提供经验教训。应当说,当前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低潮,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主观原因说,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在理论、路线和政策上的失误造成的。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痛定思痛,他们正在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积蓄力量,以“争取共产主义运动的复兴”就是很好的例证。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这次挫折虽然使社会主义的阵地缩小了,但经过这次“血与火”的洗礼却更精干成熟了。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⑥]

第四,必须确立“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⑦]的观点。邓小平同志1989年11月23日接见外宾时说的这句话,非常简明扼要地指明了中国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关系。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一部分。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别的国家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但我们要把自己的事干好:不要光喊社会主义的空洞口号,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建设和改革,用事实来教育人民增强信念。他总是从世界的高度来观察中国的发展,立足于中国来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的前景。他说:如果中国发展了,经济进入了世界前列,“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⑧]又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⑨]我们认为,“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这决不仅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人口占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而更重要的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形成与完善,深化了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指明了今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

总之,回顾20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说,未来的世界必将是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世纪!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2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

③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④《列宁选集》1994年版第2卷,第694页。

⑤江泽民:《论加强党的理论建设》,1991年《求是》第12期。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383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6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321页。

标签:;  ;  ;  ;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景_军事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