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公民论文,机制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10)04-0038-(10)
如果把公民新闻看作是一种可以与专业媒体相抗衡的力量,那么,必须看到,公民新闻的影响并不是由单一的个体来决定的,而是由被集合在一起的群体来决定的。
因此,理解公民新闻的作用,需要将公民新闻作为一种“集体”行为而不是个体行为来考察。需要超出个别案例中公民新闻的表现,从宏观层面来观察公民新闻整体实践的意义。要完成这样一种观察,注意力就应该放在公民新闻实践中网民的相互关系上。这种关系究竟是完全随机的、偶然的、无序的,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有一定的内在法则在起作用?只有回答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公民新闻对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
从现实观察来看,公民新闻活动主要存在着三种典型的关系:一是由网民的社会网络构成的传播网络,二是网民间由于种种目的而结成的同盟,三是公民新闻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权力分化。这也是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重要机制。第一种关系可以用社会网络的理论来加以认识;第二种关系可以从自组织的角度进行考察;第三种关系的研究重点,在于“意见领袖”这一阶层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一、公民新闻与“社会网络”
公民新闻活动是由分散的网民自发进行的一种新闻传播活动,与专业媒体不同的是,普通个体往往不能掌握像网站这样可以自上而下地完成点对面传播的发布平台,他们更多的是在某些网络的“节点”中发布信息,这些信息要能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必须有一种传播的网络。如果深入研究网络中公民新闻的传播过程,可以发现,这些节点上的信息的扩散,很多时候依赖的是人们的“社会网络”。
1.社会网络的含义及公民新闻活动中的社会网络
在社会学中,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指的是社会行动者(social actor)及其间关系的集合。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成的集合。社会网络可以用图1所示的形式来表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社会学里一个重要的理论,它就是通过研究者、行动者及其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社会的结构,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图1 社会网络的一个图示
通俗地说,个体的社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与他有各种交往、互动关系的其他个体与他自身构成的一个集合,在网络中,每个网民都可能有自己的社会网络,例如,在论坛中的交流对象、即时通信平台的好友、博客平台上有相互链接关系的他者、SNS中的好友、微博客平台的关注对象以及“粉丝”等。但传统的BBS型论坛的交流方式使人的关系网络显得不是那么清晰,而即时通信、SNS、微博客等使个体的社会网络变得明晰了,因此,在这些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受社会网络的影响也更为突出。
每个个体在网络中都有自己的社会网络,而所有个体的社会网络交织起来又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一个个体发布的信息,要受到他自己的社会网络上规模、直接联系对象的社会网络规模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各种平台上的公民新闻,多数时候是利用社会网络来实现信息的扩散的,而反过来,公民新闻活动又会丰富与拓展个体的社会网络。例如,由于发布的信息引人注目,获得了很多的“粉丝”,这些“粉丝”就是新的社会网络的节点。
2.社会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机制
社会网络是人的关系网络,信息传播是如何通过这个网络来传播,人际关系的强度、节点的性质是如何影响信息传播的,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社会网络对于信息传播的作用。
基于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是以一个个节点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是沿着人际网络的路径来扩散的,每一个节点都在起着“把关”的作用,传与不传,每个节点作出的每次选择,都直接影响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效果。
(1)“强关系”节点的影响
每一个社会网络上的个体,都是一个“节点”,理论上说,正如“六度分隔”理论所揭示的那样,任何节点之间都有可能通过某个路径连接起来,但是,节点之间的关系有“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由直接的线连接起来的节点之间是强关系,而其他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弱关系”。
