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童“不敢画画”对策浅析_美术论文

小班儿童“不敢画画”对策浅析_美术论文

浅析小班幼儿“不敢画”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班论文,对策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一届小班开学时,我们都会在美术活动中发现一些类似的情况:

情景1 当老师引起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后,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有的忍不住要摆弄作画材料,一脸的执著。可是真正要让他们大显身手时,有部分小朋友却显得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当老师个别指导时,“我不会”几个字就表达了自己画不出来的原因。真的是孩子不会画吗?别的孩子会,他为什么不会画呢?就算老师现在再指导一次,可他的眼中依然闪烁着犹豫的目光;纵然那紧握着油画棒的手心已经冒汗了,可笔尖与白纸之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情景2 某一天,我们会忽然觉得某位小朋友最近美术方面的进步挺大。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每次画画时都会固定地坐在某个小朋友旁边,人家画什么他也画什么,人家用红色他也画红色,人家画曲线他也画曲线……这样的孩子在画面中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要画得好一些!我们分析,这样的孩子其实是对自己信心不足,所以会对自己的想法不予理睬,而是不断借鉴同伴的作品,使自己的画更美一些。这是我们美术教育所需要的结果吗?难道我们的美术教育就仅仅是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吗?

情景3 在小班孩子的画上,我们经常会找到一个或半个太阳。无论画的是动物还是水果,无论是画人物还是画植物,只要添画背景都会有太阳,甚至在画雨天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二十一世纪的美术教育吗?难道几年来的幼儿园教育改革没有改变老师的教育观念?经过慢慢了解,我们知道许多习惯来自于家庭。这让我猛然意识到:不能让我们的教育要求在回到家后有所改变,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是不是还要帮助家长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呢?

这些现象绝非偶然,相信每一位带过小班的老师都会遇到此类情况,这些现象的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所做的一系列幼教改革的园本化课程、开放式教育活动、建构式教育课程、综合课程、多元智能的探究,都在为孩子的创造性服务,使我们的孩子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有解决问题的睿智。可是对于最能体现创造性的美术表现却缺乏勇气,就像缺失了翅膀的天使不能飞翔。于是,我开始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美术表现力的培养,希望帮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生成性活动目标的确立,有利于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小班美术教育的目标仅仅是让孩子喜欢美术活动,认识几种颜色,学会几种实物的简笔画,或是掌握一些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吗?答案当然是“否”!幼儿美术如同原始人类的艺术活动,是他们认知和表现的一部分,它应该既是幼儿本能的欲望的表现,又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反映,既有模仿又有创造。所以,我们在制定美术活动的目标时,不能以惯用的“学会……”“掌握……”为准绳,而应该让幼儿努力地去尝试一些表现手段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或是通过美术材料的操作过程来体验美术活动本身的乐趣。生成性目标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象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学习最重要的结果是尝试,尝试进行涂抹、绘画、设计、制作……

例如,在小班主题活动《水果屋》中,我们有一次这样的活动:“认识樱桃”。

刘雨农的妈妈送来了一包樱桃,个个红润剔透,让小明友们垂涎欲滴:小朋友们开始交流:

章钰:它的皮是光滑的。

马旭:樱桃是红色的,圆圆的。

姜楠:妈妈告诉我樱桃是长在树上的。

巢乐晗:我闻到了香味。

左超:它里面有一个黄色的籽(小核)。

赵霖枫:我吃到的是甜的。

戎程:我吃的酸酸的(说着,还眯起了眼睛)。

茆彦邦:我在水果店看到樱桃用绳子绑在一起,就像冯旭扎的小辫子。

袁源:樱桃长着长长的柄。

刘雨农:它长柄柄的地方有一个小洞洞。

接下来,似乎就没有进展了。

老师问:樱桃长长的柄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立刻回答:“有点弯!”

