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土耳其人研究综述_土族论文

近十年来土耳其人研究综述_土族论文

近十年来土族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土族论文,近十论文,年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7.23"23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5-5681(2002)01-0122-06

九十年代以前有关土族研究的成果综述前人多有论述。如吕建福的《近百年土族研究概况》(《社会科学参考》1983年第19期青海社科院编)、芈一之编著的《青海民族史入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胡军的《我在美国看到的土族研究文献》(《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席元麟撰写的《土族研究回顾》(《中国土族》1994年总第3期)等论著中都有所详述。笔者在此不再重述,只将近十年以来土族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以展示其最新的研究状况。

一、历史研究

1.土族族源及历史研究:吕建福的《撰写〈土族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中国土族》1997年总第6期),从史料、族称、姓氏、文化、宗教、传说、习俗诸方面综合论证,认为土族族源是吐谷浑。还将土族史分为先民、国家、自治、编民四期。其形成或重组大致分三个阶段,即西迁阶段、阴山驻牧的三十年及度陇迁居甘青阶段和成为一个强大民族的阶段,并论述了撰写《土族史》的立场、方法和目的。李克郁的《土族(蒙古儿)源流考》(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版),此书从土族语言研究入手,从语言学、历史学、民俗学的角度剖析了土族的社会状况,从中探索其历史渊源。李克郁撰写的《dolda(达勒达)辨析》(《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从语言学角度对土族历史进行了探讨和划分。此外,李克郁撰写的《霍尔杂谈》、《拨开蒙在土族来源问题上的迷雾》分别发表于(《青海民族研究》1998、2000年第3、4期)。

2.土族土司制度研究:秦永章和李丽撰《明清时期土族地区的流官统治》(《青海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从基层组织、政治统治、封建教育等几方面对明清两代土族地区的流官统治进行了详细论述;还有《浅谈土族地区土司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认为土族地区土司制度长期存在是因为1、其作为一种上层建筑,较长地适应了土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2、设立土司是封建王朝的政治需要,土司在效力于封建王朝的过程中得到了倚重和信任;3、建立土司,以土官进行统治则情易服;4、土司与宗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起着巩固和加强土司长久统治的作用;5、土司接受封建儒家思想教育是土司制度长期存在的思想文化条件。

3.人物传记:赵宗福的《土族“二忠”将军传略》(《青海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对土族名将祁秉忠和本进忠二将生平作了详细介绍。崔永红的《明代青海土官李文之籍贯及生平考略》(《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对明代青海土官李文的籍贯及生平相关史料作了深入考察和探讨。米海平的《明代土官李英事略》(《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根据《明史》、《李氏世族谱》、《西宁府新志》、《李英墓志铭》等史志碑传资料对土族名将李英生平做了较详细的概述。房建昌、朵思王的《末代章嘉呼图克图小传》(《社会科学参考》1990年第20期),对佑宁寺中的末代章嘉呼图克图的生平有较详细的论述。辛怀智的《朱海山先生》(载于《七彩之路——土族变迁史料选辑》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1997编印),对土族知名人士朱海山为青海民族教育所做的贡献作了阐述。陈希夷的《我所认识的土族才女李宜晴》(《中国土族》1998年总第7期)、宜农的《一生诗兴秋宵月——土族女诗人李宜晴传》(《中国土族》1999年总第8期),从不同侧面对李宜晴的生平作了详细介绍。其他土族知名人士事迹的文章发表于《中国土族》、《青海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等。