对于一个特定的个体在某一节点发出的信息来说,信息是否能有足够的传播动力,除了信息本身的属性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强关系的节点的数量以及这些节点的能力相关。数量越大,或者某些联系对象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越高,那么越有可能对信息传播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强关系的形成往往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现实中的关系:如朋友、同事、同学等;互动频率:通常频繁的互动更容易带来牢固的关系;认同关系:有些强关系,如“粉丝”与他关注的对象,并不一定是个体间有频繁的交往,而是因为有一种相互的认同关系,如价值上的或心理上的认同。但无论怎样,强关系是一种需要付出代价去维护的关系。如果不作出努力,个体的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就难以发展,甚至已有强关系也会逐渐变弱,联接的链条也可能会消失。
强关系节点对于信息的传播,有时是出于对信息价值的认可,但有时,则是出于维护关系的需要,所以,人际关系的因素在这里面是起着较为明显作用的。
(2)“弱关系”节点的影响
“弱关系”节点与信息发布者的关系不那么紧密,所以在信息的初级传播中不起作用,但是,他们的呼应与由此形成的次级传播,对于信息传播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如果一条信息能够激起很多弱关系节点的响应,那么,信息传播的效果也会得到提高,如果在这些弱关系节点中的“权力中心”或“意见领袖”能够起作用,那么效果会进一步加强。在某种意义上说,弱关系节点的认同度,对于信息传播的范围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对于弱关系节点来说,是否转发某一信息,完全是基于对信息本身的判断,而没有人际关系的因素起作用。因此,这一层级的传播是对信息的公共价值的一个有效检验,它形成的优胜劣汰机制,对于少数信息从信息海洋中凸显出来,成为公共热点,具有关键性作用。
(3)“权力中心”的作用
社会网络中存在着权力关系。一些成员由于种种原因,会处于强势地位,而另一些成员则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权力关系对于信息的流向是有明显作用的。处于权力中心的人,对于信息传播的规模、走向以及相应的意见等,都会产生比别人更大的作用。
按照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社会网络中权力的测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1](P112~141)
点度中心度:这个指标的考察角度是,如果一个行动者与很多他者有直接的关系,该行动者就居于中心地位,从而拥有较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可以称为点度中心度。
中间中心度:通俗地说,中间中心度这个指标衡量的是某一个点对网络中其他点之间的交往的控制能力。如果一个行动者处于多个交往网络的路径上,可以认为此行动者居于重要地位,因为他处于其他点发生联系的“要塞”上,因而具有控制其他行动者之间交往的能力。
接近中心度(整体中心度):一个点的接近中心度的值越低,也就是说它越接近网络的中心,它的影响力越大。
限于篇幅,在此不展开介绍这几个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但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不仅认定了社会网络中权力关系的存在,而且可以计算出某些节点对于他者的控制能力的大小。这些计算方法,也完全适用于互联网上的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上的权力中心对于某一个信息发布者或者其信息的价值认同程度,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的传播,这些人也常常被称为“意见领袖”,后文将专门对于意见领袖的作用作出分析。
总之,基于社会网络的传播,与传统的大众传播,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机制,其中最本质的变化,是它把人的社会关系引入到信息传播中,使社会关系成为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公民新闻更多的依赖社会网络这一传播基础,因此,公民新闻传播活动也就不是一种单纯的信息传播活动,它体现了网民的社会关系和这背后的价值的、心理的各种不同层面的文化认同。公民新闻活动也成为网民发展社会网络、获得社会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
(4)节点间信息流动机制的作用
