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中“中国著名编辑”的诞生--论网络文学编辑的重构与重构_网络文学论文

网络文学中“中国著名编辑”的诞生--论网络文学编辑的重构与重构_网络文学论文

网络文学“中国名编辑”如何诞生——《意见》对网络文学编辑再造和重塑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文学论文,编辑论文,国名论文,思路论文,意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印发的《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行业中引发广泛关注,焦点之一就是网络文学“编辑持证上岗”。这是针对网络文学发展现状和问题,采取的健全管理机制重点任务——健全编辑管理机制。其实质是再造和重塑网络文学编辑的角色和地位,加强网络文学网站骨干编辑人员培训,实行责任编辑制度,重建“守门人”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见》“健全编辑管理机制”的出台和落实,将重建网络文学时代编辑的底线思维,重构网络文学编辑的能力水平,重塑网络文学编辑的自信与自觉,最终通过系统、全方位和持续的培训、培育和培养,重树网络文学编辑的理念与理想。

       一、编辑持证上岗:为在网络文学生产机制中“弱势化”的编辑正名

       在传统出版业中,编辑中心论是一种延续又发生新变化的出版观念。有好编辑才能有好书。一个出版企业能不能出好书、畅销书、常销书、品牌书,一个出版社能不能做成出版品牌、上规模、有口碑,依赖于编辑自下而上一个个汇聚而成的选题、计划和报表。编辑中心论非常强调编辑个人的效能感(素质、技巧和能力)和资源禀赋(经济、社会、政治等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条件)。尽管近年来,“编辑中心论”的神话几近破产,编辑们备受身份认同的危机,但至少大家都还在维持着“编辑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但在网络文学行业里,编辑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中心”位置的身份和位置。在技术意志的统治之下,网络文学编辑从开始就是边缘的、弱势的,甚至是“打酱油”“跑龙套”的。这是由于网络文学有史以来,文学生产机制发生三种重大的转移不断造成的结果。

       1.早期,大众、精英评审中“网编”缺席

       网络文学从早期的萌芽阶段就逐渐发展出一种阅读、表达、分享(评审)一体化的大众评审机制;但从网络创作到实体出版,仍然沿袭的是“精英评审机制”——最早一批网民,严格地讲,并不是像后来网络普及化后的以“大众草根”为主体,相当一批仍然是技术与人文精英,所以,对网络文学的审美与评判标准,仍然是向传统精英评审机制靠拢的。《悟空传》之思想分裂,《第一次亲密的接触》之语言创新,都可以现出这样的痕迹。最关键的是,当初网络文学并没有找到基于网络自身的商业模式,只有靠向传统出版来寻找自我的意识、身份、位置以及名利场的确定。这使当时相当一批作品在进入实体出版时仍然接受的是单向度的“编辑出版”机制。在这种机制中,就没有网络文学编辑这种角色和身份的位置。

       2.中期,工业化机制中的“服务工”

       到了网络文学自身商业模式确立,商业化、类型化和工业化成为网络文学主要运作模式,特别是在“全版权战略”中,跟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异业结盟和跨界合作时,网络文学核心的生产机制,就演变成了商业消费主导的大众评审机制。当网络文学被嵌入这种商业、消费和资本为导向的文化生产机制中时,所谓的大众评审机制就变成了“机制”本身的运作和指导。如果说在早期网络文学发展史上,无论是网络文学的阅读、表达和分享(评审)者,还是实体出版的编辑与文化推手,对网络文学的评审仍然是人。那么在商业化、消费化和类型化的生产机制中,决定网络文学的,已经是“物”——这是一种从“人变”到“物变”(而且,还是一种看不见的物变)的转变逻辑:所谓从电脑屏到影视屏的变化,不过是这种变化逻辑的“物变”形式之一。从“人变”到“物变”,网络文学编辑的职业身份,被定位成流水线上的服务工。

       3.当下,大数据中的红娘和中介

       当屏自身的变革,从1.0的电脑屏到3.0的手机屏之变时,整个商业逻辑,又发生了彻底的转移,“大数据思维”在起主导作用。

       大数据思维基于“ONE-TO-ONE”的平台运作模式。也就是说,假若说网络文学读者与分享者是ONE1,网络文学创作者是ONE2,那个TO就是平台。而这个平台所运作的机制就是大数据。大数据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匹配”在对阅读者的需求和轨迹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网络文学进行数据库化,然后,为他们牵线搭桥。一切成为数据流。整个网络文学,都成为一个大数据从语言到作品,到无数类型和板块,都被解构成一种与读者有共享经验的数据库;任何一个数据,都同时关联到ONE1和ONE2。因此,无论创作者、阅读者还是传播与评论者,其实都在共享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而每一个类型、每一部作品的阅读、表达与分离(评审),都成为对这种数据库的共享和演绎。

