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视觉脉冲反应与Optokinetic Nystagmus(OKN)眼动

双相视觉脉冲反应与Optokinetic Nystagmus(OKN)眼动

童剑亮[1]2003年在《双相视觉脉冲反应与Optokinetic Nystagmus(OKN)眼动》文中认为大范围运动图形能诱发传统的视动震颤(optokinetic nystagmus,OKN)眼动,它对于眼运动(oculomotor)控制研究及临床有关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将“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应用于运 π 静止光栅刺激下的双向OKN眼动。结果显示,当间歇刺激间隔(Interstimulus interval,ISI)在33~83ms范围内,ISI期间亮度近似为刺激光栅平均亮度,我们观察并记录到这种新型的静止光栅诱发的OKN intermittent-display-grating induced OKN(IDG-OKN) (Magnocellular) 路特性,而且原发性开角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是M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受损,因此我们推测,基于双相视觉脉冲反应的IDG-OKN在POAG病人与正常人比较中很可能出现显着差 π/2 间歇刺激,对11只POAG眼和14只正常眼进行对比眼动实验。结果发现,连续运动诱发的OKN眼动对正常人和病人无显着差异;相反,在间歇刺激IDG-OKN实验中,所有正常眼在ISI为33~83ms范围内,都产生明显的反向OKN,而POAG眼基本不能诱发反向OKN。因 POAG 了IDG-OKN与视通路M细胞功能相关。

夏交[2]2008年在《运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对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内在膜特性和放电反应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术中大鼠脑干脑片的改良制备方法目的:改良脑片制备方法,探讨影响脑片活性的实验因素;方法:在国内外报道常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制备含有前庭内侧核的大鼠脑干脑片,从肉眼观、镜下观和放电特性叁个方面判断脑片活性,观察鼠龄、生理溶液、温度等因素对脑片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年龄组动物建立了稳定可靠的脑片制备方法,通过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可直接观察脑片表层下50-100μm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立体影像,并可进行长时间稳定的电生理记录;鼠龄越小神经元活性越易恢复,在成年鼠制备脑片时采取低温人工脑脊液心脏灌注、使用高蔗糖溶液、较高温度预孵育等措施可明显提高脑片活性;孵育和记录温度可直接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提高神经元兴奋性,但会缩短脑片存活时间;结论:改良后的脑片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可为电生理研究提供大量具有良好活性的前庭内侧核神经元;根据试验目的选择合适年龄的试验动物,脑片制备方法的选择和温度、外液实验等环境的控制应根据所选用动物的年龄而进行调整。第二部分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基本膜特性和自发放电活动目的:观察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基本膜特性及其在静息膜电位下的放电活动,探讨前庭系统生理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可视状态下对前庭内侧核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记录,观察电流钳模式下神经元在正常人工脑脊液和低钙高镁脑脊液中的放电活动,按平均动作电位形状对神经元进行分型,比较不同类型神经元基本膜特性和放电活动的差异。结果:在正常人工脑脊液中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存在规律的放电活动,在低钙高镁人工脑脊液中神经元表现出较不规律的放电活动,放电活性也明显降低;神经元可被分为具有单相后超极化及A样整流特性的A型(n=17,33%),有双相后超极化的B型(n=32,63%),以及同时拥有或不拥有以上特征的其他型(n=2,4%);A、B型神经元的部分主动膜特性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放电为基于其内在膜特性的自发活动,其放电模式受到胞外钙浓度的影响;大部分神经元的放电表现为典型的A型或B型,但仍有少量非典型放电存在。