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国战略下的货币金融政策研究论文

质量强国战略下的货币金融政策研究

付文飙1,张 鹏2

(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20;2.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142)

摘 要: 质量强国战略是一个以质量为中心、以强国为目标的综合战略格局。货币金融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政策,也是产业政策的重要构成手段。金融要素对质量提升、高质量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并可以通过效率的提升和消费者剩余的转换形成金融投资收益和生产经营收益,从而具备建设专业金融体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本文将质量金融体系的政策手段进行归纳,形成了提升质量水平和促进品质创新的十条金融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质量强国战略;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金融政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过度强调经济“数量”而忽视经济“质量”,并导致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能否成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从“量”向“质”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明确提及“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

“混”是手段,“改”是目的。“新一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仅要‘混’,更重要的是‘改’。”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很多国企在顺利完成“混”的任务后,还要纵深推动“改”的攻坚,不能只停留在“混”的表象,更不能“混”与“不混”一个样。

货币金融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政策,也是产业政策的重要构成手段。本文对货币金融政策的研究,既基于宏观经济形势,提出货币政策、金融政策总体框架的设计和搭配策略原则,形成宏观调控均衡的运行机制;又坚持服务和支撑重大产业政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础,以货币金融政策为手段,形成质量导向的产业政策体系[1]

青蛙跳着来到一堆臭烘烘的牛屎旁,看见屎壳郎就问:“屎壳郎先生,打扰您了,请问这里离隔壁的大森林有多远呢?”

一、货币金融政策的基本特性与措施体系

货币金融政策是与财政政策相并列的基础性宏观调控手段,其通过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投资、贸易和产业政策的协同对我国产业发展、技术革新和产品提升发挥重大作用。

(一)货币金融政策的间接性、双向性、引导性和总量性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本部分主要分析利率政策和利率结构的安排,而“金融10条”第6条则分析了汇率市场化改革与质量金融的相关问题。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来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体系、利率传导体系和风险定价体系等三个结构,质量金融就是要将质量因子纳入风险识别和管理之中,从而降低风险系数水平,获得更有竞争力的利率水平。主要包括:

(二)货币金融政策的功能与属性

根据前述货币金融政策措施的基本特征,本文按其政策特性和功能用途进行汇总归纳(见表1)。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货币金融政策的特性及功能汇总表

二、质量强国战略政策支持体系建构和推进思路

结合质量强国战略的主要政策特征,可以探索货币金融政策体系的主要思路。

从先秦诸子到古希腊先贤,从大英百科全书到辞海,对文化不同角度不同层级的定义甚至可以无穷尽地列举下去。广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涵盖极其广泛。狭义的对文化的定义,学者张岱年说,所谓文化包含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以及社会心理、民间风俗等。在这中间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社会心理、民间风俗属于最低层次,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属于中间层次,哲学宗教属于最高层次。由于人类的智慧潜能和文化固有的累积属性,人类的文化水平不断地累加和进步,也裹卷着艺术前行;而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化的大潮中起伏前行的同时,也以其内在自觉自我建设,并也见证和促进着文化的发展。

(一)两条政策主线

基于生产和消费两个基本方面构建质量强国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两条政策主线,相应地形成生产主线和市场主线。生产主线应着力于推进生产性企业运用新技术、创新新模式、形成新形态,完善人力资本和提升装备水平,并相应地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市场主线应着力于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场交易机制和模式,提升市场差异化管理能力,明确质量准入标准和水平衡量方法。两条主线中,生产主线是首要的,市场主线是支撑,但在政策运用方面,市场主线更具政策主动性和干预性,而生产主线更强调政策的公平性和引导性。

(二)质量强国战略政策支持体系须“三路并进”

质量强国战略的政策支持体系需要同时覆盖以下三个系统性问题,即质量投入问题、人力资本问题及科技和管理支持问题(与质量函数相一致)。相应的,在政策推进的模式上,要坚持“三路并进”的安排:加大以质量管理为目标的投入政策安排,提升装备水平和人均资本水平;加大以质量创新为目标的人力、人才培养安排,提升人力资本状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科技政策和管理政策力度,形成有针对性的科技促进体系、质量提升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监管体系。

