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世界历史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虽没有提出全球化概念,但有世界历史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空洞抽象的人,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个人”概念。为了说清“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提出了世界历史概念并着意加以界说。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理论包括:1.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践论,客观基础是生产力和交往发展的特定社会历史水平;2.世界历史诞生的标志是世界市场的形成;3.历史是否为世界历史的判定标准在于用什么生产和如何生产;4.世界历史分为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必然趋势是从前者走向后者;5.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与交往方式之间的矛盾运动;6.世界历史的分析单元是世界而非民族和国家;7.世界历史的价值取向是无产阶级;8.世界历史概念是时间、空间、生产力和交往发展的特定水平、社会历史性质、阶级倾向性、线性历史观和普世价值论的有机统一。由此看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自成系统的。
以往人们往往忽略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的关系。如果把两种理论加以比较,便会发现二者之间有诸多一致之处。
首先,二者都秉承线性历史观。不可否认,两种线性历史观的具体内容有本质区别,但在思维方式上,二者之间的一致之处确实存在。从文化渊源看,它们不像儒道两家的回溯式历史观,主张“祖宗之法不能变”或“道法自然”,也不像佛教的轮回式历史观,而是都与基督教中的线性历史观——不同于现在的未来是末日审判,末日审判之后是千年王国——有着文化渊源上的密切关系。从外在表现形式看,二者都崇奉进步观念,进步是好的、有益的,否则,便是坏的、有害的。与此相伴随,一系列价值坐标出现在线性历史观中,进步是文明、先进、发展,相反者是野蛮、落后、停滞和衰退。从理论功能看,以进步为核心的线性历史观是事实和价值有机统一的分析框架,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存在样态及其独特价值,一旦被纳入这种分析框架,都要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受到线性观历史的框衡和责询。结果是,它们的存在样态及其独特价值平等地存在权利被剥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世界历史或全球化的梯级演进结构,异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国家、民族的存在样态及其独特价值,被赋于适应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及其衍生形态需要的特定地位、存在理由和相应价值。
其次,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把工业文明或工业文明的衍生形态——信息文明作为自己的客观基础和比照标准。马克思的名言“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可作证据。新一代全球化理论倡行者把价值倾向掩藏在商品、资本、劳务和信息全球化背后。
再次,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都注意到工业文明的无限扩张性,并努力论证工业文明及其衍生形态——信息文明的合理性和优越性。马克思曾数次提到大工业的革命性问题,并认为,大工业的存在基础及本质是不断超越和扩张自身,与此相反,其他文明形态是保守的。全球化理论的思想先驱之一——丹尼尔·贝尔把全球化的动力理解为以工业文明的衍生形态——信息文明为基础的资本的集约化和技术的发展。熊彼特则以创新范畴为核心,全面概括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无限扩张的本质生命:创新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生命线,舍此,便会绝气毙命。创新具体表现为下列五种情况:①产品创新,②生产方法创新,③市场创新,④原材料创新,⑤制度创新。熊彼特正是在这几种名之为创新的扩张中,发现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全球化的秘密所在。
最后,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都坚持普世价值观。具体说,二者都坚持以工业文明及其衍生形态为客观基础、以线性历史观为思维框架和崇奉进步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普世价值观。在世界历史理论中,马克思屡屡涉及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其他种类文明的撞击问题。他认为,历史的存在和发展是一条不断上升的线,处于线的上端者采取所能采取的手段把处于下端者拉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轨道合乎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就应当这样发展。资本主义全球化第一次高潮中,当时的全球化理论中有“统治有色人种是白种人的责任”的惊世狂言。第二次高潮中,有现代化理论及其“法定”标准作为衡量不同国家、民族发展程度存在理由的价值标准。在第三次高潮中,理论口号更具诱惑力,这就是“人权高于主权”的命题。历史表明,丢掉主权以后谈人权,是痴人说梦。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有本质区别同样是不争的事实。
第一,主体区别。在世界历史理论中,主体是无产阶级,这在马克思的一系列著作中都有透彻论述。全球化理论试图造成假象,似乎全球化社会历史运动只不过是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体制和价值观念的自由流动。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全球化的主体是资产阶级,差别在于第一次全球化高潮中,资产阶级粗蛮骄横,以坚船利炮开路,这给人以海盗、土匪的印象。第二次全球化高潮中,资产阶级挟起公文包,其中的内容是现代化理论,公开身份是政府顾问、经济专家、银行家或企业家。第三次全球化高潮中的资产阶级是“未来震荡”的主宰、“后工业社会”的祭司、“知识经济”的上帝,“经济全球化”的牵线人。
第二,制度区别。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看作为世界历史运动的必经阶段,它发挥手段和工具的作用,完成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任务。世界历史进展到共产主义阶段,制度上与资本主义时代相比有本质区别,仅从经济方面看,所有制是公有性质,资源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分配制度是按需分配,这一切的前提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全球化三次高潮的制度实质是资本主义,在经济方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宪法的第一信条,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经济,分配制度是以按资本分配为主。
第三,价值取向区别。在世界历史理论中,马克思几乎在每篇著作中都讲到资本主义全球化带给人民屈辱和灾难,他关注和同情的是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中的生存境况,追求的是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的解放。全球化理论中有一条思想线索不管被说得多么巧妙和隐晦,也会暴露出内在本质:自私乃人之本性。为了取得私利,直取的效果远不如以为他人效劳的名义采取利己的行为更有效率,更堂而皇之。全球化理论倡行者,都按此种方式思考问题,甚至按此种方式提出问题。从价值取向角度看,全球化理论的实质是为资产阶级及其国家在第三世界国家追逐私利辩护。
第四,逻辑线段区别。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都涉及到三种社会历史时段:以工业文明为客观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此前的传统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趋向。这是二者尊崇的线性历史逻辑的主干。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在世界历史理论中,资本主义并非是线性历史逻辑的终结,而是新社会形态的准备和起点。这一逻辑的硬性要求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里的灭亡和胜利不是同质社会历史形态范围内的外在表现形式变化,而是质变,是一种社会历史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历史形态。与全球化理论相比,这里的线性历史逻辑多了一个时段,因为全球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终极性发展阶段,在这里不会发生本质性变化,变化的只不过是外在表现形式或出现衍生形态。
标签:工业文明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全球化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线性思维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