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民素质与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的国民素质与国际竞争力研究

万道琴[1]2002年在《中国的国民素质与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竞争力是80年代初出现的新概念。早在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就开始讨论国际竞争力问题,最初是把国际竞争力等同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1989年起,WEF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开始携手合作共同进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使国际竞争力从概念到方法都获得了丰富和发展。根据IMD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竞争能力,以及国家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提供一种有效的环境支持能力。国际竞争力的主体是一个国家,竞争的领域是在经济领域,竞争的范围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IMD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分为八大领域: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每个领域又包括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若干具体指标组成。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本文主要针对国民素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国民素质即人的素质,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反映人力资源的可获得性和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实力,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理论实质上就是国际竞争大环境下的人力资本理论。在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由七个具体方面构成:人口特征、劳动力要素、就业、失业、教育、生活质量、劳动者精神面貌。就业和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与人口、劳动力要素紧密相关,劳动者精神面貌则可以归纳到教育和生活质量方面。所以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人口特征、劳动力要素、教育和生活质量。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生产国际化和贸易国际化,意味着资本、技术以及人才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如果我们不参加进去,闭关锁国,就不可能知道世界上发展到了什么水平,其结果就是落后,最终可能被淘汰出局。今后我国将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从这个角度上说,显然谁有资本、谁有技术,谁就有能力从全球化中获得最大收益,他所取得的效率的改进也最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竞争方式发生了改变,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是指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其实质是:国家的竞争由产品和技术的竞争走到了知识的竞争,经济发展主要以知识推动的科技为核心构建生产力系统,知识的生产、扩散、转移和应用成为适应知识经济的核心。笔者正是从这一经济<WP=6>理念出发,基于我国目前侧重于强调国民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依赖于经济力量,却忽视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这一基本现状,针对我国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中国的人口数量多但整体素质较低,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导致了大量的失业。失业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劳动力市场是人才交流与流动的场所,劳动力的流动实现了人尽其才,不仅使劳动者原有的知识潜能得到发挥,而且由于环境的激励,其所含人力资本价值增加。由于观念和体制等原因,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缓慢,因此要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除了要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外,还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城市商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还要发展劳动力市场以及政府制定政策加以引导,使东西部地区平衡发展。二是增强社会保障的竞争力。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社会稳定的支柱。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很多弊端,社会化管理服务层次较低、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覆盖面太窄以至没有涉及到农村等等,因此要增强社会保障的竞争力,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要拓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叁是开发教育的竞争力。人才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这一点已经成为各国共识。人力资本在当今世界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知识经济行将到来的时代,以人的智能和技能为核心内容的人力资本将越来越显示它“第一要素”的作用,尤其是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国家间的竞争已明显地表现为各国人力资本的较量。开发人力资源,将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成强大的人力资本,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发展的中心任务。开发人力资源,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发展教育。具体措施有:重点普及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教育;改革高等教育体制,适应信息技术革命的要求;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教育重心向农村转移。提高国民素质的国际竞争力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每年新增人口仍然有1000万,经济结构调整速度<WP=7>加快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缺乏一个适合对路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制约了农村规模经营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我国虽然对教育问题很重视,把教育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

张虎春[2]2005年在《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产业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城市和产业面上的拓展,现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我国加入WTO,对它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国际竞争力内涵和定义的讨论,在基本理清国际竞争力概念、内涵和理论来源的基础上,对城市竞争力中产业竞争力进行了重点研究。 首先,城市竞争力的竞争主体表现为城市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根本在于城市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城市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个城市特定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优于其他城市或地区同一产业所具有的生存、发展以及获取收益的能力。通过对城市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分析,认为它受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所包含的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产业发展能力是核心变量。产业发展能力指一个城市单体及总体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城市产业结构竞争能力、产业空间聚集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叁个方面。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企业素质、基础设施、国民素质、社会环境、产业经济存量和政府服务效能等变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产业竞争能力。 其次,在对城市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城市产业竞争力系统分析模式。从竞争力和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影响因素角度,提出了影响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形成了一个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系统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城市产业竞争力模型,建立了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过去许多学者已研究出多种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但鲜见彼此之间的联系,本文以产业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对已有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类,分别归纳为指标评价法、结果评价法、全要素生产率(TFP)法、因素剖析法和标杆法等五种评价方法。在其基础上,对我国有关城市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最后,本文联系我国城市产业的发展和现实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城市产业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对策。认为城市产业竞争力培育的根本途径是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基础是建立创新运行机制,重点是进行人才竞争力、技术进步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管理竞争力的培育,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效能的提高。在培育形式的战略选择上,本文提出了在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注重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培育,最后形成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路。

