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设计理念及方法探讨论文_刘迪,夏蔚

湿地公园设计理念及方法探讨论文_刘迪,夏蔚

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523008

摘要:目前国内兴起了建设湿地公园的热潮,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湿地保护措施,目前其设计建造大多还处于比较盲目的状态,没有固定规律可循。以湿地公园建设为依托,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保护或恢复的设计理论探讨以及技术方法等层面的研究更是缺乏。考虑到湿地重要的生态价值,目前,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一套系统的湿地公园设计和方法指导。湿地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而不同湿地类型的环境条件下,湿地公园的类型和价值也不同,因而设计方案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做到根据不同湿地公园的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和参数计算方法,从而对湿地公园中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设计

一 、湿地公园设计理念欠缺

近年来,湿地公园日益成为国内湿地保护及开发领域的一个新研究热点。因为具有突出的休闲娱乐价值,也受到设计者和广大居民的青睐。但除去娱乐价值外,湿地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价值。以湿地生态系统为基础而设计建造的湿地公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风景园林,除去观光和休闲价值,应更多地承担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生态教育、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以及滞洪和处理污水等功能。因而其设计理念也应不同于传统的风景园林,即在参考美学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更多地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尽可能缓解现存湿地所受到的威胁和压力,以保护或恢复湿地的结构和功能。

二、湿地公园设计应遵循的生态学理论

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成功的湿地公园设计需要多方面专家的协作,包括环境工程师、湿地研究专家、景观设计师、地质工作者以及市政工程师。考虑到湿地公园中湿地的功能和价值,生态学理论应该是贯穿整个湿地公园设计过程的核心理念。生态学由许多理论构成,而结合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以及湿地公园对湿地生态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干扰,生态恢复理论可以为湿地公园的设计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生态恢复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点,在景观尺度上进行的实践、设计与表达。国际生态恢复学会(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将生态恢复定义为:研究恢复和管理原生态系统完整性(ecological integrity)的过程,生态系统完整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临界变化范围、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区域和历史内容以及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第十五届国际生态恢复学会强调生态恢复归类于设计的领域,与建筑设计不同,不仅仅考虑物理设计,而且所考虑的物理设计必须不违背基本生态学原则,强调在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中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所起到的作用。[2]可用于指导湿地公园设计的生态恢复理论包括以下几种:

(1)恢复生态学理论

自我设计和设计理论是起源于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在生态恢复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生态恢复为主要设计目的的湿地公园需要将恢复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

(2)基础生态学理论

基础生态学是生态恢复主要的理论依据,包括:限制因子理论、生态系统结构理论、生态适宜性原理和生态位理论、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等。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湿地公园以湿地作为设计的主要平台,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基础生态学理论,将会对湿地的保护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3)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复合种群理论、景观连接度和渗透理论、等级理论和景观复杂性理论、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的维持与发展,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以及人类与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可以为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以上对生态学以及生态恢复理论进行了宏观的介绍,在这几种理论之下还包括种类繁多的子理论,例如边缘效应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度干扰理论等,需要设计者根据具体的湿地公园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从中选择出可以提供最直接指导的理论方案。

三 .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3.1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①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城市湿地公园的核心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对其的保护和恢复是建立城市湿地公园的目的。因此,设计师和建设者必须优先考虑对城市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相关的行动包括建立新的人工湿地系统、划定湿地绝对自然保护区、控制城市污染物的排放以及人工物种引进等。

②功能效益原则,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一类,需在确保生态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体现湿地在防洪、污水处理、生物保护、地下水补充、研究和教育领域的价值。城市湿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否能够适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城市湿地资源是评价一个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③景观塑造原则,城市湿地作为一种自然景观,天生就具备美学价值。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当体现公园向市民提供可观赏和休憩场所的属性。城市湿地应当有限度地向人们开放并建立适当的游览设施,塑造自然状态及人工状态下的湿地景观系统。

3.2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

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区别于一般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以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特殊性以及以湿地景观系统为主的景观特殊性两种特性,而其存在的主要意义和目的在于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健全城市湿地的湿地功能并提供特色景观。

3.2.1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重心和前提

城市湿地公园以生态保护为优先原则,因此其设计的重心是城市湿地生态恢复。一个稳定、完整的湿地生态是城市湿地功能和价值体现的前提。所有成功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案例都是将建立稳定生态系统作为公园设计的第一步。

3.2.2人为因素与城市湿地生态恢复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①如今的城市湿地几乎都是被人类所影响或改造过的次生态,并月这种影响始终存在。至于认为湿地作为自然系统有自我调节和恢复的功能从而应当通过绝对排除人为干扰而进行湿地保护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②人为活动其实与湿地生态恢复并不冲突,通过合理设计湿地水文、引种湿地物种、限制游人等人工手段可以对城市湿地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但自然规律永远是湿地恢复的基础,人工设计只是一种加速湿地恢复的辅助性工程,对湿地恢复的自然方向不可随意改变。

3.3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中心

由于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重心在于湿地生态恢复,而同时又需体现公园绿地的性质,因此,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中心内容是指结合景观美学的城市湿地生态恢复过程,即城市湿地生态景观的塑造。设计师对城市湿地生态景观的塑造是一个在恢复城市湿地生态基础上的自然景观设计过程。

结束语

湿地本身具有高原喀斯特特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此,湿地景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的今后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把湿地公园发展成各种生物生活,繁殖场所。成为更多的人回归自然,旅游,度假的美丽的湿地环境。对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进行说明 ,希望为我国湿地公园生态设计提供思路 , 促进我国湿地公园健康持续 、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浩,汪辉,城市湿地公园规划.2016.3.

[2]任海,恢复生态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14.5.

[3]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2016.6.

[4]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

[5]雷昆.对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思考.林业资源管理,2005.3.

[6]王春.对贵阳市花溪城市湿地公园的思考.中外企业家,2011,.5.

[7]陆光兰.贵阳市湿地景观营建初探.天津大学,2015.9.

论文作者:刘迪,夏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湿地公园设计理念及方法探讨论文_刘迪,夏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