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东南亚地区的经验与启示_自由市场论文

中国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东南亚区域经验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亚论文,产业发展论文,中国论文,启示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6636(2011)06-0001-07;中图分类号:F269.2;文献标识码:A

自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趋势。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因此需要学习和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与教训,逐渐完成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究竟如何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呢?现有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政府干预的产业发展模式并不值得学习,应该遵从自由市场的发展模式。例如Lapper(2004)认为中国和拉丁美洲政府应对市场不进行干预,通过自由市场的发展模式形成各自比较优势产业。[1]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自由市场发展模式并不适合,政府应进行一定的干预。例如Sabel & Reddy(2007)对自由市场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自由市场模式存在普遍的市场失灵,政府必须进行干预。[2]从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模式来看,提倡政府干预的东南亚产业发展模式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头羊。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在很多方面有所类似,对于处在经济发展模式改变过程中的中国来说,东南亚地区产业发展模式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现有的中国产业政策的研究对国外产业发展模式借鉴不多,因此本文将以东南亚地区产业发展模式作为借鉴对象,从政府领导型和政府跟随型两种产业政策入手,探讨中国产业发展模式。

一、东南亚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

(一)东南亚产业发展模式的共性特征

东南亚地区的产业发展各有特点,但总体而言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主要反映在以下两方面:

1.采用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

现有产业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由市场型产业发展模式,一类是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在自由市场型产业发展模式下,政府基本不采用政策对产业进行干预,政府的功能主要是管理像基本健康和教育这样的社会部门以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而且即便是政府管理,也是指和“法制”、“知识产权”、“反腐败”等相关的广义上的管理。实行这类产业发展模式的政府认为,采用产业政策会扭曲市场,因此,政府应对产业发展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只用对基础教育和健康进行投资等措施来对自由市场型产业政策进行补充。

当今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支持使用自由市场型产业发展模式,但东南亚地区产业政策模式却与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同,采用的是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在这种产业发展模式下,政府会对某些目标产业或目标行为进行干预,实施一定的产业政策。东南亚地区各国政府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产业政策,都对某些目标产业或目标行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预。

2.将发展“增长”能力作为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东南亚地区各国政府都认为,加速发展的能力是发展① 最好的道路。有鉴于此,在东南亚地区政府所实施的产业政策中,都将发展“增长”能力作为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即不仅要促进生产能力的发展,更要加速生产能力的发展。因此,东南亚地区各国政府对农业、灌溉、制造业或服务业中具有生产能力的领域都进行大力扶持,同时进行大规模土地改革以提高土地生产力,通过这些领域的发展来加速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生产多样化,从而达到进一步加速生产能力发展的目的。总体而言,东南亚地区各国政府的产业发展目标不仅仅在于发展“优化市场”的能力,更是在于发展“优化增长”的能力。

(二)政府在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中的作用

东南亚地区所采用的是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这也意味着政府会对某些目标产业或目标行为进行干预,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决定了政府所采取的干预行为会对本国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总体而言,东南亚地区各国政府在本国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1.将产业政策主要用于支持前沿技术的发展

由于东南亚地区各国政府将发展“增长”能力作为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所以东南亚地区各国政府将所有有助于加速发展的产业或行为都作为产业政策的目标产业或行为,从而导致政府产业政策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及相关技术研究机构等具有生产能力的部门。为了使本国产业政策在范围广泛的情况下保持应有的效果,东南亚地区各国政府在设计和实施产业政策时,主要将相关扶持措施(例如税收减免或者加速折旧率等措施)集中于上述具有生产能力的部门中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方面,以促进这些部门生产能力的加速发展,从而达到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为了保持生产能力的持续加速发展,一旦所扶持部门的生产者可以生产新产品或使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时,政府要及时提高有关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技术的标准以保证产业政策的扶持对象始终是前沿产品、工艺或技术。