除了社会网络中的人这样的节点的作用外,节点之间的信息流动机制,也会对信息传播产生影响。每个个体在互联网都有一个自己的社会网络,但这个网络是基于多种技术平台共同编织的,有些技术平台上,节点间的信息流动较为困难,例如在博客平台上,转发相对困难,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博客内容被大范围的网民获知也困难。而在另外一些技术平台上,信息流动则较为方便,例如,在微博平台上,转发非常容易,信息的推荐机制也较有效。不同平台上的机制不仅会影响到人的关系网络的扩展(因为很多关系链条是依靠信息流动而逐步建立的),也会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网络不仅是公民新闻活动中信息扩散的一种基本机制,也正在成为人们网络信息消费的一种结构基础。传统的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的“中心式”传播模式的地位,正在由于各种技术的影响而逐渐被削弱,“分布式”或者说“分裂式”的信息消费模式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网民会以某一个SNS或微博平台为“个人门户”,将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服务嵌入到这种个人门户中,在这样一种个人门户里,社会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底层结构基础,他们的社会关系的广度、深度等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信息获取的广度与深度,这也是传统的新闻网站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二、公民新闻与“自组织”
网民参与新闻传播活动,起初都是随机的、个人性的,但是,逐渐地,一些人会和另外一些人产生联系,甚至在某些时候、某些空间里会出现网民间的协同工作,这种协同也有可能变得有序。
这样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是如何形成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社会网络”视角外,自组织这样一个理论视野,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研究的另一种思路。
1.“自组织”理论简介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换句话说,所谓自组织,即指没有外界干预,仅仅只有控制参量变化,通过子系统间的合作,能够形成宏观有序结构的现象。[2]尽管自系统理论最早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自组织,但是,后来人们也开始用它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现象。
自组织理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rtios)、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
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3]
德国科学家哈肯1971年首次提出“协同”概念,后来又提出协同学的概念。协同学研究的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如何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它的中心议题即为系统宏观尺度上自发产生的自组织。
突变论则致力于研究一个系统发生突变的条件,并用定量的方式来揭示出突变发生的可能性。应用突变论可以设计出一些解释模型。例如“经济危机模型”、“社会舆论模型”、“战争爆发模型”、“人的习惯模型”等,来揭示一定的社会现象发生突变的规律。
对网络信息传播这样一种社会系统,还难以运用自组织理论用定量的方式进行精确测量与计算,但是,自组织的相关理论对我们的启发是,可以从揭示这样一个系统内部的关系形成及与外界的能量交换过程入手,来研究其运行机制。
公民新闻活动绝大多数起源于公众无意识的行为,起初往往处于混沌状态。但是,一些传播活动却会逐渐显现出有序传播的趋势。在公民新闻的某些平台,例如维基,或者是某些特定的传播过程,如“人肉搜索”等,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看到自组织的痕迹。
2.公民新闻活动中的自组织机制
在公民新闻实践中,主要有两种自组织的作用机制,一种为常态性自组织,一种为应急性自组织。
(1)常态性自组织机制
在论坛、维基等公民新闻平台上,可以看到一些相对稳定的自组织,在常态下,它们也能呈现出一定的自组织特点。也就是说,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内部的分工逐渐形成,成员之间基于各自角色与特长形成较为稳定的互动关系。
常态性自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是一致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通常具备以下特征:[4](P190~19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行动的能力。因此,网络中常态性自组织的形成,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要素:
1)人群的类聚 论坛、维基、博客圈等平台的特点,就是有利于形成一些稳定的社群。但这些社群得以形成并发展,其关键还是因为成员有相似的背景、兴趣或需要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员之间基于各种需要而聚集在一起的愿望越强烈,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可能越持久和稳定。