“再看看,柄的两头一样吗?”我继续提醒。

“翘在上面的一头粗!”朱嘉骏的回答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看样子,今天画樱桃应该没问题了。没有示范,小朋友们就开始拿起画笔画了起来……

反思:今天的作品让老师觉得有成就感。不仅仅是形象特征表现得很到位,而且在构图上有了一些突破。有的小朋友知道运用疏密关系了:一些樱桃集中在一起,另一块空白处画一两颗樱桃。大部分小朋友运用了散点构图,没有谁在纸上只画一两颗樱桃,或是一个接一个“排着队”的樱桃。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所以我们教师所需要做的是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而不是制定许多“清规戒律”反复强调: “不要把线画歪了!”“颜色不要涂到外面!”“不要把笔弄断了!”……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当然是孩子处处小心翼翼,不敢有一丝疏忽,小心到极致的体现就是情景一中的白纸一张,用“目光”在白纸上画画!

儿童的美术活动本应该是一种游戏,因为这种创作过程没有强制的目的和社会实用价值,重在活动的过程而轻结果。

我们应该为了让孩子喜欢美术活动多做些什么呢?多提供一些欣赏的机会吧。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都可以成为我们欣赏的素材,培养孩子对美的事物的知觉与感受。相信他有了这种美的判断力,也会努力地将自己的作品朝美的方向前进。提供多种工具和材料,让孩子挑选感兴趣的工具来表现,不仅仅体现材料的可选性,更能让孩子了解每种美术工具的表现特点。孩子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好动、好模仿。有了自己感兴趣的操作材料,孩子会无动于衷吗?

个性化的指导,有利于展现幼儿的个性化思维。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美术教育就像一把双刃剑。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师偏好与教学内容的奴隶,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教与学的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教得少了,孩子苦于没有砌墙的砖;教得多了,大家砌出的墙一模一样毫无生机,离开了老师的示范就什么也不会画了。难道,我们就是在辛辛苦苦地培养一批画匠吗?正如情景2中的那部分孩子,单独只看他完成的作品往往是不错的,但如果坐在他旁边的小朋友也是和他一样需要“借鉴”别人的创意,其结果会不会是谁也看不到谁的,谁也画不出什么?这时候老师来到他的身边,他会显得越发紧张。有些小朋友会用左手挡住了纸,有些是因为怕画得不像的东西给老师看到,有的是因为纸上什么也没画而故意遮住。我觉得这时是老师应该出手相助的时候了。

怎么帮?可以轻声地和孩子聊一聊,谈谈他的想法,拿起他的画笔(不要用老师自己的画笔)在他的白纸上帮助画一个轮廓,然后让孩子自己负责添画完成作品。孩子会觉得很激动,一来是降低了难度,打破了无从下手的局面,二来是对自己的作画工具充满了信心。瑞吉欧有一条著名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老师就是孩子活动中的伙伴、支持者和参与者。这不,老师给他搭了一架小梯子,他的“眼睛”自然能越过围墙了。

渐渐地,孩子敢画了,有时却会不小心画错了,怎么办呢?有些孩子会选择放弃,不画了;有些孩子会在旁边的空白处重新找地方画,有些孩子会反过来画。所以小班小朋友的画面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个不规则的图形。这时,老师如果能帮助他“将错就错”,在画错的图形上添画几笔纠正过来,会让孩子学习到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他的作品更独具特色。对孩子的指导只需在细节上稍加帮助,满足他个体的需要,而不要命令他“应该怎样做”,这无疑会大大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即使遇到画不出来的时候也不着急,因为他知道有老师做后盾呢。经常得到老师的帮助,孩子们敢画了,慢慢地开始喜欢画了,而且会认识到美术活动是自己的事,不再会为画什么、怎么画而苦恼。

鼓励性的评价,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对自己从事的某项活动有信心。如果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的成功,也能够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增强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个体还可以从他人的评价、态度中获取自己能力高低的信息。