2.成立专门机构以扶持产业发展

为了保证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东南亚地区各国政府都成立了专门机构来扶持目标产业发展。这些专门机构的作用主要是:第一,选择具有生产潜力的部门作为目标产业,并从中挑选出部分企业进行扶持。这些专门机构必须持续紧盯本国或本地区企业的生产能力,找出具有生产潜力的部门以及加强那些潜力的方法,尤其是应该警惕那些已经开始显露出成功迹象的产业,从而可以及时帮助这些产业比其他产业更快地增长。第二,对这些目标产业中的扶持企业的情况进行跟踪,并定期进行评估。

(三)同类产业发展模式的异质特征

如前所述,东南亚地区都采用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也还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而言,根据政府引导特征的不同,在采用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时可以实施两种不同的产业政策。

1.“挑选赢家式”产业政策(政府领导型)

当政府对某些目标产业或目标行为进行干预而呈现出政府领导产业发展的特征时,政府所采用的是“挑选赢家式”产业政策②。现代产业发展中,如果只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私人生产者通常不会进入一些需要大量投资的新产业或技术,但是如果此时政府对于这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或新型技术进行详细计划,同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就会促使这些产业比在自由市场型产业发展模式下获得更快的发展。通常这种政府领导型产业政策都是大型产业政策,需要经过专家多方面的研究再确定目标产业。

2.“渐进式”产业政策(政府跟随型)

当政府对某些目标产业或目标行为进行干预而呈现出政府跟随产业发展的特征时,政府所采用的是“渐进式”产业政策③。在现代产业发展中,当私人生产者根据自身的能力、出于自身的需求进入某些新型产业或开发新型技术时,政府会对这些私人生产企业采用跟随的态度,通过公共基金、现代补贴、税收刺激或保护的方式对其进行扶持,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促使这些产业逐渐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一般而言,“渐进式”产业政策都是小型产业政策,是对具体行业的企业所进行的扶持,每次都是渐进的小规模扶持。因此,这种政策下的产业发展是一个加快升级和多样化的渐进式过程。

(四)东南亚地区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1.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更为适用

从现有产业发展的两种模式来看,相对于自由市场型产业发展模式,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更为适用。这是由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的。从理论上看,采取自由市场型产业发展模式,在政府坚持对产业不干预政策的情况下,生产能力将自我发展,各国都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但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主要在于初级产品,如果采用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将逐渐专业化生产低端产品,无法实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采取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产业政策可以保护生产企业,达到大规模多样化生产结构和实现产业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3]从实际情况来看,采用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的东南亚经济增长迅速,而采用自由市场型产业发展模式的非洲国家却保持着缓慢的增长速度。显然,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更为适用。

2.“组织”产业政策与“选择”产业政策同样重要

从东南亚地区产业发展的经验可知,“选择”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更为适用,即政府“选择”产业政策对目标产业进行干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组织”产业政策与“选择”产业政策同样重要。所谓“组织”产业政策是指如何组织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例如,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如何组织探索明智的目标和政策的进程,如何选择最好的政策工具,或者哪些产业应该采用“挑选赢家式”产业政策,哪些产业应该采用“渐进式”产业政策;在实施产业政策时应该鼓励哪种行为,政府如何组织生产企业之间的稳定接触以使生产企业升级、多样化并与外国公司联合起来等等。从实际情况来看,有效的“组织”产业政策比单一性的支持性产业政策更为适用,更有助于提高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

3.政府对目标产业的扶持要适度

政府在选择目标产业进行扶持时,要保持适度的原则,主要是防止本土企业由于竞争压力变小而减少研发努力。从东南亚地区的经验来看,除了要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作为目标产业以外,政府还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水平予以区别对待。尤其对于已经达到或者无法按时达到预定目标的产业及该产业中的企业,应及时取消对这些产业或企业的扶持。

二、中国产业发展的机遇及其挑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政府虽然也对有关产业进行干预,但在干预程度的把握方面仍有所欠缺。由于在所选择干预的产业可行性研究方面准备不足,因此所干预的产业并不一定是有助于产业整体增长甚至经济增长的潜力产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于确实应该扶持的潜力产业方面,政府干预力度有时过大,干预时间有时把握不准确,从而导致部分产业垄断严重、自有竞争力不足等现象时有出现。此外,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我国也面临着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十二五计划的要求更使得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的需要变得更为迫切。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中国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中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中国产业发展的挑战

