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以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并使学生获得作为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22-01
基于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不能随意拔高要求,同一领域的知识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学习时,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要求的高度是不一样的,不能搞一刀切,让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数学是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思维的发展与创新的学科,是很严谨的学科。所以在学数学的时候,一定要养成严谨、科学的态度来学数学,那么,从小学低段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现将我在教学中的点滴感悟与同行们分享。
一、让学生一接触数学,就要知道数学的严谨性
数学知识本来就具有抽象性。对于一个刚入学的懵懂孩子而言,学习数学更是无从下手。所以,老师就会营造丰富有趣的动画、游戏、讲故事等活动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在这时是刚接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回答问题,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学数学的用处,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学生要学好数学,头脑里要有一些模型
刚入学的孩子,从数数到数的组成再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每一个领域知识的学习无不充满模型在里面。比如:学习数的组成,5以内的数的组成学习时,教师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一组一组的想出数的组成,这样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学生就会把这种思维方式当着一个模型,那么在学习6至10数的组成时,就会迎刃而解、轻松上路。再比如:当学生第一次接触解决问题时,教师就要把应用题的结构告诉学生,不管是图画的还是图文结合的,让学生知道应用题至少要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才会有目的、有意识地思考问题。
三、有些数学知识在教学时可以一步到位
数学知识的学习,有阶段性、有年龄特征、有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正规的数学时间不长,数学知识积累的也不多,学习新的知识时,老师总有点不敢放手,或者严格按照认知规律来教学,有时真不要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本学期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解决问题时,例题是:主题图显示的是二年级同学开展卫生评比活动,二(1)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2)班比二(1)班多得了3面小红旗,二(2)班得了多少面?和它对比练习的是二(1)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3)班比二(1)班少得了4面,二(3)班得了多少面?通过学生读题,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二(2)班比二(1)班多得了3面小红旗”是什么意思?刚开始学生是分析不来的,于是,我引导他们,分析这句话,首先搞清楚是“谁与谁在比”,其次是通过比较看到“谁多谁少”。然后引导学生画图理解题意,列出正确的算式。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对比题。学习过后,引导学生归纳的出: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我觉的这种归纳法现在是正确的,但是,如果遇到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时,学生就会凭经验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造成解题的误区。于是,解这种题,我干脆一步到位,分析题意时,抓住关键句子,弄清题里是“谁与谁”在比,“谁多谁少”,再看问题是求比较大的数还是求比较小的数,如果是求比较大的数就用加法,如果是求比较小的数就用减法,这样分析题意,学生就会很容易的找对解题方法。
四、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易于理解,易于掌握。小学低段的数学知识虽然非常简单,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把数学知识,改成一个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既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是多么的有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交流中的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各自提高的功效。
五、数学教学时,要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数学知识本来就具有连续性和持续发展的过程,并且本学科的各领域以及各学科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注重数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关键所在。本学期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1)》,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我们一年级学过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形状时,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球的外形是什么样的,没有多大困难,可是,学生在观察圆柱的时候,就不能正确的画出看到的样子。于是,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把教室的灯光关了,用手机的灯光打在圆柱的实物上,让圆柱的实物投影打在黑板上,学生一眼就发现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的,接着我在追问,既然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的,那特殊情况下有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思考后,会说出是正方形的。我这样教学的目的是:当学生到六年级学习半圆柱表面积时,沿圆柱底面直径纵切时的截面,有长方形的,特殊情况也有正方形的,这样为学生能正确计算半圆柱的表面积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数学学习是具有挑战性,学习数学知识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学习数学既有艰辛又有无比的快乐。让每位学生在数学领域里都具有数学素养,不同的学生在数学领域里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兴国.让小学数学课堂随生成而精彩[J].文理导航(下旬),2017,(11):24.
[2]葛永利.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35):57-58.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2011.
论文作者:邹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圆柱论文; 我在论文; 就会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