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以实训为导向的"仿真+全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课程为载体进行研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吊顶工程项目的构造与施工、墙面工程项目的构造与施工、隔墙工程项目的构造与施工、地面工程项目的构造与施工、幕墙工程项目的装饰构造等五个大的模块项目。该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学生比较难理解、乏味,课堂的授课仅仅局限在图片、视频资源的使用,学生实训期间去工地参观,受施工进度、天气、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校内实训,由于材料的不可重复利用性、场地、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开展校内实训。
基于VRP的建筑施工仿真学习平台、真实工位实操练习,建立"仿真+全真"的实训体系,实现由感性学习到理性认知、由简单到复杂的能力提高进阶过程。学生对于施工方案、材料、管理、工艺、质量检验等内容,能够全方位的认识、理解实训的内容,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切实提高,符合企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课程改革研究内容
以实训为导向的"仿真+全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程改革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课程教学任务典型性问题。通过前期企业调研,总结提炼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的目标,课程教学任务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符合企业需求;
(2)解决辅教助学问题。开发立体化教材,选取课程的典型学习任务,教学设计突出"以真实工程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任务引入、任务步骤实施等作为写作体例,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实训导向教学成果明确。以"仿真+全真"实训体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将核心课程划分模块,每个模块制定典型的工作步骤,每个学习步骤突出以实训为导向的教学成果;
(4)系统化的"仿真+全真"实训体系建设,大大降低实训成本、实训进度、实训安全等教学问题。课程教学任务,将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教学+虚拟仿真练习+实操训练,系统化的实训体系,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解决学生因为天气、场地安全,带领学生参观校外工地弊端。
三、课程改革方案设计
步骤一:前期企业岗位调研,明确岗位知识点、技能点;
步骤二:选取包含岗位要求的知识点、技能点,作为典型工作任务;
步骤三:将知识点、技能点等融入教学资源,开发课程的系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根据课程的框架设计,将教学资源融入课程内容,有效提高解决课堂教学重难点问题,开发立体化教材《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让枯燥难以解决的知识重难点问题,变得直观、通俗易懂;
步骤四:依托"建筑工程技术虚拟仿真中心"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仿真操作练习,成绩合格者进入实操练习阶段;
步骤五:确立实操实训导向成果,根据企业岗位技术要求,制定实操实训的过程标准。
步骤六:提炼、提升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在国家省级刊物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及预期效益
1、创新点:
(1)填补省内"仿真+全真"实训体系教学改革研究空白,按照课程教学、仿真练习、实操训练,实训过程遵循教学认知规律;
(2)突出课堂教学、仿真练习、实操训练环节的实训成果,每个环节有明确的教学成果及实训成果,学习效果更加直观;
(3)"仿真+全真"实训体系建设,完成教学、实训任务,可以有效解决课堂教学、学生安全、资源循环使用等问题,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精神、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能够从课堂教学到"跟岗"、"顶岗"实训的有效转变。
2、预期效益:
(1)教学知识点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点内容相吻合,人才培养质量符合企业需求;
(2)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开发立体化教材、开发课程系列虚拟仿真、视频教学资源等,能够起到辅教助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课堂教学效果;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实训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研究,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实训,强调过程的规范性、标准型,体现实训导向成果,学生更喜欢动手操作;
(4)实训导向的教学成果,面向17级建筑装饰专业,通过课题教学研究,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大幅提高;
(5)将实训导向的教学改革总结提炼,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研究成果,在兄弟院校实训条件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立体化教程开发等方面能够提供有效经验。
3、推广应用价值
以实训为导向的"仿真+全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开发立体教材《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该教材采用"互联网+"的思维,将教学做一体教学融入教材中,该教材符合目前高职教学的要求,可为兄弟院校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参考;
(2)提供可借鉴的实训体系建设经验。"仿真+全真"实训体系研究,实训体系完整,符合高职学生教学的认知规律;
(3)以实训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推广性。教学、实训每个阶段成果突出。
(4)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为课题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推广性。
五、课程改革研究意义
以实训为导向的"仿真+全真"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依托"建筑工程虚拟仿真中心"、"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中心实训场"为课程改革实施载体,前期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核心课程划分为七个模块,每个模块的课程教学内容贴近工作实际岗位,从前期课程内容的市场调研、课堂信息化教学、仿真模拟及实操训练,将"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理论认知过渡到实操练习。职业岗位需要的重难点融入到仿真实训、实操实训中,主要有以下实践及理论价值:
(1)以实训为导向的"仿真+全真"教学改革,将教学、实训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实现"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教程工艺合一、作品产品合一",仿真实训阶段依托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建筑工艺施工课,本身比较抽象,将"建筑工艺仿真实训软件"融入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建筑工艺仿真实训软件"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内容载体选取典型工程项目案例,驾起学生与职业岗位桥梁。
(2)以实训为导向的"仿真+全真"教学改革,将为学生在课堂教学、学生跟岗、顶岗实训前搭建很好的学习、练习平台,培养学生方法能力,学习过程由简单到综合,让学生不但学会"是什么",而且让学生懂得"为什么"的问题。
(3)"仿真+全真"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论文作者:董远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实训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导向论文; 全真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岗位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