1.全球需求萎缩使中国出口产业受到巨大冲击

对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来说,中国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张有密切关系,这也造成了中国严重依赖外需的产业发展模式。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蔓延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增长减速,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持续低迷,从而导致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美国等)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急剧萎缩,造成中国出口额大幅度降低。从我国整体情况看,2009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4]其中,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从我国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情况来看,我国对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出口额下降了19.4%,对美国出口额分别下降了12.5%,对日本出口下降了15.7%,对俄罗斯出口更是下降了47.1%。我国出口额的大幅度下降对于中国严重依赖外需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强烈冲击。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四个沿海地区是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地,2009年分别下降11.5%、16.3%、13.8%和16.2%。从具体产业来看,对我国出口依存度高的纺织、机电等产业受影响较大。2009年我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下降了10.2%、机电产品出口下降了13.4%。出口的大幅下降使得我国很多出口型企业都面临停产或倒闭的危机,失业大量增加,从而使得我国当前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产业体系面临调整的压力。

2.以高耗能、高投入产业为主的模式不利于中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我国当前三次产业各自比重来看,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5]而第二产业中工业所占比重为85.7%,其中高耗能、高投入的重工业在工业中也占有主要地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工业占工业比重高达70.5%。如此高比重的重工业以及落后的产业技术导致了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能源、原材料消耗相当高。我们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消耗,生产出来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1/6。从能耗来看,2009年我国能源强度0.4435kg/,即我国每生产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相当于44.35公斤油当量,而美国每生产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只需要15.31公斤油当量,日本只需要9.15公斤油当量[6],欧盟27国只需要9.85公斤油当量[7]。从物耗来看,我国主要原料的物耗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当前我国这种以高耗能、高投入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虽然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伴随而来的污染问题、资源枯竭问题也日渐凸显。与2000年相比,2009年我国水资源减少了12.7%,而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了21%,工业废气排放增加量更是高达216%。我国在资源和环境方面所面临的这种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中国在产业链中处于低位的缺点逐渐暴露

对外开放以来,中国融入世界产业链的程度不断提高。根据国际分工原理,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把处于产业价值链上游的环节(例如产品设计、研发)留在发达国家,而把具有低附加值的加工装配环节(产业链末端)转移到劳动力和环境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8]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产业发展遵循了国际产业分工的原则,一直以来都主要生产和出口资源禀赋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尤其是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我国能源、电子等行业的许多产品在生产方面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9]但经调研发现,美国市场上100美元以下的商品大部分是中国产品,超过100美元的都是日本、韩国和美国的产品,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中国是“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10]。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还不到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种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对称分工导致中国一直处于不均衡发展的地位,挤压了我国企业发展的空间,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得我国产业饱受冲击,导致我国产业链低位的缺点逐渐暴露。

(二)中国产业发展的机遇

1.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一直扮演接受者的角色,接受了来自发达国家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在国内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或环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产业间贸易开始向产业内贸易过渡,新技术和新工艺成为了新的增长点,这使得长久以来以商品贸易为主的传统国际分工体系开始逐渐向包含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在内的多样化贸易的新型国际分工格局过渡,从而启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进程。我国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经济获得了巨大增长,但低附加值产业已经发展成熟且逐渐暴露出缺点,区域产业分布也差异较大。此外,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虽然仍然具有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的优势,但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劳动力和成本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中。因此,我国应跟随新一轮产业转移进程,开始对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进行投资以利用国内外低成本的优势,从而使得我国实现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化国际分工体系,逐渐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即从原来接受发达国家投资、本国主要从事低附加值产业的生产逐渐转变为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本国从事较高附加值产业的生产。

