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夸饰文学是中国古典抒情文学中的一部分,可从情景交融、境生象外、生气选出三方面进行阐释,揭示夸饰文学虚实相生、人生哲理、文章之气三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夸饰;哲理;气;
“夸饰”一词,显而易见指的是夸张性的修饰,因而,从修辞学角度理解,夸张通过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有意地扩大、缩小,使得文章更深刻地表现事物,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信可以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矣。”“夸饰”性的文字,描写欢乐,字字含笑,描写悲戚,声声带泪,“夸饰”可以将深藏内心的感情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一、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夸饰性文学大多取材现实,是通过想像的方式对于生命体验中的客观现实进行艺术性的铺张,但却不会有奇幻色彩。取材现实之景,谓之“实”,即艺术真实。若是脱离现实生活,纯粹通过想像创造新的意象,必定会落入“验理则理无可验”的境地,显得荒诞不可信,难以为读者接受。
刘勰《文心雕龙·夸饰》篇中道:“并意深褒赞,故义成矫饰。大圣所录,以垂宪章。”刘勰指出夸张这种手法源于作者强烈情感抒发的需要。不论是旨在歌颂,还是意在批判,通过夸张的修饰总能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夸饰手法对于情感宣泄的重要性。事实上,夸饰性的语句的出现总是伴随着情感的抒发的。“武王伐纣,兵不血刃”,用夸张的语句旨在歌颂武王的功绩,“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意在体现旱灾的可怕及对受灾人民的同情。景为实,情为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是夸饰文学的一大特色。
对于夸饰文学虚实相生这一特点也可从其客观性角度分析,鲁迅先生也曾有过著名论断。鲁迅先生认为李白《北风行》中“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是很有代表性的正确运用夸张手法的例子,虽然诗句极度夸张,但燕山本就有雪,这是事实,因此,这样的夸张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燕山雪之大,环境之冷,但若换成“广州雪花大如席”,就纯属无稽之谈,只能做他人笑料罢了。
由此可见,夸饰虽含想像之虚,却也虚中有实。真真假假,实而虚之,最高明的谎言是半真半假,最精彩的夸饰是虚实相生。
二、境生象外——“象”之区异
“境生象外”,一切的境以“象”字为基础。所谓“象”,指的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对于景与事的描述。当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了题材后,作者应做的就是对其进行艺术性的加工。夸饰性文学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文学,它对于现实的描绘具有强烈的区异性,也就是说,经过夸饰性语句的描绘后所呈现出的事物必须和现实世界不一样,能够与现实区分,譬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瀑布”两个意象虽是现实之物,却又不同于现实之物,以此营造出的意境自然也是独特的。这就是象之区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夸饰文学是情、事、理三者的结合,除了区异性的象外,应当包括情感的宣泄与理趣的表达。有感情的文学作品具有生命力,有理趣的文学作品体现智慧性。夸饰手法是语言与现实的不相符,若是只有现实的景,却没有情感宣泄和理趣深意,夸饰文学便只余荒诞。因此,想要达到“辞虽已甚,其义无害”的境界,情与理缺一不可,这就是所谓“境生象外”,指的是文章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孟子有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孟子主张透过文学作品的字面意义,了解作者真实的用意和情感。透过表面看深层,透过现象看本质。任何一个夸饰性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只为玩笑取乐而做,它必定包含作者创作的动机,深藏理趣,而读者应当从夸饰性语句带来的视觉或感觉上的冲击中获取作者真正的用意和传达的深刻内涵。
中国古典文学在思想上总是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共同影响的,儒家的纲理伦常、道家的道法自然、释家的禅宗哲学无一不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创作,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代表“原道”、“禅学”思想的深刻的哲学意蕴。夸饰文学不只为抒情,更多地是在表达喜恶的同时,展现出发人深省的一面,通过夸张的不合理反衬意义的合理性,体现丰富的人生意蕴与哲学思考。《吕氏春秋·荡兵》:“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后形成成语“因噎废食”。这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个荒谬的故事,以一个不可能的结果,引发人们的思考。因为一个人吃饭被噎死,就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是天方夜谭,绝不可能的。夸大一件事的影响与结果,引导人们在下意识否定这种荒谬的同时向正确的方向思索,从而得到哲学的启示,这是哲学性夸饰文学的一般模式。
三、生气选出——文章之“气”
“生气选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文章之“气”,是文章的生命所在,没有“气”的文章,犹如死灰一片。不同于西方注重逻辑与要素的创作习惯,中国古代的文学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擅长从整体的角度体察形而上的“道”的领悟。“气”是贯穿于文学作品的始终的,它既不只是单纯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景,也不是仅仅是作家内心深处的情,它只能从整体把握。对于夸饰文学来说,“气”起于作者的体气、禀赋与人格魅力,凝于作者的创作动机与创作热情,见于文学中活化的情思和积极向上的生气,最终化为感化世人的“风教”。有禀赋和人格魅力的作家的夸饰性作品,总是极具感染力和生命活力的,譬如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给人大气磅礴之感,流水奔腾不息,时光一去不还,人生走向衰败,自然规律无法违背,极具生命感染力。一个作家饱含创作激情,将“气”融于文字之上,向世人展现他的向上的生命力,最终化而为“风”,教化世人。
“气”是文章本原所在,从文章的各个阶段影响文章的创作,对于夸饰性文学而言,“气”的存在使其免于沦为玩乐取笑之作,升华了作品,提升了品质。
夸饰文学以现实之景为基础,虚实相生,表情达意,注重凭借象外之象表达言外之意,通过文章之气将作品进行升华,抒发深刻的哲思与高妙的智慧。
参考文献:
[1]王运熙.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
[2]童庆炳.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作者简介:徐颖(1995.10—),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论文作者:徐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现实论文; 文学论文; 夸张论文; 文学作品论文; 虚实论文; 文章论文; 情感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