2)长久互动的角色分工 网络平台上的自组织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互动,成员才会相互了解,成员间才能依据各种特点,自然形成某种“分工”。这种分工不一定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进行的工作分配,它也可以是成员间的角色分化。角色分化是更基础的。因为,当一些特定的任务出现时,成员的角色常常会自然决定他们所担负的工作。
3)调适机制的作用 一个自组织的成员要能协调一致,一定要有一定的调适机制。这种调适机制用于解决内部的矛盾,应对外界的挑战。网络中的自组织的自我调适机制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规则的约束,如网站制定的规则,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定等;另一方面是内部契约的约束,这种契约有些是成文的“公约”,有些则是长期互动中成员形成的心照不宣的一些共识。
常态性的自组织,在公民新闻实践中的作用,不仅在于个别新闻传播活动中所显现出来的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它们为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舆论的形成,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基础性单元,这个基础性单元是一个个群体而不是个体了。
当网络新闻传播的主体单元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体时,不仅传播声势更浩大,也会有更丰富的手段和更强大的传播能力,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体传播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自组织为达到传播目的而付出的努力,往往会比个体更大。
而不同群体在网络中的力量对比,又会进一步影响整个网络中的信息与意见的走向。尽管并非所有群体都有明确的主导话语权的意识或努力,但自觉或不自觉地,网络中一部分具有更强话语能力的自组织或群体,在整个传播格局中的“权重”会越来越大。
(2)应急性自组织机制
应急性自组织机制是因为某一次传播活动而产生的临时性网民力量聚合和协同工作,也就是说这样的传播激活了自组织机制,这可以看作一次“应急响应”的过程。一旦这一传播活动完成,网民之间的关系也就消失。
“人肉搜索”是最能体现网民协作的一种应急性自组织机制。但除此之外,能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公民新闻,往往也都依赖于网民间的一种默契的协作、配合,特别是在完成一个复杂事件的真相揭露方面。虽然每一个个体网民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的贡献是有限的,甚至在某些阶段,某些个体提供的信息是错误的,但网民之间会自然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验证、相互纠正的关系,并由此不断调整目标,校正信息传播中的偏差,逐渐将一个复杂事件的真相揭露出来。“华南虎事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个案。虽然并非每一个事件的网络传播都能取得完美的结果,但是在大多数重大事件的网络传播过程中,网民间自发形成的自组织机制,都起到了突出作用。网民的协作,使得对事件真相的挖掘比专业媒体的报道更为全面、丰富,有时更为深刻。
应急性自组织传播过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环节:
1)公共话题在某个节点出现 应急性的自组织机制,往往是由于某些事件或话题的出现而引发。当然能够引起“应急响应”的话题,首先要具有公共性,即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其次,它能引起人们参与传播的愿望,例如转发、评论,某些话题还能唤起某种行动,例如,寻找某个人、挖掘某个事实、核实某些信息等。
2)传播力量通过社会网络实现汇聚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公民新闻之所以在网络这一平台上更容易发展,不仅是因为这一平台的平民化特色,还因为互联网所形成的强大的社会网络。也就是说,人们之间形成了丰富、多样甚至可以无限扩展的联系。这样一种社会网络在平时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功能,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它们又会立即转化为信息传播的渠道,也可以说,它成为传播力量聚集、激发的空间。一旦一些具有价值的公共话题出现,本来分散的传播力量就会沿着各种关系网络管道,向这一话题所在的节点进行汇聚。
3)正反馈效应凸显焦点 一个新闻话题引出的相关话题和讨论往往不止一个,有时是多条主线并存,但是究竟哪一个会成为焦点,这取决于正反馈效应。网民力量的集聚过程,也是一个再传播的过程。网络再传播的重要特点,就是会形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正反馈效应。因此,当一个事件或话题的传播到一定阶段后,焦点内容会慢慢凸显出来。网民的再传播行为,是协同工作的一部分,它也会为进一步工作目标的确立提供基础。
