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农村老年人的“零消费”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年人论文,现象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所谓“零消费”指的是日常货币消费趋近于零的生活模式。这一现象是笔者于2006年5月在河北省高阳县庞佐乡都曹口村进行代际关系调查(以下简称都村调查)时发现的。此次调查采用深度访谈和代填式问卷的方式,调查了65位60岁及以上的老人。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形式选取了45位作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25人,女性20人。然后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另外调查了20位老人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以了解更加详细的基本情况。都村共有262户,975人,每户平均约3.7人,60岁及以上人数为125人,所调查的65位老人几乎是全村老年人总数的一半,样本的代表性是比较高的。当问及老年人“每月花多少钱”时,有18位老人回答“几乎不花钱”,占样本总数的四成。“零消费”并非是消费为零,而是指所有的维持生活的消费资料几乎完全自给,即衣食住行自给自足,不需要向他人购买。这种现象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本是普遍现象,是典型的自然经济。但在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后的今天,这种现象出现在经济并不十分落后的华北平原的一个普通的村庄,就颇令人费解。
都村位于正在开工建设中的保沧(保定至沧州)高速公路南侧,东临河间县,南靠肃宁县,处于三县交界处,村西有一条水泥公路经过,一条用红砖砌成的路贯穿整个村庄,与村西的公路相连,交通比较便利。距离华北地区享有“纺织之乡”的高阳县城20多公里,村中许多年轻人常年在县城打工,只有农忙时才回到村里,因而这本不是一个边远、封闭的村庄。此外,都村耕地面积为2000亩,人均耕地约2亩,土地肥沃,水利设施齐全,机械化水平较高,几乎每家都有农用拖拉机。本文试图揭示在这样的经济、地理条件下的都村出现“零消费”现象背后的原因。
二、“零消费”现象出现的原因
在都村调查中,获得确切、真实的有关老年人消费水平的资料是非常困难的。每当询问老年人“每月花多少钱”或者“每月多少钱就够花”的问题时,许多老年人或者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或者说每月几乎不花任何钱。究竟是因为没有家庭记账簿,老年人不能说出所有的确切花费,还是因为消费水平低,感觉不出有任何花消呢?通过与老年人的深度访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到,老年人消费水平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经济原因
农村老年人的收入除了自己劳动所得之外,领取退休金的老人不到1/10,自我供养的老人占1/5,近半数的老人靠子女供养,1/10的老人靠亲属供养,在亲属中,主要靠的是亲属的子女。实际上,靠子女供养的老人高达2/3,其中近9成的老人年龄超过70岁,只有一位70岁以上的老人仍然在劳动。
问卷调查还发现,70岁以下的老人占1/3,80岁以上的老人占1/3,2/3的老人超过了70岁,在超过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只有少数仍在下地劳动,多数老人丧失了劳动能力。
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老年人基本上倾尽了所有的劳动所得,甚至有的老人为子女结婚、盖房欠下了债务,根本谈不上有任何的积蓄。多数老人在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子女供给成了老年人收入的唯一来源。当问及“每月子女给多少钱时”,回答是令人吃惊的。女儿出嫁后,是否给父母钱取决于女儿的意愿、家庭经济条件和父母的需求等。父母的经济支持主要来自儿子,都村每对老年夫妇的子女数平均约4.38个,其中儿子2.19个。分家时规定,如果父母与子女分住,每月每个儿子给父母10元~20元不等。按每个儿子每月给20元计算,父母每年可得到约500多元。按每个儿子每月给10元计算,父母每年可得到约250元,即每天不到一元钱,如果是两个老人的话,每人每天只有不到4角钱。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标准1990年为300元,1999年为625元,2005年为652元,每人每天约合1.80元。因而,都村低消费水平的老人的经济收入远远低于国家的贫困标准。我国制定的贫困标准一直低于世界银行所制定的每天1美元的贫困标准,如果按照该标准计算的话,都村贫困老人每天收入不足国际贫困线的1/64。
即使按每年500元的收入,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老年人如何支配这笔收入。一种情况是老人的衣食住行全部依靠它,另一种情况是这笔钱只用作零花钱。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形是非常复杂的,如果父母和子女分住,有的子女提供老人所需的粮食,负担所有的医疗费用,其余的一概不管,诸如水电费、取暖费、副食费、服装费等均从500元中支出。如果合住,子女可以不给父母钱。有一位老人每月轮流与三个儿子合住,在老人强烈要求下,每个儿子每月给老人5元的零花钱,每月共15元,老人每天拥有了5角钱的可支配收入。如果考虑到有些人不履行分家协议的话,每天5角钱的收入就没有保障了。一个极端的情况是,一位独生子拒绝赡养父母,在当地镇法庭的调解下才同意履行赡养义务。虽然与父母只有一墙之隔,由于父子关系恶化,每月按时把父母所需粮食交到十里之外的镇法庭,然后由父母取走。如果老人每天手中仅有的5角钱都没有保障的话,他们就没钱可花了。更为极端的情况是,即使老人手中有钱,他们也不能消费,因为他们重病缠身,或行走不便,或整日瘫痪在床,有的老人卧床数年,既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也没有足够的食物。事实上,有些老人最初的病情并不严重,否则不会在得不到治疗和足够食物的情况下卧床数年。
