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和概念在选择命题上的技术和类型——近几年历史高考选择命题热点规律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热点论文,近几年论文,因果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历史高考选择题注重全方位多层次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不断加强,如何探究近几年选择命题的焦点、热点及其规律,逐步提高考生的思辩分析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在这一不可逆转的命题趋势下,必须加强对高考选择题命题思路和技术的研究。无疑,因果选择和概念选择在近几年命题操作上呈现出焦热状态。
一、原因和结果
因果是揭示事物之间先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历史事件、现象之间,历史人物的活动等,一般都有因果关系。从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来考测考生思维能力是颇有深度、广度和高度的。因果关系一般有五种: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和互为因果。
(一)一因多果:指一个原因引起多种结果。要站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各个方面去分析结果。
例1.春秋战国兼并战争及其结果 A.群雄割据,战乱灾荒 B.诸侯国变法图强称霸 C.华夏族与各民族联系加强 D.儒墨道法兵家学术活跃
(ABCD 从政治、经济、民族、思想各个侧面思维)
例2.春秋后期,鲁国实行按亩收税的办法,其结果是 A.铁器、牛耕推广使用 B.公田逐渐化为私田 C.出现了新的剥削方式 D.阶级关系有了重要变化
(BCD 从土地制度、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各个侧面分析)
例3.普法战争结果有 A.法国割地赔款,阻碍经济发展 B.德国获取矿产和资金,振兴经济,完成统一 C.巴黎九四革命,推翻帝国,建立共和 D.意大利借此时机完成统一
(ABCD 从法、德两国政治、经济变化及欧洲国际关系上分析)
例4.在文化大革命中,上海“一月革命”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 A.大串联扩展到全国各地 B.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 C.各地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D.武斗事件普遍发生
(BCD 1995年高考题,从政治、经济、社会秩序方面分析)
例5.1923年法、比出兵鲁尔,其影响和后果有 A.德国工商业停顿 B.马克狂跌物价飞涨 C.德国革命浪潮高涨 D.法国的占领费用巨大
(ABCD 1992年高考题,从德法两国政治、经济上分析)
(二)一果多因:指一种结果由多种原因同时引起。分析一果多因时要注意从历史客体上看,在众多原因中哪些属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文化和民族因素,哪些属社会制度的、地理环境的、政党或代表人物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的以及国际时代背景上的原因。在如此众多因素中,往往带有多方面综合性,埋藏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另外,从哲理上分析,还要洞悉哪些是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具体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哪些是远因和近因、成(胜)因和败因等。一果多因是命题操作的热点,近来有增温的趋势,要密切注意。
1.从客体诸多因素分析
例1.19世纪末中国戊戌变法的发生是由于 A.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维新变法成为社会主要思潮 C.德国强租胶州湾,引发民族危机 D.光绪帝要变革弊政,发奋图强
(ABCD 从阶级、思想、政治、人物四方面原因分析)
例2.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A.经济文化交通发展 B.政治清明,政策开放 C.尊重外来宗教,和睦友邦 D.民族关系融洽
(ABCD 从经济文化、政治外交、宗教、民族关系原因分析)
例3.促使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而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原因有: A.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 B.蒋介石非法召开“国民大会”,制定伪宪法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国统区反蒋斗争高涨 D.三大战役胜利,全国胜利在望
(ABC 1995年高考题,从民主宪法、政治形势、军事形势诸原因分析)
例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倾向日益增长,其原因主要有 A.国共两党摩擦不断发生 B.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不断发展 C.日本对国民党实行政治诱降政策 D.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BC 1990年高考题,从主观阶级本性和客观战争形势因素分析)
2.从哲理因素上分析
①根本原因:指在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它一般应从引起历史事物变化的根本因素去分析,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事物内因等方面的主要原因,在命题用语中,一般有“根本的”、“最主要的”限制语。它和主要原因不同,指在主要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原因,有时它与主要原因两者相同,有时并不相同,不能简单混同。
例1.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 A.金融贵族统治阻碍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B.七月王朝腐败 C.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 D.人民觉悟高
(A 1995年高考题,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角度上分析)
例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D 1996年高考题,从阶级实质、上层建筑角度上分析)
例3.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分裂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西汉以来王国问题未彻底解决 B.北方少数民族人民大量南迁 C.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 D.汉族统治阶级偏安江南
