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构建与工匠精神的培养在高校育人中螺旋式课程建设的探索
梁惠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摘 要: 文化自信的构建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高校育人中文化自信的构建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探索如何构建螺旋式课程渗透于高校的育人过程,将文化自信的构建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为高校育人中的课程内容。
关键词: 文化自信;工匠精神;螺旋式课程
中国政府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社会发展要求的驱动,必然是教育革新的引擎。国家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高校培养的“人才产品”,不仅要具备新的技术、技能、知识、经验等基本属性,还应具备新时代的文化和精神属性。
根据传统CORDIC算法的原理,把初始相位角转换到[0,π/4]范围内,则可以跳过n=0级的迭代.设初始向量经过CORDIC算法N次迭代后,此时向量的坐标为(XN,YN),则幅度可表示为相位可表示为θ=ZN+arctan(YN/XN).因此,可定义幅度修正因子剩余未旋转角度Δθ=arctan(YN/XN).由于剩余未旋转角度可表示为易知其最大值为:
一 螺旋式课程视角下的文化自信构建与工匠精神培养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精神助推器,是中国人才战略的职业灵魂。文化自信孕育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亦表现为职业精神层面的文化自信,两者既可以相互作用,还可以像螺旋式般有组织、有条理、有规律形成某种凝合力。这种教学方式如同万金油般为其他学科服务和利用,有效地施教于受教育者。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也可以通过螺旋式课程的模式,构建起相关的课程体系,完善高校育人的课程建设和育人内容。
二 文化自信的构建和工匠精神的培养—高校育人课程的新靶标
当前社会非主流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如“消费主义”“网贷”“学术腐败”“精致的利己主义”等现象在现实中存在,并影响大学生主流思想。前苏联哲学家佛德昆斯基认为,当信仰、理想、责任、尊严、良知、荣誉异化成了商品,唯有钱可以让每一个生命有存在感。这反映着社会意识教育、制度、法律、政策、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存在缺陷,另一侧面也指明了育人方向。高校育人过程的困惑、问题等来自社会存在的拷问。这种现实拷问在高校育人中的表现为:学习“重术”不“重道”,高校教育的学习重视学习之术,即方法、方式、手段、内容等,而忽视学习知识的初衷与道,即知识为何学、有何用、用的道;高校育人存在着“重理轻文”,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事关文化、德育、思想的学科少。当“人才产品”参与社会生产和实践时,自信、匠心、精品、价值在人才素质构成中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不管任何学科、任何专业、任何学生,高校都应当把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用螺旋式课程纳入育人过程中。
三 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高校育人螺旋式课程的构建方向
布鲁纳认为螺旋式课程的构建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学科中普遍的、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作为课程的中心,并且要注重内容编排的连续性;二是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统一;三是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 把文化自觉作为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培养的首要过程
工匠精神的升华即是工匠文化。工匠力求产品完美,以真善美的产品为傲,体现在产品质量和工匠的尊严、人格、荣辱与产品好坏融为一体。搜狐网报道: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之首。究其原因,百年企业得以在战争、科技革命、社会变革中继续发展,关键之道不仅是“艺、技、品”,还依赖于工匠文化支柱。因此,创新工匠文化,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存在、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的浪潮、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强势推动,高校的育人过程更要注意把工匠文化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营造一种既能融合变通、与时俱进、不拘泥保守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的工匠文化,使得其成为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精神保障。
(二) 把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作为螺旋式课程支架构建起来
余秋雨认为我们在中国文化理解上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偏差:太注意文化的部门职能,而不重视它的全民性质;太注意文化的外在方式,而不重视它的精神价值;太注意文化的积累层面,而不重视它的引导作用;太重视注意文化的作品组成,而不重视它的人格构成;太注意文化的片段享用,而不重视它的集体沉淀。因此,我们需要把文化自信的意识教育构建成大学生普及化的通识课程,把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贯穿在大学生专业学习、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习得过程,把文化自信的引导作用落实到学生实践生活,把文化自信的内化为大学生人格品质,把文化自信自信意识的沉淀作用于社会发展和服务,成为大学生的思想软实力。
(三) 把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的核心思想与学生专业、职业的发展构建起螺旋式课程
“术业有专攻”“专心致志,以事其业”,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技艺,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文化纽带,“匠心”“匠气”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而言,工匠精神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文明尺度;对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而言,工匠精神是中国智造的精神基础;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工匠精神是企业参与竞争和提升品牌实力的软实力资本;对于个人而言,是大国工匠的精神指引和个人成长、需求以及价值实现的道德指引。因此,工匠精神的螺旋式课程需围绕“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四大核心内涵构建。
如何确保学校近6万名师生的正常伙食供应,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呢?武汉理工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武汉理工大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站长赵高山总结的六大机制很是到位。
四 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的思想内涵—高校育人螺旋式课程内容
(一) 文化自信的螺旋式课程核心围绕中华优秀传传统文化、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开。