       这意味着你现在的作品能不能上榜,能不能入库,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编辑的决定,或者商业消费机制“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是这种“数据库”在筛选。编辑更像是房地产市场中不靠谱的中介。

       这三种转移,并不是替代与嬗变的进化过程,而是这三种形态混合在一起,共同在发生作用,彼此之间还微妙的相互牵制、影响和互动着。让我们难以辨析与抉择:网编到底是什么?签约人,组稿者,策划师,客服和经纪人?多种混合的身份。但不管怎么说,在作品上面,网络文学编辑本身的判断与抉择,没有想象的“占比”那么大。技术统治互联网,数据决定类型文,网络文学的编辑,或许只是为了“江湖”而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意见》要求编辑人员需要持证上岗,这对他们是一种保护,或者说是一种扶持政策。

       二、编辑责任制:重建网络文学编辑的底线思维

       《意见》指出,要“以明确范围、规范程序、强化监督和责任追溯为重点”,实行“责任编辑”制度。这有助于在技术审查、审读的基础上,强化人工审稿的流程和作用,重建网络文学编辑的底线思维,尤其是在涉黄、涉黑、涉恐等疑似敏感内容以及三俗(低俗、庸俗和媚俗)作品的裁判与裁决上。当下,由于过于依赖“敏感字词”设置的技术审查,就造成了两种极端反应:要么是过于宽松,纵容了一些有明显问题的作品发表;要么,就是防范过度,造成公众的普遍误读和舆论争议。其核心原因,均在于网络文学编辑角色的缺失和底线思维的不确定。以涉黄等疑似敏感内容作品的审查和把关为例,责任编辑制的建立,将促使网站编辑以更加慎重和严谨的方式,重建自己的底线思维。

       1.甄别不同体量的作品

       尽可能在技术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人工筛选,甄别出以下三类作品:体量不大的练笔、停止更新作品(指字数较少、明显是新手或习作),连载作品(指超过5万字以上,特别是有VIP章节的作品)以及完本作品。网站中有大量练笔作品,对这类作品的抽查和审读,只具有一次性的意义。对连载作品和完本作品的抽查审读,才更具有代表性。因为,这代表着此网站的基本作者作品内容和读者需求的现状与趋向。对此类作品的抽象和审读,更有利于作品内容的管理和导向。

       2.对作品中疑似敏感内容占比的动态和持续搜查

       对连载作品和完本作品进行二次技术的通篇搜查,尽可能统计出所有本作品中出现的疑似敏感内容。在此基础上可以人工区分成:网站已屏蔽、未屏蔽内容、作品(这可以抽查出网站自身的内容审核和编辑把关程度);作品公众章节/VIP章节的疑似敏感内容比例(可以抽查出作品的传播程度);连载作品、完本作品所涉比例(可以抽查中预判与研判网站当下的内容风格和管理思路)。

       3.人工复审进行艺术和质量裁判

       编辑自身对上述通篇技术搜查的连载作品、完本作品复审,或提交编辑以上的人员(如主编、总编或外聘专家)进行人工复审,可以对本作品进行如下定量和定性抽查与判断:①疑似敏感语句、段落/章节或情节在整部作品中所占比例(极少、尚可、超量);②对疑似敏感内容的性质进行分析,一是“打酱油”,时不时以语句出现,在情节中可有可无,建议直接删除修改即可;二是非情节必须,却被作者主观与客观上作为一种“市场卖点”写作,则需要提出编辑和管理建议,加强引导;三是情节必须,在表达上却有艺术手段的高低,这方面需要宽容对待;四是非情节必须,且内容露骨,整体价值观和内容导向都有问题的,则建议删除。

       4.归纳和掌握疑似敏感内容的类型与应对策略

       这种“编辑人工审查、复审”的核心在于:从现在技术审查的“量”(如TOP100中抽查10本的1处疑似敏感内容),转向人工审查的“质”(亦即对TOP10中的1部连载作品、完本作品进行100处疑似敏感内容)的抽查;从横向的数据“粗放”抽查,转向对作品内容的纵深和“精细”抽查。这样更有利于对一部作品的疑似敏感内容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与判断;也更有利于以此为样本,归纳、积累和分析网站作品疑似敏感内容问题的类型。这样的样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建立一定的基础数据库,归纳和总结网站作品等疑似敏感内容问题的类别,研判与预判网站内容管理、作者创作导向出现的问题,为网站自身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措施(如网站内容管理条例、主编和编辑培训机制、作者和作品审查、审读、审稿标准等)提供相应的决策/管理参考。

