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家访案例
张 霞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花园学校 271100
导言:家访,作为教育途径之一,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延续和重要补充,它不单单是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过程转变,而是老师和家长的心与心的交流,可以有效避免出现5+2=0的情况。
在学校,我们老师天天与学生在一起,仅能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家里,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在家的表现,所以家访就显得尤为重要。走进学生的家庭去探访,我们就会找到学生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从而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走进学生的家庭去探访,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
一、家访背景
豪豪,男孩,今年10岁,小学五年级。在他五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他一直跟着爸爸生活,后来,爸爸再婚,被冷落的豪豪就成了一个小可怜虫,无人管,无人问。刚接触这个孩子时,他全身脏兮兮的,一副拖拖拉拉的样子,一双大眼睛可怜巴巴的偶尔忽闪一下。豪豪平时非常调皮,班里同学只要谁和他有点矛盾,他就和别人狠狠打一架,有点暴力倾向。当他与同学发生矛盾,给他做工作与他谈心交流时,他的态度也非常差。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丢三落四,问他原因不是忘做了就是忘带了。课上听课时还算遵守纪律,就是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学习成绩处于下游。特别是期末考试考得很不理想,我一直都在想该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走进他的内心去了解他、帮助他?如何做才能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阳光快乐?我在平时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和豪豪的爸爸交流过多次,每次家长都说知道了,我们会配合老师的,但豪豪却没有丝毫改变。看来这种方式对豪豪的教育影响不大。思来想去,这个假期我决定走进豪豪的家庭去做细致地了解。
二、家访过程
腊月二十四,离过年还有一周时间,虽然天气寒冷,我还是坚持到豪豪家家访。虽然事先我用微信告诉过豪豪爸爸要去家访,但当豪豪和爸爸看到我的一刹那,我仍然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吃惊。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有老师到他家家访,也可能是因为豪豪没想到我真的会来,他结结巴巴地说:“老……师……好。”虽然声音很小,我还是热情地回答了他:“我们豪豪总是这么有礼貌。”我的这句话缓和了家里的紧张气氛,他的爸爸也显得自然了很多。我先通过和他爸爸交流了解到了这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爸爸妈妈离婚后,豪豪一直跟爸爸生活。但由于爸爸还得每天外出打工,早出晚归,所以幼小的豪豪就成了没人管的孩子。有时候中午放学,就在路边小摊随便吃点,然后到网吧打会游戏,到时间了就去上学。后来,爸爸再婚,豪豪有了几天幸福的日子。但后来,由于一些原因,第二个妈妈还是离开了。这时候豪豪爸爸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只要一不顺心,就拿豪豪出气。特别是豪豪考试考得不好时,爸爸脾气就更大了。长此以往,豪豪在家沉默寡言,在学校却越来越调皮。当豪豪爸爸和我说完这些后,我知道豪豪爸爸也意识到了自己和孩子的问题,也想通过这次家访让我帮助他们。了解到这些,又想到了豪豪在学校里的表现,我觉得这个孩子真是可怜,他太孤单了。在这样一个不会表达爱的家庭里,豪豪也成了爱的牺牲品。
三、寻找方法
1.多给孩子温暖。在这个家里 ,爸爸就是豪豪所有的爱。爸爸只有静下心来,从生活中的点滴去关心孩子,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孩子,孩子的内心才能逐渐阳光起来。豪豪爸爸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决心改正。我又通过多个身边的实例,告诉他目前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家要多给孩子温暖,孩子本身性格倔强,越是打骂他越是反抗。告诉他不能动不动就打孩子,孩子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都是向他学习的。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要先了解事情的原委,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尽量抽出时间,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气。同时指导豪豪爸爸如何做。
2.学会尊重孩子。在家里,豪豪与爸爸的交流很少,貌似很听话,实际上他的心里很反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告诉豪豪爸爸,孩子已经长大了,自尊心也特别的强,特别是像他这种家庭,心里很脆弱,又存在些许的自卑感。因此,在一些事情上,特别是豪豪自己的一些事情,爸爸应该多争取豪豪的意见, 多鼓励认可豪豪的一些想法,真正做到用朋友的心与他交流,使他得到人格尊重的同时,激发其积极的上进心,逐步克服消极情绪,培养有意识地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坚持下去就可形成稳定的情绪。我相信,再也不会出现学校里豪豪与别人拼了命打架的情况。
3.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长期以来的家庭环境,已经使得豪豪做事没目标,没追求,也没有好习惯。我想一个人要想进步,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我一方面引导豪豪爸爸要春风化雨似的关心孩子,另一方面还要求豪豪爸爸在家里要时时刻刻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回到家,第一任务必须是做作业,按照老师要求把任务一项项完成后,让家长进行检查,签字。中午吃完饭,再也不能像往常那样走进网吧,可以到教室读一些书。这点我已和豪豪爸爸商量好,中午可以允许孩子提前到教室读书,只要我有时间,都会去陪着豪豪,豪豪也已经答应了。再就是每天晚上按时休息,最晚不能超过九点半。当然,我也告诉豪豪爸爸,如果孩子在一周内表现比较好,爸爸要及时给孩子适当奖励。比如周末和孩子一起旅游等等。对于豪豪来说可能就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培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旷日持久地坚持下去,豪豪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四、学校教育
1.春风化雨似的疏导教育。在学校里,如果豪豪出现了特殊情况,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与他个别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2.发挥小榜样的作用。为了鼓励、支持、帮助他克服懒惰、不动脑的习惯,我决心从班里给他找一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做他的同桌,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方面帮助他。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做题时先易后难培养自信等,如果今天学习遇到困难了,主动帮他讲解,耐心指导,帮助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等等。我相信优秀同桌的好习惯好做法,也一定能默默感染他。作为班主任,我会用放大镜来欣赏孩子的闪光点,只要有点滴进步,我会给予肯定、鼓励,使之坚持不懈。
3.从参加力所能及地小活动做起。作为老师,我很清楚,要想培养孩子阳光乐观的生活状态,就要通过多项活动给孩子表现的机会,给他与人交流的机会。在不断地磨练中,孩子才能开朗活泼起来。针对豪豪现在的表现,我会在每学期抓住合适的机会,通过班级或学校组织的一些小活动让他来表现自己,树立自信,逐渐改变他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通过参加活动来培养他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4.多方协调、厌其烦。根据豪豪的问题成因分析,实现转化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性,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有长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勤与豪豪爸爸联系,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做到不厌其烦,这样,逐步使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五、家访感悟
1.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朋友似的家访会使工作更顺利。家访不等于向家长告状或揭短,一般家长都会存在矛盾心理,既希望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表现,又害怕老师反映出一大堆问题来,自己控制不好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导致家访局面很尴尬。所以家访谈话开始阶段,先表扬该生在校表现的闪光点,在充分表扬的基础上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像老朋友交谈似的家访才能达到即有的目的和效果。
3.家访要注意反馈。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斟酌谈话内容和措辞。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和巩固家访的效果。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家访走进我们的教育生活,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的教育因家访而变得更美丽。
论文作者:张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家访论文; 爸爸论文; 孩子论文; 家长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