(C 从上层统治集团历史渊源因素上分析)
例4.《天朝田亩制度》绝对平均方案无法实施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 B.中外反动势力合流,力量对比悬殊 C.违背了半殖民地社会商品经济规律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其无法推行
(C 从生产力发展规律分析)
要注意区别主要原因并不等同于根本原因。
例5.下列武昌起义成功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起义新军革命主动精神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清朝湖北当局无力抗拒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合
(A 1996年高考题,A是最主要原因,但不能说是根本原因)
②主要原因:指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往往起决定性制约作用的原因。在命题用语中往往有“主要”的限制语。
例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C.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A 1996年高考题,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上分析)
例2.在意大利统一得以完成的多种原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撒丁王国所起领导作用 B.撒丁王国联合法国共同对奥地利作战 C.中部摩地纳等地人民起义 D.加里波第“红衫军”远征两西西里王国胜利
(A 1995年高考题,从王朝战争中领导力量因素上分析)
例3.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具体表现在 A.农民受剥削,购买力极低 B.地主商人投资于土地,手工业资金短缺 C.科学技术不发达,手工业品质次价高 D.各级政府对手工业生产限制重重
(ABD 1996年高考题,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分析诸多主要原因)
例4.从规模与次数上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人运动不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其主要原因 A.王明“左”倾错误的破坏 B.城市的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C.反北洋军阀斗争已基本取得胜利 D.中共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 从中共革命道路主观因素上分析)
③直接原因: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最近期原因。这类原因,必须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例1.1841年2月英军进攻虎门,守军失败,虎门失陷,其直接原因是 A.葛云飞中炮牺牲 B.琦善拒发援兵 C.奕山缺乏作战决心 D.牛鉴临阵逃走
(B 1992年高考题)
例2.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的直接目的是 A.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 B.援救侵入南洋的日军 C.强化对占领区的统治 D.扩大对华南的经济掠夺
(B 1993年高考题)
例3.保路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阻挠保路同志会的成立 B.商办铁路的股银全部被侵吞 C.清政府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外国 D.四川总督逮捕保路同志会负责人 (C)
例4.唐朝后期实施两税法的直接原因是 A.安史之乱 B.均田制破坏 C.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D.宦官专权 (C)
④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前者属于人们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主观因素,后者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在因素。
例1.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A.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B.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 C.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 D.隋文帝杨坚决策正确
(ABCD 1996年高考题,ABC为客观原因,D为主观原因)
例2.促使尼克松调整美国全球战略的因素有 A.国内经济增长缓慢 B.侵越战争遭受严重挫折 C.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 D.发生古巴导弹事件
(ABC 1991高考题,AB为主观原因,C为客观原因)
例3.抗战初期,促使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形成的因素有 A.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导 B.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D.日军对华作战方针以正面战场进攻国民党为主
(ABD AB为主观原因,D为客观原因)
例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和困难的因素有 A.急于求成的左倾冒进思潮 B.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恶化 C.苏美争霸 D.世界性的反社会主义逆流
(ABD A为主观原因,BD为客观原因)
(三)同因异果:指同样一种原因在不同条件下引起不同的结果。
例1.下列事件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是 A.“府院之争” B.日本暂时独霸中国 C.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ABD)
例2.国民党新军阀连年混战带来了 A.人民饱尝战乱灾难 B.日本帝国主义酝酿更大的侵华新阴谋 C.中共开辟革命根据地 D.蒋介石在全国范围建立政权(ABCD)
例3.1929—1933年经济危机带来了 A.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B.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高涨 C.被压迫民族民主运动兴起 D.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AD)
