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机理研究论文

科技成果转化机理研究论文

科技成果转化机理研究

张晓 戴培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山东青岛 266101)

摘 要: 今天科技研发的投入强度不断增加,市场各主体已充分认识到国家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市场的专利需求、企业投入程度、科研院校的师资实力等因素都将影响与制约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一过程,我们需要对其背后的理论做进一步研究。而如何使科技成果从技术成长为产品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该文将对其现状、转化机理与模式提出思考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模式机制 现状 建议

1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俗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国在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从2013年开始就达到2%,且比例在不断增加,2017年达到2.13%,接近发达国家水平。R&D经费主要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应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等费用支出。投入强度主要是指它与年度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其中企业经费支出占比77.6%;政府属研究机构占比为13.8%,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7.2%。高等学校经费占比虽然较低,但是其增长速度是三者最快,为18.1%[1]

而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网显示,2017年内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共授权发明专利项42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而从2018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企业的专利授权量明显高于其他研发机构。这也进一步反映了,目前企业是我国科技成果发明的绝对主体。但通过专利发明的同比增长率来看,高校是我国科创领域新的增长点。但新型发明专利占所有专利比重较大,发明专利较少,也反映出资源向企业倾斜的背景下科研成果转化依旧动力不足,转化受阻。

2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机制

2.1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主要是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在当时,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资料,采用的是贴合当时社会经济体制的无偿转让模式[2]。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发展,我国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愈发肯定,科技成果成果的转化模式“水涨船高”,变成了成果购买的有偿转让模式。

3月14日开始第一次施肥,示范田用肥量50kg/亩;对照田用肥量75kg/亩。示范田和对照田均为同一施肥人员和施肥方式。4月22日观测情况,示范田长势良好,座果率高于对照田。5月11日第二次施肥观测,示范田较对照田果型均匀,叶片浓绿。6月18日第二次追肥观测,示范田果子大,着色早,着色面积大,能提前上市。7月10日收获测产观测。经现场测产,示范田产量1956kg/亩,对照田产量1716kg/亩。

1)经过去边框处理之后,计算去边框之后的车牌尺寸,宽高分别为w、h,设定一个标志位flag并初始化为 False。定义两个列表,Lborder[]、Rborder[],分别用于存储各字符的左右边界。定义两个阈值threshlod1=5、threshlod2=15(分别对应于字符开始结束和字符宽度的阈值)。进入步骤2)。

而科技成果的间接转化则是由供需双方和中介机构一起转化。机构类型与活动方式灵活。在功能上既有大型多功能也有小型单一功能的组织。在形式上,有官办、民办以及官民合办的形式。科技成果间接转化的主要方式有3种:一是通过专门机构,如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等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二是通过高校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如高校科研处、高校自己成立技术转移公司等实施转化。三是通过科技咨询公司转化[3]

在尊法同时,要把“以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培养基层官员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推动广大民众养成在法律准绳下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习惯,并依法监督乡村干部坚守有关法律法规。

而有偿转让的形式会根据是否在科研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第三方机构分成直接转让和间接转让两种基本模式。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主要由技术研发者自己进行成果转化,或者由新技术的研发者和市场需求主体进行合作,一起转化。它包括科技人员直接开办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各种类型的校企合作研究的两种转化模式。

在这样的一个技术进化的过程中,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3个主体需要充分加强协调机理建设的力度。政府在期间提供的宏观政策上的约束是保证各标准在市场中良好有序开展竞争活动的前提;企业为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资金支持与市场需求指引;而高校和科研院所则汇聚行业内顶级研究人才与创新力量,为新标准的制定、新技术的开发、新产品的实现提供头脑风暴。所有主体在整个技术成果转化的生态系统中紧密联系,少一则乱。只有形成三元螺旋型组合关系,三者才能发挥最大效力,促进技术成功走向产品。

