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开拓之作——评李向民博士的新作《精神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作论文,新作论文,研究领域论文,经济学论文,博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向民博士的新著《精神经济》一书最近已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不仅是一本具有开拓性的理论著作,而且还可以看作是一本有关精神经济知识的普及读物,读来饶有兴趣并深受启发。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才是经济活动,而且起决定作用的仅仅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因素。与此相对应,传统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活动中的物质因素的配置问题,而非物质因素的作用则一律被排斥在经济理论研究的范围之外。
物质与精神是世界的两大基本现象,它们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对精神具有支配作用。但即使如此,它也承认精神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然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能否转换和如何转换,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并没有加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过去主要追求物质需要的满足逐步向追求满足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要的转换过程中,精神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并对精神因素参与生产过程的具体情况作出描述与分析,显然是传统经济理论力所不能及的。
李向民博士在其新著《精神经济》一书中,通过对现实社会生活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转换进程分析,试图从理论上对精神因素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作出回答。
众所周知,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仰仗于物质财富的存在与丰富。而这种物质财富首先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物质产品,衣食住行无一例外。然而,就是这些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产品,其内涵和形式也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李向民博士在书中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系统而有说服力的分析: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首先是借助天然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资料而求得生存,如各种各样的植物根茎果实、动物的皮毛肉等。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人类所特有的精神需要开始觉醒,物质产品的自然存在形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丰富多样的需要。按照人们的主观愿望改变物质产品的自然存在形态就构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原动力。这种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的自然存在形态向人造形态的转换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精神因素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过程。
从历史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精神因素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增强。如在短缺经济时代,人们比较注意产品的内在物理属性,电话机只要具备能打电话的功能、时钟只要具备计时的功能、食品只要具备充饥的功能就行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到了过剩经济时代,人们就不仅仅注意产品的内在物理属性,而且还越来越注重产品的非物质属性。两件内在物理属性完全相同的产品,品牌和外观设计的差异,不仅影响它们的市场价格,而且还直接影响它们的销路。如具有同样保暖遮羞功能的服装,挂上不同的商标,其价格就可能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知名品牌的产品之所以经常被一些小公司仿冒,就是由于它们希望获得其中无形因素所带来的收益。乔丹、罗纳尔多等世界著名球星的商业价值也就在于他们具有启动和扩展市场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有这些变化,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程度地揭示了这一事实,就是人类的精神因素直接进入了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精神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将显得更为重要并起决定作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精神经济》一书首次明确地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这一规律,它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经济观的诞生和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重大拓展,为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当前,一股对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理论研究正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中兴起,这是非物质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时代到来的一种最明显标志。据统计,80年代以来美国GDP 中信息产业所占份额加速增加,1985年达4.9%,而1998年上升到8.2%;同时,美国信息产业一直以至少两倍于总体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大步向前推进。90年代中后期信息产业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超过了四分之一。与此同时,一些更为深刻的变化也在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品牌、外观设计对产品的价值和企业的经营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名声主义”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1997年,美国派拉蒙公司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2.3亿美元制作的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在全球获得了近15亿美元的收入,也昭示着一些纯粹满足精神需要的产业正在崛起。人类经济的精神化不断加速发展。正如《精神经济》一书所宣示的,一个新的精神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对于经济运行与发展的这一重大变迁,西方学者没有真正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和全部,仅仅停留在对经济发展中知识作用的认识水平上。因此,用精神经济这一概念来概括这一变迁,更具经济学意义,也更为准确。正象知识经济刚兴起时不能为人们所认识一样,精神经济这一提法要想在当前被大多数人认可还有一个过程。可喜的是,这个认识过程已经开始,相信精神经济理论必定会在短期内为人们所接受。《精神经济》一书的出版并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本书除了具有独特的经济学意义上的贡献以外,从写作的方法来看也有新意。它不同于当前出版的大多数理论著作板起面孔“说教”的做法,而采用了能够为读者所乐以接受的散文式的叙述方式,读来引人入胜,爱不释手。书中的主要观点都是通过大量而又生动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阐述的,使内行人看了深有启发,外行人看了不觉得“难看”。这一方面反映了作者积累了大量的、而一般人又鲜见的资料,说明该书不是急就之作,而是经过了作者长期的深思熟虑;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驾驭丰富资料的能力。即是说,作者不仅把该书当作严谨的理论著作来写,而且其独特的表述方式也值得其他理论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当然,作为一本开拓性的著作,《精神经济》没有穷尽对所有精神经济问题的研究与论述。与其说这是该书的不足之处,倒不如说是整个理论界对该问题的认识与研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1986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评价李向民的精神经济研究工作时曾说,“这个大问题,我看我国经济学家也出不了多少力,他们也没有研究过!我看还有志于此的同志自己动手。”如果说他在十几年前所作的这一评价有些苛刻的话,那么社会发展到今天,对精神经济问题的研究,确实应该引起经济理论工作者和非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