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 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实践证明,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能快速改善和控制血糖,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并减少了住院天数和费用。所以,综合护理保证了胰岛素泵对高血糖的控制,使血糖值在一个平稳范围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使用方法
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问题。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2%,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并以每年100 万的速度递增。糖尿病的治疗一般是综合性的,它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对无法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尤其是I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是选择带一个胰岛素泵。胰岛素泵治疗也称作“24 小时内持续皮下胰岛素缓释系统”它的作用是既可以模拟人体生理状态提供持续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还可以在进餐前提供大剂量的胰岛素,控制餐后高血糖,基本上达到了模拟胰腺分泌胰岛素的作用。
一、糖尿病的确诊要件
一是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高于11.1mmol/L(200mg/dl)。二是查空腹血糖时,两次或两次以上高于7.0mmol/L(140mg/dl)。三是空腹血糖不超过7.0mmol/L,怀疑为糖尿病者,可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若无糖尿病症状,尚需另有一次血糖超过11.1mmol/L,上述血糖值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也有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或者出现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等,才查出糖尿病。
出现上述症状可基本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渐见乏力,消瘦;患者常易饥,多食。故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二、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优势
胰岛素泵是近20年以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其形状、大小如同BP机,由泵、储液器和输液管组成,在工作原理上它模拟正常胰腺的分泌方式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临床应用验证,胰岛素泵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机体对胰岛素吸收后使血糖浓度趋于平稳。它还可以通过患者病情(如在患者有不同用餐需要或旅游时)和血糖的变化来调节基础率,临床基础率及餐前大剂量,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方便患者使用,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尤其适合反复发作的低血糖或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所以,胰岛素泵经临床验证目前被认为是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也是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这说明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具有巨大的优点。
一是控制血糖。临床验证,由于胰岛素泵夜晚仅输出微量胰岛素,不再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减少了夜间低血糖,后半夜又能自动增加胰岛素输入降低凌晨的高血糖,使空腹血糖及白天血糖正常化,并减少了全天胰岛素用量。所以,胰岛素泵使用者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打针的患者,而且血糖波动幅度比较小,能及早发现低血糖症状,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二是输注精确。胰岛素泵的输注胰岛素的精度能达到0.05 单位,与注射器或胰岛素笔相比其输注的胰岛素剂量要更精确。同时,减少餐前胰岛素用量,避免了大剂量短效、中效胰岛素注射后在体内的重叠作用,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是控制体重。胰岛素泵使用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随意调节饮食,同时配合锻炼,增强了身体的健康与营养状态,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生活信心,显著减轻了疾病造成的沉重精神与心理压力,使生活灵活多样,改善了生活质量。
四是自由方便。胰岛素泵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睡觉自由、吃饭自由、运动自由,即使轮班工作血糖也较容易控制。更为重要的是胰岛素泵使用者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只需侧身,按按钮,胰岛素就自动地输入体内,既简单又不失体面。
五是避免了血糖波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而防止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
三、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的使用治疗
糖尿病治疗包括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等。其中胰岛素治疗,在现代医学上通常采用胰岛素泵。
1、置泵及护理
胰岛素泵为电脑控制的高科技产品,选择需用胰岛素治疗并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患者作为安泵对象最为恰当。首先,前期准备。在安泵前3天,先使用短效胰岛素对患者在3餐前进行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待患者血糖基本平稳后再行安泵。此时,应要求患者洗澡、更衣以防皮肤感染。同时,护士要协助医师认真检查胰岛素储液管和充注软管内有无气体,要立即排出直径1mm以上的气体。其次,物品齐备。将所用要用的物品备齐并携至患者床前,解除其顾虑,尔后嘱患者平卧或坐位,选择脐部两侧不妨碍活动之处为穿刺点,用0.2%碘酊消毒2次,将软管置式插头放置于持针器上,左手捏紧皮肤,右手持针,按下开关,针头即快速刺入皮下,拔出针芯,用护皮膜固定。再次,置后调试。由医师根据患者安泵前胰岛素用量和血糖监测结果,计算并设定初始的胰岛素基础释放量和餐前大剂量。
这些工作都要求护士应熟练掌握不同浓度胰岛素的安装、调试及常见报警的处理,定时定量为患者输注餐前大剂量,同时教会患者掌握胰岛素剂量的计算和设定以及泵的操作技术和常见故障的处理。
2、安置后护理
首先,严密观察血糖。置泵后前3天每日监测血糖5~7次,3天后视血糖控制情况改为每日3~4次,为医师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其次,注意低血糖反应报警处理。在置泵后3~7天为胰岛素剂量调整期,容易发生低血糖,要密切关注。另外,要防止输注装置阻塞或泄漏,泵程序设定不正确,泵内胰岛素用尽等情况。再次,局部皮肤护理。充注软管在皮下保留3~5天后,需连同旧的装置一起拔出丢弃。更换部位用新的充注装置,重新安装皮下充注软管,新充注部位与原充注部位应相隔2~3cm以上。用手轻轻将原穿刺点里面的组织液挤出,以0.2%碘酊或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后,涂以红霉素软膏加以保护。如有感染,应立即更换充注部位和装置,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长期用泵者均应3~5天(冬季可适当延长至5~7天)更换一次充注部位,因为有少数患者出于经济上考虑,7~8天才更换充注装置,这样会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最后,加强对泵的保护,防止受潮,损坏,防止静电报警。
四、胰岛素泵使用中的适应条件
胰岛素泵的使用要适应一定的病人,这些人一般是应用胰岛素治疗者,经常有低血糖和高血糖症状的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糖尿病的妇女合并妊娠或者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对于胰岛素泵使用者而言,要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在医生指导下基本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方法。能够经常进行血糖自我检测(一天七次)。
对于护士及医师,要密切关注胰岛素泵使用并发症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能引起感染、皮下硬结、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形成脓肿时应切开引流。对皮下硬结的处理,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对治疗中发生的低血糖,需减少胰岛素注入量。泵故障,如出现泵失灵、由于电量耗尽、注射时针头掉落、堵塞等,引起胰岛素注射过多过减少,应尽快查明原因及时排除,教会患者掌胰岛素泵的使用、检查及排除故意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彭新华.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使用.国外医学,2008,21(1):23.2
[2]石敬.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中华临床医药,2008,23(3):95 4
[3]王莉,曲意慧.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体会.实用医技杂志,2010,12(6):45
[4]周辉,阎桂环.8例胰岛素泵的应用及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9,(12):27.
[5]李倩,马建华.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杂志,2005,29(4):308-309.
论文作者:宁俊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胰岛素论文; 血糖论文; 患者论文; 胰岛素泵论文; 低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