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中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论文_韩宏坤

工程造价中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论文_韩宏坤

远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17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指的是依照不同阶段的设计文件内容、国家的相关规定、相关指标、相关收费标准来落实工程的建设程序。按以上指标对工程进行提前预算,预算每一个新建的项目、扩建的项目,以便将其所要使用的投资额度确定下来。不同建设时期,建筑项目上的建筑工程概预算其经济表现会有所不同。建筑工程概预算是对建筑工程进行预算、决策,以及分配的重要过程,这项活动可以为建筑工程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帮助决策人员做出决策,为此十分重要。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工程造价概预算方面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程造价;概预算;问题;对策

引言:当前很多建筑工程的最终造价远远超过其预算,这样既不利于降低资金投入及减少能源消耗,也极大地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充分落实工程造价的概预算工作,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各个建筑企业必须从设计方面控制工程预算,并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规律,实行静动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一、工程造价概预算控制的必要性

进行工程造价概预算控制,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概预算在工程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的前期,主要有设计概预算。设计概预算是建筑企业编制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并同时对建筑企业制定工程计划等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设计概预算还可以成为建筑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的凭据,并对于需要向银行进行贷款的企业来说,设计概预算也是必不可少的贷款依据之一。在工程的施工图设计阶段,还存在工程施工图概预算。工程施工图概预算是建筑企业考核工程成本的重要依据,并是编制工程造价的直接来源。同时,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经济指标评定时,也离不开对工程施工概预算的参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又还有施工预算。施工预算是建筑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由于施工预算能很大程度上反应出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因此施工预算也就成为了建筑企业的成本计划文件。

二、我国工程造价中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预算编制的根据

在建筑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对编制的依据重视不充分,或者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任何根据地去捏造事实,就会使得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大大降低。当前,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着项目概预算的工作人员为更好地保证其个人的利益不按照要求去进行概预算的编制工作,这样也就使得概预算工作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和作用,从而也给概预算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一定要在实际的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并找到概预算编制工作中的事实依据。

(二)概预算人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准有待加强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当前很多概预算工作人员编制的成果中的内容不是十分的全面,经常会出现漏算和多算的情况,这样也就使得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受到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更有甚者在对工程设计方案还没有达到完全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就进行概预算的编制工作,这样也就使得概预算工作没有了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给工程造价的控制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采用的概预算方法滞后

当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建筑行业当中的技术和工艺等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因此在建筑项目概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会频繁地使用到定额换算的方法。然而,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使用传统的概预算方法,由于这种方法不是动态的,定额参照还是原始的规定,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没有根据当前的市场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只有少部分是经过定额处理后增的,但其也不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因此在整体工程量的计算和取值双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我国工程造价中概预算工作的改善对策

(一)提高编制人员能力

概预算人员的编制水平会对工程造价的质量产生影响。当前,我国的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间接也拉动了工程的造价。这就使得编制人员需要掌握更高的预算编制专业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严格管理所经受的工作才能使预算编制更加准确。工程预算的工作专业性非常强,因此对编制人员的要求很高,提高编制人员能力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定时开展培训,以便让编制人员的知识面更加广阔,使其实践经验增加。二是定时宣讲编制工作的利害关系,以便让编制人员增强自身的责任心[1]。

(二)掌握市场动态

编制人员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很准确的把握好当前建筑工程的第一手资料,再根据资料采用最合适的措施。除此之外,建筑产品会存在很大的地方性差异。对于建筑产品来说,建筑产品的价值常常由材料、设备以及人工投入的多少来决定。与这点不同的是,市场条件会直接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举个例子,假如材料的供应、材料的价格、运输条件发生变化,均会影响工程的造价。

(三)设计阶段的控制

从我国现存的建筑市场来看,进入施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能忽略的问题。从当前的监理市场上看,实施设计阶段建设监理工作的工程项目寥寥无几。由于设计阶段缺乏监理的监管,进而使工程设施在设计这个环节中出现错误,出现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等的问题,进而造成大部分资源的浪费。除这点之外,设计人员应当在进行设计之前,应对项目的可行性内容予以判断,对周围场地的地形、水文、地貌等诸多情况予以掌握。之后根据这些资料努力将方案优化,最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来确保工程的质量。在考察实际情况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工程质量、各项建筑功能的前提下,按照所规定的情况来设计详细的编制施工图,而后再根据投资额度对各个专业的分配进行控制,以便保证工程估算、概算的准确度[2]。

(四)实行静动态相结合的概预算管理模式

所谓静态管理,就是指对工程施工中各种人工费用、材料花费及其他消耗量进行的统一的管理,并且这些方面国家也已经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这对于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意义重大。但是,必须意识到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单一的静态管理模式并不是十分有效的,各种“统一定价”与实际价格都会有所出入。因此,在工程造价概预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采用动静态结合的管理模式,以国家的定额标准为参考,结合市场经济的变化,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几个方面之外,要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概预算工作,建设企业还应该提高工程造价概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工程造价概预算人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工程设计、设备采购以及现场工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同时,造价管理人员要深入工程施工地点,根据实际观察结果,进行造价概预算的分析与控制。造价管理人员还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更加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工作当中。

结论

简而言之,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概预算编制的质量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其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水平,因此不容企业忽视。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之下,工程造价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变化之下,需要预算人员具备很高的知识水平才能应对当前的工作。除了这点以外,还需要掌握好市场动态、选取正确的定额方法、控制设计阶段。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概预算编制的质量,才能使建筑企业更稳健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蒋建祥.浅谈工程造价的概预算控制策略[J].建筑工程,2017(12)

[2]王亚芹.浅析工程造价概预算的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18(07)

[3]张晓健,张英钢.工程造价控制的分析[J].探讨与研究,2016(04)

论文作者:韩宏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工程造价中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论文_韩宏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