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阅读中的感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论文_高书瑾

指导学生阅读中的感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论文_高书瑾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城第一小学校 113000

摘 要: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中教师扮演组织者与引导者身份,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古语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古代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秀才之所以能获取“天下事”,得益于博览群书。可见,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更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和习惯 感悟 阅读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认识由浅入深、体验逐渐丰富的真实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品味语言,实实在在地训练语言。在此基础上,再引领学生凭借自身的知识、阅历去体味、感悟文本,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鉴赏文本,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的认同和赞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在丰厚学生文学底蕴的同时丰富其精神世界,真正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中教师扮演组织者与引导者身份,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堂教学要突出阅读教学“读”的特点,必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标准强调的是学生个体的实践。阅读是学生从文本的自我感悟,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因受年龄阅历等条件的影响,在阅读中很难“油然而生”地悟出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他们的自主感悟还往往带有表面和片面性。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偏差和错误,因此低年级学生的自主感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下面就《泉水》一课说说我的作法:

《泉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下第二单元开篇课文,本单元以爱心为主题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明白: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本课的重点是: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泉水乐于奉献无私帮助别人的可贵品质。

1.初读课文感悟词句的流畅。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按要求读课文。一读边读边画自然段序号,二读边读边圈画出生字,三读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其次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导读音以及标点符号。最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做到不落字、不错字、不重复。

2.品读对话感悟真情。“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要求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实践,去感受文本思考内容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吸取营养。先让学生自读课文2到5自然段,了解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都遇到了谁?这样梳理了课文的脉络,了解了课文写了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遇到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然后指名感情朗读读泉水话,在读中引导想象泉水流过这些地方时会给这些伙伴带来什么?如果没有泉水这些伙伴又会怎么 ?学生有的回答:泉水给姐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泉水,泉水让姐姐能够喝上甘甜的泉水,清泉水可以让姐姐洗澡、做家务。通过交流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泉水给这些伙伴带来的益处,从而使学生感悟到泉水那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再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

二、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

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课堂上,教师应把爱心、微笑、激励感受给学生,营造一种配合、民主、愉悦的氛围,变苦学为乐学、趣学。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和睦气氛,和谐学习。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读式文化”是一种理解文化。不仅是纯粹的“彼此理解”,更多彼此之间的赏识,而赏识和被赏识都因为相互信任而充满幸福感。这是一种能在人与人之间凝成知音情结的一种文化,是教师乐于追求无限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

在阅读教学中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感悟能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课文创造多层次展开想象的机会,如课文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句:丁冬,丁冬......。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追问学生: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呢?一路上他会看到谁?说些什么?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给学生创设和营造一个自我感悟的条件和空间,让每一次语文教学在孩子们心灵中真正留下痕迹让情感去感染情感,让心灵去点燃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知行结合,他的思想便是“学”胜于“教”。我欣赏陶行知老人的教育理念,他点出了教育的重责,要让孩子学会学习。小学语文阅读贵在“教在不教中”。学校的读书活动,也让我们在阅读实践中找到了落脚点。我校开展的“读书节”的活动,为我们创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也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语文的空间。

论文作者:高书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指导学生阅读中的感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论文_高书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