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状况及教育启示论文

听力障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状况及教育启示论文

听力障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状况及教育启示

李 慧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安阳 456150)

摘 要: 情绪智力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然而对于听力障碍儿童来说,听觉通道信息的丧失,会导致情绪智力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他们在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及情绪调节上的表现都不如同龄正常儿童。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两大主要因素。人工耳蜗移植给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希望,除此之外,主要抚养者的精心照料以及对儿童进行系统的情绪智力课程培训,能够促进听力障碍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 儿童;听力障碍;情绪智力;发展;

情绪智力的实质就是我们利用自身、他人以及环境中的情绪信息处理人际交往中各种问题的能力。相关研究表明有效利用情绪信息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处理人际关系、获得同伴的喜爱,而且还能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1〕,更有助于学业的发展乃至日后在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然而,听力障碍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这部分儿童听力部分受损或全部受损。由于一个信息通道的输入丧失,听力障碍儿童在许多能力的发展上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缺陷。近些年,情绪智力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国外以梅耶、沙洛维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情绪智力的理论框架。国内情绪智力研究较为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许远理教授提出的情绪智力三维结构模型〔2〕。接下来就以许远理教授的理论为框架,探讨听力障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状况。

一、听力障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状况

(一)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状况

情绪理解指的是儿童对于自身、他人以及环境中的情绪信息进行感知识别的能力。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Nina J等人采用情绪理解测验测量4-5岁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发现对于4-5岁的儿童来说,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情绪理解上并没有发现显著差异〔3〕。这提示人们,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可能在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上的起点是相同的。然而,Sidera等在对3-8岁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的测试中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对恐惧、惊讶和厌恶表情的识别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4〕。这种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情绪理解上的差异持续的时间可能更久,谭千保等采用图片的方式测试11-14岁儿童情绪识别、情绪线索表征的准确性以及正确表征情绪线索的数目进行测试,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情绪识别能力明显弱于正常儿童,情绪线索表征的准确性差于正常儿童,正确表征情绪线索的数目也明显少于正常儿童〔5〕。Murray等同时对6-11岁和12-18岁的儿童进行测试,测验结果发现两个年龄段的听力障碍儿童无论在语音情绪识别、情绪面孔识别还是在情绪知识理解上的发展都有明显延迟〔6〕。听力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的能力与其所用语言形式和言语的发展都有密切关系。Dyck等采用不同的情绪任务分别对人工耳蜗移植儿童、手语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在表情识别任务和根据语言提示指出情绪面孔任务中,三组儿童没有显著差异。在理解文本中情绪信息任务时,人工移植耳蜗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没有差异,都明显优于手语儿童〔7〕。说明手语儿童情绪理解能力不如耳蜗移植儿童。

(二)情绪表达能力发展状况

情绪表达能力指的是儿童采用言语的、肢体的、面部表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或积极或消极感受的能力。关于听力障碍儿童情绪表达能力的研究较少,但有研究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在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时,常采用一种不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经常也更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而对于伤害自己的人,听力障碍儿童也很少尝试向其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

(三)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状况

情绪调节指的是儿童控制和调节自身乃至他人情绪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晚于情绪理解。听力障碍儿童的情绪调节发展也落后于正常儿童。Rieffe的研究表明听力障碍儿童在应对消极情绪时更倾向利用手头的场景,其情绪调节的有效性低于正常儿童〔8〕。Ketelaar等对1.5-5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进行测量,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有效处理情绪的策略少于正常儿童〔9〕。相关研究表明,这种差异持续的时间更长。Eschenbeck对5-6年级听力障碍儿童日常压力与应对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在日常体验到的压力上与正常儿童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在他们在应对压力策略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与正常儿童相比,听力障碍儿童更少采用问题解决策略,更多采用愤怒相关情绪调节策略。在性别上,不同听力障碍儿童所采取的策略也有所不同,与正常儿童相比,听力障碍男孩更多采用间接的、掩饰的和寻求外部帮助的策略。而女孩则更多采用寻求外部帮助的策略〔10〕。在更高年级的学生中,这种差异仍然存在。周姊毓等对七、八、九年级的儿童的研究也发现,在情绪调节策略上,听力障碍儿童的表现也不如听力正常的儿童,但是女性听力障碍儿童的表现要好于男性听力障碍儿童。在年级表现上听力障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与正常儿童的发展模式相同,八年级儿童的表现要好于七年级和九年级儿童〔11〕

