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中职教育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职论文,制度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整个世界,小学和初中的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成为现实,但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则较为罕见,不过高中阶段的免费教育并不少见,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为中等教育实行免费制度。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也在开始讨论中职教育免费的问题,本文通过陈述其他国家的经验,为我国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免费中职教育实施概况
在欧洲和北美地区,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学徒制)的教育一般实行免费制度,参与学校中的职业教育项目也不需缴纳任何费用。这些国家大约在1900年前后全面实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随后包括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整个公立基础教育都实现了免费制度。作为公立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也在免费制度之中。
一些新兴经济体尽管并未实施免费的高中教育,但相关方案正在讨论中。免费的中等教育已被提上了香港立法会的议事日程(Legislative Council,2004);澳门特区政府则承诺在2009~2010年间实施免费的高中教育(blogmacau.info,2006)。这些计划中都包含了中等职业教育,而经济实力还不强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制度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可以看出,中职教育是否免费与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教育的免费制度的进展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但这一规律也有例外。尽管经济并不发达①,塔吉克斯坦仍然“保证在各教育机构竞争的前提下实现免费的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World Bank,2000)。这说明高中阶段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化并不必然与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步。而在1699年的英格兰,一个隶属于教会的组织创办了一些学校,向工人阶级子弟提供免费的食宿和制服,并提供学生做学徒的机会(Coffey,1992)。另外,早期英国教会担负了部分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职能,这类学校实际上可被视作有政府背景的免费职业学校。英国整个基础教育的义务化直到1870年才完成,所以可以说在英格兰,免费职业教育的历史要远远早于整个基础教育系统的免费化。
二、中职教育免费的内容
从欧美的情况来看,免费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与教育成本相关的费用、与生活成本相关的费用。
1.教育费用的免除情况
对于学生或家长而言,教育成本包括因参加教育活动而增加的支出,如学费、书本费、材料费、交通费等。
奥地利法律规定中职教育免学费,但自1996年起,学生家庭需支付部分书本成本费,据统计在1997年家庭支出只占职教经费的2.7%。
在丹麦等一些欧洲国家,中职教育采取全部免费的政策。
美、加两国的一些州规定,凡是未达到20周岁或未完成高中阶段学业的该省公民均享有“免费学校教育权”,学生可免费享有教学、必要的交通和教育部认可的教材。
2.生活费用的免除情况
这部分费用指即使不参与教育活动也需支出的费用,如伙食费、服装费等。
以奥地利为例,个人的福利收益包括社会保障和家庭福利,19岁以下的非独立家庭成员均享受家庭福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必然会被免去一部分生活费用。
在美、加两国,政府对学生的资助更具市场色彩。如加拿大开发了学生资助计划,其中包含贷款和奖学金。1998-1999财政年度,魁北克州所有获得资助的学生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占到了总数的23.0%。② 考虑到公立学校已经实行了免费的教育,这部分资金的主要用途就成为学生的生活补贴。
欧洲希望对全体受教育者实施一定程度的免费计划,是一种绝对的平等;而北美地区则更强调对弱势群体的资助,突出一种相对的平等。这种相对平等主要体现在对生活成本的补助方面。
三、免费的对象
在美、加两国,教育主要由州政府负责,但国内居民却可以在国内自由迁徙,如果对所有人开放免费教育显然对本州的纳税人是不公平的。因此各州都做出了法律规定来界定享受免费公立教育的人群,美国南达科塔州的法典教育部分规定:“要申明免费学校教育权,学生父母或其监护人的合法居所必须得到确认。”
四、免费的途径
已实行免费中职教育国家的职教资金投向大致分两类:投入学校和直接投向学生。
1.资金投入学校
将资金投入学校是多数国家采取的策略。美国联邦财政和州财政对职业教育有不同的投入方式。
(1)联邦政府投入
①中等职业教育是主要投资对象
帕金斯Ⅲ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向各州政府提供一定数量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以帮助各州发展职业教育。州长有权在州内部处置这部分拨款,根据对全美41个州1992年和2001年的调查,62%的联邦拨款被分配给了中等职业教育,而中学后职业教育得到了另外的38%。
②投资体现社会公平原则
帕金斯拨款的另一特征可以用“两高”来总结:贫穷学区获得拨款比例高,农村和近郊地区获得拨款比例高。图1列出了2000年不同贫穷程度学区所获帕金斯拨款的比例。
