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卷对选修课程的考查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语文试卷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开始,高考语文试卷分为“大纲卷”和“课标卷”两类,“课标卷”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呼应与呈现。2007年“课标卷”共有3套,分别是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2008年,增加了江苏卷;2009年增加了天津卷、浙江卷、安徽卷、福建卷和辽宁卷,“课标卷”数量增至9套,占高考语文试卷总数的50%。
2007-2009年,全国共产生16套高考语文“课标卷”,这16套试卷对选修课的呈现不尽相同:2007-2009年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2009年的辽宁卷增加了有关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选做题;2008-2009年的江苏卷除增加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选做题外,还增设附加题考查名著阅读(非选做);2009年的福建卷除增加文学类、实用类文本的选做题外,还增设了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板块(选做);2009年的天津卷、浙江卷、安徽卷没有设置选做试题。
16套试卷中有13套明确显示了“选择性”,占“课标卷”总数的81.3%。其中广东卷选考部分的分值为15分,占试卷总分值的10%;山东卷和江苏卷选考部分的分值均为18分,占试卷总分值的12%;福建卷选考部分分值为20分,占试卷总分值的13.3%;宁夏海南卷和辽宁卷选考部分的分值均为25分,占试卷总分的16.7%,16套试卷中选考部分的分值在15~25分,且发展相对稳定。高考试卷中选考试题的出现凸显了课程改革的方向——选修课日渐成为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试评价中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选考试题主要出现在现代文阅读和文化经典阅读两部分,和“大纲卷”相比,试题测试材料、测试内容和测试形式均具有显著特点。
一、选考试题的特点
1.测试材料多样化,关注文化视野和个性发展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强调“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底蕴”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在选考部分测试材料的选用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大纲卷”的现代文阅读大多选取散文作为测试材料。2007年15套“大纲卷”现代文阅读的测试材料均为散文,2008年14套“大纲卷”有13套的现代文阅读材料为散文(浙江卷选用了小说,可以视为“大纲卷”向“课标卷”的过渡)。2007-2009年16套“课标卷”现代文阅读的测试材料在体裁上有非常大的突破,如表1所示。
与“大纲卷”选用的测试材料相比,我们可以看到:文本类型由文学类一种演变为文学类、实用类和论述类三种;13套试卷有4套的文学类文本选用了小说,比例高达30.8%,打破了散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实用类文本中涉及社科文、科技文、新闻、传记、访谈等体裁,其中新闻、传记和访谈从未在“大纲卷”阅读试题中出现过;论述类文本走进高考试卷,测试材料增加了理性思辨的色彩。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三种文本类型是《课程标准》规定的,除江苏卷外的12套试卷,都要求考生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选择,这是因为这两类文体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能够体现学生不同个性倾向的发展需要。
没有出现选做试题的浙江卷和安徽卷也在现代文阅读测试材料的选用上有所变化,浙江卷选用了外国小说《墨盒》,安徽卷选用了中国小说《董师傅游湖》,显出“柔性过渡”的趋势。
综观16套“课标卷”现代文阅读选用的测试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5个系列中的3个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江苏卷、福建卷以附加题或选做题的形式设置的“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板块,则与文化论著研读系列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选做题的形式增加了测试材料的容量,使更多体裁和题材的作品在试卷中出现成为可能,为学生个性特长的施展搭建了平台;测试材料的丰富提高了对学生文化视野、人文底蕴的要求,使那些“多读书”、“读经典”的学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2.测试内容凸显“探究”,关注语文素养的提升
“坚持能力立意的考查方向”,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在学生能力发展方面承担的任务各有侧重,必修课程更强调“共同基础”,选修课程更突出“个性发展”;必修课程要在积累整合、思考感悟、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拓展应用、发现创新的意识,选修课程要更加关注拓展应用、发现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完善。这样,选修和必修成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挖掘个性潜能,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探究方式。“课标卷”《考试大纲》中增加了“探究能力”,并明确指出“探究,指探索和求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这一能力层级的增加呼应并突出强调了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
“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在探究题的设置上,例如:
*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试就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那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2007年宁夏海南卷文学类文本《林冲见差拨》)
*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
(2008年广东卷实用类文本《绝妙的错误》)
*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这一观点。
(2009年福建卷文学类文本《阿庆》)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
(2009年江苏卷论述类文本《说“异”》)
*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2009年山东卷文学类文本《记住回家的路》)
从以上探究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考查方向;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个考查方向都强调“个性特征”,直指“个性发展”,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的评价建议“选修的评价在注重共同基础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而文化视野的拓展、人文底蕴的丰富、个性潜能的挖掘都要求切实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接受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这是选修课程承担的任务之一。