(三)质量强国战略政策支持体系发力的六个支点

从质量学的角度看,质量提升有六个着力点,即良性的技术准备和方案体系、资金结构优化和多渠道筹集、员工培训和技能提高、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渠道管理的完善。而根据质量函数和高质量发展增长函数的要求,质量强国战略政策支持体系强调资金投入、人力资本、科技进步、人均装备水平、科技贡献率、市场准入(含市场需求)等六个支点的建设和提升。其中:资金投入主要依赖金融市场的扶持、产业金融的协作和财政政策的支持;人力资本培育主要依赖财政政策、人才政策和分配政策的支持;科技进步则与创新环境的营造、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政府的财政扶持直接相关;人均装备水平主要是指人均资本量,即与产业投资政策、产业经营政策、贸易与采购政策密切关联;科技贡献率是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和比率,主要依靠科技发展战略、科技金融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建构支持政策体系;市场准入和市场需求的培育则是为质量标准和质量水平提供有效管控的条件和公平竞争的基础,主要依托放管服改革、市场建设政策、信息化建设政策和市场公共性投入政策等。

(四)质量强国战略政策支持体系的基本矩阵设计

从逻辑上看,质量与装备水平、人均资本量、人力资本水平和科技进步情况直接相关,并通过指数的形式参与高质量发展下的经济增长函数。这样,金融要素对质量提升,对高质量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并可以通过效率的提升和消费者剩余的转换形成金融投资收益和生产经营收益,从而具备建设专业金融体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我们将质量金融体系的政策手段进行归纳,形成了提升质量水平和促进品质创新的10条货币金融政策建议,简称为“金融10条”。

表2构建了我国货币金融政策调控的基本框架和基础理念,在结合世界其他国家质量强国支持政策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共同形成货币金融政策设计内容和结构。

必须做出说明的是,拨备的作用在于真实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拨备是利润还是费用的实质取决于拨备是否能够弥补未来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拨备不充足下的利润是高估的。因此质量提升和品质创新的优秀企业,在做好业务能力提升和质量水平提高的同时,必须有效管控企业经营风险、资金运行风险和市场开拓风险,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累积及可能引发的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

三、推进质量强国发展的货币金融政策体系创新

根据经验和分析,我们可以形成四个关键性的“六要素”框架: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发力的六个支点,即资金供给、人力资本、科技进步、高端装备、科技贡献和市场准入;二是推进质量提升的六个着力点,即技术准备、资金结构、员工培训、生产组织、商业模式和渠道管理;三是财政政策的六个基本类别,即税收政策、补贴政策、政府担保、政府采购(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和政府基金;四是货币金融政策的六个基本类型,即综合性、去杠杆、减久期、数量型、价格型和协同型。根据这四个“六”,形成如表2(见下页)所示的矩阵特性:

(一)建立专业信贷规模考核要求和分配结构

建立质量信贷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相应的区分以质量直接作为贷款对象的贷款规模和以质量函数中相关正向变动指标作为贷款对象的贷款规模。总体上应以后者为基础确定质量贷款的范围,以前者作为质量专项信贷的考核基础,并注重质量贷款与科技贷款、绿色贷款和普惠贷款的联动和综合运用[3]

表2政策支持体系的基本矩阵设计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在实体资产和交易工具作为抵质押资产的空间得到相对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权类资产必然是下一个金融化的重点领域。根据货币政策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部署,知识产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和租赁权将陆续成为新的可供抵押权的产权资产。我们应抓住本次产权改革的重要机遇,将质量型产权资产纳入抵质押资产的范围,为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二)将质量金融支持纳入MPA考核指标

2017年初,央行正式出台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即MPA考核机制。MPA是以金融业整体为监管对象,以系统性风险内生为前提条件,重点关注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弥补微观监管缺失,是自上而下的监管。目前的MPA主要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和信贷政策执行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质量金融纳入MPA考核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将质量金融服务和质量信贷作为信贷政策执行中的重点,将其作为对相关商业银行是否有效履行相关义务、有效落实调控政策的重要评价指标,并纳入央行开展窗口指导的内容范围;第二,将质量信贷纳入特殊的杠杆评估和分析框架之中,并作为特殊的杠杆类别进行考核,尽可能不将质量信贷杠杆进行过于严格的限制,并予以适当的融资支持;第三,将质量金融纳入较高评级的资产质量范围之内,并相应地给予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和企业以相对较好的待遇,在计算不良贷款率和安排债转股等方面给予质量金融以一定程度的优先权。

