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然资源配置与中国工业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论文,资源配置论文,中国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工业发展和工业现代化进程需要资源条件支撑,这既包括土地、水、矿产、能源、农产品和生态环境等依赖自然条件的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人口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面对这种工业资源背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必然是我国工业持续发展和工业现代化战略的基本要求。
一、工业现代化对自然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
从严格意义上说,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资源不仅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的自然物,还包括资金、信息、知识和人类自身的体力和智力。工业资源则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所有资源的总和,它可以被划分为工业自然资源、工业人力资源、工业资本资源和工业信息资源。(注:史忠良:《工业资源配置》,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3页。)其中,工业自然资源,如土地、生物、水、矿产等自然界赋予的可用于工业生产的资源,是各类资源的物质基础,为工业生产提了供场所、原材料、动力等;它又可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从工业资源角度看,工业生产过程就是通过各类工业资源的有机结合为社会提供工业产品的过程,工业现代化过程则是逐步提高各类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的过程。从工业自然资源看,工业现代化对工业自然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表现为以下几方面,或者说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工业自然资源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然资源随着工业现代化过程的推进,其开发利用的深度不断延伸、广度不断拓展。一般认为,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快速积累人类社会的财富、迅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过程;而工业现代化过程则强调通过现代技术不断深度开发和广度拓展自然资源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利用价值。一方面,现代工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利用同种类和同数量的资源能够生产出更多数量、更多品种、更高质量的工业产品,而且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可回收再利用;另一方面,新的现代工业部门不断产生,拓展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例如,传统采掘工业主要包括黑色金属矿的采选、有色金属矿的采选,煤炭、石油、化学矿和非金属矿的采选,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资源部门不断产生,包括对阳光资源采集的太阳能工业,直接从空气中制氧、制氢的工业,等等。
第二,从资源结构上看,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工业生产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将逐步提高;在工业投入中,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将逐渐相对减少,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大,并将主要依赖高素质人力资源。历史表明,工业化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与矿产资源作为工业快速发展的支撑条件。工业化阶段,尤其是快速工业化时期,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之快、强度之大、人均消耗量之高、消耗总量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美国以大约300多亿吨石油和近50亿吨的钢,以及其他大量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耗费为代价,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而日本也消耗了30多亿吨石油和近11亿吨的钢,以及其他大量矿产资源,才将工业化过程推进尾声。(注:王高尚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然而,工业化过程的中后期,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将得到提高,单位工业产品的自然资源消耗量将逐步减少,工业生产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将逐渐相对减少,而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大。由于无论是技术还是知识,都主要以人力资源为核心载体,尤其是体现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投入,因而工业结构现代化进程表现为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中心向以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中心、进而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中心的发展趋势,就表明工业资源结构从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数量为主逐步转为以技术、知识和劳动力质量为主。
第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工业现代化要求工业生产所需单位自然资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最小。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基本组成因素。矿产、土地、生物、水和空气资源,既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和动力来源,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对资源的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弃物,从而形成对环境的污染。当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超过自然界的本身净化能力时,将最终影响人们的生活。最常见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辐射、酸雨等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由于环境污染的存在,通常衡量一国经济总量或者国家财富的指标GDP指标是不真实的,有“虚增”部分,因为GDP中没有减去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导致的损失、自然资源的匮乏与配比不均衡而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资源稀缺性引发的成本、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的损失,等等。据估计,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期环境破坏形成的损失约占GDP的6%,生态破坏的损失约为GDP的9%~12%。在20世纪末,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达3000多亿,约占当年GDP的4%左右。(注:“环境与工业化,冤家如何成为亲家”,《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0月31日。)而工业现代化对工业生产及其发展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提出了要求,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必须考虑资源的生长(再生)周期并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理论上说,对于现代工业体系而言,应该不存在完全没有利用价值的“工业废物”(industrial waste),只有能够被回收、循环和再利用的“工业剩余物”(industrial residua)。工业剩余物意味着它只是一个工业生产环节的剩余,对于其他工业环节则是有利用价值的。