2.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世界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开始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式增长方式转变,都开始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形成新的增长点。中国作为粗放型增长的典型国家,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可以获得绿色环境和充足的资源,还有助于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当前世界上所出现的几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来看,都可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类是新能源产业,例如四川太阳能。新能源技术具有减少污染排放以及提高能源效率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技术发展空间。第二类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例如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高科技是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世界几次经济的大规模增长都离不开高科技。新一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虽然当前规模较小,但这种前沿科技产业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产业竞争力提高以及产业结构演变具有重大影响。第三类是融合性的新兴产业。当今世界出现了三次产业的边界日益重叠的趋势,农业和服务业相结合形成了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分割线也日益模糊,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服务化制造业等新兴融合产业,这种新兴产业将各个产业的优点结合起来,有助于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3.国际需求向国内需求转化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具有高外贸依存度的我国出口产业遭到巨大冲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大大减弱。为了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这些刺激政策促使我国消费结构从国际需求向国内需求转化,对国内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需求的大幅减少引发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激烈竞争,促使传统制造业进行产业整合,能够成功进行经济要素调整的企业才能够生存下来。这一方面会导致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为东部地区核心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另一方面,生存下来的制造业通过整合甩掉了部分不良资产,产业竞争力得到加强。总体而言,这些刺激内需的措施会促使我国外需型、工业为主且集中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变为内需型、工业和服务业并重且沿海和内陆梯度分布的产业结构。

三、对策与建议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还处于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初级阶段。面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借鉴东南亚产业模式的成功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由于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非常复杂,因此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很多,中国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进行相应的政策创新。通过政府实施一定的产业政策来促进产业内的良性竞争,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有鉴于此,本文对中国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形成以内需为导向的产业结构

鉴于我国长期以来严重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内需不足的状况,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形成以内需为导向的产业结构。从需求结构来看,我国内需仍然存在很大增长空间。首先,从城镇居民消费的情况来看,我国居民消费是构成国内消费需求的主要单位,其中城镇居民消费占主要地位。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基本脱离简单温饱型消费,逐渐向高级生活型、优化生活品质型以及生活享受型消费升级,对当前主要依赖进口的高档消费品以及服务的需求开始增加。[11]因此我国应该针对当前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一方面加大消费者当前需要的技术密集型高档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加大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根据消费结构的变化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逐渐提高技术密集型工业以及第三产业比重。其次,从农村居民消费的情况来看,与城镇相比,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较高,消费增加和升级仍有较大潜力。[12]因此我国应该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发展相应的现代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采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措施,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扩大农村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

为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四万亿”财政投资、“七万亿”的信贷投放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措施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形成以内需为导向的产业机构,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二)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投资力度

当前我国高投入、高污染、偏“重”的产业结构和我国“重”型的投资结构是分不开的。我国现有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工业、房地产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而对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投入却明显不足。我国技术改造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一直不高,而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要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就必须改变我国相应的投资结构以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根据现代产业发展理论,产业结构的升级必须实现本国的自主创新[13]或者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知识、技术[14]。因此,我国应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以促进产业发展。第一,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改造力度,不仅应该引进相应的技术,更要重视消化和吸收相关技术。通过软件和硬件并重的技术引进投资,使我国产业从过多依赖物质性投入向主要依赖科技、人才、管理等要素投入转变,从而使我国的比较优势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二,加强自主创新投资力度,大力培养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向高技术方向发展,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三)通过财政手段和金融工具扶植具有“增长”能力产业的发展

在产业政策的实施范围方面,我国可以吸取东南亚地区的经验,采用多范围的方法,扶植具有“增长”能力的各类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所有有助于促进生产能力增长以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或行为都应成为政府扶持的目标。我国政府尤其要对许多新基础工业(金属、化学、石油化工产品)、基础设施(公路、电力和水供给等)、技术研究机构和现代农业(灌溉、改进的农产品品种、农产品研究所)等具有较大生产能力和潜力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在全国范围内促进目标企业升级、多样化,实现进口品替代以及进入出口市场,实现生产能力的加速增长。

