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方预算管理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预算管理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地方预算管理是国家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财政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点领域。
一、加强地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994年以来我国建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加之税收、收费、罚没、基金等收入方面的改革,使财政收入管理逐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财政支出管理明显滞后,尤其是现行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方式,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筑公共财政运行机制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各方面要求预算管理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地方财政面临着公教人员保吃饭、下岗再就业保稳定、农业科教增投入、各项事业加快发展需要资金支持等压力;面临着偿还世行、亚行贷款等外债等突出问题;面临着清理农村债务、消化巨额粮食亏损挂账等突出矛盾,都对财政平衡带来较大冲击。主要是财政支出范围和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出“越位”“错位”,超出了社会公共需要的供给能力;地方政府职能和政府间的责任和权限划分不清包揽过多,陷入了许多不该涉足的领域,财政供养负担过重,必然导致经常性支出增长过快,地方财政聚财有限性与用财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深化地方预算管理,最直接的动因是推进依法理财、规范理财、科学理财,从根本上改革现有的预算管理模式,着眼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全新的预算管理机制,这是预算管理改革的根本目标所在,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加强预算管理改革的探索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在加强地方预算管理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其要点是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按部门编制完整的预算。同时,通过调整财政内部机构设置,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对分离,建立起适应部门预算新要求的组织机构,强化了预算管理各环节的相互制衡。
1.编制部门预算,增强预算的完整性。一是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部门,保证部门预算的完整。二是取消中间环节,凡是直接与财政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均作为预算管理的直接对象。三是部门预算从基层单位编起,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汇总、分析所属基层会计单位预算建议,编制部门收支预算建议计划并报同级财政审核。
2.实行综合预算,增强预算的科学性。综合预算收入包括财政预算内收入、应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它收入;综合预算支出由财政按部门资金需求及财力情况,按个人、公用部分、事业发展的顺序和确定的标准、定额核定。
3.按零基预算原则编制,增强预算的准确性。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支出需求。
4.硬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的严肃性。预算确定并经人大批准后,严禁随意调整和零星追加。除突发性事件造成的必不可少的开支并报地方人大批准调整预算外,其他一律推至下年度预算时考虑。
5.明确预算运作程序,增强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实行标准预算周期管理。一个标准预算管理的周期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决算三个阶段构成,起始于上年3月,终止于次年6月,共28个月。
6.实行集中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的统一性。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办法。人员工资委托银行代发,解决工资吃空头问题;公用经费和专项资金推行政府采购;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标、合同管理。
7.调整财政机构设置,增强预算各环节制衡性。要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对分离,各个环节既配合又制约,预算管理规范科学。
三、加强地方预算管理的思路
预算管理改革目标是规范财政资金分配,严格操作程序,强化预算的法制性、约束性,有效地规范政府管财行为、财政理财行为和部门用财行为。
1.统筹政府收支。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原则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内在要求,各级政府分别编制统一的全面的财政预算,实行综合财政预算,是规范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将政府掌握的各种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是预算管理改革的必然方向。
2.推行复式预算。将单式预算改为复式预算是转变财政职能、建立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建议尽快推行复式预算编制形式,国家预算要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专项支出预算和其他预算。
3.强化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部门预算的核心是一个部门只编一本预算,由财政部门具体管理。
4.推行零基预算编制法。推行彻底的零基预算,就是将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
5.健全专职预算审核机构。一是在各级人大成立预算委员会。专职负责对政府预算管理的指导,审核预算草案。二是各级政府成立预算顾问委员会,供政府领导决策参考。
6.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在收入方面,所有的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撤消征收机关和执法机关设置的各种过渡账户。在支出方面,财政资金从国库账户中直接支付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取消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各项财政收支活动直接通过国库账户操作,财政有利于加强预算监督。
7.改革国库管理体制。为适应预算管理改革,必须修订原有的金库条例及实施细则。建立符合国际惯例新型的国库管理模式。
8.组建预算监督机构。预算监督的方式和重点,由分头监督转向统一协调监督,财政监督与审计、人大的监督构成一个有机体系;由侧重宏观指导转向具体微观监督,对部门和开支项目进行监督;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和事中监督。
9.界定财政支出范围。一是保证规模适度的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二是搞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政府有责任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四是扶持农业;五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0.规范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是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为了公共支出的需要,以法定的形式、方法、程序在市场上的采购行为。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将一定范围内的采购权力统一,可以节约财政资金,简化预算编制程序。
11.建立计算机支持系统。深化地方预算管理机制,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现代技术手段,建立覆盖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一是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二是预算编审子系统。三是预算指标管理子系统。四是总预算会计账务处理系统。五是预算运行监测分析子系统。六是工资发放管理子系统。
标签:预算管理论文; 预算执行论文; 预算调整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预算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预算编制论文; 财政学论文; 全面预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