4)自然分工的形成 自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内部的分工和协同工作。在常态性的自组织中,成员之间有长时间的互动,因此,实现分工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应急性的自组织来说,要完成这样的一个目标,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事实上,这一目标的确能自然实现,这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其一,共同的目标推动:尽管在应急的自组织机制中,人们可能彼此并不相识,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目标,这一目标可以推动人们向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其二,网络成员的多元化构成:网民中存在着各种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不同需求的人,当一次应急机制启动时,不同背景的人都有可能向某个目标靠扰,他们根据各自的特长,来扮演不同的角色,担负不同的工作,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一项复杂任务的完成。其三,社会报偿的刺激:网民之所以要主动参与网络中的一些自组织传播活动,从外在来看,是某种目标的推动,而从内在来看,是因为社会报偿的需要。有些网民通过这些参与获得了社会地位与影响,有些网民则是获得了社会认同或支持,也有一些人通过参与获得社会归属感。尽管人们所需要的报偿有所不同,但是,没有这些报偿的刺激的话,这些参与也就难以坚持下去。
以上两种机制更多地是说明了自组织内部的“协同”关系。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自组织与外部的关系以及突变的可能。
自组织理论中的耗散结构提示我们,一个系统要从非平衡状态变成平衡状态,其基本条件是开放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网络中的自组织运行中,同样也在发生这样的频繁的能量交换。绝大多数情况下,自组织的目标是要在社会中实现其行动效果,它的内部能量蓄积最终目的是向外界释放。因此,许多自组织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并引起主流媒体和社会的关注,自组织的能量转化为社会能量,另一方面,主流媒体、社会外界的影响也会渐渐渗透到自组织里来,引起自组织的某些变化。
在网络的自组织运行中,有时也会发生突变,例如自组织自身的突然分化、解体。大多数自组织都并非是完全和谐的,但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共同的目标的制约,以及由于社会心理的作用,人们会求同存异,但是,当在内部或外部力量的作用下,人们之间的差异和分歧达到一定程度时,突变就可能会发生。
从自组织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自组织的出现,使个体的力量被集合起来,成为一种群体性力量,这有助于提高公民新闻的传播效果,也提高了网民参与公民新闻活动的积极性。对于绝大多数网民来说,只有加入群体中,他们才能在公民新闻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仅仅靠个体的力量,他们是无法对网络新闻传播产生影响的。另一方面这种机制也可以使公民新闻活动更加制度化。但同时,自组织的存在,会使群体的态度、意见、行动等形成强势,对个体的态度、意见等形成抑制作用。
此外,也应注意到,并非所有的公民新闻活动中都存在着自组织,大量的公民新闻行为,是自发的、松散的,无组织的。但是,对于社会能产生广泛影响的,往往是那些存在着自组织机制的活动。
3.网络中自组织形成的心理基础
网络中为什么会出现自组织,特别是应急性自组织?从社会心理学方面看,社会归属感是其心理基础。社会归属感是人类的心理需求之一。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它属于人类的安全需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在网络中,社会归属感的获得有多种方式,加入一些稳定的社群,以及加入某些特定的议题,是其中两种主要的方式。而这为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加入社群以获得社会归属感不难理解,但加入议题是如何获得归属感的?“议程融合”理论有助于认识这一现象。“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等人在最近几年又提出了“议程融合”(Agenda Melding)的理论,他们认为,媒体设置的议程具有一种聚集社会群体的功能,这是源于人们都有一种对于“群体的归属感”的需要。具体地说,人们有一种加入社群(Community)的需要,这时他已经掌握的有关社群的信息量(Information on Hand)的多少将决定他们的媒介使用行为,在寻找信息时他们会产生对“定向”的需要(Orientation),这种需要导致他们去利用大众传统媒体、人际传统媒体或其他媒介,而对于媒介的使用导致了议程设置的第一个层次或第二个层次发生作用。