王哲[3]2008年在《韩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探讨》文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将直接决定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民素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有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物质资源是否丰富,地理环境是否优越,资金是否充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韩国,作为我国的邻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的南半部,在历史背景、文化基础等各方面与我国均具有相似特点。在推进和实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目前遇到的社会问题与韩国遇到的诸多社会问题极为相似。韩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创造了“汉江奇迹”,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且在以高质量的国民素质为基础的几项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位居世界前列,可见国民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在增强韩国国际竞争力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利用最新资料,对韩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进行多层次的探讨分析,中国作为人力资源大国,如何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韩国在提高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经验,对我国提高国民素质竞争力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任燕华[4]2006年在《国民素质与国际竞争力》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将直接决定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民素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现有的国民素质与提升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提高国民素质整体水平的具体措施。

程小华[5]2004年在《新加坡政府在提升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以经济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它使各国国际竞争力成为一种不断变动的动态过程。为争夺21世纪新的制高点,知己知彼变得极其重要,对国际竞争力的关注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引人瞩目。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正在把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纳入到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一个无国界的国际竞争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面对激流澎湃的全球化浪潮,各民族国家惟有不断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确保本国利益的持续增加和综合国力的长盛不衰。 既然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么由谁来提升国际竞争力?或谁是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政府责无旁贷!最有权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认为,政府效率对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必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政府作用的适当与否对于国际竞争力强大与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这一点,许多国家的政府已经非常重视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并且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来增强本国国力。 本文力图以新加坡为个案进行具体分析,寻求政府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关系作出解答。新加坡这样一个资源极其贫乏的“海岛”小国,究竟什么因素促成其经济的迅速崛起?又何以维系其“冲不垮”的竞争实力?事实证明,高效、廉洁、法治严明的政府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新加坡政府以“强政府”着称。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政府制度和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从而为政府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保障。新加坡政府实行资本自由竞争制度,又重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巧妙地把政府对经济生活的介入和自由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运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政府管理职能这只“看得见的手”的积极作用,从而保证了社会经济协调迅速发展,使之在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国际竞争力各要素(基础设施、国内经济实力、金融体系、科学与技术、企业管理、国民素质、国际化程度)的培育和增强以及对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 分析说明:高效、廉洁、法治严明的政府是新加坡国际竞争力处于世界前茅的根本动力;决定新加坡国力的归根到底的是制度因素——资本制度和政府干预的有机结合;同时,政府充分认识本国国情,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本国竞争力优势,扬长避短,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经济发展和国力提升的道路。这些对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将是十分有益的。

左继宏[6]2005年在《区域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不断推进,开放不断扩大,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各省市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良好态势。在此期间,中国首批开放城市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带,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便从东南沿海开始起步,珠江叁角洲异军突起,一度超过了环渤海区域、取代长江叁角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区域。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初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南京等6个沿江港口城市,尤其江苏等地开发园区的先后崛起及“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上海浦东开放开发模式”的形成,使长江叁角洲经济的发展扶摇直上,如日中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地处环渤海区域的北京、天津一直是中国的重要的工业基地,基础设施极其雄厚,交通十分便利,首都向周围的辐射能力强,经济发展速度相当迅猛。90年代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1世纪初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举措。同时,随着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和调控区域经济权利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共同努力的目标,而区域竞争则是各级政府必须共同面对的一项挑战。区域发展的本质在竞争中拥有比较优势并不断的构造竞争优势,因而区域竞争、区域的发展实际上是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并以基础竞争力为支撑,通过基础竞争力、服务竞争力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思考,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区域竞争的本质、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区域竞争力的分类、区域竞争力的构成及区域竞争力的实质,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客观赋权法及对应分析法,通过评价和指标体系的数据,分析中部各省区域竞争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提升中部各省区域竞争力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第1章是导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对区域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简要回顾与评述,从而拟订全文分析框架,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阐明研究思路与方法,最后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预期创新点 第2章是区域经济理论演化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该部分主要阐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均衡发展战略及其改革开放前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实践、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布局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包括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2004

