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离我们有多远?清华大学公共行政学院教授杨燕遂访谈录_养老保险论文

企业年金离我们有多远?清华大学公共行政学院教授杨燕遂访谈录_养老保险论文

企业年金离我们还有多远——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华大学论文,离我们论文,企业年金论文,还有多远论文,教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年金,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

记者:我们听说,您是国内第一个大力宣传企业年金价值的学者,您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杨燕绥(以下简称杨):建立企业年金,是国际上养老保险的通行做法。我这么做,就是要让国人了解,企业年金对职工的老年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其实,养老金是人人关心的问题。人们总是听说,在欧洲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政府提供养老金,老人生活是安逸的。可是,很少有人关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养老金革命。

今天的养老金不仅仅来自政府,在“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下,养老金将来自政府、企业和个人账户。来自政府的养老金通常称做“基础养老金”或“基本养老金”;来自企业的养老金被称做“雇主养老金”“企业年金”“补充养老金”等。如今,自觉为养老而进行储蓄和学会管理养老金账户,已经是经济发达国家国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记者:你认为,企业年金如何进入中国比较稳妥?

杨:实际上,我国已经开始探索企业年金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到:“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企业年金”这一概念,这是总结世界一百多年来各类“职业年金”“雇主年金”“私营年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补充养老保险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做出的选择;这是中国探讨和推行企业年金理论和实务的开端。

企业年金源于自由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属于雇主自愿建立的员工福利计划。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附加价值逐渐体现出来:(1)工薪者的主要储蓄和投资渠道,在他们达到退休年龄时可领取一笔数额不小的收入;(2)企业自我管理的主要资产;(3)国民储蓄的主要部分;(4)可进入资本市场运作的最大资金流。因此,企业年金在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生活中显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政府介入企业年金领域的程度也越来越深。

我认为,中国的企业年金不应当是欧美国家雇主养老金、职业年金和私营养老金的拷贝,而应当是由中国政府、企业(雇主)、职工与市场主体共同创立和管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之一。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由以下五个支柱构成:国家基本保障(政府担保)、企业补充保障(政府监督、企业和个人担保)、个人储蓄养老保障(个人担保)、家庭赡养型养老保障和社区辅助保障相结合的体系。企业年金作为企业(雇主)提供的养老金,在中国属于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

一举多得的工具

记者:企业年金进入中国以后,除了老年人的生活得到实惠之外,还有哪些方面能够受益?您能分析一下企业年金的社会价值吗?

杨:企业年金得以迅速发展,仅从老年人的经济安全角度来解释其原因是不够的,进一步说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年金对雇主和雇员都有利;二是通过税收优惠的公共政策鼓励企业年金发展的结果。总之,企业年金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工具。第一,它强化了劳资关系;第二,它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第三,它有利于完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减轻政府负担。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好处: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关系,提高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金融机构和工具的衍生;改善退休人员生活水平,降低政府负担;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记者:职工参与企业年金计划之后,参保职工有哪些合法权益?

杨:参保职工是企业年金计划的参与人,也是受益人,在企业年金计划的产生和终止的全过程中他们都是最重要的角色。发达国家企业年金运作的经验已经证明,受益人权益最大化是企业年金管理全过程的基本原则。职工在企业年金计划中享有多种权利,包括个人账户资产所有权、计划设计参与权、计划运行知情权、投资决策权、监督权、受益权等。

企业年金,想说爱你不容易

记者:现在一些企业觉得为员工提供基本养老保险都是负担,更别说提供企业年金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对于企业来说,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有什么好处?

杨:企业的这一观念是不对的。现在特别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但不是企业办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因为员工生活面临的风险多了,企业不仅应该为他们当前的生活提供一个好的待遇,还应该为他们老年的生活提供一个好的保障,因为企业使用员工,劳动力也有折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企业也应该有一个计划,因为现在人才不仅关注现在的工资高或低,也关心有一个防范风险的措施。如果企业有一个员工福利计划和养老金,对员工的吸引力就会要强一些。如果只是工资高几百元钱,那这个企业的吸引力是不强的。所以无论是为员工今后生活考虑还是企业长远发展来讲,企业都应该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我们把它概括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事实上,现在企业的收入分配不单是工资了,而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企业的工资方案已转为一揽子薪酬方案。这一揽子新酬方案一部分是当期发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延期支付的,包括员工福利和养老金、医疗保险等。而延期支付的这部分很多是依托在员工福利计划上的,而且主要是指养老和医疗,以及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如果不做员工福利计划,如果没有任何延期分配,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空的。因为不搞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当期的工资奖金也得发,工资奖金拉开差距是对的,但拉得太大了,倒起负作用了。现在企业也会慢慢明白,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社会生活风险越来越大,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现在一些高薪企业或一些新成长的企业以高薪来代替保险,这种做法对吗?

