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的研究论文_罗清远

关于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的研究论文_罗清远

重庆建工第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江北区 400020

摘要:由于砖混结构存在造价较低、结构性能较强的特点,所以我国大多数建筑采用此结构。任何结构的性能都不是完美的,砖混结构呈现的易形成裂缝的特点需要广大工作者引起重视,毕竟是对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只有针对裂缝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将危害控制到最低。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一、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种类

1、斜向裂缝。在我国现如今的建筑中,大部分新型建筑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新时期建筑整体都是平顶建筑,平顶建筑的墙体裂缝很多的都是产生在建筑物顶层纵墙的两测,特别是建筑物整体很长而且没有设置相应的伸缩缝的情况下,就特别容易出现斜向裂缝。

2、垂直裂缝。垂直裂缝通俗的说就是竖向裂缝,竖向裂缝一般容易产生在底层窗下墙的垂直上下方向,过梁的部位和建筑物剖面的错层墙体裂缝等。

3、水平裂缝。水平裂缝是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者对温度对墙体影响没有做到充分的考虑,如果屋面处在不同的高度或者有错层时产生的裂缝,女儿墙的底端是常常出现水平裂缝部位,特别情况下也会产生在屋面板和女儿墙的交接部位。

4、混合裂缝。在建筑物的同一地方斜向裂缝和水平裂缝同时出现就会产生混合裂缝,有时也可能会出现两个斜向裂缝,斜向裂缝相互交叉会产生“X”形裂缝,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这种特殊的“X”型裂缝很少会出现。

二、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设计方面。墙体的稳定性问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就应该注意到,很多的裂缝产源就在准备阶段。由于没有按照标准来设计建筑,或者没有做到严格规范,很容易就会造成关乎稳定性的建筑类危害。这样,建筑墙体的稳定性下降,使用年限也会下降,墙体产生裂缝的概率也会大幅增加。另外,墙砌体的材料性能也会影响墙体的强度,若设计不合理,使用的材料不当,也是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2、施工方面。施工时所用材料未达到正常设计时选用材料的标准,或者施工时不同砌体搭配不合理,再或者砌筑砂浆强度严重偏低或偏高,都容易导致墙体裂缝的产生。施工者若不做好监控工作,对质量控制不到位,就会导致筑成的建筑各方面强度较低,难以承受一定的压力。也可能砌体的长度较长,即便是砌体的强度到位,也会在施工完成后自行断裂,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在施工时,一般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会完成一栋建筑,春去冬至,一年四季的气温不同,材料很容易热胀冷缩。不同强度的砌体性能不同,热胀冷缩的程度也不同,再经过雨水的冲刷,不同材料的吸水率不同,种种因素都会引发墙体开裂。砂浆要经过搅拌才能完成砌筑,搅拌过程中应做到均匀而强度一致,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或由于赶工期,或由于施工人员态度不端正,都会导致砂浆不匀、强度不一,灰缝就容易开裂。

3、温度应力影响。建筑物的每一个部位的材料不同,有一定的温度差异,这会造成建筑的变形,与设计时的形状不同,引发温度应力,从而导致墙体出现裂缝。温度应力影响下的墙体裂缝有很多种类:“八”字形裂缝、45°斜裂缝、水平裂缝以及垂直裂缝,这都会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对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4、地基沉降因素。裂缝的表现形式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相对应的产生裂缝的原因。在软土地基上,地基不够均匀而下降,建筑墙体会因此承受更大的剪切力,若是施工时和设计时没有采用强度高的材料,施工质量不过关,就会产生斜裂缝。在修建礼堂、厂房等建筑时,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若窗口和窗间墙承受压力过大,集中载荷较大,会导致窗台墙的变形,从而产生缺口,导致开裂。再加上天气的影响,地基建在冻土层会受到冻胀作用,发生在窗台上,就会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工民建施工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1、加强施工设计,提高细节问题处理效率。若要减少在功名建筑施工中墙体的裂缝产生情况减少,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全面的考虑和分析,从各个环节开始,做到细致的分析,对于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设计到位,以确保施工的质量。设计细节主要表现在:第一,设计者进行设计之前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把施工中规范的行业技术要求与实际现场情况相结合起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多为工程建设施工的指导标准;第二,加强设计人员的思想意识,调动积极性,增强责任心,一定要重视对设计者的专业技能考核和提升,对其思想意识进行强化教育,提高专业技能,使其在设计中能够细致的处理相应的细节问题,使施工质量得以提高;第三,把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切实的运用到施工建设当中,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前期应当重视起对施工现场的考察工作,一定要做到设计测量结果的准确,将设计水平发挥到最高水平。

2、施工中应加强温度控制,加强墙体养护。对于影响工民建墙体产生裂缝的温度这一重要因素,工民建施工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温度的控制,同时也要重视起对强墙体的养护。主要的措施包括:其一,提高对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一定要按照既定的制度规范施工,尽可能的将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变化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将混凝土对产生的墙体裂缝影响做到有效的预防;其二,对于在施工中使用的一些材料产生的升温问题,要及时采取喷水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其三,在工民建施工完成后一定要处理好对墙体的养护工作,避免水泥干缩现象出现导致墙体裂缝产生,确保墙体质量的可靠性。

3、降低沉降出现概率,加强对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工民建的地基在选址时候没有进行规范选址加之施工的时候缺少有效性时,往往会很容易的产生会不均匀沉降现象,会造成墙体产生裂缝。同时,墙体建设是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如果达不到标准,不符合规定,也很容易致使墙体裂缝产生。所以为了真正的使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达到既定的效果,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地基选择和施工的严格把控,探讨、研究出科学、有效的地基加固措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第二,使用设置沉降缝措施,将地基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对工民建结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三,选择性能好、质量达标的混凝土材料,严格按照合理的配比设计执行操作,对墙体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一定要规范施工,提高工程质量,确实做到对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有效预防。

4、规范化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时,对于材料的质量做好掌控,严格配料,提高砌体的工作强度,从而使建筑物在遭遇不良天气时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施工时不能为了赶工期而不规范操作,应当严格控制,保证每日砌筑的高度不能超过1.8米,认真做好墙体装修施工方案,一切施工应当遵照规章制度,不可随意安排。严格控制好砌体的质量,对于质量不好的砌体要及时诊断出,防止因质量不良而导致的裂缝危害。对于轻质砌体要严格禁止打凿,确保砂浆饱满,用钢丝加固局部厚度大的墙体,按要求对预留施工孔洞进行留设和封堵。

结束语

裂缝问题的产生不是偶然性的,是施工时、设计时、管理时不当造成的必然后果,是所有问题的集中性反应。针对发生率较高的墙体裂缝现象,广大工程建筑工作者应做好科学设计、严格施工,将危害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对房屋内的居民负责,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为人们提供稳定性能好、安全系数高的房屋。

参考文献:

[1]吴庭.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施工技术[J].低碳地产,2016(28):91-92.

[2]李雷.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施工防治和技术处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34.

[3]张涛.解析房屋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J].装饰装修天地,2017(15):284-286.

[4]周敏.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预防治理方案探究[J].山西建筑,2016(24):188-189.

论文作者:罗清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关于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的研究论文_罗清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