二、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的论述,不难看出,总体上,听力障碍儿童在情绪智力上的表现不如听力正常儿童,但是也不乏个别听力障碍儿童的情绪智力高于听力正常儿童。在听力障碍儿童情绪智力形成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儿童父母所持有的元情绪理念也会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父母元情绪理念指的是父母所持有的一套对于情绪的观点看法。梁宗保等的研究发现父母元情绪理念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父母的情绪教导对儿童情绪智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而父母情绪紊乱则起阻碍作用〔13〕。瞿鸿雁等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情绪理念还能够影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14〕。不仅如此,父母的元情绪理念还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从而更进一步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15〕。同样,对于听力障碍儿童来说,这一因素也很关键。

2.同辈关系

在新课改下,学生破解数学重难点内容直接关系到数学课题教学目标实现以及教学质量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借助行之有效的课题问题,将数学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不断发展班级各个层次学生思维能力,在破解数学重难点内容过程中夯实数学理论基础。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仅仅满足生理需要及安全需要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需要同他人交往,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融入一个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所以,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无论是对人们的基础认知还是对人们的社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家庭环境

同辈关系是影响儿童情绪和社会发展的又一关键环境因素。如同儿童在与主要抚养者之间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亲子依恋一样,儿童在与同龄人之间交往过程中也会形成相应的联结。同龄人之间在情绪情感上的良好联结能提升儿童的幸福感。和正常儿童一样,听力障碍儿童也渴望与同龄人正常交往,也渴望同龄人能够用正常的眼光看待自己。然而,由于语言或其他方面的障碍导致这种期待常常无法实现。Cabral等的研究表明针对听力障碍儿童的适当的心理服务、康复指向的服务和同辈支持服务常常由于沟通障碍而难以获得,许多听力障碍儿童常常会产生疏离感和耻辱感〔16〕。处于这种状况下的儿童很难发展出健康良好的情绪智力。

(二)心理因素

除了环境因素外,由于听力障碍儿童听力信息通道的受损,其语言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对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来说,这种影响更是深远。如果这一时期的听力障碍儿童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其语言发展将会产生较大缺陷〔17〕,也必然会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听力障碍儿童在情绪理解上,特别是理解情绪词汇以及文本中情绪信息的能力明显不如听力正常儿童,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缺陷引起的。目前,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符号语言,通过视觉通道弥补听觉通道上的缺失;另一种方式是人工耳蜗的移植。后一种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言语发展对于情绪智力的影响不止如此,言语是许多认知活动形成的重要媒介。而基于这一媒介发展出来的心理理论更是对儿童理解他人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理理论指的是一种推论他人内心状态的能力,这一能力也是在儿童发展早期获得。心理理论的形成能够帮助儿童理解他人内心变化,推测他人意图。而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知与体验、表达与评价、调节与控制是情绪智力的主要内容。相关研究表明,听力障碍儿童在理解他人情绪状态时,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和需要为基础,表现出不成熟的心理理论〔18〕。这提示人们,要关注儿童心理理论对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注重听力障碍儿童基本心理能力的训练。

三、教育启示

(一)及时矫正,缩短听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距

听力障碍儿童的主要抚养者对儿童情绪智力乃至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巨大。然而,调查显示,有90%的听力障碍儿童其父母是听力正常个体,他们没有任何关于听力障碍人群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应当怎样去和这样的儿童沟通、交流〔20〕。因此,需要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抚养者进行专门的培训,让其了解听力障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从而摸索出有效提升儿童情绪智力的方法。同时,形成合适的元情绪理念,指导儿童情绪智力的健康发展。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而父母更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诱发者和引导者,父母的养育方式会极大影响儿童许多能力的发展。幼年时期,父母经常性的抚摸、同儿童的适当互动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对于听力障碍儿童来说,由于一个通道信息的丧失,他们接触到的外界信息明显少于正常儿童,要得到相同程度的刺激就需要主要抚养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刺激量。Paradis等通过对18个月的4种儿童(母亲听力正常而儿童听力障碍、母亲听力障碍而儿童听力障碍、母亲听力正常而儿童听正常、母亲听力障碍而儿童听力正常)的观察发现,母亲听力正常儿童听力障碍组儿童在情绪表现上的得分最低,与之相应的是在所有各组中,母亲听力正常组更少采用有效抚摸的方式来与儿童进行交流〔12〕。这表明,在抚养听力障碍儿童的过程中,人们更需要寻找适当的刺激,来满足儿童正常发展所需要的刺激量。