敖翔[7]2013年在《当代中国转型期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文中指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社会各个领域全方位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目的追求的结果,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人的素质全面提升以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提升的问题就是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的问题。在此,本文将力图实现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有机统一,论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内涵、特征、现状与建构途径等,从而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作出理论探讨与现实解读。为此,本文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追问来谋篇布局而分为如下五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探讨“为什么”的问题,即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就论文的研究逻辑结构及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说明。第一章,关于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的内涵、结构与特征研究。本章节主要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即采用概念对比入手的方法,以传统国民素质为基础导出国民素质现代性这一核心概念,并讨论了在总和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指导下,对国民素质现代性结构的历史依据、现实依据、自然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和精神文化性存在作了充分论述,最后从要素、结构、功能和标志四个方面研究了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第二章,关于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的批判与借鉴研究。首先对中国传统国民素质中的现代性特质进行是实事求是地挖掘、对其消极成分及其现代改造进行分析;其次在世界视角下对西方社会国民素质现代性的积极内核作了归纳性研究。这样,通过对古今中外国民素质的客观分析,试图探索对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第叁章,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民素质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加以研究。即,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素质存在理论和人的素质发展理论进行梳理,结合中国共产党各个不同时期对国民素质改造的探索及其经验总结,归纳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民素质思想在主体论、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不同视角的指导意义。第四章,从哲学的角度上论述了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的规律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五大规律: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必须适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与政治文明互动性规律、与现代文化互化性规律、与现代教育共进行规律、与环境和谐共生性规律;应遵循的五大原则:文化整合原则、系统合理原则、现实超越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创新开放原则。这五大规律和五大原则对进行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第五章,关于当代中国转型期国民素质现代性建构的具体途径研究。本章在前面内涵分析、借鉴研究、规律原则探寻的基础上,从国民现代思想观念引领力、现代经济决定力、政治文明整合力、现代文化内化力、环境塑造力五大方面对国民素质现代性的建构做了全面研究,是整个论文的落脚点。第二、叁、四、五章主要探讨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最终和前面几部分形成浑然一体的研究结构。总之,本文根据结构和论证的需要,在不同部分坚持贯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人的发展阶段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人的异化思想、人的解放思想、世界历史和全球化等思想作为立论基础和理论依据,从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现实出发,对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进行哲学思考和本质概括,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张颖莉, 游士兵[8]2018年在《国民素质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期,经济增长还能比较显着地拉动国民素质的提升,比如可以促进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就业人数的增加、国民教育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我们与其他国家处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时,由于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例如优化人口结构的政策、完善的就业机制和教育体系、健全的法律制度等,导致我们的国民素质水平未能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而得到提升,即单一的经济增长对国民素质的提升显得乏力。实证研究同样证实: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减弱,经济增长并没有从国民素质提升的过程中获得好处;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可以助推国民素质的提高,例如经济增长有助于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和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经济增长不能影响国民素质的所有要素,比如人口特征。目前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了短期的放缓,在经济高速发展长期积累的基础之上,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推动国民素质的转变和提升。

刘德定[9]2012年在《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的综合国力评价方案中,越来越多的把文化软实力的诸多因素纳入其中,这已经成为综合国力评价的总体趋势。文化软实力直接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逐渐增强的结果,也是处于现代社会中的国家意志越来越渗透到个体生存领域的结果。可以预见,文化软实力对综合国力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最终会成为支配着其它物质性因素的核心要素,主宰着国际政治风云的变换和国家的兴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前无古人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当代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发展、壮大,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作用,运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水平。提高文化软实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针,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语境中的软实力概念的影响。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同时对西方与文化相关的概念要做批判分析。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归纳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等分析和探讨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一是绪论,主要阐述现阶段研究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二是探讨文化软实力及其相关概念;叁是分析文化软实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四是分析文化软实力与当代中国发展;五是概括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就;六是分析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挑战;七是提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的主要途径和对策;八是结束语,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对文化的概念作出多角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梳理并界定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主要内容和构成要素。包括文化的基本含义及其作用;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内容和构成要素;文化软实力的特点。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分析了文化软实力提出的背景: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升、文化在促进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及国力竞争的日益加剧都构成了这一问题提出的一个背景,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呼唤加强文化建设构成了这一问题提出的又一个背景。叁是概述了文化软实力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文化软实力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四是概括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就:我国的持续发展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就。五是分析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挑战;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与挑战的主要根源。六是提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的途径和对策:巩固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体系,增强国家凝聚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增强国家决策力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国家凝聚力和创新力;内外兼修,提升国家形象的影响力;明确外交战略理念,提升对国际关系的协调力。本文的结论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软实力建设在我国是一项亟需加强的工作,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关注世界软实力话语的变化,要积极的关注和应对“巧实力”的挑战。软硬并举,在“软实力”和“硬实力”彼此的良性互动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平发展,促进和谐世界理念早日成为现实。

