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低耗和环保已经成为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型产业,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施工过程容易造成污染。新的发展形势下必须全面推广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设计人员要充分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各类要点,并积极优化、改进绿色建筑设计。本文就建筑工程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结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重要性;优化结合
1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有利于降低建筑行业的能耗。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便是通过应用各类节能环保技术、绿色建筑材料来降低施工产生的能耗。现阶段,建筑设计单位愈来愈重视贯彻落实绿色设计理念,逐步推广实施绿色设计理念,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贯穿于建筑平面规划、工程选址以及材料选用等关键环节,最终实现了降低施工工作能耗的目的。(2)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建筑设计工作应当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减工程的成本。在建筑设计中贯彻绿色设计理念,能够促使施工单位更好、更快地完成施工计划,以缩短工期为途径来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贯彻绿色设计理念是设计单位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建筑设计单位获得政府与群众的支持。(3)有利于提升住户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建筑材料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甲醛等材料就会影响住户的身体健康。在实施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充分考虑住户的利益,从人性化的角度开展设计工作。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选用绿色环保材料,从而保障住户们的健康。
2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结合
2.1规划阶段技术的优化结合
规划阶段是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重要内容,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解决方法,强化了对建筑场地的深刻理解,促进了建筑技术性能及优势的充分发挥,强化了建筑设计效果,确保了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避免了设计过程存在的瑕疵。在运用绿色建筑技术时,需要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做好建筑规划阶段的优化设计,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资料进行深度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光、电和声等,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力度,确保建筑技术与能源之间的良性循环,在根源上减少建筑材料浪费现象,将建筑资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其次,对绿色建筑总平面进行合理设置,结合不同的设计内容,确保设计内容的优化完成。明确影响建筑规划的因素,明确在不同的建筑阶段,设计内容存在的差异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上的内容开展各项平面设计工作,确保平面设计工作的深度优化,与项目施工阶段保持密切的联系,避免受外界各项因素影响,影响绿色建筑施工效果。
2.2建筑工程项目气候适应性设计优化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中,气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与污染,从而导致很多地方的气候条件都表现出了极为恶劣的情况,通过简单的环保技术无法进行有效的改善,为此,在施工中,应该对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进行优化。①施工中应该选用低污染、低成本、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来进行建筑的整体施工,以此来降低天气因素对建筑造成的不良影响;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入绿色建筑的思想理念,使得建筑能够对周围的气候环境进行适应,同时应该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建设保护性的建筑。图1是某科技馆效果图,该地区属于中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但地处山区,海拔高差较大,气流、降水以及气候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建筑场地在海拔1500m以上的山地,以石作为造型理念,采用半覆土建筑形式,以厚重实体回归自然,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延伸入土中,整个体量从屋面到松林做到自然过渡,浑然一体。利用地下土壤的热稳定性和地下温度的恒温性,体现出建筑的地域特色,具有创新的理念。建筑设计按照被动优先的原则,通过计算机模拟,采用围护结构隔热、遮阳,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加强自然通风等技术措施,来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的功能要求和室内舒适度。外围护结构主要为非透明实体围护结构,以减少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对建筑室内过热和空调能耗的增加,同时满足科技馆建筑室内采光与照明对科技作品、艺术作品的功能要求。
2.3形态设计与节能的优化结合
绿色建筑设计与一般建筑设计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主要是采用量化分析方法代替感性认知进行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建立在定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实施。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建立在形态设计与节能优化结合的基础上,需要采用形态设计与节能的优化结合,运用计算模拟手段对设计策略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效果。所有的形态设计方法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配合绿色建筑技术。由于我国的人口较为庞大,对建筑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做好建筑形态设计与节能的优化组合,给绿色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参考,确保建筑后续工作的高效开展。
2.4采光遮阳设计的优化结合
某火车东站图2所示,由于建筑进深大,侧窗采光造成内部采光不好,均匀性差,根据成都冬季日照率低和夏季太阳辐射特点,为保证大部区域白天不需人工照明,设置采光通风遮阳天窗,以及玻璃幕墙顶部通风遮阳措施,保证了候车厅深部空间日间自然采光满足亮度和均匀度要求,并在候车厅不同部位的环境平均辐射温度控制在27℃以下,使侯车大厅处于舒适性范围,同时降低空调能耗。由此,在西侧玻璃幕墙和天窗应采取遮阳措施。下图给出了采用倾角为10°的百叶遮阳措施后外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特征曲线图,由图可看出,采用百叶遮阳后,可以大幅消减对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从而改善夏季室内的热舒适度,降低了空调能耗。
3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是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基础。在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上充分挖掘,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温馨而又节能的工作环境,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当前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向。而新世纪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指导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通过节源节能,缓和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周成.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自动化技术应用设计[D].青岛理工大学,2015.
[2]郑立红,戚建强,陈晖.绿色建筑设计优化相关问题思考[J].建筑节能,2016(11):68-71.
[3]简斌,高庆龙.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节能方案设计[J],绿色建筑,2013(4):31-33.
论文作者:韩逸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节能论文; 技术论文; 采光论文; 遮阳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