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理论研究,推动社会发展——中国社会学会2008年年会部分论坛观点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中国社会论文,社会发展论文,观点论文,论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公共安全管理
(一)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研究
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研究是本论坛的重要话题,也是公共安全管理领域的重大基本问题。有学者认为,在当代风险社会,因社会运行速度日趋加快,使得反馈控制的管理方式“慢半拍”。而就在这“慢半拍”所形成的时间滞差中,风险变得更加不可控制。因此,反思以反馈控制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以创新思维对现行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以前馈控制为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就成为必然选择。有学者系统地提出了前馈控制机制,包括建立公共危机前馈控制的制度框架,学习和总结古今中外有关前馈控制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联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前馈控制研究,加强公共危机的预警指标体系建设及其操作运行系统建设,建立由计算机辅助的人工智能危机剧情生成系统,建立可以用计算机模拟的危机作战态势推演系统,建立危机预警和预控紧密结合的制度化连锁机制,建立危机管理前馈控制的方法和技术支撑体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将前馈控制全面嵌入整个社会管理体系之中。
与会学者详细探讨了从民意——民怨——积怨——民怒的转化过程,并针对重大群体性事件冲突的成因,探讨了内外兼治的冲突阻断机制,即以畅通利益表达渠道、缓和矛盾、化解冲突为特征的内部阻断机制和以预防、预警、预控为主的外部阻断机制,为不断完善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机制提供参考。
与会学者认为,前馈控制能有效地避免风险,是经济稳定发展、社会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前馈控制具有超前性、科学性、均衡性和开放性特征;有效的前馈控制需要融入公共组织设计当中,增加前馈控制职能。
(二)公共安全管理概念、理论分析
与会学者从学科理论建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类型和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探讨了“非直接利益者”更多参与、组织化倾向明显、“行动群众”增多和“怨恨变量”增长在国内群体性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国内群体性事件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预测与分析,指出“下层知识分子”现象出现和多种不稳定因素汇聚,标志着国内社会冲突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与会学者认为,在健全相关制度、研究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及时、科学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有必要从国民安全意识、思想观念、社会心理效应、政治、经济、社会和人为因素以及来自大自然的“不测风云”等方面,探讨引起我国突发事件的构成原因,以便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意识是环境社会学的中心话题之一,目前还存在环境意识概念界定和测量工具方面没有形成广泛一致、环境意识研究中经常使用的问卷调查方法无法支撑真正重要结论,以及在环境行为测量方面存在系统偏差等问题。环境意识研究的出路在于:概念界定及其测量体系的规范化、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在研究焦点上实现从社会心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态度研究到多学科融合的行为研究的过渡。
与会学者分析了歧视与恐怖活动之间的联系,认为由歧视而恐怖,是一条必然之路,但其间的路径却存在诸多差异。在基本范式的基础上,“歧视——恐怖”模型可以细化为五种范式:左翼范式、显性范式、隐性范式、极端范式与逆向范式。
与会学者认为,影响突发事件扩散的因素主要有突发事件本身的性质、突发事件受害对象的脆弱性和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脆弱性,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三)具体领域的公共安全管理研究
一是自然生态安全管理。与会学者运用比较及实证研究方法,从抗震救灾过程中分析我国危机管理特别是自然灾害防御应加强的方面,包括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通讯系统建设、联合指挥系统建设、应急反应机制、法规体系、评估体系,训练机制、技术标准体系、保险机制等的建设。
与会学者在对贵州冰雪凝冻灾害的问卷调查与文献资料分析基础上,指出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以使监测预警机制真正在危机防范和预控中起到独特的信息“烽火台”和信号“警报器”作用。
与会学者阐述了企业赈灾捐赠是一种应然的责任担当,分析了面对灾害企业从责任义务到危机响应的行为模式,论述了赈灾捐赠是公益性与社会性的双赢。
另外,有学者撰文分析了土地安全管理,也有学者分析了军队在我国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处置中的作用与面临的问题。
二是教育安全管理。与会学者在分析毒品预防教育问题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某中学毒品预防教育中尝试的体验式学习实践的经验,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一项能力教育,具体对策为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倡导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培养等,能力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公共安全教育的发展方向。
与会学者从分析我国高校的危机信息管理的现状出发,构建了高校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危机预测和预警信息系统——危机状态监控信息系统——危机应急决策与指挥信息系统——危机损失评估及恢复信息系统。
与会学者认为,民族高校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建立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在各个环节都要注重民族具体性,尤其是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与会学者分析美国食品安全立法与管理中所遭遇的致癌物风险和转基因食品风险等重大争议,从社会学的视角揭示了食品的安全与风险具有突出的社会建构特征。对风险的建构性的理论反思有助于我国食品安全政策制订与管理。