二、土族文学研究

1.《土族格赛尔》研究:李克郁译著《土族格赛尔》(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将40年代德国人施劳德从互助县搜集的土族民间英雄史诗《阿克隆格赛尔》翻译整理,不但突破了长期以来因受种种局限不能广泛流传的禁区,从文献上填补了格赛尔研究的空白,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一部研究土族哲学思想、社会历史和文学艺术的极有价值的珍贵资料。李美玲的《试谈〈土族格赛尔〉中的腾格里》(《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从哲学意义、表现内容、实践角度等方面对《土族格赛儿》中的腾格里做了深入的分析。她的《试论土族格赛尔形象的艺术特征》(《青海民族研究》1995年第4期),对土族英雄史诗《格赛儿》中的主人公格赛尔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马忠的《〈土族格赛尔〉的哲学价值及其它》(载于肖万源等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宗教儒学》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对传统土族民间的英雄史诗《土族格赛尔》的研究价值即哲学价值、史学价值、文学价值、民俗价值、文化交流价值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星全成的《论土族史诗〈格赛尔〉》(《中国土族》1999年总第8期),对土族史诗《格赛尔》流传的形式及渊源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2.土族文学史研究:马光星的《土族文学初探》(《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对土族文学的社会背景及发展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土族文学的特点;其著的《土族文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是一部研究土族文学发展历史的领头之作,记述了土族历史中较为真实和全面的文学信息,尝试性地将土族文学大致划分为四大部分:远古文学(远古至唐、宋、元)、近古文学(明、清)、近现代文学(鸦片战争至中华民国)、当代文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7年),并对每一部分作了较系统深入地介绍和分析。展示了土族文学的概貌,探究了土族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从土族的历史、生产、生活、宗教、习俗等基本社会形态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释了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土族民间文学研究:蔡西林的《土族民间文学概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对土族民间文学艺术如歌谣、舞蹈、叙事诗、神话、童话、寓言、谚语等进行了论述。席元麟、星全成的《土族神话的内涵和特色》(《中国土族》1997年总第 6期),文中对土族神话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内涵和特色进行了较深的分析。星全成的《土族民间故事刍议》(《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对土族民间故事的基本内容、思想倾向、艺术特色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胡芳的《土族神话的分类及其内涵》(《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将土族神话依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分为早期的解释性神话和后期的斗争性神话两大类,并对分类后的土族神话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此外还有研究土族民间文学的文章如吕霞的《土族民间文学的审美特质》、辛玉琴的《土族情歌“阿甲哟”的艺术特色》、张松多的《土族民间文学的浪漫主义及其成因考》,大都发表在《中国土族》、《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群文天地》等刊物上。

4.土族书面文学作品研究:冯国寅主编的《青海当代文学50年》(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和马光星撰写的《土族当代文学创作概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分别对当代土族书面文学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回顾介绍。吕霞的《土族作家鲍义志作品解实》(《青海民院学报》1995年第1期)和马光星的《背景:无限延伸的文化视界——鲍义志小说土族文化意味探寻》(《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对当代土族作家鲍义志的小说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吕霞的《参与世界的方式——评师延智的诗歌创作》(《中国土族》1997年总第2期),对土族诗人师延智的诗作了高度评价,认为其把本民族特殊的文化个性,优秀的精神气质融注到了诗作中。马光星在《三世章嘉若比多吉的道歌〈五台山礼赞〉》(《中国土族》1998年总第7期)中,对三世章嘉的文学作品《五台山礼赞》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评价。胡芳的《简析师延智的诗歌创作》,(《中国土族》1999年总第8期),从生存家园、情感世界、精神守望三大主题对土族诗人师延智的诗歌创作进行了评介。胡芳的《土族女词人李宜晴词艺探析》(《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从语言、表现手法、抒情手段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李逢春先生搜集整理了《土族女诗人李宜晴诗词选》(《中国土族》总第6,7,8期)。

三、经济发展研究

研究土乡经济发展的论著主要有:翟松天、胡先来等撰写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综合研究报告》(《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对互助县十年改革进行了回顾和现状分析,并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实施对策与措施。朱公甲、吕军伟等撰写的调查报告《民和民族经济改革实验区的调查》(《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对民和民族经济实验区建立三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席元麟的《互助土族农村经济生活的调查与思考》(《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根据作者对互助土族自治县7个乡、9个村、14个社的人口状况、生产和生活资料占有等情况的调查,对互助土族地区经济生活状况作了概要分析,并提出了如改变观念、培养人才、多种经营等建议。吴承义的调查报告《土族地区的忧与思——来自互助、大通土乡的诉说》(《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从土乡巨变、新的困惑、致富之路三部分分析了土族地区经济教育文化现状,并对今后土族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乡镇企业步伐等建议。吕建中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和三川土乡商品观念的转变》(《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该文重点从改革开放以来三川土乡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方式的改变,第三产业的兴起,乡镇企业的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商品观念的转变。张振录、张忠孝的《青海土族地区旅游资源及开发探讨》(《中国土族》1994年总第3期),对土族地区的主要旅游资源及特点进行了评价,并对发展旅游业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战略设想。另外一些文章如宋玉龙的《明晰互助发展思路》、马成龙的《加快民和跨越式发展》、包福元、焦文明的《立足当地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大通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等发表在《青海日报》、《民族经济与发展》、《中国土族》等省内刊物上。