由于具有增长能力的产业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才得以发展,因此我国应利用直接和间接财政手段和金融工具,充分调动公共资金和私人资金以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一,政府可以对具有增长能力的产业提供直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或进行政府采购。政府可以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具有增长能力的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灵活运用财政补贴方法,通过“以奖代补”等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补贴的作用。在政府采购方面也向战略性新兴企业倾斜。此外,除了财政支出政策支持这些产业发展以外,还可以从财政收入政策方面对这些产业提供税收优惠。例如将中央和地方税收政策结合以形成区域税收优惠和产业税收优惠相结合的体系,或者采用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系将知识投入计入企业生产成本以减轻税负。第二,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优惠信贷和完善金融市场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具有增长能力的产业。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对于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产业可以提供贴息或无息贷款,简化对这些新兴产业中企业的贷款手续,提高服务效率,减轻这些产业中企业发展的负担。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完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市场来融通资金,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例如拓宽这些产业融资的市场、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或适度放宽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这些行业的门槛等等。

(四)建立专门机构来实施适度的差别化产业政策

我国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以实施产业政策,尤其要注意各种官方机构和非官方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一方面,成立专业化团体针对不同产业进行定期调研和长期跟踪。具体而言,我国政府在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之前,可以先对相关产业进行定期调研以确定实施何种产业政策。在实施产业政策之后,该专业化团体相关人员还应对目标产业中所扶植企业进行追踪,与该行业的产业协会保持紧密联系,尤其是与产业协会的管理者保持联系以及时了解到政策实施的效果,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形成一个合作论坛,将政府相关机构、主要产业协会主席、私人和公共企业都包含在内,通过长期反复的互动来达到本国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利益和具体目标,确定达到那些目标最好的方法以及帮助控制各方之间的负面博弈。

我国政府专门机构在选定目标产业或目标企业之后,应根据目标产业或企业情况的不同实施差别化的刺激计划和措施,即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政府领导型产业政策和政府跟随型产业政策。一方面,对于产业发展有利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新型产业,或者开发能够带来更多利润但同样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新生产技术,政府应提供相应资金和优惠政策,领导私人企业进入这些行业或开发这些技术,从而促进具有加速生产能力的基础性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对于私人企业正在投资研发的新技术或正在进入的新行业也给予渐进小规模的扶持,跟随私人企业的发展方向,促进更高的生产能力的形成。

鉴于政府对于目标产业的干预和扶持会部分移除竞争压力,我国政府所设定的专门机构在扶持目标产业时应保持适度的原则。政府专门机构在对目标产业进行干预之前,应对于本国具有发展潜力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具有很大差异的产业,应该投入较大的资金并给予较长的期限;而对于差异较小的行业,可以给予适当的保护和较短的期限以尽快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此外,政府专门机构在实施产业政策时应该采用退出机制。政府专门机构应对所发放的各种优惠信贷基金的应用情况、产品多样化情况、产业升级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审查,在该目标产业或企业不再需要支持或支持明显没有效率(本土企业明显无法达到标准)的时候,政府专门机构应及时取消对这些产业或企业的扶持,通过这种间接适应国际竞争压力的机制来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1-07-27

注释:

① 这里的发展不是指减少贫苦和开放发展中经济体,而是指经济的实质性发展。

② “挑选赢家式”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实施大规模计划、投入大量资金、选择性的支持某些产业,从而领导分散的私人生产者去做他们在缺少公共支持情况下不会想做的事情(例如进入新部门或在生产技术上实现大跳跃),以达到促进某些产业发展的目的。

③ 在“挑选赢家式”产业政策中,政府对产业未来发展制定了大规模计划以选择性地支持某些产业。相比较而言,“渐进式”产业政策则是对于私人生产企业在缺少公共支持下仍然会做的一些事情进行下注(对提高生产能力给予扶持),目的是为了加速生产者向更高的生产能力方向移动。

标签:;  ;  ;  ;  ;  ;  ;  ;  ;  ;  

中国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东南亚地区的经验与启示_自由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