第叁部分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对模拟传入信号的放电反应目的:观察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对模拟传入刺激信号的放电反应动力学特征,探讨中枢前庭系统生理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可视状态下对前庭内侧核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记录,在电流钳模式下记录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向神经元胞内注入短暂超级化脉冲模拟突触后抑制性电流,注入线性去极化电流模拟头部作直线加速运动时外周前庭的传入信号,注入正弦刺激电流以模拟头部作匀速旋转运动时外周前庭的传入信号,观察不同类型神经元对刺激电流的放电反应。结果:前庭内侧核神经元在超级化脉冲后放电的后超级化幅度加深,并表现出抑制后反弹现象;神经元放电频率随去极化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在同等强度去极化电流刺激下B型神经元比A型神经元表现出较少的衰减现象和较强的超射现象;A、B型神经元的放电反应都可与输入正弦刺激形成共振并引起相位的移动。结论:头部做直线加速运动和匀速旋转运动时,前庭内侧核A、B型神经元对不同的传入刺激都可产生主动反应,放电反应表现出多样性,A、B型神经元放电反应动力学的差异是它们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基础。

袁艺昕[3]2016年在《糖尿病大鼠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观察及其前庭外周传入神经系统与坐骨神经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而使血糖水平异常增高、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前庭平衡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Lindsey等学者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摔倒年发生率是39%,是对照组的3倍。糖尿病患者出现姿势不稳、摔倒的风险增高,而引起患者前庭平衡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Erdem等对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间的前庭功能的视眼动系统检查(包括凝视试验、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位置试验等)均出现统计学差异。对于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出现异常的研究报告并不多,而且研究结论不尽相同,这可能与样本数量、年龄构成比例、病程不同有关。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cVEMP)是通过用高强度的声刺激在紧张的胸锁乳突肌上记录到来源于球囊的的肌电位。cVEMP传导通路包括球囊斑、前庭下神经、前庭侧核、前庭脊髓束及同侧胸锁乳突肌运动神经元,此通路上的各种病变均可导致cVEMP阈值升高、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乃至波形消失等。因此,可以用cVEMP来评价球囊和前庭下神经的功能。2014年Konukseven等对3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患者及对照组进行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oVEMP)和cVEMP检测,发现在糖尿病组oVEMP和cVEMP的P1、N1潜伏期平均值较糖尿病前期及对照组显着延长。目前虽已有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会影响患者前庭功能,但因为临床研究容易受到研究对象用药、年龄及样本量等因素的干扰,导致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而且缺少相应的实验病理模型说明其发生发展的机制。本实验的第一部分通过建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观察糖尿病大鼠出现cVEMP阂值、P1潜伏期、N1潜伏期及P1-N1波间振幅出现异常的时间点,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病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对平衡功能损伤相关并发症进行早期干预,从而减少糖尿病患者因平衡功能障碍所致的摔倒、伤残等严重后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其病理改变多为节段性脱髓鞘及轴索变性,并以轴索变性为主。