四、婚姻家庭人口研究

1.婚姻家庭研究:费孝通、王同惠合译的《甘肃土人的婚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是一本主要反映上世纪二十年代土族地区婚姻家庭状况的人类学译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中还收录了潘乃谷撰写的《土族婚姻家庭的变迁》,文章针对前人在二十年代、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婚姻方面的描述和记录,在1992年1994年经过两次实地跟踪调查撰成。主要论述了现存的土族婚姻制度、婚姻范围、婚姻方式、特殊婚姻、离婚与再婚、家庭类型、家庭规模等。坚赞道杰、贡保草的《天祝县土族婚俗试探》(《甘肃民族研究》1999年第 3期),从“出嫁”和“迎娶”两阶段对天祝土族婚俗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张成志的《浅谈土族独特的婚姻习俗及其社会影响》(《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一文从土族现今保留的古老婚姻习俗如抢婚、招赘、哭嫁等,对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探讨。何吉芳的《民和土族婚姻制度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对解放前民和土族的婚姻制度做了初步的探就,并对存在于土族家庭中的一夫多妻、一夫一妻、转房婚这三种婚姻形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2.土族人口研究:刘成明的《土族人口状况调查分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依据历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和实地调查的资料,对土族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生育和死亡、婚姻家庭、文化程度及产职业构成等作了详尽的分析,并对土族人口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的一些探讨。李友楼撰写的调查报告《青海土族老人》(载于《青海高原老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老龄问题委员会1992年编印),从土族家庭和人口老化,土族老人家庭地位的演化和现状及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论述。岳世淑主编的《青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文中对土族妇女的人口现状、社会地位、就业状况、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等有所论述。

五、民族教育研究

席元麟撰写的《土文的价值及推行工作——兼议土族教育》(《青海民族研究》1991年第3期),对新制定的土文推行工作和土族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任玉贵撰写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女童义务教育问题》(《民族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就土族女童教育存在的入学率低,教学质量不高,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土族女童教育试验的举措与成效进行了介绍如兴办母亲培训中心、召开女童教育研讨会等。还对土族女童义务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开设适合女童特点的职业技术教育课来吸引女童就学,推行双语教学等。白光远的《互助土族的教育需求——对两个土族地区的调查》(《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依据所调查的资料对土族乡村教育现状、村民的教育需求及学生求学目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加速发展土族乡村教育的一些建议。吕建中、吕建章的《三川土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土族》1994年总第3期),主要论述了三川土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历史,并对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马晓静、陈海云撰写的调查报告《摆脱贫困落后必先发展教育——互助县五十乡奎浪村民族教育情况的调查》(《中国土族》1994年总第3期),对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奎浪村民族教育情况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互助土族少年儿童记忆特点初探》、《互助土族自治县女童教育研究调查报告》分别载于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青海民族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和1994年出版的《青海民族女童教育研究》中。