(三)实施对质量金融的定向降准的评价与操作机制

2018年1月以来,我国先后根据普惠金融、到期MLF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情况,开展了三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安排,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释放了大约3.5万亿元的基础货币,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到15.5%,而中小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到13.5%。建议将质量金融纳入定向降准的考虑范围,尽快制定出质量水平评价和品质创新情况的分析标准体系,并确定合理的权重,将提升质量水平、促进品质创新纳入定向降准的判定依据之中。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须重点做好以下三点:一是由质量监管部门制定质量提升和品质提升的操作标准,并与金融监管部门和货币政策部门协调确定质量信贷的考核办法,作为定向降准的参考依据;二是完善质量保险体系,创新质量提升险种,开发质量保险、质量信贷和质量资产证券化联动型的综合金融业务,让市场在质量信贷管理中居于主动和首要的地位;三是建立定向降准后的新增流动性的引导机制,使更多的资产和更大比例的信贷资金用于质量信贷业务的发展[4]

(四)推动质量风险拨备率差异化安排并实施监管

风险拨备是金融机构针对信贷投放、资产购买等可能发生的风险而预先做出的损失准备。目前,央行和银保监会对风险拨备率的管理由刚性的150%的“临界线”管理,转入120%~150%的风险拨备区间管理,并根据相关的指标数值确定区间内的差异化要求。根据这一政策特点,应抓住有利时机将质量水平和品质创新等因子纳入风险拨备率的管理指标体系,赋予合理的权重和算法整合进风险计算公式之中,从而形成高质量型生产企业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引导,分担提供质量金融服务机构的风险和资金压力。

第二,继续加大宣传网上预约报账知识,使预约报销的流程趋向完善。不仅方便广大教职工,而且能够大大减轻财务人员的重复性工作量。具体方式有:一、报账大厅里循环播放具体的网上自助报账操作流程和财务报销制度与政策。二、联合部处、学院开展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使用原则、注意事项等。三、多校区定期开展报账系统知识培训,讲解政策的变化和新的财务规定。

工区在水体较深处发育有(半)深湖沉积亚相,属还原环境。岩性以灰黑色、深灰色泥页岩为主,工区同时也可见生物灰岩、白云岩和油页岩夹层,发育水平层理。

(五)形成质量金融优惠利率体系

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金融政策在直接的政策干预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足,但其与市场机制的协调性更好,与市场力量的相关沟通效果也更好,政策性扭曲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政策应用效果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第一,货币金融政策的间接性。货币金融政策一般不直接针对具体的市场主体和产业体系,而是通过对市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成本机制的影响,逐步发挥政策效力,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保证市场运行平稳。第二,货币金融政策的双向性。双向性是指金融措施往往需要市场主体给予显性或隐性的回报,以清晰地表明政策效力和效果,并形成对货币金融政策有效性的管理和评价。如市场基金往往要求接受投资的企业给予合理的回报,并通过回报预期安排相关的投资规模和选择投资对象。第三,货币金融政策的引导性。货币金融政策通过对成本、规模、利润和风险的管理,可以有效引导市场力量向政策目标取向的方面进行集聚,从而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货币金融政策一般不向具体的目标直接安排资金或是提供担保,而是通过补齐市场短板和提升运行机制效率来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向[2]。第四,货币金融政策的总量性。货币金融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功能,如差异化存款准备金、差异化风险拨备、差异化资产抵押(购买)等,这种结构性不仅使得政策成本较高,政策效果不突出,还明显扭曲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甚至导致大量寻租现象的发生。因此,货币金融政策一般强调总量性和非歧视性,通过对规模、成本和风险等缺口的有效管控,实现对市场的总量性平衡的调控。

第一,将质量提升和品质创新纳入风险系数的管理之中,相应的给予风险系数评定上的优惠,以有效地提升评级水平,降低风险带来的成本压力。第二,建立质量风险类资产的政府做市商机制,采用高质量债券(如地方政府债券)互换或不超过5%额度购买的方式 ,有效分散质量风险类资产的风险集中度和暴发的可能性。第三,整合国内金融大数据市场,组建国家金融大数据公司,并作为唯一的金融风险评估和风险价格贴水报价服务主体,将现有的市场上的金融大数据公司的业务限定在精准服务、久期管理和产品创新层面,并给予让渡风险运行数据库、定价模型和算法的企业以国家金融大数据库公司的优先股权。国家金融大数据公司给予企业风险贴水报价时需按一定的权重考虑质量提升和品质创新的基本情况。