2.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尽管老年人手中可供支配的钱非常有限,但他们却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城市人的生活资料几乎都是购买得到的,不花钱的衣食住行是难以想象的,而农村人赖以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几乎都是自己生产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酱、醋、茶、盐需要购买以外,主要的生活必需品柴、米、油以及蔬菜都能够自给。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都村人就已经摆脱了挨饿的时代,柴米充足。都村所在地区盛产花生,花生是村民们主要的经济作物,除销售外,还用来榨油,因而,人们也不为油发愁。夏、秋两季自不必说,村民们有充足的新鲜时令蔬菜,冬、春两季则食用秋天储存的萝卜、白菜,虽然蔬菜种类有些单调,但总还是有的。当询问“是否喜欢吃肉”时,除了少数老人由于身体健康的原因,不能吃肉,多数回答是肯定的。但是,面对无钱买肉的现实,他们相信“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事实上,虽然没有足够的鱼、肉,却有比较充足的鸡蛋,每家所产的鸡蛋除了满足自己食用外,还可以把多余的销售。当询问“每年用在衣服上的钱是多少”时,老人们的回答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他们认为老年人已经不再追求漂亮、时尚,夏天能遮体,冬天能御寒即可。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多年,只要穿不烂,就会一直穿下去。所以他们说根本不花钱买衣服。
离都村不到一公里的乡所存地每五天有一个集(集市的简称),“赶集”成了人们非常期盼的事情。人们可以在集市上买到鱼、肉、衣服、布料等,这一天通常是人们改善伙食的一天,多数人家总是买些肉,包饺子,或者买些自家没有种植的时令蔬菜、水果。然而,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你可以发现有些老人常常空手而归,他们只是在集市上看看而已,舍不得花一分钱。
3.与过去对比
当询问这些老人对目前的生活是否满意时,他们表示出许多的无奈。70岁以上的老人都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反有、文化大革命等。回想起那些艰辛的岁月,他们总是说: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不挨打、不挨骂,很知足了。都村富裕的老人并不少,有些老人每月有1000元左右的退休金,花在烟酒方面的钱多达500元,相当于或多于那些贫困老人一年的赡养费。面对身边巨大的贫富差距,老人们的心理却是平衡的。他们相信命运,认为贫富是命里注定的,是小能改变的。事实上,他们的年龄、知识、能力、身体状况很难帮助他们改变现实。他们认为,钱多多花,钱少少花,没钱不花。他们不会因生活艰苦过多地抱怨子女,他们深知子女生活的艰辛,不愿意再给子女增加负担。他们更没有想到向国家要钱,他们不会想到导致他们贫困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因素外,还有制度的因素。当他们年轻时,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国家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城镇,极力压低农产品价格,最大限度地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城市发展了,城市人富裕了,他们却老了,他们的贫困既是相对的贫困,也是绝对的贫困。他们不知道讨回,也不知道向谁讨回历史曾欠下的债务。
4.子女的贫困
上表中,近五成的老人靠子女供养,一成靠亲属供养。靠亲属供养的老人是那些未婚的单身老人,无儿无女,靠兄弟姐妹或兄弟姐妹的子女供养。实际上六成的老人靠子女供养,子女供养依然是养老的主要形式。一般来讲,子女的经济状况越好,对父母的经济支持程度越高,二者成正相关关系。因此,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的经济状况。目前,在我国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有较大比例的经济状况差强人意的子女。有调查显示,农村有41.8%的老年人有经济状况有些困难的子女,12.0%的老年人有经济状况十分困难的子女(2003,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部分家庭中子女一代的经济收入有限甚至下降,使老年经济支持中私人转移的可依赖性有所下降。加之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中国传统价值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部分年轻人养老、敬老意识趋于淡漠,使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稳定性减弱。更有甚者,农村出现了“老养小”的代际关系。农村流行一个口头禅:娶个媳妇多个客(读qiē),生个儿子多个爹,抱着爹,侍候客。
虽然都村每户平均有3.7人,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平均有子女3.8个,70岁及以上老年人平均有子女4.93个,都村老年人不缺子女,缺的是经济状况较好的子女。在老年人的众多子女中经济状况差别很大,有的较好,有的较差。子女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为42.2%。都村有47.8%的老年人有经济状况有些困难的子女,24.0%的老年人有经济状况十分困难的子女。子女的贫困影响了对老年父母的经济供养,加上其中有9%的子女与父母关系不和,使这些老年人陷入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困境。
5.老年人的消费与储蓄