目前对于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形态学研究已较多,多数研究显示糖尿病在第4周便出现了髓鞘断裂,并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了节段性脱髓鞘及轴索萎缩等现象。然而对于糖尿病前庭下神经以及球囊的显微形态学观察却极少,仅在1999年Myers等发现糖尿病组大鼠出现前庭神经纤维直径变小以及神经髓鞘变薄,并且这种改变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更严重,但是国内外均无针对前庭神经及耳石器较长时间的形态学动态研究观察。本研究的第二部分通过建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从造模成功后分成5个时间段来动态观察前庭下神经超微结构以及球囊斑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并将其与坐骨神经出现损害的时间点相比较,以完善与丰富糖尿病对外周前庭器官损害的基础研究,从而为指导临床诊治与预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1、动物分组及糖尿病模型的制备:雄性SD大鼠,体重300-350g(购于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耳廓反应灵敏、鼓膜标志正常、无自发性眼震。适应性饲养1周后进行糖尿病造模。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再按照观察时间将糖尿病组分为糖尿病4周组、糖尿病6周组、糖尿病8周组、糖尿病10周组及糖尿病12周组,共5组,每组40只大鼠;对照组20只。2、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使用前以0.1mol/L、pH4.2-4.6的柠檬酸缓冲液配制成的1%STZ溶液,糖尿病组大鼠按照55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注射STZ后第7天测量大鼠尾静脉随机微量血糖,血糖大于16.7mmol/L则造模成功。此后每隔一周测一次尾静脉微量血糖。3、ABR检测:应用Smart EP听觉诱发电位仪(美国智听系统公司)检测大鼠ABR阈值。用2%戊巴比妥钠以0.2ml/100g将大鼠麻醉后,将银针电极的记录电极置于颅顶正中皮下,参考电极置于同侧乳突,接地电极置于后足部。刺激声为疏密相交替的12.1次/s的短声(click),持续时间为0.1 ms,带通滤波300-3000 Hz,观察时程20 ms,迭加次数1024次。在距外耳道口1.5 cm处通过插入式耳机给声,刺激声从100dB SPL开始,以10 dB递减。以能分辨出ABR波型中Ⅲ波的最低刺激强度确定ABR阈值。4、cVEMP检测:应用美国GSI公司Audera V2.7听觉诱发电位仪检测大鼠cVEMP结果。用2%戊巴比妥钠以0.2ml/100g将大鼠麻醉,记录时将大鼠头部抬起,向前上方牵引,使颈部肌肉尽量处于过伸状态。采用银针插入电极,于双侧背部颈伸肌平C3颈椎棘突水平插入记录电极,枕骨正中线插入参考电极,后足部插入接地电极。插入式耳机固定于外耳道深部0.5cm处,刺激声为click,交替波,刺激强度由100dB nHL开始,10dB nHL递减,重复率为5.00 Hz,扫描204次,扫描时间40s,带通滤波10Hz~1000Hz。记录糖尿病不同时期cVEMP的反应情况,记录阈值、各波潜伏期及振幅值。每侧耳均接受两次cVEMP测试,各项指标取其平均值。将记录到的第一个双相波分别命名为P1(正波)和N1(负波),P1和N1出现即可认为cVEMP引出,阈值为能引出cVEMP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峰间振幅为P1-N1之间的波间振幅。分析糖尿病不同时期与对照组cVEMP阈值、P1潜伏期、N1潜伏期以及P1-N1波间振幅之间的关系。5、形态学研究:选择30只雄性SD大鼠,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再按照观察时间将糖尿病组分为糖尿病4周组、糖尿病6周组、糖尿病8周组、糖尿病10周组及糖尿病12周组,用2%戊巴比妥钠将大鼠麻醉,剪开胸腔,暴露心脏,用生理盐水及4%多聚甲醛溶液从左心室穿刺进行灌注固定,迅速将大鼠断头,去除脑组织,暴露颅底,取出并打开听泡,放置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在解剖显微镜下刺破圆窗膜,将镫骨底板脱位暴露卵圆窗。在蜗顶钻一小孔,用微量注射器缓慢注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至少5次,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过夜。将标本进行脱钙、梯度脱水、透明、浸蜡,按与蜗轴平行方向包埋,平行蜗轴4μm厚度连续切片,再进行HE染色,每组取前庭球囊标本观察球囊斑超微结构如前庭毛细胞的形态、支持细胞、毛细胞纤毛。