议程设置的第一个层次(Agenda Setting Level 1)指的是媒介议程影响某些对象的显著性,从而影响人们的关注对象及人们对事物的重要程度的判断。议程设置的第二个层次(Agenda Setting Level 2)指的是媒介议程影响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某些属性的判断,从而影响人们思考问题的框架,而这是由信息本身的结构来影响的。例如,伯哈曼(Burharman)在1981年所做的实验表明,当一条消息中几个段落的顺序调整时,人们对信息的解读也发生了变化。肖认为,这可以称作“议程中的议程”。[5]人们加入到一些自组织传播过程,实际上是为了加入到某些社会议题中,这是人们感知到社会、感知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传播的信息、表达的观点,他们在自组织中扮演的角色,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终极的目的。
在“应急性”自组织中,正是议程的融合作用,使素不相识的人变成一个有序的“组织”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分工。从这方面看,为了保持自己在自组织或社群中的地位,人们有可能传播一些自己并不认同的信息或观点,也可能对某些观点采取屈从的方式。所以自组织在某种意义上也会成为压抑个体的态度与意见的一种方式。
自组织机制不仅推动着公民新闻活动,也推动着整个网络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人的关系的变化。2007年来自加拿大的泰普斯科特和来自英国的威廉姆斯共同完成了《维基经济学》一书,他们将协作基础上生成的“投入和共同创造”的经济模式命名为“维基经济”(Wikinomics)。这本书的副题解释了维基的核心奥秘:“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
实际上,整个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都是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这样一种协作的方向进步。这也将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协作改变的不仅是个别工作、个别任务的完成模式,也不仅是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社会中个体的关系及其结构方式,这是网络社会形态与传统社会形态的显著区别之一。
三、公民新闻与“意见领袖”
公民新闻活动,是平民的信息权利得到尊重的体现,从整体上看,它对于专业媒体在新闻传播上的垄断地位产生了冲击。但是,也应该看到,并非每一个个体在公民新闻活动中都有同等的地位。前文已经从社会网络的角度说明了“权力中心”或者说“意见领袖”在网络信息传播的结构中的存在,此处将从传播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进一步分析。
1.意见领袖在公民新闻中的表现
在网络中的确存在着少数人,他们作为个体的力量,便能对网络中局部抑或整体的传播格局产生影响,这些人可以称为意见领袖。传播学理论中,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网络是复杂的多级传播,在这个传播过程,意见领袖明显存在且作用强大。公民新闻活动,更是进一步促进了意见领袖的产生。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不仅在推动着信息的多级传播,还有很多人凭借其原创内容对他人产生影响。
在网络中,论坛、博客、微博客是目前意见领袖最容易形成的空间。例如,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强国论坛”中,意见领袖的存在就是非常明显的。2005年,强国论坛网友投票选出“强国论坛十大网友”,分别为:“偶尔喝多不算坏”、“Nopro”、“酒半仙”、“千重山”、“湖底潜龙”、“安平”、“千僖海涛”、“爱你一万年”、“少玉”、“常思量”。网民投票推出这十大网友,是对他们的影响力的认可,这“十大”是强国论坛意见领袖的典型代表。除了他们,强国论坛还曾评选过“十大最受欢迎原创帖文”等,这些帖子的作者,有一些也具有意见领袖的特点。除了强国论坛,国内很多知名论坛里,都存在着活跃而有影响力的网友。
表1 新浪博客访问量前10名[6]
排名 博客名称 访问量
1
徐小明的BLOG677930000
2
wu2198——的BLOG541940000
3
封起De日子 505470000
4
首席理财分析师:凯恩斯 377330000
5
股市风云361920000
6
韩寒281320000
7
老徐257150000
8
坏人也温柔de陈词滥调237160000
9
Acosta——极地阳光 218070000
10 当年明月的BLOG 212090000
在博客世界里,意见领袖的存在也是普遍现象,在专业领域,意见领袖的影响更为明显。例如,在新浪博客访问量前10位中,前5名以及第8名均为财经股票类博客(表1)。在搜狐博客访问量前10位中,有6位均为股票类博客(表2)。尽管访问量的多少与意见领袖并不等同,但是,访问量是意见领袖形成的基础。与此相关,这些排名前列的博客上,单篇博文的阅读量、评论数也都要远远超过普通博客,一篇博文阅读量超过十万甚至百万都已司空见惯。而这些博客被转发、订阅、链接或收藏的数量也与其访问量成正比,而这些共同表明了这些博客作为意见领袖的存在。
表2 搜狐博客访问量前10名[6]
排名 博客名称 访问量
1
老沙博客286964637
2
丁轶的投资博客 148443763
3
徐文明 136425010
4
庄尼120293096
5
展锋117377555
6
占豪的投资博客 108878827
7
赵薇空间108714887
8
王国强 100354608
9
时寒冰 92940142
10 吴子陵 71138230
表3 新浪“微博”关注度前10名[7]
排名 微博客作者粉丝量
1
姚晨 878290
2
赵薇 740733
3