四是民族关系安全管理。与会学者认为,民族关系作为一种复杂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其和谐状况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具体性,并从我国民族关系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了和谐民族关系的系统分析模型,以和谐为目的,以平等、团结、互助为手段,对可设置的具体指标提出了初步设想。
五是区域安全管理研究。与会学者对《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草案)》的突出特点及内容创新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求为其他地方突发事件的应对立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是特殊群体安全管理研究。有学者认为,构建我国残疾人生活质量预警和保障体系对维护社会稳定极为重要,并以江西省的有关数据设计了一个残疾人生活质量预警和保障体系的微观样本。
七是心理安全研究。与会学者认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也包括对情感的安全管理,这个管理过程是公众情感社会化的过程。每个社会公民都有可能在公共安全事件中邂逅受损者/非受损者/肇事者这样三种基本社会角色,相应的,对所有社会成员都要进行安全性情感、援助性情感和文明性情感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及时的心理干预对社会情感安全管理能起到一个恢复功能的作用,但是心理干预不能等同也不能代替社会安全的情感管理。
八是人口安全管理。与会学者认为,我国出生性别比长时间、大范围的异常已经并将继续给人口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要实现出生性别比的正常水平,就必须采取行政的、法制的手段,加大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定、非法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
九是网络安全管理。与会学者认为,网络群体事件具有虚拟性、传播速度快、有限组织性、控制难度较大等特征。从戏剧分析理论的角度看,网络群体事件的结构由动力、导演、演员、脚本、舞台和道具等几个因素构成。在预防对策方面,要改革公安机关网监部门的职能权限,谨慎推行网络实名制,修改现有法律以适应网络管理的要求。
公共安全管理包括自然生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方面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组织乃至每个公民,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系统地加强公共管理安全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结合到实际工作之中,提高决策和实践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安全隐患,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公共安全管理的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方面,尤其是联合实际部门,针对具体领域的公共安全管理尚需做进一步努力。
二、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次论坛发言及讨论可以归结为两个层面的探讨:一个层面是社会建设的理论思想,另一个层面是社会建设的实践进程。
就社会建设的理论思想而言,与会学者集中讨论了社会建设的内涵与内容、原则与目的,认为社会建设是从社会所处的现实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在此过程中,社会建设的主体由政府、社会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及公民所构成,社会建设的原则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社会建设的内容或范畴则包含了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建构、社会流动机制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区建设、社会安全体制建设与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等9个方面。以此为起点,有学者特别指出了澄清社会建设只是社会事业建设、只是花钱、只是形象工程等片面甚至错误认识的意义,指出要将社会建设落到实处,既要有正确的理念,又要建立社会建设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
在此基础上,论坛参与者进一步围绕社会建设主题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开了讨论。有学者研究了中国的社会建设与西方福利国家的成长之间的异同认为,作为一种制度建构,“福利国家”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在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产生,但作为一种福利供给形态,它在欧洲社会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考诸历史,“福利国家”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有着一定的发展渊源,经历了相当长的实践积累和理论酝酿过程;就其发展逻辑而言,“福利国家”不是自然出现的,而是进化的。也有学者探讨了社会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联,认为社会建设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有学者考察了社会建设与民族文化及民族存续之间的关系,认为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认同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学者就构建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认为建立多角度、分层次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实际状态,对监测社会发展实际进程、客观测评各地区社会建设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类似的发言和评论虽然各有自己的出发点和立场,但它们共同体现了社会学界同仁构建社会建设理论体系的一种集体努力。
