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标准框架下的校长德育工作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工作论文,框架论文,校长论文,标准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3)07-0041-05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基础教育面临日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社会各方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向中小学的办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客观上促使学校管理日趋规范、科学、合理,进而对学校领导者——校长的专业素养及其工作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我国中小学校长全面开展学校管理实践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供了明确和具体的行动指南。
在《标准》有关校长专业职责的基本内容中,“营造育人文化”部分首先列明的“专业要求”是:“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标准》第11条)。这不仅表明德育工作在学校“营造育人文化”中的首要位置,也是对《标准》所设定的“以德为先”基本理念的回应和落实。保障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无疑是中小学校长责无旁贷的道德使命,也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一、以专业理解与认识创设和优化学校德育环境
现代社会,作为专业化组织的中小学,在其所涉及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行政事务等诸多方面,德育工作居于优先的位置,这是由学校组织“育人”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全面负责人,以专业理解与认识创设和优化德育环境,必须按照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通过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力量,努力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为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以及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群体中多元价值观存在,青少年学生个体自我意识张扬。在中小学办学的社会环境和学校内部成员的价值观念、工作学习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全面坚实的支撑,校长必须“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文化育人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标准》第12条)。要发挥文化育人对德育工作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功能,对具体学校而言,最主要的就是育人环境的建设与优化。以学校硬件建设而言,“一切为了学生”,教育教学设施的布局、建设、调整与完善,必须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准则,创设引导与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优美环境和便利条件。从软件建设来说,必须从端正与优化教师的教风着手,为形成学生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奠定基础。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办学,形形色色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会以各种途径侵袭教师队伍,动摇教师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甚至改变教师的职业行为。为了给中小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校长必须规范、培育与维护教师的职业道德,营造教师自觉遵循职业道德的氛围,引导教师对职业理想的追求,鼓励提升教师形象的道德行为,遏制教师队伍中出现的败德现象,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守护者。
课堂教学是传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鼓励教师探索和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作用,就需要校长在从参与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到深入课堂了解师生教与学实际情况的过程中,自己头脑里必须有德育这根“弦”,引导教师自觉地探寻课堂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以实现教学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理念,提示、指导与帮助教师关注和发掘各门课程教学中蕴涵的德育因素;以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高度关注课堂教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重视地域文化的重要作用。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正愈益表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校长,无论学生成长过程如何曲折,都要以“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引导教师重视个性化的德育工作和个别教育,指导教师寻找打开“问题学生”心灵的钥匙,尽最大努力让问题消失在学校,而不是将之推向家庭和社会。在居民居住环境变化、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度呵护等的催化下,与工业化社会相伴生的所谓“孤独感”,在现今青少年学生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学校的各种活动,要着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协作、学会关怀,才有可能使学生具备现代和未来社会所要求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个性。
毫无疑问,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塑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学生优秀个性品质,决不是单凭学校的引导与培养就能完成的。“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最大限度地优化中小学生的外部成长环境,校长应当延伸德育的视野,为建设与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整合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充分认识、发掘与运用家庭和社会生活发展变化中的德育因素,以充实学校德育的内容,丰富学校德育的形式,拓展学校德育的途径,创新学校德育的手段。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与时俱进是德育内容与形式的生命力所在。为此,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求中小学校长必须在专业精神的追求上,具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在借鉴其他学校德育工作先进经验的同时,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和办学理念,回眸学校德育工作的历程,检视德育工作的思路,总结德育工作的成败,发现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探索德育工作改革之路。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校长要不断提醒自己见贤思齐,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恪守道德行为规范,使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成为师生员工的楷模。
二、以专业知识与方法组织和领导德育具体工作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时代的变迁,使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观念和曾经行之有效的方法正面临一系列挑战,长期搭载于任务型工作之上的“大一统”的德育方法,遇到了空前的阻力,甚至一些曾被奉为经典的德育工作理论与做法也在实践中逐渐减弱了以往的成效,陷入“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行”的困境。尽管不少学校在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但许多经验和做法往往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并充满争议,形成了所谓“新办法不明”的状况。