注意同因异果其表现形式固然是一因多果,但不完全等同于一因多果,它指相同一个原因而导致结果迥异的历史现象。
(四)同果异因:指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的原因所引起,它也不是指简单的一果多因,而是指由于历史现象的原因迥然不同而导致的结局却殊途同归。
例1.秦陵兵马俑修建的动因在于 A.给后世留下珍贵文化遗产 B.为宣扬专制统一皇权,威慑天下臣民 C.财力、物力过剩,以求宫廷消耗 D.对先秦奴隶制殉葬、人牲的改革
(BD 从阶级残暴统治和缓解矛盾二个不同侧面分析)
例2.下列史事对我国古代民族融合具有促进使用的是 A.春秋无义战 B.魏晋士族制度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两晋少数民族内迁 (ACD)
这个题目不能墨守思维定势,要发散思维,灵活变换角度审视因果关系,不仅要按认知习惯规律由因到果地顺向思考,也要由果到因进行逆向思维。不能仅考虑春秋战争的破坏性,还应看到战争在客观上也加快了各族接触,有利民族统一的另一侧面。
例3.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治分裂属历史倒退,但其中也蕴含有统一因素 A.出现民族大融合高潮 B.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C.西晋、前秦、北魏、北齐一度统一北方 D.文化科学技术成果继续发展(ABCD)
这个题改变分析角度,它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多棱面的反思,从而在多方面求得更深层的认识效果。
(五)互为因果:这类因果关系较为难懂,一般有三种情况:(1)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2)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三类关系之间存在辩证的作用与反作用的互为因果的关系。
例1.中共土地革命胜利开展取决于诸多因素和保障 A.井冈山道路开辟了大片革命根据地 B.工农红色政权在中央苏区建立 C.土地革命路线的推行、贯彻与发展 D.红军取得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ABCD)
这四者之间即是互为因果关系,其中有政策、经济、政权、军事若干因素,彼此制约,互相促进,互为保障。
例2.促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时代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在于 A.工业革命由英国推广到欧美 B.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思想深化影响 C.欧洲1848年革命对旧制度冲击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逐步形成(ABCD)
这四者之间有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诸因素彼此促进,互为因果。
在因果选择的操作上要审视命题的不同表述。一般而言,“果”容易理解,所谓结果是指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也可用意义、作用和影响等词来表述。而原因是指引发事物现象产生的因素,它有时与背景、条件这三者可以通用,所含内容在整体上是一致的,仅是表述的角度略有异而已,不必过于拘泥。例如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也可说成五四运动的原因或是条件,答案都一样。然而,在有些情况下三者也不尽相同。
原因泛指作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主客观条件,它一般与条件通用,但条件更具体一些,有时不能算作原因。而背景的包含量最大,纵横的范围更广,它是指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势的那些主客观条件。而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即原因、条件都要到背景的大前提下去找答案。
例1.分析19世纪末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 A.内战废除奴隶制,加强联邦统一 B.资源丰富,市场开发 C.资本源源涌入 D.移民劳力充足,科技广泛应用
(ABCD A是背景前提,BCD是具体原因、条件)
例2.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确立统治 B.圈地运动、奴隶贸易和殖民扩张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C.18世纪战胜法国夺取广阔海外市场 D.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科技经验
(ABCD A是前提背景,BC是原因,D是条件)
二、概念选择题
这种题型是在选择题的题干部分提出了一个基本概念,由应试者从备选答案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对象。它注重对历史概念的有机渗透和运用,备选项的设计立足于历史基本知识的内在规律或本质的挖掘与揭示,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时空观的把握、性质与特征的洞悉。
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理论概括的产物,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由于历史知识是由众多相联系的历史概念所组成,因此,形成并掌握历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另外,在历史学习中,历史概念是由“史”到“识”之间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考生对概念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对历史基本规律的准确把握,其重要性毋庸赘言了。
任何历史概念都有其客观的、特定的、准确的事物实体,该实体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有内在规律、表现特征和性质。在把握历史概念时,既要体现出历史事物的时间、地域、人物及事件和核心内容,又要揭示历史事物的性质和意义,并作出概括性的评价。所以在解答概念选择题前,一定要向学生点拨掌握历史概念的最佳识记规律,即要识记那些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词或句。所谓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在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只有在对概念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识记之后,才能灵活自如地应付概念选择的考测。