6、透射电镜研究:选择30只雄性SD大鼠,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再按照观察时间将糖尿病组分为糖尿病4周组、糖尿病6周组、糖尿病8周组、糖尿病10周组及糖尿病12周组,用2%戊巴比妥钠将大鼠麻醉,剪开胸腔,暴露心脏,用生理盐水及2.5%戊二醛溶液从左心室穿刺进行灌注固定,分别取出大鼠坐骨神经及在解剖显微镜下取出前庭下神经,放入戊二醛固定液中室温下过夜。将标本脱水、渗透与包埋、超薄切片、染色。在电镜下观察每组前庭下神经及坐骨神经标本有髓神经纤维超微结构如轴索、髓鞘、线粒体形态。7、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之间的cVEMP各项参数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糖尿病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糖尿病症状,精神萎靡,活动力下降,毛发发黄,后期有部分糖尿病大鼠出现视网膜病变、坏疽、腹水等症状。总造模成模率76.5%(153/200),总死亡率22.22%(34/153)。正常对照组生长营养状况良好,未出现以上表现。各组糖尿病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明显升高(F=64.07,P<0.01),体重明显下降(F=17.44,P<0.01),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造模成功。2、ABR对照组与糖尿病不同时期组ABR的阈值(dB SPL)具有统计学差异(F=44.86,P<0.01),糖尿病第4周(35.50±2.84 dB SPL)的阈值与对照组(32.50±3.53 dB SPL)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糖尿病第6周(41.00±3.94 dB SPL).第8周(46.50±5.80 dB SPL).第10周(50.00±4.08 dB SPL).第12周(58.00±5.87 dB SPL)的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对照组与糖尿病不同时期组cVEMP的阈值具有统计学差异(F=27.65,P<0.01),对照组与各糖尿病组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糖尿病第4周(42.00±8.94 dB nHL).第6周(41.33±10.08 dB nHL)的阈值与对照组(42.86±11.89 dB nHL)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糖尿病第8周(53.87±11.16 dB nHL,P<0.05)、第10周(67.00±12.74 dB nHL).第12周(67.00±9.23 dB nHL)的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与糖尿病不同时期组的cVEMP的P1潜伏期具有统计学差异(F=16.70,P<0.01),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糖尿病第4周(4.65±0.36 ms)、第6周(4.82±0.28ms)的P1潜伏期与对照组(4.64±0.52 ms)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糖尿病第8周(5.01±0.33 ms,P<0.05)、第10周(5.37±0.45 ms,P<0.01)、第12周(5.39±0.24 ms,P<0.01)的P1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糖尿病不同时期组的cVEMP的N1潜伏期具有统计学差异(F=18.21,P<0.01),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糖尿病第4周(7.90±0.73 ms)、第6周(7.98±0.75 ms)、第8周(7.77±0.54 ms)的N1潜伏期与对照组(7.79±0.55 ms)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糖尿病第10周(8.98±0.86 ms,P<0.01)、第12周(9.08±0.45 ms,P<0.01)的N1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只有对照组与糖尿病不同时期组的cVEMP的P1-N1波振幅不具有统计学差异(F=0.87,P>0.05)。4、糖尿病各组球囊斑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球囊斑超微结构,如前庭毛细胞的形态、支持细胞、毛细胞纤毛等均未发现明显改变,无细胞萎缩、水肿、纤毛倒伏等病理改变。5、电镜结果显示坐骨神经较前庭下神经更早出现超微结构的改变。在糖尿病成模后第4周坐骨神经开始出现神经形态学改变,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形态学改变更严重。