众所周知,学前儿童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稳定的自我评价。这一现象在三四岁(小班)儿童中尤为突出。3岁的儿童完全以成人的评价作为自己的评价,处于依从性评价阶段;4岁儿童开始能够进行同伴互评。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是自我效能产生的基础,因此他人的评价与态度对学前儿童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孩子满心欢喜地画完了一幅画,还沉浸在完成作品的喜悦之中时,老师(或家长、同伴)只要带着疑问的口气问一句:“你画的是什么呀?”孩子的激情肯定会立即下降,转而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失败了,回答时语气不再坚定。如果经常出现这种状况,孩子就会对美术活动产生习得性无力感。相反,完成作品后,如果大人能够用羡慕的口吻说: “你是怎么画出来的?教教我好吗?”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有多么能干,从而信心大增!所以,我们要在孩子完成作品后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但切忌空洞,让孩子觉得总是那两句话,既没有新意又“假假”的。所以,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具体的建议,“如果画得再大一些就更好了!”“这里用黄色可能会比红色更好看!”……

幼儿在幼儿园得到了肯定与赞扬,回到家也希望在家中露一手,得到家长的赏识。但是家长们往往还沿用着几十年前自己受教育时的那套评价标准,用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孩子的作品,甚至只用“像不像”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结果是孩子更加无所适从——老师不是说我的想法很好吗?老师不是夸我的线条流畅吗?爸爸为什么说我画得不像?我们很害怕这种现象在孩子的身上发生。所以在近两届的新生家长会上,我都会先与家长们讨论一下赏识的作用,建议家长对孩子使用鼓励性评价。有了这种评价的意识,家长们不会再在家中如同教写数字般教孩子学画简笔画:小猫先画圆脸,再画三角形耳朵,再画圆眼睛和向上翘的嘴巴,最后添画三根长胡子。规矩得如同流水线的操作程序,画出的猫都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就如情景3中所遇到的孩子的脑中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真正遇到需要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时就束手无策了。

提升了幼儿在美术表现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可谓进入了小班幼儿美术活动的良性循环。孩子有了自信心,更喜欢画了,也更乐于向大家展示自己富有个性的作品。

及时的反思,有利于发扬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不能只在孩子身上下功夫,教师还要学会在自己身上发现问题,以求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知道“反思+实践=专业成长”是现代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每次活动之后及时反思、小结、分析一下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教学情景与教学机智的运用,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更有利于教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发扬,可以在今后的活动中针对不同需要的孩子给予不同的帮助。

如果仅仅是“为反思而反思”的话,这样的反思没有灵与肉,没有真情实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没什么帮助。我们需要有“真情实感”的反思。例如在孩子们第一次画水果后,我做了这样的反思与调整:今天的绘画活动,事先教师没有做什么要求,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是认为自己会画的形象来画。结果,大部分小朋友只是在纸的中间画了一个红苹果或橙子,有可能是大部分的孩子喜欢吃这两种水果,更多的因素可能是这两种形象易于表现,而且在上学期兴趣班上学过,所以孩子们觉得较有把握。所以,作为老师,为了帮助他们尝试多种表现方式,掌握一些美术技法,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对物体的认识,接下来我创作了一个活动:沿轮廓描画后擦色活动,起名为《抹印画》。活动后我的反思是: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美术活动,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效果也不错。虽然制作模子比较麻烦,但是这种美术形式“技术含量”不高,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成就感。我相信,小朋友们在接下来的美术活动中会更大胆一些,画面会更丰富一些。但是要让孩子们用笔画出自己眼中的水果,乃至变成孩子心中的水果来,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再接下来我们就组织了美术欣赏活动: 《画家们画的水果》。我的再次反思是:欣赏过后再画的画面比较丰富了,孩子们用色也比较大胆了,这正是我所期待的。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就不再这么正式地组织美术活动,而是要让小朋友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练就善于表现的双手。所以,在平时要注意生成一些机会让孩子感知与表现。

作为教师,我们要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每个孩子敢想敢画,帮助每个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标签:;  ;  ;  ;  ;  ;  

小班儿童“不敢画画”对策浅析_美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