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循环经济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地球资源不断减少和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发达国家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近年来,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成为一股新的潮流和趋势,有些国家甚至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对此表示认同,并纷纷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走上了一条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1 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一词源于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他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来维持,一旦其内部资源被消耗贻尽,就会毁灭。因此,必须不断重复利用其内部有限的资源,才能延长其运转寿命。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因此,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过程;而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流动过程,以“减量化 (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 (Recycle)”为基本原则(称为3R原则),具有低开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
“减量化(Reduce)”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再使用 (Reuse)”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废弃,以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再循环(Recycle)”原则针对的是输出端,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很显然,通过实施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反过来强化了减量化原则的实施。
2 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为世界之罕见,用短短的20多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走的仍是传统经济发展之路,能源、资源消耗大,效益低,而且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致使本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爆发出来。可以说,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历史上任何国家所不曾遇到过的,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下面这组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我国现在维持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竟高出2.4倍,2003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已占世界煤炭消耗总量的30%,但创造的GDP还不到世界总产值的4%,单位GDP的金属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4倍。素称地大物博的中国,已经难以满足日益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仅在2003年就从海外进口了超过1亿吨的石油和成品油、1.4亿吨铁矿石。我们早有切肤之痛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明显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10倍以上,近几年我国每年由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要占到GDP的8%以上。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两个方面都已经经不起传统经济模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沿用“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必将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遭受更加严重的破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仅仅处于试验、示范的初级阶段,普及面较小,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因此,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3.1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法律、法规和制度作保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系统地出台循环经济法律,用法律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国民必须履行循环型社会的义务,对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循环型社会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日本、德国,美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走在世界前列,其中日本颁布并付诸实施的《促进循环社会形成基本法》和《家电循环法》、《汽车循环法》和《建设循环法》等法律法规,促进了人们在生产,流通、消费、废弃整个过程中对物资的有效利用,限制了资源的浪费,减轻了生态环境的负担,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借鉴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制订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用法律法规制度推动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是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立法的一个里程碑。今后,要尽快制定相应的《国家绿色消费法》、《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法》等法律,制定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还应建立一套绿色保障体系,包括财政。税收、价格、金融、产业、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让循环经济型企业得到更多实惠。
3.2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目前,国内生产总值(GDP)已成为人们判断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经济成绩的最主要依据。GDP增长甚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指标,大到判断一个国家是“富国”还是“穷国”,小到评价一个地区的政绩之优劣,无不看 GDP的增长。但这种GDP没有扣除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损耗所造成的损失,使得人们难以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变动的情况进行科学、全面的估量,甚至会无视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损耗的现实,继续扩大生态赤字和资源赤字。为校正这一缺陷,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了“绿色 GDP核算体系”,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统计进绿色账簿,形成的绿色GDP等于传统GDP减去自然资源损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主和。绿色GDP占传统GDP的比重越大,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改革现行传统的GDP统计方法。建立以生态市场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绿色GDP核算体系。这样,才能正确地测度发展的成果,对政策效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并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
3.3 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以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为目标,尽快建立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工程技术、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和生产过程中无废少废、生产绿色食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
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又是采用生产过程中无废少废、生产绿色食品的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因此,今后应将以下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加强与人体健康直接有关的问题研究,开发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化学农药在农产品上的残留;从工业生产的源头上解决污染物的来源问题,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快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等等。
3.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工业领域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调整好工业产业结构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为目标,大力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把清洁生产的着眼点从目前的单个企业进一步延伸,大力发展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的副产品作为另一工厂或企业的投入或原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最终使园区内的污染物达到或接近“零排放”。然后在开展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推开此项工作。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要以防治农业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为突破口,做到“三推广—建立”,即:推广低残留,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防治,禁止有机磷农药,尽可能少施化学肥料;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推广秸秆,粪便沼气后还田,加快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3.5推动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注重治“本”,这个“本”就是循环经济教育。要从国家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的高度,把有关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纳入全民社会教育轨道常抓不懈,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生态学、资源学的原理与方法,教育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居安思危,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参与发展循环经济。
政府要发挥好引导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继续探索新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积极创建生态省、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绿色村镇和绿色社区,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在引导绿色消费方面,政府要逐步制定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并带头使用通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定的企业产品,引导公众参与绿色消费,建立循环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