受某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影响,或受所谓社会新潮的感染,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可归为这样几类:一是政治动员型,即将学校德育活动当作政治运动来进行。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表现形式有明显改变,如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把德育专题展示活动包装得“花团锦簇”,令人眼花缭乱,但“领导动员,层层表态,典型宣讲,人人发动”的“人民战争”模式并没有改变。表面上轰轰烈烈,但理想、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因素并没有成为内在的活动目标,既然没有渗入活动内容,也就没有因此进入学生的头脑,更难以产生行为上的效果,热热闹闹过后,鲜有德育实效痕迹。二是刻板循旧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开展什么样的教育活动,学校就怎样做,“拷贝不走样”,停留在统一要求的层面,止步于文件上的一般性规定,不去发现和研究德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更不是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主动去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具体实际的德育工作新内容与新形式。三是平庸媚俗型,把学校德育活动装扮成“演出秀”,许多活动内容与形式追随社会流行,模仿演艺时尚,这种“跟风追潮”将崇高依附于平庸、升华寄托于媚俗,如此,试图取得德育的实效,岂非缘木求鱼?因此,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德育就难以避免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要取得德育的实效,既不能将德育等同于政治宣教,也不能将德育简单混同于时尚化的文体活动,更不能迎合低俗,应让德育回归德育。
《标准》第14条要求校长“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持者和责任人,首先应当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与掌握领导德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方法。这些知识与方法主要属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领域,分布面广,内容丰富。在政治学和伦理学领域,如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规范,等等;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如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与规律,课程教学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艺术和体育对学生良好个性成长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等等;在管理学领域,如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等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对培养合格公民的意义及其培育方法,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与作用,学生综合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等等。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是校长能够把握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方向、驾驭德育工作进程、提升德育工作水准、取得德育工作实效的基础,也是衡量校长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小学校长职业身份与角色行为的重要构成。把握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从专业方法论的角度来衡量,就是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内容、要求以及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抓住德育工作的关键,将德育落实在学校各项具体事务中。学校培育学生思想品德、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各项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的。因此,校长必须了解和把握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规范,才能清晰判定教师可为与不可为的行为边界,明确应当倡导与必须遏制的言行,确定哪些是需要予以激励、哪些是不能放任的做法,提倡教师群体遵纪守法的行为、积极健康进取的氛围、严谨科学正确的教风,保证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也是其人生成长的导师。中小学作为培育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场所和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必须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去教育青少年学生。但这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与熏陶过程。为此,校长应当“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掌握促进优秀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标准》第15条),要深刻理解以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重要内涵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合格公民的意义,并以此引导学校文化的建设,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内涵。
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德育区别于当今社会其他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标准》第16条要求校长“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健康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学生思想与品行养成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为此,校长必须深入钻研相关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与方法,特别是要了解和掌握现阶段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与规律,将自己个体的实践性教育知识进行认真梳理、归纳与总结提升,构成既基于理论又源于自身实践的知识与方法体系,形成观察、思考、评价与谋划学校德育工作的平台。学校的主体工作是课堂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怎样让教学起到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达成“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效果?为此,校长必须深入了解与把握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在培育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特点与作用,为指导教师挖掘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与教育性打下基础。为了使中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与美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校长应当深刻了解和体验艺术与体育对学生良好个性成长的作用,从认知上改变学校只关注学生智育甚至只抓考试分数的状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影响其成长的突出问题,这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以及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加速,这一问题变得格外普遍与突出。因此,学校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校长就不能不去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从而为学校开展心理咨询、辅导乃至专业性的心理干预活动等,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解与支持。