六、土族文化研究

席元麟在《事象征兆与土族文化心理》(《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一文中对土族事象征兆及其反映的土族文化心理状况作了深入的研究。其撰写的《土族的尚白文化现象》(《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对土族生活中的尚白文化现象即从社会风尚、居住建筑、衣着服饰、宗教习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席元麟的《从土族语词汇看文化的多元性》(《青海民族院学报》)1993年第1期),从土族词汇的历史分析,来透视它们所反映出的多元性文化现象。他的《土族伦理道德文化》(《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一文,从家庭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亲属关系与称谓、传统道德伦理教育等几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土族的伦理道德文化,并就继承传统道德文化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马光星的《土族文化简论》(《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从土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流变关系、不同地域、宗教信仰等文化角度进行了介绍和探索。秦永章的《土族传统居民建筑文化刍议》(《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该文对土族民居建筑的村落布局、单体建筑、室内设施、装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描述,还论述了有关建筑习俗文化。蔡西林的《土族村落文化管窥》(《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对土族传统的村落文化进行了探讨。高丙中的《文化影响与文化重构》(载于《社区研究与社区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依据在土乡田野调查的访谈和问卷资料,探讨了汉藏文化对土族文化的影响,并认为外来文化对土族的文化重构至关重要,提出了融合式、替代式、嫁接式、互补式等五种文化重构形式,认为其中大多数形式在结果上都丰富了民族文化。乔文良的《大通土族文化变迁述略》(《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对大通土族文化在语言、服饰、饮食等方面呈全方位同化之势进行论述。马光星、辛玉琴的《土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江河源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从土族文化的精神品格及伦理意识方面,对土族文化的价值进行了较准确分析和判断。白晓霞的《从“丰产”信仰看土族文化》(《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通过对土族“丰产”信仰的对象、仪式及象征意义的分析,从地域文化学的视角对土族文化的结构和内涵进行了探讨。马光星的《话说土族的文化资源》(《中国土族》2001年总第9期),针对土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设想。

七、宗教文化、丧葬习俗研究

宗教研究方面主要论著有:彭书麟的《神佛灵光与土族文化》(《青海民院学报》1990年第2期),论述了多种宗教文化对土族文学、生活习俗的深层次影响。张庆有的《青海佑宁寺名僧——土观呼图克图传世系述略》(《社会科学参考》1990年第23期),全面介绍了青海佑宁寺的名僧土观活佛的源头及其传承世系。房建昌的《土族地区的白虎祭》(《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对上世纪三十年代比利时圣母圣心会的康神甫(Schram,LuisM.y)所著《甘——藏边境的土族》《The Monguours of the Kansu-Tibetan frontier》2卷:“他们的宗教生活”,1957年中的白虎祭一节进行了择述。唐景福的《藏传佛教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传播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叙述了藏传佛教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传播与发展情况,并对其中原因进行了探讨。李钟霖、李敏的《土族宗教习俗与藏传佛教》(《中国土族》1998年总第7期),从藏传佛教专用术语和普通藏语在土语中的溶入,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的实行与延续,宗教习俗与宗教活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土族宗教习俗与藏传佛教的渊源关系。任正德、李真辉的《土族宗教信仰的演变》(《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增刊),对土族宗教信仰及其演变进行了论述。李巍的《土族神话中蕴含的萨满文化成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对有关土族神话中的萨满文化遗痕进行了透视、梳理和挖掘。何吉芳的《民和土族民俗中的尚火文化浅谈》(《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认为尚火是土族人民多元信仰中至今还保留的原始宗教的遗迹,文章从民和土族民俗中的尚火现象、尚火意识对尚火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其它有关土族宗教研究方面的论著有秦永章的《浅谈历史上互助土族地区的宗教寺院统治》、辛存文的《话说郭尔朵帝帝——土族寺院文化秘由之章》、景朝德的《土族与藏传佛教》等,分别发表在《中国土族》、《青海民族宗教工作》等刊物上。土族丧葬习俗的研究:何峰撰写的《民和土族丧葬习俗之调查与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文中对民和土族主要的丧葬习俗土葬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认为此习俗集中反映了土族古老的氏族观念、灵魂观念以及巫术观念。