就社会建设的实践进程而言,论坛参与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社会建设实践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说并展开热烈的讨论。有学者从人水和谐关系出发,阐发了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他认为,人水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解决认知问题、认清现代性特征、重视生态学知识等环节是实现从人水不和谐向人水和谐转型的关键。有学者考察了北京市10年来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态势,认为可以将之区分为工资收入差距扩大和非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两个部分,其中工资收入差距已经导致洛伦兹系数(基尼系数)达到0.33(1996年为0.11);由于工资的行业间差异远远大于行业内部,则至少在北京地区,行业间工资收入差异是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主要原因。有学者回顾了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市场转型与社区重构,认为社区建设启动以来,社区的自组织机制得以恢复并逐步发育,但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尚未有根本性的改变,居民及其自治组织更多的是在扮演“被组织”者的角色,这已成为制约社区建设和社区自组织能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不能局限于社区共同体本身,还需从变革体制、政策、法律这些外部社会环境入手,这就与更大范围的社会建设联系在一起。有学者利用国家统计局1%抽样数据并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其研究发现,无论是职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的获得,个体性因素的影响都非常小,而结构性、体制性因素的影响则比较大,其中职业、行业、单位类型等对地位获得的影响更大。有学者选择医疗社会工作介入这一独特的领域去讨论医疗卫生领域的社会建设路径,提出了从“系统性”建构、“延展性”探索到“后发性”突破的具体路径,以运用和推广医疗社会工作,达到提高医疗卫生使用效率和人民满意度的目标。这样的发言及其引发的评述虽然立论各不相同,但多持之有据,充分显示了一种积极的研究取向,即大多数学者自觉地将社会建设的理论探讨嵌入到社会建设实践的经验研究中去;不少学者还通过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进程的细致回溯,反思中国既有社会建设实践的得与失,力求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客观而准确,而非满足于一种跟风式的论证。
三、社会变迁中的理论社会学
第一,关于社会学理论研究反思的主题。有学者认为,当代社会学应当深入批判社会理性化,立足感性实践,提升感性生活,追求感性秩序,尤其是各民族在全球化浪潮中形成的文化自觉,是当代社会学发生感性论转向的现实基础。有学者在谈到社会福利理论中的制度研究与制度主义的发展时提出,应该沿着制度主义的观点进行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分析,我国应该用多元福利部门提供的福利来回应不断增加的福利需要。有学者就空间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了看法,认为空间的逻辑和运作机制能帮助人们重新推演发展出理解社会的一个不同的新的知识系统,将空间概念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旨在解释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赋予究竟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使之具有社会科学理论上的意义,将是具有开创性的重要研究。
与会学者认为,该主题的发言充分体现了各位学者的理论深度与研究贡献;立足于社会福利这一具体的理论场域,厘清了其中的制度研究,无论对制度学派的理论深入还是对社会福利研究本身的丰富,均做出重要贡献。一些学者对哈贝马斯与高清海两位大师思想进行的比较性研究是社会学想象力的充分展现,也是对中西方理论研究的双重反思与深化;学者以社会空间为理论视角,丰富了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分析脉络与研究范式,使社会学理论研究在社会空间这一新的视阈转向中不断获得拓展与充实。
第二,关于中外社会思想论要的主题。有学者提出社会学研究应当总结并评述这一时期的主要热点问题,同时也应该针对当下我国社会思想史研究面临的尴尬境遇进行学理上的反思。我国社会学应通过对社会思想史研究,从而在中西学术文化的交汇进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有学者通过对费孝通早期社会学思想的研究揭示了费孝通早期社会学思想演变的轨迹。还有学者反思了经典社会学传统中实证主义范式、人文主义范式和批判主义范式,总结了马克思社会学的理论结构与思想主张。有学者在对杨子的社会思想研究中提出,杨子的社会思想是对以家族制为基础的社会体制的一次反叛,作为中国社会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杨子第一个提出以个人为本,个人的存在高于国家和社会的思想。
与会学者认为,“中外社会思想论要”这一环节的主题发言呈现了鲜明的特色。对费孝通先生早期的社会思想的总结中蕴含了深刻的理论内涵与现实启迪:对马克思社会学理论这一宏大问题给出清晰梳理,是对马克思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积极探索;一些学者提出的“杨子的社会思想代表社会下层,是无政府主义的鼻祖”等观点,是对杨子社会思想的重新认识。总体而言,中外社会思想研究的主流属于精英研究范畴。精英研究是必要的,但需要深入探讨的是:精英研究与真正社会的差别是怎样的?追溯并还原民众与民间的真正思想应该是中外社会思想研究的重心,精英思想的创新性、变异性需要与现实社会的思想理念密切联系。
第三,关于当代社会学理论评析的主题。有学者在对福柯提出的“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这两种“话语分析”模式的内容和特征进行简要概括与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在这两种不同话语分析模式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性质,并就如何消解这一矛盾提出初步意见。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学理论形态的创新需要以和谐现代性为主题,应当通过对中西社会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与交往对话来创新社会学理论的思想范式。有学者从社会分层的视角解读了《金枝》中巫师的社会意涵,认为巫师的出现代表了等级化社会结构的隐现,在巫师升迁为王的过程、巫师权力与职责相统一的状态中孕育着民主思想。有学者在对虚拟社区人际行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大部分赛博社区不局限于严格的地域区划,更多是跨空间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网络,虚拟社区与现实生活社区相互契合交叉,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社区是现实社区的一部分。
与会学者认为,论坛发言人的这些研究不仅时空跨度大,而且内容丰富,视阈宽阔。学者立足于现代社会,关注现代性问题,积极探索了当代中国社会学如何实现与马克思社会学理论和谐发展的路径。一些学者以巫术为切入点,通过对巫师社会身份与角色变化过程的研究,揭示了原始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变的脉络与根源,赋予了社会学研究以深厚的文化感、历史感;学者着眼于虚拟社区,总结了网络社会的生活体验,对现代人生活的社会学阐释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第四,关于当代社会理论研究新探的主题。有学者将利益概念与资本主义的生发史结合在一起进行了考虑,从利益概念的演变史中推演出资本主义的生发和变迁,并提出利益概念如何可能对我国研究做出有益的借鉴。有学者提出,在国家、市场与社会三方的互动中,一个自治的社会遭遇到了来自市场或市场与国家共谋的侵蚀,因此,拯救被围困的社会,建构和保卫一个自主性的社会就成为社会学在21世纪开端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有学者关注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空间如何进行生产的问题,提出如何实现“空间正义”是当代理论家们迫切需要面对的话题。