(六)形成质量提升企业的外汇政策和汇率定价的优惠

第四,将我国与相关国家地区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额度,用以优先支持高质量发展型企业换汇和规避外汇管制。以此为基础,支持达到一定评级的高质量发展型企业开展形式更加多样的对外交流,抓住有利时机和支持政策打开目标市场,形成先动先发优势,并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经济贸易合作的全面展开[5]

第一,在资本项目下给予更加宽松的用汇额度,并给予更加灵活的用汇管理。目前,我国外汇环境仍然保持稳定,除个别时点和诱因外,外汇市场可以实现稳定运行。因此,基于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提升质量水平,提高质量标准和创新品质层次的引领性企业给予更加宽松的外汇政策;允许质量提升和品质创新型企业通过提供担保或投保专门保险的方法获得资本项目下用汇管理的自由度,包括年度投资额度(与项目需求和质量提升相匹配)和年度外汇使用上的时点自主权,以便利企业经营,把握市场时机。

第二,在经常项目下给予企业更加灵活的结汇售安排、更加便利的贸易结算方式。对于质量提升和品质创新型企业,获得了国家相应的评级或是正式命名的,可以将强制结汇售的期限从一个月为周期拓展为全年为周期或半年为周期,支持企业有效管控汇率风险,保持相关进出口贸易的稳定运行。

第三,支持质量提升和品质创新型企业进入国家外汇交易市场,并尝试开展外汇期货、外汇远期和相关掉期业务,以降低汇率风险,保证外汇交易和外汇资产的总体稳定,并降低外汇远期业务的单向性和操作成本。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更先进的技术、更精密的设备、更可靠的材料,更具匠心的工艺。从这个层面出发,质量提升和品质创新必然面临更大程度的国际化和开放度,既相互借鉴,又互通有无,发挥合力。如此,应该给予高质量发展的企业以更加宽松的外汇政策,并给予更加灵活的汇率安排,具体有:

(七)对质量型产权资产优先纳入抵(质)押资产范围

对于质量专项信贷而言,其目的是为提升质量水平和促进品质创新,可考虑安排以下三个政策手段,以更好地体现质量专项信贷的目的。第一,坚持质量专项信贷规模不低于上年,质量专项信贷的增速不低于平均贷款增速的两个“不低于”原则;第二,支持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质量评级和高质量品牌评定活动,并推动商业银行基于质量评级和品牌的质量评定开展信用贷款或者高质量评级、品牌抵质押贷款;第三,探索实施“质量券计划”,对自主研发、自主应用并取得相应市场成就的企业,可基于其质量提升效果获得质量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授予的“质量券”,该券可用于偿付部分银行贷款利息,并由商业银行与财政部门进行结算。

相关的工作着力点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明晰质量型产权的范围,形成产权边界和表现形式(如特殊授权或相关称号);二是明确政府对质量型产权的支持政策,包括获得减税、补贴、融资和投资的便利性和可行性;三是组建质量型产权交易市场或者推出质量型产权交易产品,形成相对高频次、充分竞争的市场交易,并以形成较具权威性和认可度的产权价格;四是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接受质量型产权资产,并根据市场交易价格确定质押比例和相关模式,形成质量型产权资产质押及回购市场。

其次,危机也会改变相关声索国的决策逻辑。长期以来,越菲等声索国利用中国的克制不断采取“以小欺大”的方式来扩大既得利益并“乐此不疲”。南海相关危机中的中国决心展示,也将使相关声索国决策中的极端民族主义思维碰壁,理性思维逐渐回归主流,从而会慢慢地转向依靠双方的合作与沟通来理性地管控分歧与争端。以菲律宾为例,2016年新上任的总统杜特尔特就职后开始快速调整菲律宾的南海政策。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几年阿基诺三世政权在和中国的对抗中,菲律宾什么也没有得到。在现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看来,“中菲南海争端的解决应该排除战争手段,转而采取渐进式谈判这一和平路径加以实现”。[33]