老年人消费水平低的原因是和寿命的延长相联系的,尤其是个人的寿命有可能比平均预期寿命长。为此,老年人不得不考虑未预期的花费。应付有关生命期限的不确定性的办法就是尽可能降低消费水平,最大限度地储蓄。对于享受社会养老保障的城市人来说,他们的大部分医疗费用由政府埋单,但由于费用总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依然是沉重的负担。对于几乎不能享受社会保障的农村老年人来说,疾病是最可怕的。一旦生病,老年人将面临一系列不利的问题,如因病致贫、健康恶化、行动不便、成为子女的负担、久病床前无孝子等等。
老年人一方面不想给子女增加更多的负担,另一方面又想从经济上给子女尽可能多的帮助。无论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还是经济条件不好的老人来说,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在家庭和家族事务中获得较高政治地位的基础。如果能给子女留下些遗产,老年人生前会得到子女更多的尊重和孝敬。因此,老年人往往通过降低自己的消费水平,获得尽可能多的生产性储蓄或非生产性储蓄,以保持自己的独立经济地位或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从而提高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事务中的影响力。
6.老年人是“改革的利益受损者”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同的综合同力得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表面看来,我们都是改革的受益者。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排除某些社会阶层和成员的利益因改革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更不排除人们获得的改革利益的多寡之别。所以,改革过程中利益格局的调整,必然会出现两个基本的社会群体,即从改革中受益最多的社会群体和受益最少的群体。这两个群体可以理解为改革的相对受益者和相对受损者。由于改革进程中市场的无序变化,如权力寻租活动,垄断和腐败,改革使部分社会阶层收入水平相对下降甚至绝对下降。从城乡结构来看,农村居民是改革的利益受损者。从年龄结构来看,老年人是改革的利益受损者。从这两点看,农村老年人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下面,我们从目前出台的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来看看都有哪些政策惠顾了农村老年人。
从2005年春季开学起,我国有1400万贫困家庭的学生受到“两免一补”政策资助。从2007年开始,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农村学生将享受到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困难家庭学生还将继续在书本费和住宿费方面享有政府的补助。
“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或不增长。免征农业税和进行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政策发挥作用后,农民由过去种地收益低甚至赔本,变成了种地挣钱,积极性得到调动。但积极性得到调动的主要是青年农民,多数老年人已经没有能力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新的农村医疗体制改革虽然没有正式出台,但试点工作正在进行。农村医改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以大额补助为主,兼顾小额的原则,实行义务包干制模式。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即农民每人每年10元,中央及地方财政分别为参保农民每年各补助10元,以此建立起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这本应该是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农村居民,但对于目前已经进入晚年的老年人来说,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只能是远水不解近渴。因为任何一项养老保险制度必须经过二十年的投保过程,才能见到成效。
三、“零消费”现象带来的社会影响
消费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行为,是生产一消费链条中重要的一环。没有消费就割裂了消费和生产的关系,使生产不能进行。“零消费”是消费观念的反映,更主要的是经济贫困的表现。受其影响的不仅是现在的老年人,对未来的老年人同样产生心理压力。
1.恐老症
今天的青年人就是明天的老年人,今天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很可能就是今天的青年人明天的生活现实。如果今天的老年人的生活不能得到改善,那么今天的青年人会谈老色变,将来所面对的很可能还是贫困、落后和无奈。
理论和实际都已证明,老年人口是贫困率较高的群体,在许多国家都是如此,中国也不例外。在老年贫困群体中,年迈女性占了大多数。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对于年迈女性而言,在劳动力市场一直受到的歧视、养老金不足以及社会支持所产生的积累效应经常意味着晚年的贫困潦倒和低生活水平。一生营养和生殖健康的不足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慢性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年迈女性尤其如此。”面对贫困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一些年轻人相信他们自己年老时的状况会有所好转,但更多的年轻人心存困惑,没有信心,充满担忧和顾虑,对未来表示了担忧。现实中的“新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和医疗,已经使人们囊中羞涩,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年老使人们把已经干瘪的钱袋捏得更紧。
2.回归自然经济