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还处在父母等家人的监护下,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城市的部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愈益加大,而另一方面,在相当大的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对孩子的管束则日渐减弱;在网络时代,除了实体意义上的社区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之外,“虚拟社区”的影响力日益显现,学校要对学生思想与品行养成起到主导作用,正面临与日俱增的困难与挑战。在“育人”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下,校长更需要深入了解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与作用,为构设与选择相应的对策方略打下基础。
三、以专业能力与行为开展德育活动和应对德育工作中的问题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知易行难”,面对纷繁复杂的学校德育工作,校长面临着如何将创设和优化学校德育环境的专业理解与认识、组织和领导德育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方法,转化为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开展德育具体活动和应对德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的挑战的专业能力与行为。
为了全面推进和落实党和政府有关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部署,组织系统有序的学校德育过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谋划行之有效的德育内容,以获取德育工作的成效,校长应当具有主导制订一系列德育工作规章制度的能力,从学校组织的特点,所在学校的具体条件、文化传统、师生的实际情况等出发,确定具体明确的德育任务,规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职责,激励精诚团结的团队合作行为等,才能形成完善的德育工作组织体系。从学校操作层面上塑造良好的师德,需要制订与实施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度与措施,明确教学和行政等各项工作的规则、规矩和底线,令行禁止,使教师的职业操守得到制度性的保证,营造教师自觉遵循职业道德的氛围。
在实行分科教学的现代学校中,作为领导者的校长不可能精通每一门课程,但校长应当有能力去领悟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因素,善于抓住典型事例,由点到面,引领与启迪教师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自觉地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这是“促进优秀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校长应当能从课程的选择、主题的确立、内容的厘定、形式的编排等方面,或将民族的、地域的优秀文化传统融入其中,或反映时代先进的文化潮流,并更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以及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校本课程在德育内容系统化与课程化上起到重要作用。在组织与实施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校长要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建设,筹措配置相关的设施与设备,聘请合适的心理咨询专家和培养本校的专兼职人员,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能够鉴别不同群体实施心理干预的方式与效果。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集体性活动是学校存在的象征,它对青少年的成长乃至人生道路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标准》第18条提出,校长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以及学校组织特有的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了使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产生德育实效,必须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与方法,紧扣学校德育目标,精心选择具体内容,合理调度与配置学校的资源,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变革与创新各种活动开展的操作方法和手段,维系和增强这些活动的感召力、凝聚力与影响力。
《标准》第19条要求校长“建设绿色健康的校园信息网络,向师生推荐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和先进模范人物,努力防范不良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和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信息化,对学校德育工作是柄“双刃剑”。网络文化固然对德育工作有消极负面的影响,但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所要采取的行动是如何将网络文化的积极正面作用充分发挥,使“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和先进模范人物”所体现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通过网络文化的便捷途径,不仅进入青少年学生的“教室”,更可以快速“入脑”和“入心”,以增强德育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感染力。为提高现阶段德育工作的效果,校长必须倾全力建设健康积极进取的学校文化,并使之成为校园信息网络的主流,如此,才能构筑起防范不良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的“防火墙”。
现阶段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方位的,校长需要从学校整体管理的视野,认识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等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使之相互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学校内部的德育工作网络。《标准》第20条提出,校长要“凝聚学校文化建设力量,发挥教师、学生及社团的主体作用,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班集体活动开展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活动时间”。在学校团队工作等方面,校长要能够对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工作等的具体活动方案进行指导,提出修改和补充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对他们的工作过程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与帮助,并对团队、班级等开展的各种活动作出科学恰当的评价。
对于内容与形式多样的学校德育工作,为使之行之有效、持之以恒,校长还应当主持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考评和奖励制度,使德育工作在进行过程中得到控制与反馈,并进行必要的效果检验和合理的评价判断,以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德育内容与形式,等等。在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创建学校、家庭和社区有效合作的德育工作网络方面,则要求校长具有:良好的对外交往能力,以塑造学校的社会形象与品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争取他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优秀的协调能力,有机整合相关部门与个人的教育资源;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适时向社会展示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