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业发展仍然属于粗放型,精细化、集约化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各方面都有待完善,由此导致的质量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建筑业高速发展期已经成为过去时,质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重视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建筑方面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工程施工的质量。
1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概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包括与质量控制有关的各项活动,诸如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等。建筑工程管理中,关于质量方面的管理,要求所体现出来的管理特点都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业主所提出的各种要求,特别是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技术内容和各项规范、图集、标准,包括工程设计图纸、合同中的各项内容等都要被纳入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当中。
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管理意识缺位
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国家也在不断加大质量管理的宣传和监管力度,同时推行各项技术规范。但是总体来看,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还是比较粗放的,其中仍有不少建筑企业忽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这部分企业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忽视国家规定和行业要求,在施工过程心存侥幸,一味地追求进度。反映在企业质量管理层面,就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质量文化和质量意识,各部门、各环节在质量管理、质量把控上难以协调统一形成合力,最终导致质量管理漏洞、引发质量安全事故。
2.2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管理人员偏于年轻化,缺乏现场工作经验,对标准规范的理解不够准确、深刻;施工人员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新技术掌握存在不熟练现象,缺少基本的安全质量常识,只依靠管理人员提醒是远远不够的,施工人员自身时刻注意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疏漏。管理层往往重使用轻培养,这也使施工现场管理缺乏组织性、规范性,同时不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
2.3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管理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部分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或是照抄其他企业,或是流于表面,没有真正地落地实施。这些管理制度看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却不符合企业本身的特点。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难以进行细化,项目施工也无法执行到位,最终导致相关的制度沦为一纸空文。
3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提升措施
3.1.因地制宜,完善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应该结合市场发展趋势,与企业自身的特性相适应。应该组织经验丰富的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控制全过程进行分析,形成系统的质量管理文件。必须通过制度体系将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同时能够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落脚点,应当由事后管理前移至事前预防管理,从而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将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3.2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
从业人员自身的修养和行为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和效果,应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有条件单位可组织施工人员到农民工夜大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对于年轻的管理人员,领导应多加指导,同时多组织其参加培训学习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强化安全管理
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升全体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严格按照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工作,合理规划材料放置位置,对于危险部位设置警示牌。配套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定期对各岗位安全意识、安全施工方式、安全文明施工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使施工人员信服的同时也调动其检查安全文明施工的积极性,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
3.4与时俱进,提高技术能力
时代在发展,建筑业也面临新的挑战,绿色节能也成为衡量建筑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建筑企业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同时,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如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相关影响因素
工程项目普遍具有工期长、投入多、规模大、人员杂等特点,因此其影响因素也非常多。通常简称为“人、机、料、法、环”,即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其中环境因素因为有风、雨等不可抗力的存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也更为复杂,同时,紧前工作的完成时间和完成情况直接影响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开始条件,进而影响项目的进度及成本。因此,要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比如雨季施工和冬季施工等实际情况,加强对环境因素的预防和管理。质量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在管理过程中尤其应重视事前控制内容,及时检查产品质量。针对容易出现问题之处做好全面预防和应对措施。若事前不做好控制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临时想办法应对,势必会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也会影响项目成本、质量、进度总目标的完成。
5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重要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建筑业发展也面临重大的挑战。“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企业必须抓好施工质量管理,以此为契机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5.1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石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人口红利的消失,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建筑业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因此,一味地谋求高速度、规模化已经不可取。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包括建筑在内的所有产品质量要求也在提升,其结果就是市场竞争逐步由单纯价格战转变为以质取胜。质量必然成为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基石,成为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打响品牌美誉度的基础。
5.2保障公共安全的基础
建筑质量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建筑质量安全方面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就必须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尤其是抓好过程控制,把控好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监管。
5.3经济效率提升的路径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投资大、周期长,因此出现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参建各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经济转型期,国家倡导供给侧改革,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为社会提供更优质、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建筑企业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符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
结束语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建筑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和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一样,建筑业同样也面临着一场变革。毫无疑问,质量建设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扮演着核心和基石的角色。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业在新征程上创造新辉煌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艳,王倩.智能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品牌,2014(09):130.
[2]钟佩云,葛奇霖,张志良,吴阳春.论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229.
[3]朱亚力.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刍议[J].江西建材,2014(24):230.
[4]李臻.论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措施[J].江西建材,2014(24):41.
论文作者:郑国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业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