前庭下神经显示,糖尿病第4周组、第6周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与正常组并未出现明显改变,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清晰完整,轴索胞质饱满,线粒体结构完整。从第8周开始出现了明显结构改变,并且视野内病变的范围较大,髓鞘出现断裂、脱落,但轴索完整,未与髓鞘脱离,第10周出现节段性脱髓鞘,轴索萎缩,与髓鞘分离,第12周病变更严重范围更广,髓鞘崩解,轴索胞浆及雪旺氏细胞(SC)内出现溶酶体。结论1、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从第8周开始便可出现外周前庭终器及前庭传导通路的的损伤,表现为明显阈值提高、P1潜伏期的延长,在早期便可出现外周前庭损伤,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与病程时长都会对其前庭功能产生影响,cVEMP可作为早期诊断方法之一,为进一步研究其病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通过对更长时间的动物模型和治疗观察等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障碍的诊断水平,对可引起平衡功能损伤的相关并发症进行早期干预,从而减少糖尿病患者因平衡功能障碍所致的摔倒、伤残等严重后果,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本研究中,糖尿病前庭下神经较坐骨神经更迟出现有髓神经纤维形态结构学改变,糖尿病大鼠在第4周开始出现坐骨神经超微结构改变,髓鞘断裂、分离,并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节段性脱髓鞘、轴索萎缩变性等结构改变。而前庭下神经从第8周才开始出现了结构改变,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超微结构破坏更严重。对进一步研究其病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通过对更长时间的动物模型和治疗观察等进一步的研究,并且可通过施加干预因素来观察对出现坐骨神经病变的大鼠前庭功能的改变,这些将有助于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障碍预防与诊断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实验研究中,糖尿病大鼠虽然在第8周开始出现前庭下神经的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改变、损害,但各组的球囊的前庭毛细胞、支持细胞等结构较正常对照组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推断可能球囊的前庭毛细胞、支持细胞的存活并不依赖于前庭下神经结构完整与功能正常。糖尿病第8周出现cVEMP的异常可能与有髓神经纤维受损有关,而球囊斑前庭毛细胞虽暂未发现明显病变,但无法完全否定其对cVEMP异常的影响,其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推测在糖尿病早期前庭功能障碍中前庭神经的损害可能起到更关键的作用。综上所述,糖尿病大鼠第4周开始出现坐骨神经结构改变,第8周出现cVEMP异常及前庭下神经超微结构改变,并随着病程的延长损害更严重,但未发现明显的球囊斑的形态学改变。糖尿病大鼠在早期便可出现外周前庭损伤,cVEMP可作为早期诊断方法之一,同时也发现糖尿病前庭下神经较坐骨神经更迟出现有髓神经纤维形态结构学改变,对进一步研究其病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当出现了周围神经系统症状而缺乏相应的前庭功能症状时,应尽早对患者进行前庭系统功能的评估,以预防及减少对可引起平衡功能损伤的相关并发症,从而减少糖尿病患者因平衡功能障碍所致的摔倒、伤残等严重后果。后期可通过对更长时间的动物模型和治疗观察,并且可施加干预因素来观察对出现坐骨神经病变的大鼠前庭功能的改变,进一步研究糖尿病对前庭功能障碍的机制,这些将有助于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障碍预防与诊断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瑞瑞[4]2010年在《诱发眼震电图动态监测小脑出血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在我国的城镇居民中,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颅内出血(intracerebral homorrhage,ICH)约占脑卒中患者的15%,发病一个月内死亡率约为50%,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在ICH患者中,有5-10%的患者出血部位在小脑,最终致死率高达20-30%。通过尸检发现,小脑出血患者的死亡主要是出血和水肿形成脑疝,造成对脑干的压迫和破坏所引起的。所以及早判定患者病情变化和及时采取临床干预措施是治疗疾病、挽救生命的关键。