(八)对质量提升所导致的债务优先安排债转股

因为提升质量、提高品质,企业必然要加大融资力度,并大规模开展中长期的固定资产投资。从所形成的债务结构来看,大约92%左右是债权性融资,而8%左右是股权性融资,也即进行质量提升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将出现明显的提高。此外,受到原有固定资产价值减记的影响,企业的债务结构会进一步恶化,且会导致相应债权环境的恶化。因此,债转股安排既是质量提升企业所渴求的渠道,也是债权主体所希望实施的资产处置方式,符合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基本要求。在实施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根据质量提升和品质创新的能力确定相关企业的性质,明确其获得的政策授权或者政府相关部门授予的相关称号,将其直接用于质量提升功能的债务——可严格按质量函数及最终用途进行较为狭义的确定,纳入申请债转股的资产范畴。二是支持相关债务所涉及的债权银行将该类债权性资产进行打包,并按照资产证券化的模式或者直接进行债权处置的模式进行转让。三是推动地方政府组建相关的资产管理公司(可由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制而来),购入商业银行所形成的债权资产包或资产证券化类的产品,并相应的转变为所持有的股权,以降低质量提升企业的债务压力和风险水平。四是支持持有股权的企业将其股权进行处置或者再进行相应的资产证券化,降低企业的资产久期,有效盘活资金的流动性。

(九)开展资产久期管理,推动质量资产证券化发展

由于我国债权类资产规模较大,而且质量提升、品质提高所需要的投资一般为中长期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资金需求规模大、期限长,在利率波动较频繁的时期,还可能形成资产价格稳定的风险。因此,推进资产证券化改革,扩大资产证券化市场,形成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专项产品是协助高质量发展型企业有效应对风险、盘活资金和避免资产价值贬值的有效政策手段。在实施中应着重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确定高质量发展企业的范围和标准,并明确其质量提升型的债务规模、类型和结构,将其作为相关债权归属机构开展资产证券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性资产,也可以作为直接进行债权处置的重要资产(政策上要给予相应的支持)。第二,支持相关的金融服务企业(如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以上述资产为抵押设计资产证券化产品,并开展新的股权投资计划或债权投资计划。第三,建立质量资产的专项交易市场和交易机制,并由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担任交易市场的做市商,以提升交易活跃程度,形成公允市场价格,降低资产久期,形成流动性较好的支撑性资产。

1.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南史·列传第六十二》)2.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4.人或说信曰:“斩昩谒上,上必喜,无患。”(《史记·淮阴侯列传》)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七、八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但长期以来都是传统饲喂方式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才真正走出家庭副业,向商品经济转化,促使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正向着质量型和效益型的方向发展。

(十)加强质量保险体系建设,支持质量提升和产品质量保险险种的发展

质量保险体系是以质量提升和品质创新的过程和结果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业务的集合。从质量提升的过程来看,主要涉及质量提升投入和行为的保险;从质量提升的结果来看,主要涉及产品质量保险。因此,加强质量保险体系建设,重点是做好质量提升保险和产品质量保险两个险种的研发和推广。

质量提升保险是一种风险分担性的保险,其目的是激励企业主动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并分担一部分质量提升过程的风险。在属性上,与银保监会正在着手推进的研发保险的险种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建议将研发保险和质量提升保险作为同一次改革的内容,在支持开设相关险种的同时,将企业投保的研发保险费和质量提升保险费纳入研发费用目录,并按照相关税制的要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75%扣除相关研发投入。

产品质量保险则是一种责任型保险,即由保险公司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以达到国家的质量标准或是企业自己承诺的标准,如果无法达到,则由相关厂商或保险公司根据情况向保险受益人支付相应的补偿。在市场体系的完善中,产品质量保险还是减少不必要市场配置压力、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在具体操作中,产品质量保险应坚持广覆盖、非歧视和市场化的基本原则,在坚持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基础上,形成我国产品责任型保险,使其成为重构市场信心和加强市场监管的重要通道和支柱。

参考文献:

[1] 陈彦斌、陈小亮、陈伟泽:《利率管制与总需求结构失衡》,《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

[2] 陈勇兵、陈宇媚、周世民:《贸易成本、企业出口动态与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中国出口企业微观数据:2000—2005》,《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4期。

[3] 程虹:《 2012年中国质量状况——消费者感知与模型构建》,《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1期。

[4] 程虹、陈昕洲、罗连发:《质量强国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3期。

[5] 胡志鹏:《中国货币政策的价格型调控条件是否成熟?——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12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 F83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462X( 2019) 04-0119-07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经济转型期质量强国战略研究”(17AGL00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支持质量强国战略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

作者简介: 付文飙,1972年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鹏,1977年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房宏琳]

标签:;  ;  ;  ;  ;  ;  

质量强国战略下的货币金融政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