3.测试形式倾向“表达”,强调课程文化的转型
“课标卷”在“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论著阅读”两部分的测试形式上有所变化,反映出选修课程的价值取向。
2007年宁夏海南卷取消了“语言基础知识”板块,试卷由“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组成,“表达题”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部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只保留了“大纲卷”时期的“成语运用”和“病句辨析”;2009年的辽宁卷、安徽卷与宁夏海南卷的格局一致(安徽卷还保留了字形辨析)。2007-2009年产生的16套“课标卷”中,有5套取消了“语言基础知识”板块,占“课标卷”总数的31.2%,这种变化突出表现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侧重于实际应用的价值取向。
2008-2009年的江苏卷在附加题部分设置了“名著阅读题”,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考查名著阅读;2009年福建卷单独设置了“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板块,同样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大纲卷”对文学名著的考查侧重于“常识”,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记忆力”。江苏卷和福建卷用简答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够测查出学生是否有过阅读行为,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应该关注的内容。例如:
*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2008年江苏卷)
*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2008年江苏卷)
*简答题(任选一题)
(1)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 (2009年福建卷)
上面列出的3道题目都要求以阅读原著为基础,而且要在阅读过程中关注到“节点”,有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单纯记忆一些作家作品常识,甚至阅读名著缩写本都难以应对这些题目。另外,3道题目都是以阅读为基础的表达,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记忆,要求考生有更深的人文底蕴、更高的表达能力。
测试形式的变化表现出对考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名著阅读情况的关注,从更深层次来说关照到了课程文化从“记忆型”向“思维型”的转变。
新课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的理念和课程实施的方法上,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计理念包含这样几个层面: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底蕴、提升母语素养、激发个性潜能、引领专业发展。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语文试卷恰当、合理地显现了选修课程的设计理念,评价工具随着课程结构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二、对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启示
语文选修课程走进高考的方式启发我们对选修课程的实施进行了以下思考:
1.测试材料只对应系列不对应课程,学生自由选择课程
“课标卷”的测试材料与选修课程5个系列中的4个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没有直接指向或者“暗合”某种课程、某种教材。同一系列中的任何一门课程都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材料,都能起到开阔阅读视野的作用,都能帮助学生提升人文底蕴。学生只要在5个系列中任选4个,就能在高考试卷中找到与自己个性发展相适应的题目。因此,学生完全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自由选择教材。
另外,选做的形式要求学生有选择的能力,学生只有真正行使过“选择权”,真正“选修’过才知道自己的优势,才能做出恰当的选择。2007年山东卷的选做情况表明学生的“选择意识”、“个性意识”还不很明显:选择六(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的有509748人,占总考生有效人数(704894)的72.3%;选择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的有195146人,占总考生有效人数(704894)的27.7%。选择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生比例有较大的差距。
2.测试内容突出探究能力,选修课程的教学以能力立意
科学的评价应该是“怎么教”就“怎么考”,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高考仍然是教学的“风向标”,选修课程走进高考突出“能力立意”,选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也要以能力立意,教学重点是完善学生的阅读过程,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策略,形成个性化的探究思路与探究方法。在选修阶段,学生集中时间与精力阅读学习同种体裁、题材的作品,有利于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挖掘并充分发挥个性潜能。选修课程的教材是“教本”,更是“学本”,选修教材“教”不完,但能“学”得完,教师“教”的是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方法。
3.测试形式倾向“表达”,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语言运用的实践
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只能在语言运用实践过程中实现。在选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于创设语言运用实践的情境,引导学生多交流、多讨论,多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语言运用能力一定要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关注、多渗透,让学生时时刻刻在实践,点点滴滴有收获。
总而言之,语文选修课程走进高考的方式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高考的评价理念与选修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一致的,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有个性的发展。选修课程的实施要求高考有所变革,高考改革的方向又为选修课程的进一步推进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