目前,脑CT是诊断小脑出血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但它较少用于连续动态检查,如果反复检查,费用较高,且需要运送患者,在不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引起患者病情的恶化。现在,在临床上缺乏对小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床旁动态监测及对病情是否波及脑干进行预判的方法和手段。本实验研究一种临床监测手段,它具有床旁、动态、无创、简单、客观、准确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它既能够在小脑出血和水肿侵犯脑干时进行判断,又能够监测小脑出血和水肿对脑干由刺激到破坏的动态过程,为临床医生及时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和及早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了可能。目的1建立稳定的小脑半球出血大鼠模型,观察和总结不同程度出血大鼠在术后72h的自发眼震和冰水诱发眼震电图( ENG ,electronystagmogram)的变化特点和规律,观察模型大鼠枕大池压力(pressure of cisterna magna,PCM)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压力(pressure of spinal subarachnoid space,PSSS)及压力差,探讨利用ENG监测小脑出血病情变化和预先判断小脑脑疝发生的可行性。2观察小脑半球出血模型大鼠脑干眼动相关神经核团(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paramedian pontine reticular formation,PPRF)、前庭神经核(vestibular nucleus,VN)和动眼神经核(oculor motor nucleus,OMN))的神经递质受体GABA-ARα1和NMDAR1变化及相关神经核团的HE染色变化,探讨小脑半球出血继发脑干病变引起自发眼震和冰水诱发眼震异常的神经化学机制。3观察电刺激及电凝损毁大鼠小脑绒球小结叶(flocculonodular lobe,FL)和顶核(fastigial nucleus,FN)后自发和冰水诱发ENG变化及VN神经递质受体GABA-ARα1和NMDAR1变化,通过与小脑出血引起眼震异常的比较及对VN神经递质受体变化的分析,探讨小脑半球出血引起自发眼震和冰水诱发眼震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第一部分:小脑半球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对眼球震颤的分析1根据Rosenberg报道的方法,立体定位小脑齿状核,注射Ⅶ型胶原酶建立小脑半球出血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0.2UⅦ型胶原酶组、0.4UⅦ型胶原酶组、0.6UⅦ型胶原酶组、0.8UⅦ型胶原酶组,每组8只。在小脑半球出血大鼠模型建立72h时,采集以下指标2使用RM6240C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其自发和冰水诱发ENG。3分别测量其枕大池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压力,并计算二者间的压力差。4使用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大鼠,取出脑组织,以针道所在中心,穿刺平面前后,切片机作冠状切片,常规HE染色,根据公式计算血肿面积。5处死大鼠,剥离颅骨取出脑组织,分离脑干和小脑,使用干湿重法测定小脑半球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第二部分:小脑半球出血模型大鼠自发和冰水诱发眼震的神经化学机制研究1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模型大鼠PPRF、VN和OMN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GABA-ARα1和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NMDAR1变化情况。2通过HE染色镜下观察模型大鼠小脑及脑干组织病理学改变。第叁部分:大鼠一侧小脑绒球小结叶和顶核电刺激及电凝损毁后眼震电图变化电刺激及电凝损毁大鼠一侧小脑绒球小结叶和顶核,观察其自发眼震和冰水诱发ENG改变及脑干VN神经递质变化。结果第一部分:1动物存活率:40只实验大鼠共死亡8只,其中1只因麻醉过量死亡,另外7只死于脑疝,动物存活率为87.5%。2 PCM、PSSS和两者间的压力差:在术后72h时,0.2U组、0.4U组、0.6U组和0.8U组大鼠PCM、PSSS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胶原酶注入剂量越大,大鼠PCM、PSSS越高,二者间压力差越大(P<0.05)。