历史概念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概念,另一类是专用术语概念,而在实际操作中,专用术语概念是近几年考核的焦点,且逐年增温。它又可按考测客体分成三类:(1)历史人物,(2)历史事件与现象,(3)历史名物。
(一)理论概念:它们指社会人文科学常识中的基本理论概念,本身并不要求限定严格确切的时空界限,一般泛指带有中外历史普遍性社会现象的基础理论概念。例如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资本原始积累、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萌芽、母系氏族、法西斯专政、立宪君主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重商主义、私有制、中央专制集权、三权分立、民主共和等等。
例1.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下列哪项现象尚未出现? A.两次社会大分工 B.部落之间、氏族之间开始产品交换 C.农村公社 D.人们过着比较定居的生活
(C 1990年高考题,测概念的表现形式)
例2.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户”
(D 1991年高考题,测概念的基本属性)
例3.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设想中,对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的有 A.消灭城乡差别 B.劳动成为人们的需要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解放妇女
(ABCD 1990年高考题,测概念的内容要素)
例4.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区别在于 A.革命任务不同 B.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斗争形式不同
(ABC 测概念的性质)
例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发展起来,这时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形式有 A.实行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 B.对内压缩消费来扩大积累 C.发展国家与私人合营企业 D.通过国有化扩大国营企业
(ACD 测概念的表现形式)
例6.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根源。这里的“旧秩序”是指 A.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价格,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控制 B.发展中国家输出低初级产品与发达国家工业品价格“剪刀差”悬殊 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封锁 D.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
(AB 测概念表现形式)
例7.20世纪90年代,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而能够直接体现这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 B.民族和地区的冲突此起彼伏 C.国际上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D.世界各国人民为争取和平发展作不懈努力
(ACD 历史发展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测该概念表现形式)
(二)专用术语概念:由专有的人物、事件、现象或事物的内在要素而反映出客观实体的性质和内在规律的概念称作专用术语概念。
①历史人物概念:它以人名作为符号,概括出历史人物这个实体。该概念由时间、地点、活动区域、称谓身份、行为事迹与历史评价诸要素构成,如俾斯麦、乾隆帝、林肯等。
例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吉思汗政绩的有 A.统一蒙古各部 B.攻占大理 C.使西夏臣服 D.率军灭金
(AC 1992年高考题,测人物概念行为)
例2.下列哪些扩张活动发生在彼得一世时期? A.吞并外高加索 B.取得通往波罗的海出海口 C.夺取芬兰湾一些地方 D.进行克里木战争
(BC 1991年高考题,测人物概念行为)
例3.据《明史》记载,一些坚持正义、不满宦官专权的士大夫在书院中聚众讲学,影响很大,他们的代表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顾宪成 D.王夫之
(C 1996年高考题,测人物概念行为)
②历史事件现象概念:历史上发生的、有明确起止时间、地域范围、人物活动始末的全部过程的概念。它一般泛指政治、经济运动、思想文化运动、重大军事战役、改革、会议、执政措施等,体现出一定的内在规律、表现特征和性质评价等。如五四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贞观之治、淝水之战、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亚洲觉醒、华北五省自治、启蒙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
例1.“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出 A.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 B.南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 C.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
(D 1996年高考题,测历史事件的实质)
例2.“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 A.多研究一些具体问题 B.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C.谈论理想的主义 D.用理想的主义根本解决问题
(D 1995年高考题,测历史事件的实质)
例3.在日本的武装倒幕运动中 A.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领导力量 B.中下级武士积极参加了斗争 C.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D.通过伏见、鸟羽战役彻底消灭了幕府武装力量
(B 1995年高考题,测倒幕运动概念历史过程的正确表述)
例4.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制定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C.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D.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D 1993年高考题,测会议概念的具体内容措施)