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中,淡水、土地和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矿产资源一般是不能或者很难再生的。工业现代化必然要求从工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从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然而,我国人口众多,从人均资源占有量角度看,我国人均淡水资源22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0%;已探明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8%。(注:甘智和:《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194页。)应该说,自然资源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制约还是明显的。尤其是我国正处于高速工业化中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更是高峰。以矿产资源为例,重要金属消费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呈现从前工业化过程的小于1、到工业化过程中远远大于1、最后到工业化后期逐步小于1的规律。(注:王安建、王高尚:《矿产资源与国家经济发展》,地震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194页。)近10年来,国内矿物原料生产无论是对加工能力、还是对消费需求,其保障能力都在快速下降(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近十几年资源开采和加工量逐步增加、占世界产量的比例逐步增大,到2001年,石油、煤炭、天然气、粗钢、精炼铜、精炼铝和精炼锌产量分别达到了1.65亿吨,12.94亿吨、270亿立方米、1.42亿吨、142.7万吨,342.5万吨、204万吨,分别占到世界的4.6%、24.4%、1.23%、17.16%、9.18%、13.97%、22.42%;到2002年钢产量已经达到1.8亿吨,有色金属总产量将突破1000万吨,均为世界第一,但是,由于需求量的高速增长,国内资源的保障能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注:王安建、王高尚:“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与重要矿产资源战略研究”,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240页。)
表1 1990年以来我国主要能源与金属矿产的供应能力 (%)
资料来源:王安建、王高尚:“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与重要矿产资源战略研究”,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表5~表9,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231页。
从我国国内自然资源供应保证能力现状,以及我国所处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对自然资源需求状况来看,未来20~30年内中国主要工业自然资源与中国工业发展的需求相差甚远。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实现工业现代化,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上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广泛使用现代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各国资源消费也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与其资源禀赋、科技水平、经济发展政策及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后发工业化国家利用现代工业技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总量实现工业化进程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现代技术使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逐渐成为资源的重要供应方式之一,在目前发达国家钢、铜、铝等重要工业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达到消费量的20%~40%。(注:王安建、王高尚:“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与重要矿产资源战略研究”,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240页。)另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表明,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资源消耗大的技术,逐步控制资源消耗大、资源利用效率和附加值低的产业,形成资源节约利用、资源效率高的产业结构,最终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工业的高速发展。对于中国而言,引入和推广现代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从而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工业的快速增长、实现工业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中国新型工业道路的必然要求。
第二,推进矿业企业的现代化,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内资源,最大限度分享境外资源。关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够仅仅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还要从国家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一方面,要坚决制止对我国国内资源的无序、过度甚至破坏性开发,加强宏观调控,科学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另一方面,要从全球化角度考虑资源、产业与市场的配置,通过市场最大限度利用全球资源,在产地尽可能多地拥有国外资源。要实现这一目标,从宏观上要求树立国家资源战略指导思想,制订科学的资源战略;而在微观层次上要求我国必须推进矿业企业的现代化。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现代化矿业,无论是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内资源,还是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取国外资源,都无从谈起。矿业作为整个工业产业链条的上游,现代化的矿业对于整个工业的现代化意义重大。
第三,珍惜水和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和土地资源不仅为工业发展所必需,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从水资源看,一方面我国因工业用水短缺而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个城市缺水,全国每年因缺水而影响工业产值2000亿元;另一方面,城市污水排放处理率较低,对水资源污染严重。1998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356亿立方米,仅有10%经过处理,其余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严重污染水源。因此,要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通过建设供水工程切实解决工业用水同时,还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工业,通过技术进步加大用海水替代淡水在工业上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污水治理和污水净化回收,提高污水处理率和重复利用率。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现有工矿企业占地8000多万亩,预计“十五”期间工业建设用地至少在500万亩以上。同时我国工业用地浪费和污染现象也比较严重,现在全国工矿企业有待复垦的废弃土地高达6000万亩。1997年全国因尾矿而造成的直接污染土地面积就达100多万亩,间接污染土地面积达到1000万亩。(注:甘智和:《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196页。)因此,要严格土地管理,制定科学的土地开发政策和制度,坚持在保护和节约耕地的前提下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加大对废弃土地的再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就可以支撑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能源工业发展与工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一次能源总量从1978年的62770万吨标准煤增加到了2002年的139000万吨标准煤,增长了1.21倍,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相对应,同期我国能源消费从57144万吨标准煤增长到了148000万吨标准煤,增长了1.60倍(如表2所示)。由于低能耗行业发展迅速、优质能源比重逐步提高、主要能耗产品所占比重降低等原因,1996~2000年,在GDP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首次出现了连续下降的态势。