杨:如果企业提供高薪,员工拿到钱以后去买保险,这样也可以。但如果另外一个企业不采取那么高的薪水,但有一个很好的员工福利计划,不仅是养老、医疗、理才服务、法律服务,还有其他的,员工会选择第二种而不选择第一种,因为职工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了。我知道当初有许多大型国企的年轻人在国企分完房子都走了,到高薪企业去了,但现在他们中许多人又都回来了,因为现在国企大多数有了社会保险,而他们在那些高薪企业虽然薪水很高,但看一个小感冒就要花个几百元钱,感到还是在有社会保险的国企有保障。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职工也不一定只追求高工资了,而是追求一定的工资和能够帮助他解决后顾之忧的员工福利计划。从长远来讲,企业管理者应该看到这一点。

记者:现阶段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杨:我们在企业年金上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定位、如何规范。现在一些比较积极的企业在做,保险公司、银行账户和工会基金也在做,但都是不规范的,都属于补充养老保险的各种运用方式,并不是规范的企业年金。还有一个税收的问题。政府需要用法律政策的手段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在使政府的负担减轻的同时,人们养老金的水平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税收是政府的重要手段,而现在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上几乎是零。

记者:企业年金在中国全面实施还需要哪些条件?目前我国在促进这一工作方面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

杨:首先是“三个规定”要出来,即企业年金管理办法、经办机构资格认定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其次是要有税收激励。三是市场运用的主体、规则和监督机制要跟上。时间表我不好说,但应该快一些,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问题,不仅是企业年金的问题,如它跟个人账户有什么关系,现在养老保险很难做,有没有一个结构调整的问题呢,这是应该研究的,快一些会促进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

记者:据了解,目前我国只有5%的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您认为影响这一进程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些障碍是来自企业的、政府的还是社会的?

杨:5%的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不管这个数字准确不准确,还是有道理的。因为,现在能够建立企业年金的还是一些年轻一点的、运行状况好一点的,或者说是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因为现在仅基本养老保险一项企业的负担已经非常重了,基本养老保险原来政府基本上没有出钱,企业缴费20%,个人缴纳8%,加上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几项,加起来企业要出60%了,企业没有能力再去建立第二个保险计划。现在中国的企业正在改革、转制,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有5%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已经不错了。我觉得,这种状况与企业状况,与我们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有关系,我们的制度还存在一些障碍。

记者:国家在辽宁进行的完善社会保障试点方案规定,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您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杨:试点方案中的这个规定非常好,起码说,我们国家的税收政策为企业年金的建立开了道。这是第一个允许企业年金可以在税前列支的规定。但我认为,仅有这一点还不够,它本身数额比较少,对企业年金的税收计划不仅仅是免税,还可以延税、减税、免税交叉来运作,这才是一个科学的有激励的税收政策。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记者:请您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作一个展望。

杨:我认为需要调整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首先我认为统账结合是对中国非常好的选择,这个不应该改变。因为我们肯定要做一点统筹,中国政府从1951年就开始做社会养老金,为什么要放弃这一块呢?第二,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很严重,一定要积累,所以统账结合是对的。把养老保险账户做实,这是努力的方向。2006年以后,国外很多大的金融机构就要跑到中国来了。如果我们不做这一点,我们就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我们的金融市场长不大,我们的金融机构长不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养老金账户的规模太大了。美国政府为什么自信美国人富有?因为他们的钱大部分是养老金账户的钱。“9·11”事件后,美国股票市场下滑,但许多大企业的养老金债务上升,关系非常密切。

现在,我们应该讨论以下问题:一、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支付是否可以降低,同时,企业对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税)义务是否可以降低,以达到降低我国劳动力成本(职工生活水平不降低)、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大目标;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是否可以合并,以承担较大份额的目标退休金替代率,同时降低管理成本;三、探索适合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储蓄的法律法规、监督监管体系、经办机构、理财专家和养老金产品市场开发。辽宁试点要继续做下去,探索出管理个人账户的主体和市场机制,这样使个人账户和企业年金真正合并成第二支柱,给它相应的税收政策,让它真正发展起来,从而使第一支柱——统筹账户的政府责任下降到最低点。这是一个合理的养老保险计划。否则,如果把个人账户独立出来,又增加缴费标准,统筹账户的缴费率又不下降,企业年金就更不能发展了,甚至就没必要发展了。

我认为,没有必要把个人账户、统筹账户和企业年金独立出来,因为这涉及到成本问题。应该把个人账户和企业年金合并,把它变成企业责任,避免企业交一头,自己还在搞一头。在中国,我几乎是第一个嚷嚷企业年金价值的人,有一段时间网上有人说我认为企业年金是养老保险的第一支柱,那就错了。第一支柱永远是基本养老金,而企业年金有可能成为将来人们养老金中的主要份额。就是说,将来你拿100元养老金,有可能60元是来自企业年金的,20元来自政府。但第一支柱永远是最稳定的账户,这个一定是来自政府统筹账户的。

目前,中国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改革,资本市场正在成熟发展,信托制度正在形成,企业年金制度将伴随中国“新型劳动关系机制、金融市场和投资法律制度”的发展而建立和成熟起来。

标签:;  ;  ;  ;  ;  ;  ;  ;  

企业年金离我们有多远?清华大学公共行政学院教授杨燕遂访谈录_养老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