八、语言文字研究

席元麟的《土族命名习俗及语言特点》(《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对土族名命习俗及语言特点作了详尽的分类和分析。清格尔泰等编著的《土族语和蒙古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将土族语和蒙古语进行了比较探讨。李京霖的《土族语言刍议》(《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席元麟撰写的《土语文翻译述略》(《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土族惯用语浅析——兼议惯用语的土译汉问题》(《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和李美玲的《试论土族文字中解决新词术语的方法问题》(青海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等文章,对土语文运用和翻译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李克郁、李美玲撰写的《土族语、蒙古语对照词表(一)、(二)、(三)、(四)、(五)》(《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1997年第1、2、3、4期),就土族语言词汇的组成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并与《华夷译语》、《蒙古秘史》中的一些词汇进行了对照。李美玲、李永翎在《<蒙古秘史>语音与土族语音比较》(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一文中对土语语音与《蒙古秘史》语音进行了比较研究。坚赞道杰、贡保草的《土族语天祝话亲属称谓简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一文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天祝土族亲属称谓作了分析。李美玲的《从"kurgeen"一词看土族古代婚姻制度》(《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一文通过对"kurgeen"一词原始形式的构拟及其词源意义的探讨,说明土语"kurgeen"一词蕴藏着古代土族社会曾有过的婚姻制度。李美玲在《土族语词首清擦辅音f的演变》(《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一文中运用历史比较法,从土语内部方言和亲属方言的空间差异中探讨了土语词首清擦辅音f的演变历程。

九、艺术研究

1.土族服饰研究:李存福的《七彩纷呈的土族妇女服饰——土族服饰的文化发微》(《中国土族》1992年创刊号),对土族妇女的服饰文化作了介绍。忞愫的《凤凰点裙子飘,三寸金莲显婀娜》(《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3期),对民和土族妇女部分服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李琪美在《土族扭达探析》(《江河源文化研究》1995年第2期)中,对土族妇女三、四十年代以前佩带的传统头饰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其一些文化渊源。张成志的《土族“扭达儿”考略》(《中国土族》1999年总第8期),详细论述了土族独有的头饰”扭达儿“种类及其分布、制作工艺、渊源和变异。吕霞的《土族服饰及其审美内涵——土族审美文化研究之二》(《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从审美的角度审视和探讨了土族服饰艺术,并对土族人特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追求进行了分析。曹娅丽的《试论土族服饰中蕴含的原始信仰审美观》(《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通过对土族服饰发展源流、演变及特征的分析,进一步对土族服饰中蕴含的原始信仰审美观进行了探讨。

2.土族庙会及傩戏研究:李存福的《“梆梆会”及其来源探索》(《青海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对互助土族地区梆梆会活动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其来源与佛教、道教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探讨。马光星、辛玉琴撰写的《土族“於菟”舞与彝族的虎节》(《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文中对土族驱赶“於菟”和彝族的虎节习俗与巴楚文化的联系进行了探讨分析,并认为军屯、戍边是促成土族与巴楚之间文化交流的主要因素,从彝族的虎节到土族的“於菟”,是古羌人虎崇拜遗俗的回流。刘凯的《青海民和三川地区土族“纳顿”节新识》(《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对土族纳顿会的各个细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胡廷的《民和土族“纳顿”面具艺术述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对土族“纳顿”面具艺术的内涵作了探讨。另外与此相关问题的论著有马光星的《土族傩文化的形态特征及源流关系》、秦永章的《青海民和土族地区“纳顿”述略》等,分别发表在《江河源文化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群文天地》等刊物上。

十、综合性问题研究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详细的描述了土族特有的古老宗教信仰及其观念和对象、古老宗教礼仪和习俗、古老宗教祭祀人员、典籍、节日、活动、场所、以及神话传说等。穆赤.云登嘉措主编《青海少数民族》(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的《西海风情》(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青海省地方志丛书《民和县志》、《互助县志》、《大通县志》等;蔡志纯、范玉梅撰写的《蒙古、东乡、土、保安、达斡尔族文化志》(《中华文化通志》第3典《民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哈守德、李占忠撰写的《天祝土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祝藏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1999年10月编印),《青海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出版社1999年版)等都较全面的反映了土族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朱世奎主编的《青海风俗简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百科全书》(青岛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较系统的论述了土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人情。

收稿日期:2001-08-25

标签:;  ;  ;  ;  ;  ;  ;  ;  ;  ;  

近十年来土耳其人研究综述_土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