由图1看到,非富有学区所获得的帕金斯拨款占到总额的84%,可以看出帕金斯法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帕金斯拨款的地理流向上,图2列出了2000年不同地理位置学区所获帕金斯拨款比例。图中表明农村和近郊学区获得的拨款高达76%,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作是帕金斯法案对贫穷人群的倾斜。
③公式体现投资公平分配原则
为了保证政策自上而下得到贯彻,制度设计者们设计了资金分配公式,公平原则在公式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联邦级公式(State Formula)规定联邦级拨款在各州间的分配。公式由“3+1”组变量和3组常量构成。其中3组变量是各州15~19、20~24、25~65岁人口的数量,3组常量是与前3组变量相对应的比例:58.8%、23.5%、17.6%,另一个变量是各州的个人平均所得(PCI)。显然这一级的公式向15~19岁的青年和低收入的州倾斜。
州级公式(Substate Formula)规定在各州内部的资金分配。帕金斯Ⅲ法案的131款规定:70%的资金根据每个教育管理当局管辖范围内15~19岁的贫困儿童数量决定,30%的资金根据15~19岁的人口数量决定。
(2)州政府投入
尽管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有拨款,但联邦拨款只是所有职业教育资金的一小部分,主要教育责任还在州政府。
Steven(2001)认为在美国各州存在以下几种教育投资方式。
①基础拨款方式:旨在确保每个学生获得最低水平的教育服务。各州每年都会确定每个学生所需花费的阈限,然后根据各个学区的特点进行调整。
②单元成本基金方式:旨在保证每个学校都能享有充足的资金。实行这一方式的州都会为职业教育设计“基金公式”,根据多个因素计算出相应的教育成本,作为向职业学校提供资金的依据。如怀俄明州的公式包括25个与教育成本相关的因素。
③加权计算方式:确保在与普通教育的较量中,职业教育占有资金分配上的优势。美国各州在分配资金时一般会使用FTE③ 的概念,对学校的资金投入以FTE为基础进行。在得克萨斯州,普通学校1个FTE的权重为1,而职业学校1个FTE的权重为1.37。这说明职业教育高成本的特点得到了政策制定者的承认。
④成果激励方式:因前几种方式都没有设计激励机制,造成了一定的弊端,有些州开发出这种方式以促进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的发挥,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在印第安纳州,从2002-2003学年度开始,学生每获得一份资格证书,学区可获得550美元,对于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每有1人注册,学区可获得1000美元,有中等需求的专业,学区可获得700美元,市场基本没有需求的专业,学区可获得300美元。
从各州的做法可以总结出各州在职业教育投入方面的一些原则。①面向全体的原则:州政府是职业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的政策必然导向所有的学生,正是这个面向全体的原则,保证了免费的中职教育。②成本优先的原则:多数州在拨付教育款项时,优先考虑教育的实际成本。对成本的精确计算使职业学校实际得到的资金超过普通中学,依据成本进行的拨款使学校免于财政危机,从而保证了免费中职教育的可操作性。③结果导向原则:在青年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美国人也开始注重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如促进就业等)。而结果导向的投入原则进一步引导普通民众和学生重新发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同时以成绩为基础的学习成果的监控也有利于学生的管理。
2.资金直接投向学生
在少数国家职业教育资金直接投向个人。荷兰法律规定:荷兰境内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实行收费制度,学生必须缴费上学。但同时,荷兰政府通过WTOS法案向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多品种的资助计划。自2000年以来,WTOS经费占学费的比例一直在80%以上,再加上职业学校学生可获得的学生补贴或贷款,基本可实现免费的中职教育。
五、一些解决方案
1.免费资助的退出机制
在一些面向个人的资助项目中,个人中途退出后的资金处理成为一个问题。荷兰规定如果学生在年中退出职业教育,其所获学费补助应按实际就读的时间进行折算,多余部分退回补助发放机构。荷兰还进一步规定学生若从国家资助的免费培训项目中退出,国家提供的资助将自动转换成低息贷款,学员需偿还。
2.通过学徒制补充免费的资金来源
在欧洲国家,仍有各种形式的学徒制的教育方式,国家对这些学生仍有一些资助,但企业在提供免费的教育和实习方面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在欧洲国家的学徒制的教育形式中,企业向学徒提供工资,根据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的数据:三年制学徒在第三年可获得合格初级工人工资的90%。
3.向民办职业学校学生提供资金申请途径
很多国家存在一定数量的民办职业学校。政府一般不负责这些学校的经费筹措,但并没有把这些学校的学生排除在政府资助体制之外。与公立学校的学生一样,民办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可以从政府部门申请学费补助、学习津贴等资助。所以尽管他们需向学校缴纳数额不菲的学费,但也受到了免费教育制度的惠及。
4.把职业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
以上列举的所有国家都把非学龄人口纳入整个教育资助体系,这显然是实施终身教育的具体措施。在这种教育投入机制下,学校的职能必然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职业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已具有社区学习中心的功能。
注释:
①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网站的数据,2005年塔吉克斯坦的人均GDP为328美元。
②这一数据后来不再采集,所以无法获得更新的数据。
③Full-Time Equivalent:全时学值,表示全日制学生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