3大鼠模型建立72h自发眼震:在假手术组大鼠未观察到自发震颤,ENG记录可见正弦平滑曲线为扫视眼球运动,未见眼震样锯齿波。所有胶原酶诱导小脑出血模型组大鼠72h均出现自发性眼震。0.2U组大鼠可观察到旋转性眼震,在ENG上为水平方向上快相向左、慢相向右,垂直方向上为快相向上、慢相向下的眼震;0.4U组大鼠也表现为旋转性眼震,其方向与0.2U组大鼠相反;0.6U组大鼠出现了快相向左,慢相向右的水平性自发性眼震,伴有间断性发作的快相向上、慢相向下或者快相向下、慢相向上的垂直性眼震;0.8U组大鼠死亡前眼球固定,未记录到自发眼震,ENG呈一条直线。4大鼠模型建立72h冰水诱发眼震:假手术组大鼠一侧冰水诱发后可见快相向冰水对侧,慢相向冰水侧的水平跳动性眼震。0.2U组大鼠右侧冰水诱发为快相向左、慢相向右的水平为主伴有垂直方向的眼震,其潜伏期(Lat,latency)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P>0.05),频率(F,Frequency)(P<0.05)、波幅(Amp,amplitude)、慢相角速度(SPV,slow-phase velocity)及变异系数(CVI,circadian variation index)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左侧冰水诱发眼震在水平方向上与右侧冰水诱发方向相反,Lat较假手术组延长(P<0.01),F、Amp、SPV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CVI增大(P<0.01)。0.4U组大鼠右侧冰水诱发眼震在水平方向上与0.2U组相同,Lat较假手术组延长(P<0.01),Amp(P<0.05)、F、SPV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CVI增大(P<0.01);左侧冰水诱发眼震在水平方向上与0.2U组相同,Lat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P>0.05),F、Amp、SPV及CVI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0.6U组大鼠右侧冰水诱发眼震在水平方向上为快相向左,慢相向右的眼震,Lat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P>0.05),F、Amp(P<0.05)、SPV及CVI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左侧冰水刺激未诱发出眼震。0.8U组大鼠双侧冰水刺激均未诱发眼震。5大鼠小脑血肿面积:各造模组大鼠在72h可见注入胶原酶一侧小脑半球肿胀、饱满;部分大鼠脑组织出现移位,中线向对侧偏移,脑干受压扭曲变形。假手术组大鼠注射侧脑组织仅见注射针道,未见血肿及水肿。各造模组可见小脑半球出血,出血中心呈暗红色,出血部位相近,分布均一,周围灰白质分界模糊。不同剂量胶原酶组形成的血肿面积大小不同,其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注入胶原酶剂量越多,血肿面积越大。6脑组织含水量:胶原酶注射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测定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胶原酶注射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胶原酶剂量呈正相关(P<0.05),即胶原酶注入剂量越大,脑组织含水量越多,脑水肿越明显。第二部分:1脑干眼动相关神经核团递质变化:细胞膜被DAB染成棕黄的阳性细胞在脑干内呈群集样分布,抑制神经递质比( GABA-ARα1/GABA-ARα1+ NMDAR1 )和兴奋神经递质比(NMDAR1/ GABA-ARα1+ NMDAR1)在假手术组脑干两侧PPRF、VN和OMN内无差别(P>0.05);0.2U组大鼠脑干右侧PPRF兴奋神经递质比高于左侧(P<0.05),左侧OMN和VN兴奋神经递质高于右侧(P<0.05);0.4U组大鼠脑干左侧PPRF兴奋神经递质比高于右侧(P<0.05),右侧OMN和VN兴奋神经递质高于左侧(P<0.05);0.6U组大鼠脑干右侧PPRF兴奋神经递质比高于左侧(P<0.05),左侧OMN和VN兴奋神经递质高于右侧(P<0.05);0.8U组大鼠脑干PPRF、VN和OMN神经递质较假手术组及其他造模组表达下降,但右侧PPRF和兴奋神经递质比相对高于左侧(P<0.05),左侧OMN和VN兴奋神经递质相对高于右侧(P<0.05)。2模型大鼠小脑及脑干组织病理学:光镜下观察HE染色可见造模侧血肿区域内大量红细胞及炎性细胞聚集,血肿中心及周围神经细胞肿胀,体积增大,周围出现空隙;神经纤维排列紊乱、中断、疏松;部分小血管闭塞。胶原酶注入剂量越大,红细胞及炎性细胞聚集越明显,组织疏松水肿范围越大。0.2U及0.4U组大鼠脑干HE染色与假手术组对照无异常,在0.6U组因脑疝死亡的大鼠及0.8U组大鼠的脑干中,可见脑干中纵行和横行的神经纤维组织紊乱、中断及疏松,以脑桥延髓阶段中线结构改变明显;炎性细胞聚集,胞核增大深染,嗜酸性增强,其间散在分布的神经细胞核群内部分细胞出现细胞肿胀,细胞核碎裂或脱失,此改变以脑桥及延髓阶段右侧明显。