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中指明:“数学活动是一种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平时的教学交流,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点滴 兴趣 习惯 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不要认为某某孩子太差。要信任理解孩子,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都体体面面的坐下去,千万不能让孩子在群体面前暴露自己无能。其次,对学生要和蔼可亲,要用慈母般的温暖对待学生。经常用亲切语言和学生交流,如:“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的某某看法很有创意”“你对这一点的看法很独特。”对于不完全正确的答案,我注意发现它的闪光点:“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说的这一点有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前每节课结束,我都说:“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现在我常说的是:“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个问题,谁还有不同的看法?”这样就能体现出老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和谐。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质量,应从不同的角度下结论,从能力的培养入手,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操作实践中学习数学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心理特征, 动手操作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心理学家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可见动作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亲自动手操作了,才能发现其中的道理,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学生通过自己活动,从学具盒(内有许多小棒)中拿出三根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学生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积极开展课外兴趣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天性爱玩这一特点,我有计划地在课外引导学生玩数学兴趣活动。一是猜谜活动。把小学数学的口诀、概念等编成谜语,利用节日举行猜谜活动,以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二是玩夺红旗或戴大红花。把许多种类不同的小计算题设计成升旗台形状,限定时间,看谁先计算完,并且准确无误,谁就夺得了红旗。一个学生夺得了红旗后,全体学生都热烈鼓掌表示祝贺。小学生都逞强好胜,这次夺得红旗或戴上红花,决心下次还获胜。没有夺得红旗的,争取下次戴上红花。三是讲故事、编故事。我提倡学生买一些关于数学的趣味书,并给学生介绍了一些数学故事书,让学生把自己的数学趣味书都带到学校相互借阅。过一段时间后,利用作完作业后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讲数学故事比赛,作为老师带头讲,进而引导学生自编故事讲,讲他们自己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编故事,学生对数学运算符号的运用、由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四是做数学游戏。比如让学生对口诀、找朋友、当小医生等。在学完乘法口诀后,我组织学生对口诀。一个学生说出口诀的前半部分,另一个学生很快对出后一部分。一定时间内谁对出的多,谁就是优胜者。有时是让学生拿一些写有部分口诀或计算题的题板,让学生迅速找到与自己题板上的题相对应的“朋友”。我搜集了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错误集中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医生”,看谁诊断得准,医治得好。许多学生爱面子,惟恐自己落后,就虚心向别人请教。很快,题中的错误都找出来了,以后再遇见类似出错的情况就少了很多。
总之,我们都要经历苦恼、反思、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性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不断地自我调节,以达到课程目标。同时,我们要,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与新课程同行,一起成长。
论文作者:张健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角形论文; 口诀论文; 小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注意力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7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