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技术及其事项分析论文_何东朗

变电检修技术及其事项分析论文_何东朗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蓬莱市供电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5600)

摘要: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领域也开始使用了很多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与传感技术的深入应该用,使得很多高科技设备被用到电力行业中。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变电检修技术已经无法很好的适用新设备,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变革。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变电检修技术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并着重分析检修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样以后,我国变电检修工作就能够跟现代化设备相契合,保证变电站运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

1变电检修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就从苏联引入了一种预防式检修技术,即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检修,及时发展各个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关的检修工作。这种检修技术和模式在我国使用了很长时间,并且也成功让我国电网系统不断壮大,提高了我国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在新世纪以来,各类新型技术的加入使得这种检修方法和模式开始变得非常迟钝,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比如检修工作的内容不够全面、各级供电部门之间容易出现沟通混乱、同类检修问题反复发生、检修工作目的不明确等。如果我国继续使用传统的检修技术和模式,那么就会对变电站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我国必须要针对新型供电技术和当前行业背景,不断的调整与革新变电站的检修技术。

2变电检修技术注意事项

2.1带电作业

在传统的变电检修工作中,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普遍采用停电作业的方法。但是在实际上,这种检修作业会引发大面积停电,不仅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带电作业产生,并成为变电检修的主要技术手段。一般在带电作业中,应该设置专职的监护人员,并对整个带电作业流程做指导与监督,避免安全事件发生。同时,带电作业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带电作业中应该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保证所有工作人员都经过严格的培训,这样才能进入工作岗位。为了进一步降低带电作业的风险,要保证工作人员在上岗后能够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严禁疲劳作业现象的发生;当发现工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后,在第一时间纠正,必要时采用处罚措施。

2.2接头发热处理

变电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因为长期满负荷或者电压过大而出现接头发热问题,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引发设备损坏或者火灾,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变电检修技术中,必须要重视接头发热的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应先检查变电系统的运行状态与运行记录,详细了解设备的最高与最低的符合电流水平;之后观察热接头外部的运行状态,确定外接头的毁坏程度,并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例如当电线夹变形或者导线烧断后,需要及时的更换;若母线接头温度过高并且存在严重的烧伤问题时,则说明铜牌的接触面温度很高,可能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导致其电阻率发生改变,所以需要及时的更换零部件。

2.3热故障处理

热故障处理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保证金具质量。在变电检修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具体的工作需求,有计划的选择金具,确保金具的载流量及其动热稳定性能够正常的生产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备线夹可以采用铜与铝等扩散焊接的铜铝过渡设备,这种方法能够进一步增强设备的耐久性,保证运行质量。(2)积极开展防氧化处理。在防氧化处理中,必须要重点观察接头设备接触面的情况,在工作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关键零部件做防氧化处理,包括涂抹凡士林等,若资金允许,也可以将其替换为电力复合脂材料,这样就能有效降低氧化作用对设备运行质量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检修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3.1带电作业

由于变电检修技术应用过程中带电环境是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因此,必须安排技术水平过硬的人员进行操作实施。即对操作人员制定考试制度,必须在合格后才能从事变电检修工作。对于作业操作所处的气候条件,不能在极端天气下进行作业。这里的极端天气包括大风、雷雨天气或是强降雨等。辅助带电工作的设备工具,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进行使用,否则,就会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3.2接头发热

变电系统的接头发热是一种处于严重程度的安全隐患,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控制,就能造成损失严重的电力事故。研究表明,造成变电系统接头过热问题出现的原因为,设备制造工艺欠缺、系统电路中存在短路后使其他电力故障。因此,在实际变电检修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变电系统的运行记录与运行状态,即对过热点的最高与最低负荷电流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接头发热故障原因分析的准确性。此外,对于此隐患程度的判断,可根据接头的变形程度来作为依据。如果接头因温度过高而出现严重变形问题,则要通过更换导线和线夹来进行处理。对于一些硬母线接头因发热而出现严重烧伤的问题,应通过及时更换铜或铝的接触面,来避免电阻持续上升的问题出现。对于变电设备故障的诊断,应优先采用预防性诊断,将故障控制在隐患之前。具体来说,就是采用综合法诊断与比较法诊断,来强化作用效果对其的影响。对于综合法诊断来说,就是将数据收集起来与系统知识库进行对比,以获取诊断结果。而比较法,就是将此次获取的变电检修诊断结果与以往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如差别过大,则证明设备运行存在异常,反之,则证明设备运行良好。

3.3紧固压力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检修系统中,运行可能出现接头连接螺栓松动问题,会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短路现象,这就降低了变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情况,很有可能是由于变电系统中接头连接螺栓没有拧紧的原因。例如,在通常情况下,变电系统中铝质母线运行过程的弹性系数较差。如果所处的运行环境压力较大,螺母就会超出铝质母线的弹性使用强度,从而导致材料出现变形或是隆起问题。而且这一变形隆起的作用,不仅会增加电阻,还会降低设备运行的耐久性。因而,变电检修技术人员要通过紧固压力,来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松紧范围。否则,就会出现过紧或是过松问题,从而导致变电系统的运行出现异常。值得注意的是,变电系统中接地的引下线问题容易引起锈蚀现象,因此,要及时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手段,来提高技术应用的效果。对接地的引下线进行同样宽度的黄绿间隔条纹漆进行涂刷防锈处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地面往往存在着人工电场及自然电场,这些电场存在强大的干扰性,因此,可以应用直流伏安技术,将电流增加到10A。而对于接地引下线的连接状况,需要我们运用接地网和接地引下线及直流电阻值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

4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使变电检修技术有效作用于电力行业变电系统中,研究人员应在明确技术应用局限的情况下,找出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即从实践角度出发,通过控制变电检修工作中的内容方法,来提高技术应用质量。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系统对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需求,从而缓解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电力系统的运行压力。

参考文献:

[1]姚笛.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分析[J].通讯世界,2017(22):268-269.

[2]沈涛.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J].电子测试,2017(19):93+92.

[3]唐超.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6-7.

[4]吴章平,陈立功.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2):134-135.

论文作者:何东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变电检修技术及其事项分析论文_何东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