第叁部分:大鼠右侧绒球小结叶和顶核电刺激及电凝损毁后自发和冰水诱发眼震特点及ENG1右侧小脑绒球小结叶电刺激后自发和冰水诱发眼震特点及ENG:为旋转性眼震,在ENG上为水平方向上快相向左、慢相向右,垂直方向上为快相向上、慢相向下的眼震。右侧冰水诱发眼震在形式上表现为水平方向上快相向左、慢相向右,垂直方向上为快相向上、慢相向下的眼震。ENG表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t无差异(P>0.05),F加快、Amp增加,SPV增快和CVI增大(P<0.01);左侧冰水诱发眼震在形式上表现为水平方向上快相向右、慢相向左,垂直方向上为快相向上、慢相向下的眼震,ENG表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t延长(P<0.01)、F减慢、Amp和SPV减小(P<0.01),CVI增大(P<0.01)。2右侧绒球小结叶电凝损毁后自发和冰水诱发眼震特点及ENG:为旋转性眼震,在ENG上为水平方向上快相向右、慢相向左,垂直方向上为快相向上、慢相向下的眼震。右侧冰水诱发眼震在形式上表现为水平方向上快相向左、慢相向右,垂直方向上为快相向上、慢相向下的眼震,ENG表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t延长、F减慢、Amp和SPV减小(P<0.01),CVI增大(P<0.01);左侧冰水诱发眼震在形式上表现为水平方向上快相向右、慢相向左,垂直方向上为快相向上、慢相向下的眼震,ENG表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t无差异(P>0.05),F增加、Amp、SPV增大(P<0.01)和CVI增大(P<0.01)。3右侧顶核电刺激后自发和冰水诱发眼震特点及ENG:大鼠右侧顶核电刺激后出现了快相向右,慢相向左的水平性自发性眼震,伴有间断性发作的快相向上、慢相向下或者快相向下、慢相向上的垂直性眼震。右侧冰水诱发眼震在水平方向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Lat延长,F、Amp、SPV均低于对照组(P<0.01),CVI高于对照组(P<0.01)。左侧冰水诱发表现为快相向右,慢相向左的水平眼震,La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Amp、SPV及CV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4右侧顶核电凝损毁后可观察到旋转性眼震,在ENG上为水平方向上快相向左、慢相向右,垂直方向上为快相向上、慢相向下的眼震。右侧冰水诱发眼震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快相向左、慢相向右的眼震,La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Amp、SPV及CV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左侧冰水刺激诱发眼震在形式上方向与右侧冰水相反,但Lat延长,F、Amp、SPV均低于对照组(P<0.01),CVI增大(P<0.01)。5右侧绒球小节叶电剌激,脑干右侧VN兴奋神经递质比低于左侧(P<0.05),右侧绒球小节叶电凝损毁后,脑干右侧VN兴奋神经递质比高于左侧(P<0.05)。6右侧顶核电剌激,脑干右侧VN兴奋神经递质比高于左侧(P<0.05),右侧顶核电凝损毁后,脑干右侧VN兴奋神经递质比低于左侧(P<0.05)。结论1应用不同剂量胶原酶立体定向注入大鼠小脑齿状核可以成功构建不同出血量的小脑出血动物模型。2大鼠小脑的出血量不同,自发眼震和冰水诱发眼震的表现形式也不同。3大鼠小脑不同的出血量对脑干形成不同的影响,而根据眼震尤其是冰水诱发眼震的不同变化形式可以判定小脑出血后脑干的功能状态。4 PCM、PSSS升高及两者压力差的存在可能是小脑出血后眼震发生变化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双相视觉脉冲反应与Optokinetic Nystagmus(OKN)眼动[D]. 童剑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3

[2]. 运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对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内在膜特性和放电反应特性的研究[D]. 夏交.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3]. 糖尿病大鼠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观察及其前庭外周传入神经系统与坐骨神经的比较[D]. 袁艺昕. 南方医科大学. 2016

[4]. 诱发眼震电图动态监测小脑出血的应用基础研究[D]. 杨瑞瑞. 重庆医科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双相视觉脉冲反应与Optokinetic Nystagmus(OKN)眼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