李开复547910
4
黄健翔486973
5
李冰冰444972
6
头条新闻 436499
7
潘石屹429461
8
周笔畅381191
9
李宇春358755
10 俞敏洪347613
表4 新浪“微博”一周转发量前10名[7]
排名 微博客作者 转发量
1
新周刊 43637
2
河蟹愚乐20765
3
闾丘露薇16114
4
羽毛在飞14434
5
黄健翔 14327
6
冷笑话精选 13573
7
周笔畅 11383
8
姚晨10883
9
曾子墨 10624
10 LEE周刊 8762
目前,意见领袖现象,也正在延伸到正在兴起的“微博客”世界里。表3、表4说明了这一点。网络所形成的马太效应,更是强化了少数意见领袖的地位。马太效应,指强者愈来愈强、弱者愈来愈弱的观象,与“正反馈”效应是同一现象的不同表述方式。
意见领袖的存在,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公民新闻的影响力。因为这些意见领袖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专业媒体的角色,这使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的抗衡能力得到提高。在某些特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意见领袖的加入,可以使传播的声势更大。意见领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意见、态度走向。作为最有影响力的把关人,意见领袖的把关比一般网民的把关的效果更为明显。当然,意见领袖对于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并不总是正面的,但是承认意见领袖的存在这一现实,才能对其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2.公民新闻活动中意见领袖形成的基础
意见领袖在各种网络空间中出现,常常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个体自身的特质
意见领袖是那些可以影响别人的观点、态度甚至行为的人。意见领袖的产生,个体自身的特质是主要因素,这包括:1)个体已有的地位与名声:这是个体在网络中引起注意力的一个基础,既有地位较高或名声较响的人,往往在网络中一开始就处于较高的位置。名人通常更容易在网络中成为意见领袖。2)个体的信息拥有水平:个体拥有的信息来源越广泛,信息量越大,就越容易在信息传播中处于受人关注的地位,成为意见领袖的可能性也越大。3)个体的专业知识水平: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准的人,往往意见更容易受到关注。也更具有成为意见领袖的潜质。4)个体的网络传播能力:网络是以文字等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传播,个体运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符号进行表达的能力,在这方面具有特长,更容易成为意见领袖。5)个体参与网络活动的频率与深度:网络影响力的形成是以互动为基础的,人们参与网络活动的频率与深度是衡量互动水平的主要指标。有时频繁、深层的互动与参与,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人们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因此,意见领袖往往是网络互动中的活跃分子。6)个体的社交能力:尽管参与的多少及介入的深浅,关系到影响力的形成,但是交往能力本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较高的社交能力,可以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回报。某些个体具有上述一种或多种素质,所以他们能更好地满足一部分网民的需要,获得他人的信赖。
(2)社会网络的影响
前文提到的社会网络,对于意见领袖的出现,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如果不是社会网络将人的各种关系联接起来,并将某些个体的社会资源优势凸显出来,那么意见领袖的社会资本就难以得到体现和拓展,他们的社会能量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3)网络环境的推助
一个个体成为意见领袖,常常还与他们所处的网络环境有关。“应该认识到,中国网民具有这些思维、态度、行为特征,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因为网络改变了他们。一切基于深刻的现实原因。”[8]例如同一社区中其他成员的性格、需求等以及整体的社区环境,会决定什么样的人能从这个社区中脱颖而出。一些网站利用传播手段所进行的调控,也会影响到意见领袖的产生。例如,当网站把某些网民的文章推到网站首页或频道首页时,会提高这些文章的访问量,这使这些网民的传播“势能”更大,从而成为意见领袖的可能性更大。网络环境中容易形成马太效应,这也是推动意见领袖形成的一种环境因素。在网络传播中,马太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话语权越大的人,越容易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网站和其他传播者的助推动力也就越强,从而其话语权会进一步提升。而弱势的人,会越来越弱势。此外,网络环境中的从众心理,也会使得意见领袖一旦形成后,地位会愈加稳固。