       其他三俗作品的把关同样如此。可以说,编辑是整个网站的基石。编辑的底线思维在哪里,网站的底线思维就在哪里。编辑越能担当起“责任”,网站也就越能担当起“责任”。《意见》说,“引导企业建立有利于落实编辑责任制的考评办法和激励机制。”当做如是想。

       三、内容导向与精品工程:重塑网络文学编辑的自信与自觉

       《意见》要求“不断引导网络文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其落地、落实、落细、落小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网络文学的编辑——网络文学编辑需要把这个指导意见与本网站、本部门以及自身的发展实际与职业规划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一点,恰恰是整个社会对网络文学界普遍存在误解、偏解和隔应的地方。一提网络文学,就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质疑和争议:网络文学大多数都是“三俗”的作品?网络文学有“正能量”吗?谈“网络文学”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甚至也是网络文学界自身包括编辑自己都“无意识”焦虑和迷茫的地方:在自己的日常和实践工作中,在组织作者和作品时,如何能够做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所以,“网络文学网站骨干编辑人员培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网络文学编辑的思路和理念问题,然后,才能促使他们联系实际,付诸实践,在工作中实现——这必须基于对网络文学作品已经“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且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并重塑起这样的职业信心和文化自觉。

       1.网络文学成为最能传播和凝聚社会正能量的新文艺形态

       文学是时代的风向标。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学样式,尤其是21世纪第一个10年至今,整个时代巨变,整个中国遽变,整个行业剧变,文学样式的更迭很多。网络文学以新的文体和新的文学样式成为时代的风向标。这使其在当下各种文学范本里,最有活力和潜力升级换代、自我超越,成为当下最能传播和凝聚社会正能量的新文艺形态。

       比如,21世纪初,中国进入巨变、剧变和遽变的三变时代,今何在的《悟空传》,在世纪变化之初就能准确而无误地捕捉到变化中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在应对这种“变化”里最初的不适:自我的意识刚刚觉醒,自我的位置尚未确立,自我的身份就开始分裂——刚刚意识到“我在,故我思”就要开始追问“我是谁”这种千古未曾解决的难题。又如,“80后”的婚恋情感成为从2007年至2010年持续三四年的新概念制造和畅销策源地:《钱多多嫁人记》《丝婚》《婆婆来了》《纸婚》《金世爱》《裸婚》等等。

       2.网络文学正在培育并启迪大众对自身生存状态和人类普遍命运的观照与反思

       从2008年在网络小说中红极一时的《庆余年》(猫腻),到2010年备受好评的《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网络文学核心热点或主要潮流,“REBORN”——“重生”当道。这特别契合肇始于2008年的“后‘HIGH时代’三大危机中的精神转向”——新世纪10年甚至改革开放30年从未有过的危机反思开始强劲萌生:假若人(国家、民族)能够重新活一遍,那一生到底应该怎么过?对这种时代之问的求解五花八门,席卷整个互联网虚构、非虚构的阅读浪潮。

       3.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切入大众心理、重塑国民心态、培育国民品格的重要路径

       2003年肇始的“大国崛起热”,就是从《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的“中南海讲课”发端;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赛场田径男子110米栏项目中以12秒91的成绩为中国夺得了第一块男子田径奥运会金牌后,一系列的舆论引导,成为诱发大国崛起热国民性心态的兴奋剂,当它与重生潮流结合在一起时,就会让年轻一代用穿越历史的文学作品方式,去思考一个大国应该如何崛起?崛起后又该向何处去?作为一个大国公民应该有着怎样的心态?当我们领导大国、领导世界、领导未来时,我们应该如何做?这些都是现在年轻一代亟须思考并解决的现实问题——因为中国正在大国崛起,他们就是下一代大国公民,他们就是下一代领导中国、领导世界、领导未来的大国领导者,他们应该如何做?于是,《窃明》(灰熊猫)、《回到明朝当王爷》(月关)、《大汉帝国风云录》(猛子)等,成为网络文学畅销和长销潮流,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4.网络文学最贴切地反映了当下中国人追求真善美的原色现状与未来发展新趋势

       网络文学是当下最能体现“三贴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文艺样式之一,最能反映并构建当下中国人追求真善美的原色现状与未来发展新趋势。

       求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如2010年起点女生频道年度作品《庶女攻略》是一部受《红楼梦》影响——很深的“清穿味作品”,然后,却处处以“现实”入戏:女主角拼却气力,只为“能够生存”下来有一点自由喘息的空间,已经无余力去爱、去温暖。这种对人真实处境的关照和精神力度的抗争,在我看来,是这几年网络文学在类型化、商业化发展中所形成的难能可贵的“优秀传统”之一——尽管偏灰色,但是灰色不正是生活的原色和文学的底色么?