2.2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在21世纪到来前夕,美国汉密尔顿教授在进化论的影响下,提出了著名的汉密尔顿模型理论。他将科技成果转换成产品的过程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发现、研究与学习、行动和竞争阶段。发现是指我们常说的科研实践阶段,通过对基础原理的深度挖掘,在不同的标准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就像如今欧美与中国有着不同的5G研发思路,大家都依据自己对理论的理解,制定出一个接近目标的解题思路。而第二阶段行动与竞争阶段,相比前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技术方案更成熟,是结合市场需求对自己的方案做初步分析,使其兼具实用性与市场价值属性两个方面的初步融合的特点。第三个阶段是行动阶段,这个行动是指推进技术向商品转化的阶段。可以看到这个阶段是很关键的阶段,商品化阶段能否顺利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影响到在第四阶段中,我们所掌握的技术成果处于市场化后的什么位置,影响着它能不能在这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第四阶段——竞争阶段主要是看各类标准在进行商业化尝试、进行商业化推进之后,市场的选择给各类标准进行怎样的选择排序。因而汉密尔顿模型理论换成如今新技术成果转化术语来说就是研发、中试、商业化、产业化这4个阶段。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科技成果转化成经济领域实际生产资料时,并不是单方面对科技研发投入更多或者对生产环节投入更多就能够取得高效转化。在一个综合性十分强的科研成果转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要素都至关重要。

但并非说,目前我国只有直接和间接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模式,只是从大类来分是这个结果。实际上通过不同的小类还可以搭配出更多复杂的运行模式。

3 科技成果转化建议

3.1 政府宏观把控,提供政策支持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中讲求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互配合。为什么要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呢?因为政府能够通过法律、政策、机构等一系列措施和渠道使得具备科研能力的人才资源,吸引人才的经济资源,为科研服务的配套基础设施资源统统向调控对象涌入。通过人才激励制度、合理完善的专利分配制度、住房补贴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使得资源进驻朝阳创新行业,形成良好的创新竞争氛围。

3.2 企业合理运用资本,强化人才激励协同力度

从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来看,企业是科技成果研发的主要力量。企业在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时,要把握好趋利良好的政策环境,利用政府提供的便利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尊重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使得技术的研发既有市场的需求导向,又有专业的研创力量,使得新技术能够更好地向新产品进行转化,进一步提高发明型专利的获得率。

3.3 科研机构高瞻远瞩,脚踏实地

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应走出学院派的作风,不仅仅从理论层面提出假性设想,还需要借助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机制了解市场的需求导向。从而使得研发的技术能够更接地气,更方便落地执行,而不是简单地在利用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评职称、评优秀的任务之后就将优秀且富有创新性、落地性的新技术束之高阁,而应该积极推进技术走向产品。这一部分也会在政府专利分配制度的完善以及企业人才合理晋升制度制定实行后得到较大改善。

采穗圃的栽植密度(株行距)和定芽数与土地利用及光能利用效率有关,也决定着种条及插穗的产量,采穗圃长期维持需要考虑适生最佳气候区的生长量、适合密度(株行距)及适宜定芽数,因此结合生长调整到适度的密度(株行距)大小及适宜的定芽个数在采穗圃营建中具有重要意义。定植密度为50cm×80cm,留2-3个芽时,出圃插穗数量最多。

4 结语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很复杂的系统。它需要各阶段的各主体都发挥自己的效能,从而为新技术向新产品的转化进程扫除基本障碍。

参考文献

[1] 郝丽,暴艳丽.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理及途径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2):120-124.

[2] 彭建平.再论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机理及瓶颈制约[J].现代营销,2018(4):240-241.

[3] 江杨,林丽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9(1):21-24.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9)08(b)-0236-02

DOI: 10.16661/j.cnki.1672-3791.2019.23.236

①作者简介:张晓(1985,10—),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管理、所办公司管理等。

标签:;  ;  ;  ;  ;  

科技成果转化机理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