(4)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决定意见领袖产生的“天时”,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决定了社会的信息需求,迎合这些需求来进行传播的网民会更容易被凸显出来。例如,正是2007年的金融形势以及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使一大批金融、股票类博客作者成为中国网络中的明星,成为这一领域内的“意见领袖”。
3.意见领袖与公民新闻精神是否冲突
进入公民新闻实践特别是博客实践后的中国,一直存在着一种争议,那就是,名人参与是否与公民新闻的精神相冲突。当新浪网以名人博客作为其博客平台的营销策略时,就引起各方面的质疑,很多人认为这与博客的草根性是相违背的。
当我们研究意见领袖这样一种现实存在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公民新闻强调公民的平等参与,而意见领袖则使某些个体的话语权力凸显,这种权力会不会对一般人的话语权形成制约作用?意见领袖与公民新闻精神是否有冲突?当我们看到网络中的意见领袖有很多是现实世界里的名人时,这种疑虑就会进一步加深。但是,如果将名人与公民、意见领袖与公民新闻等简化为对立的矛盾双方,可能会陷入非此即彼的泥潭。
尽管公民新闻的出发点是强调普通公众或平民的参与,但是,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该转化为全民参与而不仅是平民参与。因为从长远来看,公民新闻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写整个传播格局,但它的更重要的意义,是让个体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单元之一,与专业媒体形成融合共生的关系。这样的个体单元,显然不应局限于平民。也就是说,公民新闻不等同于草根新闻。在这样的前提下,公民新闻参与的主体,既应包括过去没有话语权的普通公众,也应该包括过去有一定话语权的名人,他们应该被视为公民的组成部分。即使是明星,在借助于网络之前,他们的话语权也需要经过大众媒体的“中介”才得以实现,而传媒所传达的未必是他们真实的信息或他们真正的意见。所以明星同样需要通过网络来真正地行使自己的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权利。
因此,以公众的话语权为由来剥夺名人的话语权,未必是真正体现了全民参与这样一种公民新闻的发展方向。何况名人的参与,可以丰富网络传播的内容和视角,他们拥有的社会地位,所占有的各种信息资源,都可能使他们完成平民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从另一方面看,即使名人不参与公民新闻活动,在网络中照样会出现意见领袖。无论人们在进入网络空间时的门槛是多么的一致,权利是多么的平等,网络中总是会出现权力的分化。这种分化常常并非外力干预的结果,而就是网民活动的一种自然结果,就像一个生态系统内的“优胜劣汰”的自然竞争一样。意见领袖之所以在网络中出现,实际上正是大众选择的结果。尽管网站的编辑手段可以对某些人成为意见领袖产生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至关重要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意见领袖自身的素质,只有这种素质与网民的需求相呼应,才能使某些个体脱颖而出。
公民新闻倡导的平民的平等参与,更多的是相对于过去专业媒体的垄断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理念。但在现实中,真正的人人平等总是不存在的。公民新闻只能是以一个整体的力量来与专业媒体相抗衡,这种整体的能力越强,公民整体与专业媒体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就会越趋平衡。而意见领袖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加强这样一种整体能力。
当然,也不能不看到意见领袖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当某些个体的权力被一再强化时,他们滥用权力所造成的后果也就会越严重。而且因为公民新闻中的意见领袖,不像专业媒体那样可以受到一些行业规范的制约,因此,对他们的管理也更困难。如果网民过分跟从意见领袖,他们的行为也会出现更多盲目性。意见领袖也有可能造成公民新闻活动中的新的“舆论一律”,造成更多的“沉默的螺旋”现象,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必须正视。但是,意见领袖是在网络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对它也很难用简单的管理手段来干预。承认它的现实存在,研究它对于公民新闻产生影响的机制,才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加强网络社会公民素养的教育,是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一种方法。
标签:社会网络论文; 自组织论文; 网络新闻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网络节点论文; 突变理论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自组织网络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