四、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第一,关于社会网络与组织。有学者将一个大家习以为常的挂靠现象定位于一种中国人特质关系形成下的网络组织形式,并从新制度理论、社会网理论与中国人关系理论对其形成动因进行了解析,对挂靠的走向进行了预测。有学者在梳理了员工导师网络的导师制理论、社会资本和职业成功理论后,运用SEM方法和南京地区的202份抽样数据,对员工导师网络社会资本、导师制网路收益与员工职业成功间关系进行了检验,提出了一个新的现代职业生涯管理观念,即有效管理导师关系是保障职业生涯成功的新策略。关于中国人不同关系的信任程度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人不同关系的信任程度事实上是不同的,其中熟人关系在组织内表现为朋友介绍及分享关系,且是一种强交换、弱情感的关系,也是信任程度最高的关系类型;拟似家人关系在组织内则表现为情感关系,是一种弱交换、强情感的关系,也是信任程度居中的关系类型;弱关系在组织内表现为信息及咨询关系,是一种弱交换、弱情感的关系,也是信任程度最低的关系类型。有学者以吉林通化市民营企业经营的社会来源为例分析了由干部身份到经理人的转换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指出“市场转型论”和“国家中心论”两种理论解释的不足,认为社会变迁的综合力量作为一种外在压力以及组织自身内部获得稀缺资源的内在动力促使一些企业经营者实现了从干部身份到经理人身份的转换。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政府体制改革还不到位,新生的民营经济在体制的夹缝中求生存的表现,应加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新生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第二,关于社会关系与个人网络研究。有学者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就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应用浙江省社员的调查数据,对影响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社员对社长信任的相关对策建议。关于社区经济变迁与贫困居民的社会资本问题,有学者认为,目前个体的社会资本差异基本上是以社会交往的机会与限制理论加以解释,而忽视个体居住的社区变迁对个体的社会资本的影响。社区经济状况的变化对个体社会资本具有显著的影响。
第三,关于社会网络与公共议题。有学者认为,社区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载体,社区发展与社会资本建构之间有着内在的依存与制约关系。当前我国的社区发展迅速,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社会资本缺失,应加强个人和社区两方面的社会资本积聚来促进社区发展。有学者在分析了社会资本和其它因素对城市居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后认为,现阶段城市居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在个人政治接触仍然起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政治参与方式。有学者通过对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增进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安全的研究分析认为,城乡结合部地区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资本的下降,其原有的“熟人社会”变成了新的的“陌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网络与信任,行为容易“失范”。促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安全的基本策略是建立规范、构建网络、建立组织、重建信任,以增进这些地区的社会资本,这已经初步为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实践所证实。要更有效地维护好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安全,就必须适应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形势变化,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管理体制变革,加强社区建设,促进政府管理力量与基层组织的合作,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形成警察与基层组织的良好合作关系,努力建立起规范,促进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互动,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努力增进这些地区的社会资本。
第四,关于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会流动。有学者运用2007年上海城市新移民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及其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影响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因子包括文化融合、心理融合、身份融合和经济融合,要实现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的高度融合,需要新移民、本地居民和政府等多方行动者的共同努力。有学者从国内学者研究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对于其中党员身份因素,存在不一致的结论出发,运用“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城市问卷”的公开统计数据分析指出,同性质的社会网络,它们之间差异是显著的;党员身份对情感性网络不具有显著性作用,而对混合性网络和工具性网络具有显著性作用。因此,作者指出学界对于党员因素作用存在两种截然相异结论的原因就在于研究者将三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网络简单相加,旨在修正现在流行的对于社会网络规模的测量和研究。
总结起来,本论坛有5大特点:一是本论坛是多学科交融的交流平台。其中与会者的研究背景广涉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为社会网研究的交叉性广度延伸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二是以量化分析为主导,研究方法规范;三是论题广泛,关心转型期社会的重要问题;四是重点在于挖掘培养学术新秀。
标签:社会学论文; 社会资本理论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网络理论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中国学者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企业年会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公共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