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论文_肖瑶

探讨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论文_肖瑶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群力院区 15007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参照组患者采用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吞咽功能锻炼,较比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并发症发生率为2.17%;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配合早期吞咽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研究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on dysphag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92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from June 2016 --2017 year in June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46) and control group (n=46), according to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early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in the reference group on the basis of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65%,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2.17%,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80.43%,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17.39%,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swallowing func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early swallowing functional exercise for rehabilitation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reducing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dysphagia dysfunct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effect study

脑梗塞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吞咽功能障碍是脑梗塞的一种并发症,患者是以口齿不清、吞咽困难等为主要表现,不仅会对正常的进食、吞咽造成影响,还易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对于该类患者,要尽早予以康复治疗措施,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为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对我科收治的部分患者采用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配合早期吞咽功能锻炼进行治疗,并已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1 基线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数据

入组者为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计92例,均伴有一定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集中在58--79岁之间,平均(64.2±4.5)岁。依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P>0.05,无差异。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VitalStim吞咽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使用乙醇拭子清洁皮肤,而后将头部保持中立位,连接电极后对患者进行刺激治疗,电流强度以患者出现吞咽动作为宜;20min/次,2次/d,共3周。

实验组:吞咽功能治疗仪的治疗方法及疗程与参照组相同,同时配合早期吞咽功能锻炼,在患者意识清醒、体征稳定后可开始功能锻炼;①指导患者进行舌体运动、口面部肌群运动及下颌骨张合运动,如皱眉、鼓腮、咀嚼、吹起、微笑、伸舌等,10min/次,3次/d。②空吞咽练习,指导患者做吞咽口水动作,3--5min/c次,3次/d。③呼吸训练,指导患者深吸气,屏气后做吞咽动作,并进行有效咳嗽,可促使咽喉部及气管内的食物残渣排出,3次/d。④咽部刺激训练,使用冰块、长棉棒等对患者的软腭、腭弓、舌后部以及咽喉壁进行刺激,左右交替进行,5--6下/次,3次/d。也可为患者进行适当的针灸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2]

3周后,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消失,营养状况良好,饮水试验结果为1分,则为基本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饮水试验结果为2--3分,则为治疗显效;患者的症状有所好转,饮水试验结果为4--5分,则为治疗有效;患者症状、饮水试验结果未见明显变化,无法经口进食,则为治疗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结果行 2值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显著的判定水准。

2 研究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43%,组间比较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1/46),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7.39%(8/46),经统计P<0.05。

3 讨论

在脑梗塞患者中,约有29%--64%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3],对患者饮食、语言功能、病情康复均有一定影响。吞咽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即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以及食管期,在此过程中需要由多个神经系统配合完成,脑梗塞患者在发生后,神经功能会受到严重损伤,因此易出现咳嗽、呛咳等症状。

我科主张为该类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在患者体征稳定,且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后,为患者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及锻炼。文中所使用的吞咽功能治疗仪是通过电刺激促使喉部肌肉、舌咽部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协调性,进而促使神经功能恢复、形成新的运动反射弧。同时指导患者坚持吞咽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的自主能动性,有助于增强舌部与咀嚼肌的灵活性与协调性。此次研究中,对92例脑梗塞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患者采用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吞咽功能锻炼,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充分体现了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塞伴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综上所述,为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配合早期吞咽功能锻炼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克婉.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J].中外医疗,2017,36(7):84-85,88.

[2] 孙玉玲,谢萍.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1-732, 765.

[3] 盧海.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早期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135-136.

论文作者:肖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探讨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论文_肖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