(二)普及相关知识,加强听力障碍儿童抚养者的教育

虽然手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听力障碍儿童在交流方面的问题,但是,手语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听力障碍儿童的问题。而人工耳蜗移植能够部分恢复或全部恢复其听觉能力,相关研究表明听力障碍儿童在人工耳蜗移植12个月后,听力发展能够达到同龄人水平〔19〕。并且,人工耳蜗移植得越早,儿童听觉康复效果越好,速度也越快。快速恢复的听觉能力,就会削减由于听力障碍所造成的言语、情绪智力和其他心理品质的发展延迟。相关研究也显示,经过人工耳蜗移植手术的儿童,其情绪智力的发展要好于没有经过人工耳蜗移植的儿童。因此,人工耳蜗移植是从根本上解决儿童听力障碍问题的措施,实施越早,儿童的各项心理指标受影响的程度也就越小。

(2)注重组件式的架构设计。基于组件体系结构设计的使用形成了系统平台的可扩展性,有助于维护和升级系统平台,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无缝集成,方便用户阻止和定制。例如,平台评估功能有效的改进,就是结合了清华教育在线综合教育管理系统和在线教师教学评估系统。清华教育在线学术活动与科研平台的补充,也是提升本平台研究型学习成效的体现。

(三)开发情绪智力提升课程,助力情绪智力发展

Dyck和Denver的研究发现,经过11次的情绪课程训练,听力障碍儿童在情绪词汇和情绪理解上有明显的进步〔21〕。虽然,在情绪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上的进步并不明显,但是考虑到这一研究所设置的课程任务比较单一,并且训练时间也较短,所以训练结束已经能展现出专门培训对听力障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建议考虑以许远理教授的情绪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为框架,系统设计情绪智力开发培训项目,助力听力障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

用冷冻离心机以8 000 r·min-1的转速离心30 min,将未被包封的丁香酚与被包封的丁香酚分离。再取上清液适量,用60%的无水乙醇稀释至10 mL,于280 nm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游离的丁香酚浓度,由公式(1)计算丁香酚的包封率(Entrapment Efficiency,EE)。

纵向验算:长细比λ=h/i=1000/15.8=63.3,查《钢结构设计规范》中表可知:φ=0.806;则F/(φA)+σm=23740/(0.806×489)+55=115.23MPa<KA×KH×f=172.51MPa,故系梁纵向满足要求,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陈雪. 青少年的情绪智力及其对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D〕.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2010.

〔2〕许远理. 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理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3〕 Laugen N J, et al. Emotion understand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Mild-to-Severe hearing loss〔J〕.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 Deaf Education, 2016, 22(2).

〔4〕Sidera, Francesc, Amadó, et al. Influences on facial emotion recognition in deaf children〔J〕.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2017, 22(2):164-177.

〔5〕谭千保,蔡蓉.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的情绪理解及其比较〔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3): 145-148.

〔6〕Murray J D,Charles Farrugia, et al. Emotion recognition/understanding ability in hearing or vision-impaired children: do sounds, sights, or words make the difference?〔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2004, 45(4):789.

〔7〕 〔21〕Dyck M J,Denver E. Can the emotion recognition ability of deaf children be enhanced? A pilot study〔J〕.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2003, 8(3):348.

〔8〕Rieffe, C. Awareness and regulation of emotions in deaf children〔J〕.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2, 30(4):477.

〔9〕Ketelaar L, et al.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and their parents: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children’s social-emotional functioning〔J〕. Ear & Hearing, 2016, 38(3):1.

〔10〕Eschenbeck H,Gillé Vera, et al. Daily stress,hearing-specific stress and coping: self-reports from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J〕.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 Deaf Education, 2016, 22(1):49.

〔11〕周姊毓. 聋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调查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 2013(4).

〔12〕Paradis G, Koester L S. Emotional availability and touch in deaf and hearing dyads〔J〕.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2015, 160(3): 303.

〔13〕梁宗保,张光珍,陈会昌,等. 父母元情绪理念、情绪表达与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J〕. 心理学报, 2012,44(2): 199-210.

〔14〕瞿鸿雁, 许远理, 黄玲玲. 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7岁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J〕. 学前教育研究, 2011(5): 29-32.

〔15〕Balluerka N, Gorostiaga A, et al. Peer attachment and clas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 multilevel approach〔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6(12), 1-9.

〔16〕Cabral L, Muhr K, Savageau J . Perspectives of people who are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on mental health, recovery, and peer support〔J〕.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13, 49(6):649-657.

〔17〕 〔20〕Ruth Swanwick , Spencer P E.The Oxford Handbook of Deaf Studies, Language, and Educa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8〕Rieffe C, Terwogt M M. Dea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s: desires take precedence〔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2000, 41(5):601-8.

〔19〕陈雪清,王靓,孟黎晖,等. 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的发育〔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5,19(10): 442-445.

作者简介: 李慧(1983-),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儿童情绪与认知。

中图分类号: B844. 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76( 2019) 10-Y044-04

(责任编辑:陈华扬)

标签:;  ;  ;  ;  ;  

听力障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状况及教育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