螺旋式课程应由相关课程专家、社会意识教育或德育等专业教师、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者来共同编撰。课程专家能够从教学、课程、教材的角度来反映符合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满足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需要;社会意识教育或德育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从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的核心概念、思想、理念出发,结合不同的专业和学生职业的发展需求及规律,构建起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发展以及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心理学研究者可以从大学生智力发展和心理成熟等方面考虑螺旋式课程,找到学生个体与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把课程目标与国家社会发展精神发展要求相结合。
(二) 工匠精神的螺旋式课程围绕“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四大核心内涵展开
在高校育人过程中,把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构建为一个好的螺旋式课程,需要一个挖掘人意识的引擎,这个引擎就是把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的意识贯穿于当代大学生的具体专业、职业方向、未来行业发展和要求、个人价值实现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全过程,成为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转化为具体化、个体化、职业化、社会化的精神需要。
五 打造文化自信和工匠文化螺旋式课程的着力点
(一) 工匠制度的研究和社会服务
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还要加强认同感的培养。这种认同感,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与传承。高校大学生生活在思想多元、利益诱惑、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文化碰撞和交融等复杂背景下。高校的育人之路,要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和大国工匠精神:首先,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来培养认同感;其次,螺旋式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认同感,要积极利用动作性、映像性和符号性三种表达形式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最后,认同感的培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认同感的因果关系,通过社会舆论、价值引导、理论分析、事实论证培养认同感,并将认同感转化为自觉自信,把习得的自信和精神作用于社会实践。
(二) 创新工匠文化
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在高校育人中的培养,必须把文化自觉放在教学过程的首要位置。文化自觉是塑造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和启迪工匠精神意识的先决条件。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人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中的主体,对自己的文化应该有自知之明,清楚长处,了解短处,同时也要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螺旋式课程的构建时,关键要把文化自觉的主体性集体意识激发出来,引导大学生对文化的自觉认知、自觉审视,而不是被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思想文化吸纳,形成对自身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自知,构建起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培养的前提准备。
(三) 认同感的培养
工匠制度是工匠精神培养的基础保障,工匠制度缺失导致了社会工匠精神的淡化。工匠制度的研究和社会服务,应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相关的待遇政策,让“匠艺”得到对应价值的回报,让“匠魂”得到相应的物质奠基,让“匠才”得到有效的施展;研究如何营造尊重大国工匠的社会风气,舆论调控、工匠职业发展渠道、考评机制等相关研究应构建起来,并服务社会的发展需要。
按照DGJ 32/J 18―2006《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和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要求,沉降监测点应布设在能够全面反映建筑物特性的地方[10-11]。具体要求如下:
(四) 队伍的构建
高校育人过程中,要将各个学科同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打造一支育人于学科教学之中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尤其是思政课教学队伍和大学生德育教师队伍。高校的育人过程,一方面要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文化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热情,使文化自信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成为这支队伍一项自觉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匠心筑梦。高度的文化自信,唤醒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彼此孕育又为民族复兴助力。高校作为向国家和社会输送“匠人”的主阵地,更需将文化自信的构建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育人目标和教育的本位。
至此艺术作品本源的解释学循环得以完成,问题又回到了存在的真理,艺术作品和艺术家都被艺术的本质规定,而艺术的本质在于它里面显示了存在的真理。无蔽成为主题。“诗是存在的无蔽状态的道说(die Sage)。……语言本身就是根本意义上的诗。”[4]61-62无蔽与真理问题在《艺术作品的本源》当中值得注意的,除了海德格尔一以贯之地强调澄明(Litchtung)与遮蔽(Verbergung)的关联与斗争,真理与非真理的同属一体,还开始引入了他晚期思想中至为关键的核心问题,即语言与诗意。以上在此不做赘述,而是转入本卷中与他的政治事件直接相关的对诗、艺术与历史的关系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何为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2] 胡显章,曹莉.文明的对话与梦想[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吴忠.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M].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9.
本文引用格式: 梁惠.文化自信的构建与工匠精神的培养在高校育人中螺旋式课程建设的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19,6(69):101-10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9.042
基金项目: 本论文是2018年度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课题《高校育人过程中“文化自信”理论与实践融合路径和方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KY1037)。
作者简介: 梁惠,女,汉族,广西兴业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文化自信论文; 工匠精神论文; 螺旋式课程论文;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