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房屋产权产籍监理处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浇筑裂缝控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些裂缝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破坏房屋的整体结构,严重的还会降低房屋刚度,引起结构变形、垮塌。因此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控制;处理
引言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事例提出预防处理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会使建筑物内部的材料产生腐蚀,降低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因而,解决混凝土裂缝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出发,讨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存在情况
(一)纵横向裂缝:主要表现为纵横向裂缝。如某建筑物,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大面积出现宽度0.1-0.3mm不等的纵横向裂缝。
(二)斜向裂缝:多分布在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上,裂缝一般成45°斜向,有时一只角同时出现两条裂缝,裂缝基本上为上下贯通。
(三)表面龟裂:此类裂缝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容易控制与处理。
二、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一)干缩裂缝
硬化混凝土的干缩是产生裂缝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水泥的水化或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干缩。混凝土梁、柱的约束引起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会产生裂缝,并且能够在比开裂应力小得多的应力作用下扩展延伸。
(二)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凝结之前,表面失水较快产生收缩造成的裂缝。
(三)支撑沉陷裂缝
新浇混凝土容易在模板、支撑变形的情况下产生裂缝。沉陷变形也容易产生裂缝。
(四)温度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内部无法散发,造成内部温度上升,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形成较大温差,最总形成的裂缝。
(五)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
三、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设计不当产生的裂缝。
当代建筑物为追求外观样式,结构表面存在过多凹凸角,应力集中导致出现裂缝。此外,因设计的承重板件厚度太小,刚度减弱,板中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应力增大,致使板件出现穿透性裂缝。
2、混凝土材料使用不当产生的裂缝,比如:使用导致混凝土收缩性较高的矿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及水泥标号低或水灰比高均易产生裂缝。
3、施工方法不规范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二)、客观原因
1、温度应力引起裂缝,目前温度裂缝产生主要原因是由温差造成的。
2、收缩引起裂缝,收缩有很多种,包括干燥收缩、塑性收缩、自身收缩、碳化收缩等等。
四、控制措施
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施工因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裂缝的产生。为此混凝土施工中,在工序和工艺方面应当注意下列几个问题。第一,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和配合比要与设计所给定的量相适应。使用各种外加剂时要注意,尽量不要选用增加混凝土干缩的外加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使混凝土收缩减少,凝固时间适宜;混凝土内砂石水泥的级配力求最优。第二,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撑的间距要适宜,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模板刚度与梁模板刚度不能相差太大。第三,了解预拌混凝土的级配情况。对某些级配的混凝土,不要过度振捣混凝土,过度的振捣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使混凝土楼板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沙浆层和水泥浆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第四,严格施工工序。在常温下养护不少于两周,在混凝土终凝初期,严格按要求进行浇水养护。
五、裂缝的处理
施工作业过程中,对混凝土结构要进行检查,如发现裂缝现象,需要进行修补,修补前需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检测与研究,确定裂缝部位、开裂程度和裂缝产生的原因等,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
(一)表面处理法
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细微裂缝,不漏水的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二)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 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三)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
(四)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利用压送设备(压力0.2~0.4Mpa)将补缝浆液注入混凝土裂隙,达到闭塞的目的,该方法属传统方法,效果很好。也可利用弹性补缝器将注缝胶注入裂缝,不用电力,十分方便效果也很理想。
六、结束语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一种脆性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很难保证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对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只是一种事后的解决办法。在施工作业时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管理工作,避免和减少产生混凝土裂缝,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裂缝修补得再好,也是一种被动的办法,不但会造成浪费,而且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工程投入使用后也可能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我们的精力要放在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上,严把施工质量关。
参考文献:
[1] 水中和,魏小胜,王栋民,《现代混凝土科学技术》
[2] 黄荣辉《预拌混凝土实用技术简明手册》
[4] 蒋正武,龙广成,孙振平《混凝土修补--原理、技术与材料》,
[5] 梁兴文.《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版)》
论文作者:施蕾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应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泥论文; 表面论文; 刚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