黄宏亮[10]2003年在《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伴随着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和调控区域经济发展的权力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也成为理论界和各方面日益关注的一个热点。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但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到底有什么内涵?如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本人在研究中综合运用经济竞争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竞争力理论等,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初步成果,借助层次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资产负债分析法等方法,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构成要素、如何建立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全面展示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分布特征及变动趋势,并在深入分析江苏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框架为: 第一章是导言。主要扼要介绍本研究的起因、相关研究情况,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框架、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论、主要创新与不足等。 第二章是“关于区域经济竞争的理论”。主要回顾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相关的经济竞争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以及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已有的成果。其中区域经济竞争力相关研究一节,重点介绍了WEF和IMD关于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波特的区域竞争力模型、经济日报关于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关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福建省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等内容,使大家对国内外竞争力研究的现状和各自特点有了一个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第叁章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分类”。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区域)的经济实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的整体的评价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的潜在竞争力和现实竞争力,主要包括经济的集聚和扩散能力、经济增长能力、经济发展能力、经济与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区域的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样,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也是一个由复杂要素组成的复杂体系,它包括软竞争力和硬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局部竞争力和整体竞争力等。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依赖于区域优势的发挥与劣势的回避。讨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构成必须要结合区域优势进行分析。区域优势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共同组成,比较优势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基础;竞争优势突出了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是主导方面;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又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第四章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在吸纳各方面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包括软力、硬力和国际化竞争力叁个方面、十大类影响因素。软力包括市场化、国民素质、发展质量、科学技术实力、区域管理水平等;硬力则包括发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城市等方面。另外,对外经济联系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也相当明显,外向型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对外经济联系则取决于区域的软力与硬力的综合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一个区域的对外经济联系也成为衡量该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第五章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在前两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是在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基础上设计的,我们将这些基础的构成要素称为系统层,它们直接支持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这一总体目标。系统层的这些要素是依靠其下层要素支持的,我们将支持系统层的要素成为状态层,表示反映系统层变量的主要状态。这些状态层是由一些具体指标支持的。这样,我们从发展基础、产业竞争力、市场化相对进程、区域发展质量、科技能力、国民素质、区域管理能力、基础设施、国际化水平、城市集聚经济能力这十个方面评价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每个方面包含若干指标和分指标,总共由103个指标或分指标构成。这些指标相应地合成几个状态指数,再由这些状态指数合成10个各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支持系统,再由这10个支持系统合成一个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数(总指数)。 第六章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方法”。主要介绍本研究报告中经常运用的叁种方法: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资产负债分析法。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关键是指标权重的选取。本研究中采取主成分分析,并以变量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系数为基础确定变量在同一层次权重。将基本变量层、状态层、系统层等逐级汇总,就得到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数。 、,产 、、沪 毋 C 凡j .K 兄妈艺润10L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数一艺双(艺对(件lj习 其中,碟表示在某个状态层中指标气的权重,Dc。表示在对应状态层中,指标的个数,对表示在某个系统层中,其状态的权重,DC‘表示这一系统中状态的个数,买则是指每一个具体的系统对区域经济综合

参考文献:

[1]. 中国的国民素质与国际竞争力研究[D]. 万道琴. 江西财经大学. 2002

[2]. 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D]. 张虎春. 河海大学. 2005

[3]. 韩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探讨[D]. 王哲. 暨南大学. 2008

[4]. 国民素质与国际竞争力[J]. 任燕华. 江汉论坛. 2006

[5]. 新加坡政府在提升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D]. 程小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6]. 区域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左继宏.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7]. 当代中国转型期国民素质现代性及其建构[D]. 敖翔. 中共中央党校. 2013

[8]. 国民素质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张颖莉, 游士兵. 江汉论坛. 2018

[9]. 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 刘德定. 河南大学. 2012

[10].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黄宏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中国的国民素质与国际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