“零消费”实质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回归。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特点是“小而全”的自然经济,“小”是指生产资料的简陋和经营规模的狭小。“全”就是同时经营多种项目,既种粮食,又种经济作物;既饲养一些家畜家禽,又搞一点采集、捕捞,乃至经营一点纺织之类的家庭手工业。这样的农户就形成了封建社会农村中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小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的狭隘性、孤立性和保守性,与以高度发达的农村商品经济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是格格不入的。社会主义大农业不可能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的基础上,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不能为农业本身的扩大再生产和现代化积累必要的资金。只有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才能打破小生产式的自我封闭状态,沟通地区之间、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农村经济真正活跃起来,使农民富裕起来。
“零消费”现象不仅存在于农村老年群体中,一些农村准老年人,也过着“万事不求人”的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从而降低了整个农村社会的消费水平,低水平的消费反过来又抑制了人们求新、求变、求发展的要求,使生产和消费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并形成恶性循环。
3.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道而驰
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包括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内容。其中,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繁荣农村经济。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收入才能增长,各项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在强调发展生产的同时,我们要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只有产品被消费,产品才得到最后完成,才成其为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生产是消费的基础,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消费推动着生产不断发展。
受老年人的低水平消费影响,老龄产业发展举步维艰。老龄产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特定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它既包括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的需求,也包括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需求,是一个涵盖面较广,越来越被人们认识的新型产业。由于老年人收入低,消费水平低,消费观念落后,老龄产业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而,发展生产和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零消费”的现象和“零消费”的观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四、结论与讨论
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既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又能刺激生产,扩大生产需求,使生产和消费实现:扩大消费——满足需要——产生新的需要——发展生产——扩大消费的良性循环。必须明确指出的是,扩大消费不是脱离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消费,更不是挥霍财富、打肿脸充胖子的高浪费,扩大消费从根本上有赖于生产的发展,否则,扩大消费就是一句空话,使高消费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低的消费水平既与人们过低的经济收入有关,也与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有关,但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就总体情况看,全国大约有半数以上和80%左右的城乡劳动者未被覆盖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范围内,这其中自然不乏老年人口,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口。都村享受社会保障的老人占26%,其中有11.1%的老人只是享受每年100元的生活补助,真正意义上享受社会保障的老人仅有14.9%。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人之所以高消费,甚至敢于借钱去旅游,除了他们有较高的信誉之外,更主要的是他们享有较高的社会保障。我们要想提高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就应该加快社会保障建设的进程,从根本上解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让老年人有钱可花,有钱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