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臻臻 广州市黄埔区会元学校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部编版一年级四会字中,有许多属于象形字或会意字。一年级作为学习汉字的基础阶段,运用正确的方法识记汉字非常重要。我国目前使用的规范汉字虽然延续了古象形文字的基本框架,但在文字演变的历程中,汉字不断发生规范的形变,到了现代更是进行了极大的简化,甚至有些简化后的汉字已经找不出与最初字形的相关之处。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教授与引导学生就变得极为重要。本文试图从字理教学的角度,对象形字与会意字的教授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丰富识字教学的手段。
【关键词】一年级 字理教学 象形 会意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065-02
一、象形、会意造字法的概念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这两种严格说来应该属于用字的方法。
许慎指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会意者,此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这个字的意思。
二、一年级象形字、会意字的识字需求与教师面临的挑战
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四会字中,绝大多数属于象形字或会意字。一年级作为学习汉字的基础阶段,是否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识记汉字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并没有意识到形义结合的重要性,往往出现张冠李戴地组词的情况。如《说文解字》中“众”释义为“多也。从乑目,衆意。之仲切。”不明其义的学生会组词为“众(重)量”,正是因为没有将“三人成众”的形与“多”之义结合起来识记。
传统的识字教学习惯运用笔画法、部件分析法等,这里的部件分析并不是对汉字字形构形的分析,而是单纯的横撇竖捺的拆分与组合,不考虑汉字的构形特点,使得识字教学变得枯燥机械,并且大量的反复抄写对学生来说记忆效果并不理想。这说明教师在识字教学上并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并没有考虑汉字本身的造字理据与学生学习的特点。
三、字理教学研究现状
赵世源认为识字教学应该从分析汉字的部件构成入手,遵循儿童学习的认知规律,把汉字的构字规律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汉字。湖南贾国均先生首次提出字理识字教学的概念,并对此做了系统的解释。通过实验,他得出了字理识字可以减轻学生识字的负担,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记忆与对字义的深刻理解,也有助于小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的培养,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结论。
四、象形字的字理教学方法
象形字起源于绘画,是用线条勾勒出汉字代表的事物的形象,与现在的简笔画有相似之处,例如“山”字像大山的轮廓。象形字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
看到图画就能知道代表的意义与汉字的字形,学生学起来较为容易。
(一)追溯字源,图文对照
教授象形字时,可以按汉字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示同一个字的形态变化,还可辅以与该事物相关的实体或实体照片及简笔画,让学生进行联想和对比。例如教“山、水”等字时,可以展示出“山、水”的图画,与古体字根据图画形状演变成的汉字,然后演变成今天的楷书“山、水”。如。又如展示汉字“木”的演变过程,引出造字本义——扎根于土地的树。
(二)故事解说,增加趣味
有些象形字的原义与现代汉字的常用义已经不同,可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字义演变引申的过程,但无需深入,能达到解惑目的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说文解字》对“工”的释义为“巧飾也。象人有規榘也”,象工具形,本义是工匠的曲尺,后来引申为持有工具的人,泛指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又如“自”,《说文解字》释义为“鼻也。象鼻形。”,但现代常用义已经变为“本人、己身”。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既然如此,那么在学习此字时对其象形原义,可以一句话带过。给学生讲故事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组织通俗易懂的词汇和句子,增加一些趣味性。
(三)音义结合,避免混淆
由于同一个义项可用不同的汉字表示,而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许多字的字形和字音无法对应,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口语常用字及书面常用字,这就需要教师对字形字音进行区分。如由“目”字的字形演变,学生很容易理解现代字形对应人体器官“目”,但由于日常口语使用中指称该器官的词语多为“眼”,因此学生很容易将“目”读作“yǎn”。因此,在学生理解字形与实物的联系之后,应引导学生对“目”与“眼”的使用场合进行区分,并通过组词、造句,或以手指目考学生反应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形音义结合的印象。
(四)丰富手段,巧妙激趣
低年级教学中,趣味性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有知识的讲授,却不符合孩子爱玩的天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如使用实物道具、出示图片、画简笔画、教师动作示范、做游戏等。以“水”字为例,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河,将甲骨文的 嵌入其中,学生马上会产生联想,并且积极猜测字义。
五、会意字的字理教学方法
相对于象形字来说,会意字就显得稍难理解了。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字组合而成。有些独体字后来演变成偏旁,每部分的含义合起来表示新字的意义。例如“众”字由“人”和“从”组成,也就是三个“人”组成,表示人很多。要学会会意字,就要先学会理解其不同部件,再组合出新的意义。
部编版新教材中《日月明》一课可谓会意字学习的专门篇目。会意字的学习可以由浅入深地进行,如“明”,学生已熟悉“日、月”二字,也明白其义,由于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明”字相关的词语,在理解这个字本身字义及其组成部分的字义后,便容易联想到“明”是取“日月发光表示明亮”之意。在此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概念进行通俗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理解会意字的含义,再对组成部件及本字用“日月明”句式反复诵读,再进行其他会意字的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了。如“男”为在田地里用力耕作的人;“尘”为极小的土;“灶”由“火”和“土”组成,会意为“用泥土砌成,用来生火的是灶”;“笔”由“竹”和“毛”组成,“竹”字演化成竹字头,会意为“以毛做头,以竹子做杆,用以写字的是笔”;“不”“正”会意成“歪”等等。有些组成会意字的独体字本身就有独立的意义,组合起来就成为新的汉字,有了新的含义,学生识记这样的字也可以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六、结语
由于汉字不断简化,有些字初始字形与现代字形已有很大区别,按照现代字形,恐怕难以推测字义,此时可以出示古字形,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再与现代字形进行对比,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区别和识记。
形音义结合是正确使用汉字的保证,在象形字与会意字的学习中,应在学生已经掌握字义之后再进行能力拓展,如组词、造句等,并要求学生先比较自己内心所想的词句与所学汉字是否存在意义上的关联,思考后再回答,避免滥用同音字。
参考文献
[1]许慎(撰),徐铉(校).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朱作仁,李人凡.朱作仁语文教学研究文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3]贾国均.“字理识字”是解决汉字初学繁难问题的有效途径[J].汉字文化,1995:28.
论文作者:许臻臻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汉字论文; 会意论文; 象形字论文; 字形论文; 学生论文; 字义论文; 造字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