       求善,对社会关照,对现实关注,对人性关怀。作家就是一个君王,参照他所处于的社会现实生活,重新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并且为这个世界缔造一种“新的秩序”。而这个“新秩序”在映射现实生活世界时,也在追求着善的世界那些规则和规范,如公平、正义、勇敢与梦想——《斗破苍穹》在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强者为尊之中追求自强,这正是“85后”的成长环境;《间客》等还在奉行公平、正义、温暖等东西,这是“70后”成长的心理和需求。

       求美,网络文学为我们保留并且让我们继续信奉那些最美好的东西。就像受伤之后,仍然相信爱情;付出成长的代价后,仍然怀念青春;在什么之后,仍然追求幸福等“辛夷坞系列”,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知否?知否?应该是绿肥红瘦》等,由于对这种潮流脉搏的把握,均一度热销,在不可拒绝的长大与成熟中,在不断自变与他变的爱的承诺中,保持不变的心里最底层的炽热。

       5.网络文学自身的进化、分层和演变更有可能批量诞生精品力作

       任何一种文学艺术都像金字塔。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学形态或新文艺类型,也同样如此。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开始出现一个极其重要的分层现象,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尖的发展趋势。

       塔底是大部分的“小白文”,以及部分“三俗”作品。它拉低阅读、表达和分享一体化的门槛,但在客观上造成了阅读的普及和流行。塔中间是网络文学的主流。反映当代中国人的大众心理和集体状态、并贴近他们的现实和生活、反映并引导他们的价值和取向的潮流作品,比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后宫甄嬛传》《双面胶》《全职高手》《斗破苍穹》等。塔顶就是网络文学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已经、正在创作和生产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有些作品甚至有望成为时代里程碑式的中国式作品,比如《间客》。也就是说,对时代风向的代言和干预,对人类普遍情感的探索和介入,更是由于网络文学受众及受众“层次性”需求的变化与提升,开始倒逼网络文学“生产”一些能够满足他们未经满足或未得到充分满足的新需求的精品力作。

       这开始导致网络文学类型自身的“作品分层”——有大部分仍然会是所谓的“小白文”(因为要降低阅读门槛,培育阅读者),但将会有相当一部分有潜质的作者、作品将向“更具文学含金量”的金字塔尖进化——而进化的终点,并不一定是跟所谓的纯文学甚至是传统文学经典接轨,而是真正诞生下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比如,以猫腻系列作品为代表的创作倾向:《映秀十年事》(2004年)、《朱雀记》(2007年)、《庆余年》(2008年)、《间客》(2010年)和《将夜》(2011年)等。从作品映射社会现实生活并在文本中重建自我和世界秩序的“当下性”角度,我的假设和判断是:猫腻的系列作品记录了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中国式时代的整体印记,纪录我们当下生活、生存状态的集体记忆。

       对网络文学的如此期许是因为它植根于人民、网民、受众、粉丝、用户的新文学、文化生产机制很有活力。这种机制解放了文学生产力——对于文学作品而言,言语即生产力——使得网络文学乃至文学本身充满了活力。网络文学的机制和活力使得它最有可能批量诞生“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因此,《意见》说,“支持网络文学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有利于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的编、审、发出版全过程质量评估体系和控制机制。”

       《意见》指出,要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原创网络文学精品,并期待网络文学生产出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这个国家、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巨作,完全是基于网络文学既有的事实成就和未来的潜能。

       网络文学以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青少年,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形式,让读者爱看爱听、产生共鸣,起到了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证明了它可以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强大力量。

       但这股力量如何才能从点滴汇聚成中国海,必须从编辑抓起。因此对网络文学编辑系统、全面和持续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势在必行,必须再造他们守门人的理念和理想:立于两个时代的门槛之当下,一张面孔望向过去,一张面孔望向未来,能够引领作者作品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标签:;  ;  ;  ;  

网络文学中“中国著名编辑”的诞生--论网络文学编辑的重构与重构_网络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