例5.皖南事变反映出 A.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伎 B.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 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国共产党决裂 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C 1995年高考题,测事变制造者的阶级实质)
例6.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D 1995年高考题,测三大改造运动的评价、作用)
例7.明清时代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 A.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B.统治者对教育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C.出现了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反封建作品 D.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技的科学巨著
(ABCD 测明清文化现象的时代特征)
例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评述,正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办私学促进了教育向民间发展 B.西汉时郡国学校的建立标志着初步形成地方教育系统 C.唐朝时专业教育开始确立说明学校制度完备 D.清代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是封建专制的反映
(ABCD 测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历史现象沿革发展规律)
③历史名物概念:它指具体的历史事物,包括各种典章制度、著作、政策、法令、条约、宣言、通电和文献,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器物和发明创造成果,还包括特有名称的社会团体、组织、政党、机构等。历史名物概念与历史事件现象概念有异,它所表示的名物在时空上相对处于静止状态,而历史事件和现象在时空上处于相对动态,且有严格界定。名物实例很多,例如旧石器、新石器、半坡氏族、山顶洞人、司母戊鼎、编钟、《诗经》、《九章算术》、《资政新编》、《天朝田亩制度》、《瑷珲条约》、租庸调制、地丁银、三省六部制、军机处、一国两制、三三制原则、门户开放、闭关政策、皇族内阁、金元外交、门罗宣言、保皇派、洋务派、广东国民政府、黄埔军校等。
例1.下列哪些事物的出现体现了旧生产方式向新生产方式的过渡? A.三圃制 B.初税亩 C.包买商 D.两税法
(BC 1990年高考题,测名物概念本质属性和作用)
例2.下列各项中,哪些是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的内容? A.遵守三民主义 B.服从国民政府 C.解决党内纠纷 D.改旗易帜
(ABD 1990年高考题,测概念的内容)
例3.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天工开物》的内容? A.介绍农业生产经验 B.介绍欧洲的水利方法 C.记述纺织等手工业生产技术 D.描述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分工
(ACD 1992年高考题,测概念的内容)
例4.1895年成立的强学会是一个 A.学术团体 B.政治团体 C.秘密团体 D.革命团体
(B 1992年高考题,测概念的性质)
例5.20世纪30年代颁布的中立法案 A.都有利于法西斯侵略 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侵略 C.其中1937年法案有利于反法西斯侵略 D.其中1939年法案有利于反法西斯侵略
(D 1995年高考题,测概念的性质)
例6.刘知几的《史通》是一部 A.历史学理论著作 B.唐朝断代史 C.典章制度沿革史 D.编年体通史
(A 1995年高考题,测概念的性质)
例7.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A.地主阶级政权 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D 1996年高考题,测概念的阶级性质)
例8.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D.按人口和土地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C 1995年高考题,测政策概念的内容表述)
例9.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B 1995年高考题,测政策概念的核心内容)
例10.有关美国政府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不正确表述是 A.表明当时美国军事力量弱于欧洲列强 B.表明美国想兵不血刃地分享列强在华权益 C.表明美国要自主地在远东争取霸权,不再追随英国 D.表明美国对华侵略要加强经济上资本输出,放弃军事手段
(D 1996年高考题,测美国对华政策概念本质属性)
例11.中国官僚资本垄断全国经济命脉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袁世凯统治时期 C.段祺瑞统治时期 D.国民党统治时期
(D 1992年高考题,测概念的时间界限)
例12.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A 1995年高考题,测概念的特征标志)
例13.下列措施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有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唐玄宗设置藩镇 C.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 D.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
(ACD 测政策概念的历史作用)
例14.下列关于士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B.是封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C.是当时统治阶级唯一派别与阶层 D.南方发展充分,北方相对薄弱
(C 测概念的实质、历史发展始末)
综观90年代以来选择命题轨迹和趋向,结论是清晰了然的。在备选项的设置上,一改以前只是教科书原文“搬家”的单一机械形式,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智能型题比重大幅度攀升,其题量与分值已占绝对优势。命题者对题目的设计意蕴新颖,颇具匠心。要求考生在把握历史宏观发展规律前提下,注重对知识的综合、分析、比较、取舍、剪裁、提炼和筛选,有时还在顺向、逆向、侧向、多向中进行多级选择,使思维在扩散和集中过程中多次循环,对知识在更高层次上优化和组合,从而注重对历史基本理论的有机渗透和应用,加强了对历史事件本质上的认识。在这一功能上,因果和概念选择的设计无疑为此提供了广阔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