然而,这种下降态势是在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较低、优质能源整体比较短缺的背景下发生的,并不意味着中国能源结构已经趋于合理,能源供需矛盾基本解决。2001~2002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能源生产与消费又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2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从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构成看,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出现了体现工业现代化要求、有利于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首先,如表2所示,原煤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有所降低;而电力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大幅度增加,在能源中的地位得到加强。到2000年,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达到了3.19亿千瓦,为1980年的4.84倍和1990年的2.31倍;发电量达到了13685亿千瓦时,相当于1980年的4.55倍和1990年2.20倍。(注:郭培章:《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已由1980年的2032万千瓦增加到2000年的9549万千瓦,发电量由1990年的1267亿千瓦时增加到了2000年的2224亿千瓦时。其次,新型和可再生能源有了一定的发展。到2000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拥有量达2600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运行核电机组3台,装机容量21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6台,装机容量442万千瓦;“九五”期间大型风力发电发展迅速,年均增长50%,到2000年形成34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另外,全国已经形成年产6亿立方米的沼气生产能力;地热电站总装机容量约3万千瓦。(注:白荣春等:“中国高能耗行业和能源工业结构调整战略及政策研究”,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243页。)再次,工业结构逐步得到改善,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注:按照单位增加值消耗的能源数量划分,高耗能的工业行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在3.5吨标准煤以上)包括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中等能源的工业行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在1.5~3.5吨标准煤)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低能耗的工业行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1.5吨标准煤以下)包括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参阅郭培章:《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使得工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明显慢于工业产值增长。经过“九五”期间的工业发展和调整,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等低能耗的工业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而冶金、建材、化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高能耗和中等能耗的工业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有了明显的降低。又再次,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了工业领域的节能降耗。通过淘汰落后技术、工艺、装备和生产能力,以及以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我国工业领域的单位能源消耗得到明显改善。“九五”期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30%,其中技术节能的贡献为20%左右,主要是来自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增大型发电机组、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以及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投产运行。(注:白荣春等:“中国高能耗行业和能源工业结构调整战略及政策研究”,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虽然我国的能源工业和工业节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从工业现代化角度要求,我国能源工业和工业能耗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高,总体能源效率低(如表3所示)。我国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要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从总体能源效率看,我国用占世界11%能源消耗量的产出,只占世界GDP的3%;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2.3倍(注:郭克莎等:《加入WTO后的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352页。)。造成能源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也有能源工业技术和工艺落后的原因,还有能源工业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其次,我国能源消耗中天然气和水能等优质能源所占比重较低。2000年中国天然气和水电在能源生产的比例为3.4%和8.2%,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2.5%和6.8%;与我国天然气储量和水资源可开发量在能源资源总量中的比例不相称,我国水力发电量只占水能资源开发程度的11.56%,天然气产量占资源量的5%。(注:白荣春等:“中国高能耗行业和能源工业结构调整战略及政策研究”,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行业规划司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页。)另外,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整体技术装备落后等原因造成煤烟型污染,已成为我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据测算,大气中90%以上的SO2、70%的NOx、82%的酸雨是由燃煤引起的。
表3 中国与发达国家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较
资料来源:郭培章:《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针对能源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进一步推进能源工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一方面,需要优化一次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和水电等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比重,减少煤炭终端消费的数量;另一方面,提高能源工业的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效率,减低环境污染。另外,从整体工业发展角度看,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需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消耗能源少、附加值高的产业。而对于冶金、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要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和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以钢铁工业为例,不仅要普及和推广一批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如连铸连轧技术、干息焦技术、高炉炉顶余压发电技术、转炉煤气回收技术、蓄热式高效燃烧技术、高炉喷煤技术、钢渣的再资源化等等,还要开发一些新的技术,包括高炉喷吹废塑料或者焦炉处理废塑料、烧结烟气脱硫、熔融还原炼铁技术、新能源开发及新型焦炉技术、对社会友好的废弃物处理技术等。
标签: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工业污染论文; 能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